第二百六十四章 馬文升很忙



等待的時間是煎熬的,不過卻也是值得的.

經過王守文,謝丕的一番聯系,不少朝臣都表示將支持謝慎上疏.

按照曆史的既定軌跡,本應該是兵部尚書馬文升作表率上奏天子,結果卻是換成了謝慎.

謝慎正是拿捏住了曆史主線,才會大膽的直言上疏刷聲望.

他之前雖也有不小聲望,但多是才情方面的,在晉身官場之前確實十分有用,但真的進入官場後卻沒有太大的裨益了.

要想對仕途有幫助,就要猛刷忠臣諫臣的聲望.

前些時日替王華仗義執言效果就非常好,眼下袞袞諸公都知道謝慎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可塑之才.

那句"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更是響徹朝野,振聾發聵.

就連內閣大佬謝遷,徐溥,劉健,李東陽都紛紛附奏.

第一封奏疏總是具有特別的意義,是最吸引人注意的,一時間謝慎竟然成為了凌駕于內閣諸位大佬之上的風云人物.

不過讓謝慎有些驚訝的是,兵部尚書馬文升並沒有上奏.起先他以為是蝴蝶效應導致自己搶走了馬大人的氣運,後來才知道原來馬大人被一通戰事忙的焦頭爛額,哪里有時間管貴戚間的這點破事.

讓馬大人煩心的主要有兩件事,一是韃靼小王子巴圖蒙克攻掠大同,宣府,攪合的大明邊防重鎮一通雞犬不甯.

要說起來這位小王子是成吉思汗的十五世孫,根正苗紅的黃金家族繼承者.

也許巴圖蒙克真的是受到了上天眷顧,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統一了蒙古各部,消除了部落各自為戰,相互分裂的情況.

小王子在統一了各部後曾經于弘治元年奉表求貢,向大明示好.

不過狼總是有野性的.

在短暫的互市後,小王子巴圖蒙克終于露出了凶狠的一面,不斷率領蒙古騎兵劫掠大明邊關重鎮.

這些蒙古騎兵並不攻城,但總會打些秋風,擾的大明軍民痛苦不已.

其中大同,宣府一代受到的襲擾是最多的.這不,今年小王子又率領一萬余騎兵劫掠來了.

其實打開地圖一看便明白為什麼小王子會主要劫掠這兩處地方.

大同府和宣府是一個整體防禦體系,大同在外,宣府在內,互為犄角.

山西行都司十四衛三所的設置就是一個目的--防范韃靼人.

與之相配合的,宣府三衛萬全右衛,萬全左衛,懷安衛也是為了防范北面的韃靼人.

畢竟在明末建州女真起勢以前,大明的威脅和曆朝中原王朝一樣都來自于北方.

當然,站在曆史全知全覺的角度看,小王子巴圖魯克給大明造成的威脅並不如弘治君臣想象的大,馬大人有些擔心的過頭了.

若真論威脅,俺答那次領兵圍著京師逛了一圈,絕對嚇得嘉靖皇帝一身冷汗.

當然,弘治天子和兵部尚書馬文升都不可能跳出曆史的圈子,自然不可能像謝慎這樣淡定.

另外一件讓馬文升煩心的事情就是吐魯番攻襲哈密了.


自中唐以後,中原王朝對西域的掌控力一直不足,防線一直內縮.

到了明朝,哈密衛便已經成為了絕對意義上的前線.

西面的吐魯番對哈密垂涎已久,從弘治六年開始其首領阿黑麻就數次率眾劫掠襲擊哈密,導致弘治皇帝震怒,一度下令封閉了嘉峪關,拒絕吐魯番來的貢使進入到大明國境.

這可是個絕對意義上的大事件,照理說大明和吐魯番斷絕外交關系,真正扛不住的應該是吐魯番.

畢竟大明地大物博,物產豐富,不缺吐魯番的那點東西.

而吐魯番則是芝麻大點地方,一旦中斷了貿易,要想為繼真的只能靠搶了.

但這阿黑麻是典型的記吃不記打,仍然在暗地里搞一些小動作.這一次又是夜襲哈密,劫掠些漢地人口.

如果謝慎沒有記錯的話,這次朝廷的反應十分積極,直接命令甘肅巡撫許進,總兵劉甯聯合當地的哈密衛軍進行了反擊,並取得了一定意義的勝利.

之所以說這是一定意義上的,是因為實在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

按照史料記載,是"斬首賊虜幾十級."

當然除此之外還附帶一座空蕩的哈密城.

謝慎認為這是終明一代兵力部署的問題.

前中期主要防范漠北韃靼人,中後期又得把精力分給東南沿海以及遼東.

而似乎除了洪武年間,再之後曆代君王幾乎沒有在打通西域上花費多少心思.

謝慎作為研究明史多年的科班生,對于經略西域還是有一整套的想法的,如果將來有機會他卻是想試一試.

不過這些都得等到手中握有絕對的權柄才行,不然也多半是水中閣鏡中月.

馬大人為這兩件事揪著頭發犯愁,故而確是沒心思理會壽甯侯張鶴齡和長甯伯周彧之間的爭斗.

謝慎本還想近距離考據一番這位弘治名臣,現在看來只能另找機會了.

不過上疏的效果已經達到,不但狠狠的踩了壽甯侯張鶴齡一腳,還刷了一番聲望,已經從剛剛步入仕途的菜鳥晉升到詞臣翹楚,直言忠臣的地位,再進一步恐怕就可以與謝遷,李東陽等人談笑風生了.

當然,謝慎也不想這麼高調.水滿則溢,月滿則虧,凡事還得一步一步來.

謝慎除了受到天子的一番口諭表彰,並沒有獲得額外的什麼獎賞.謝慎每日照例是按時到翰林院坐班,一邊輔佐王華老大人指揮公署內的五經博士,侍書,典簿編纂《大明會典》,一面打壓一番不自量力的朱希周朱同學.

平平淡淡中盡享快意事,謝修撰的生活過的十分愜意.

這份愜意卻在六月十六這一天結束.

在松江府休養多日的工部左侍郎徐貫終于在獨女徐芊芊的陪伴下回到了京師.

謝慎只得安慰自己,女婿總要見老丈人的.

不過這一次讓他意外的是,要見得不僅有老丈人,還有丈母娘......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