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騎牆的錦衣衛



要說謝慎和這李太監也是有過一些嫌隙的.

當年李太監的干兒子譚芳為惡一方,屢次三番找謝慎的麻煩.

謝慎便巧施妙計,利用徐貫壓制吳縣令,從而狠狠整治了譚芳一番.

譚芳被謝慎整治,自然心中不服,肯定沒少在李太監面前打謝慎的小報告.

李太監雖然不至于直接出手坑害謝慎,但心中勢必已經將其記下,找准時機一定會給謝慎穿小鞋.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謝慎又不是什麼聖母白蓮花,該防人的時候還是要防的.

太子出閣讀書,東宮侍講,李太監,朱希周......

謝慎把幾個元素串在一起,直是覺得有意思.

又和鄧原閑聊了幾句,謝慎便拱手道:"今日之事謝某記下了,便不打攪鄧公公雅興了."

鄧太監尷尬笑道:"什麼雅興不雅興的,依咱家看,那些娘們也都是些名不副實的,哪里有風傳的那般姿色."

二人相視一笑,頗有幾分伯牙子期的知音之感.

......

......

卻說接下的半個月,謝慎每日在翰林院潛心編纂《會典》,倒也沒有什麼特別異于常人的表現.

反倒是朱希周朱同年一反常態,極賣力的向王鏊老大人展現才學,甚至表示可以幫助公署內的五經博士抄謄文書.

事出非常必有妖,謝慎可不相信朱希周這樣小肚雞腸的人會幡然醒悟,變成寬宏待人的聖人.

不過王鏊王老大人似乎對朱希周十分滿意.

這倒也難怪,朱希周畢竟是殿試二甲第一名,在一票庶吉士中是成績最好的.

加之其又是會試頭名,硬實力不俗.

人都是惜才的,何況王鏊這樣的學霸.

和王華不同,王鏊極為提攜後進.經他之手舉薦的後進晚輩,有不少已經進到六部擔任員外郎等要職.

這朱希周在王鏊看來天資聰穎,若是加以雕琢日後必定能成大器.

只不過其前段時間因為和翰林修撰謝慎置氣,沒有將心思沉下來.

"聽說東宮最近就要出閣讀書了."

"有這等事?太子殿下若是出閣讀書,那輔佐東宮的重任不知要落在誰的肩上了."

"嘿嘿,還能是誰,還不是從閣臣里挑.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太子太師這些估計是徐閣老,劉閣老,李閣老,謝閣老爭搶吧."

"誰說那些了,我說的是東宮侍講.這位置非比尋常,若能勸導太子求賢進學,必會得到陛下重賞."

"不過這位置可不好得,擔任侍講的人年紀不能太大,且必須學識淵博.整個翰林院恐怕都挑不出來五人."

"嘿,那還用說,依我看如果不是翰林修撰謝慎,就是翰林編修陳瀾.這東宮侍講一定出自此二人耳."

"這可不一定,萬一陛下破例從庶吉士里挑人呢."

"庶吉士?從沒有這樣的例子.除非提前散館,否則庶吉士又不是官身,怎麼可能直接出任東宮侍講?"

"規矩還不是人定的,又有誰規定庶吉士必須坐館滿三年的?陛下下一道旨意,提前散館也不是不可能."

幾名五經博士好不容易落了空閑,便自顧自的討論著.

謝慎聽在耳中,心中卻是一凜.


庶吉士提前散館並非沒有先例.若是真的被朱希周撞了大運,他還真可能改變曆史軌跡,引發一場東宮侍講之爭.

謝慎的優勢在于對曆史走向的准確認知.

而蝴蝶效應一旦發生,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曆史的走勢,那麼謝慎的優勢就會消失殆盡.

現在看來,似乎他身處的這個時空只是在一些細節上與曆史有了差別,並沒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朱希周這段時間如此賣力的表現自己,肯定是從李太監那里聽到了一些風聲.

李廣是天子身邊的紅人,消息應該是第一手的,那麼天子難道真的動了破格從庶吉士中選東宮侍講的心思.

謝慎咳嗽了一聲,起身走到那交談甚歡的兩名五經博士身前,和聲道:"本官出官署一趟,若是王老大人問起,便說本官去去就回."

那兩名五經博士見謝慎從背後冒了出來,直是被嚇了一跳,木然的點頭,如小雞啄米一般.

謝慎搖了搖頭,背負雙手走出了官署,徑直朝翰林院大門走去.

出了翰林院大門,便見到一個仆從打扮的男童沖謝慎唱了個肥諾道:"我家大人已經安排好了,請謝大人過府一敘."

謝慎點了點頭道:"帶路吧."

......

......

卻說謝慎坐上軟轎來到一僻靜巷子.

見轎子停了下來,謝慎便掀開簾子道:"到了嗎?"

那仆從點頭道:"還請謝大人下轎."

謝慎環視一周不由得皺起眉來,這處巷子也太過僻靜了吧,完全不符合這位大人物的身份啊.

還是說干他們這行的都本能的警惕?

謝慎下了轎子,跟著仆從走了幾十步便見到十余名身材魁梧的漢子立在一府門前,宛若塑像一般.

"本官翰林修撰,拜會牟大人."

"請!"

那十余名漢子登時吼了一聲,閃開一條道來.

謝慎也不顧這許多,昂首闊步便走了進去.

一路穿堂過院,謝慎被引到一處假山前,只見錦衣衛指揮使牟斌身著一套便服,正自將手中米粒撒到池塘中喂魚.

"牟大人,別來無恙啊."

謝慎沖牟斌半施一禮,輕聲道.

老實講,謝慎對翰林院聯名上書彈劾楊鵬請撤東廠時牟斌的態度很不滿意.

錦衣衛要騎牆也不是這麼個騎牆法,什麼好事都讓錦衣衛占了,旁的人只能背鍋,沒有這個道理.

自那以後他對錦衣衛便沒有什麼好感,若不是新入司禮監的鄧太監極力勸說,他真不想和牟斌打交道.

"哈哈,謝修撰來了."牟斌臉皮卻是足夠厚,完全不把之前的小過結放在心上,輕拍了拍手道:"某要送謝修撰一份厚禮."

立刻便有幾名錦衣衛力士押著一個頭罩麻袋的瘦削男子從假山後走出,直朝謝慎和牟斌而來.

......

......

號外,號外,老坤的好朋友青史盡成灰發新書了,新書是《大宋將門》,寫的是大宋~新書剛上傳,幼苗需要呵護,大家可以去收藏一二.老坤看了第一章,確實很有味道.青史的水准不用老坤多說了吧?哦對了,現在雙倍月票,順便給自己求一波月票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