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廷杖



正德皇帝微微一愣,面色極為古怪.

饒是他堅信韓文不會行巫蠱之術,但真正看到這紮滿了銀針的小人還是覺得十分難受.

"皇爺,奴婢侍奉皇爺多年,對皇爺那是忠心耿耿啊.奴婢什麼都忍得了,就是忍不了奸佞之輩詛咒皇爺."

劉瑾哭的跟個淚人似的,端是聲情並茂.

正德皇帝有些猶豫道:"可是韓卿為何要詛咒朕,朕待他不薄啊."

劉瑾見皇帝心思松動,便見縫插針道:"人心難測,這韓老匹夫該是嫉恨皇爺沒有懲處奴婢,這才懷恨在心,用巫蠱之術詛咒皇爺."

到底劉瑾還是常伴皇帝左右的人,經過這一番對話正德主觀意識上已經倒向了劉瑾一邊.

"你說朕這件事該怎麼處理?"

劉瑾恭敬回稟道:"皇爺是天子,自然想怎麼處理就可以怎麼處理.奴婢不敢妄言."

不得不說,劉瑾將正德的心思拿捏的恰到好處.

正德年紀輕輕就登臨大寶,文臣們自然希望他當一個聽話的傀儡,將權力徹底的放出來.

在這一方面,正德的父皇弘治帝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

深居紫禁,垂拱而治,作為一個符號和象征出席各種典禮,履行一個天子的職責.而至于其他的事情,則都交由內閣和六部九寺去做.

但正德顯然不是一個這樣的君王,他要沖破這重重束縛,肆意而活.這是與文官群體的希冀背道而馳的.

韓文作為外朝的領軍人物,自然會跳出來與劉瑾這樣的佞臣閹人相爭,但這樣一來就容易被劉瑾偷換概念,借力打力.

正德皇帝面色陰沉不定,沉默良久方是搖了搖頭道:"朕本以為韓卿他們是為了江山社稷,卻不曾想是為了一己私利.倒是苦了劉伴伴了."

劉瑾哭聲道:"為了皇爺,奴婢什麼苦都能受.但奴婢不願看到皇爺被那些文官架空啊."

這一句話就像一柄利劍刺到了正德的心中.

皇帝,文臣,閹宦在大明絕對是相互制衡的三股勢力.

任何一方如果過于強勢都會影響三者之間的平衡.

故而當一方的勢力突然爆起時,另外兩方都會聯合起來加以抑制.

而現在顯然是文官群體實力最強.

正德剛剛即位,顯然不是他們的對手,需要借助宦官這個助力.

此時此刻,正德才是恍然大悟.

為什麼文官們會一齊上書彈劾劉瑾等八虎,這是想要拔出他身邊能用的體己人,好徹底架空于他啊.

一旦這些受他寵信的宦官被剪除,正德這個少年天子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不得不受文官的擺布,做一個類似于上古賢君的傀儡.

好險,真的好險!

正德皇帝深吸了一口氣,在心中感慨道.

他差點就做了自斷臂膀的蠢事,好在劉瑾及時的提醒了他.

"劉伴伴,你放心好了.朕倒要看看誰敢在這件事上做文章."

不到一炷香的工夫,正德皇帝在韓文這件事上的態度便發生了極大的轉變,這是連劉瑾都沒有意識到的.

不過現在他的危機已經解除,接下來便是反擊了.

......


......

韓文在錦衣衛詔獄暴斃的消息一經傳出,就在外朝引起了軒然大波.

文官們一時間群情激奮,表示要將劉瑾這個閹宦生吞活剝替韓部堂報仇.

兵部車架司主事王守仁更是憤慨不已,上書為韓文抱不平.

一石激起千層浪,許多五六品的低級別官吏紛紛效仿王守仁,將韓文暴斃和劉瑾聯系在了一起.

此次情況與之前韓文上書又有不同.

因為那次上書是大小九卿,部院高官.而這次是低級別官吏,人數更多.

劉瑾得知了這個消息直是暴怒.

他不敢動一品大員,還不敢動這些五六品的蝦米?

劉瑾當即到正德皇帝身前哭訴,請求天子做主.

此時的正德皇帝已經徹底被劉瑾蠱惑,哪里還分得清是非忠奸.他認為這是文官群體在向他示威,如果他這一刻退縮了以後很可能就會被文官們蹬鼻子上臉,再難樹立君威.

正德思忖再三,決定用廷杖的方式立威.

因為上書的文臣實在太多,最終皇帝親自勾選了三十余人,下了架帖,由東廠提督太監劉瑾親自監刑.

廷杖的名單中就有兵部車架司主事王守仁.

當他得知自己將被押往午門與三十余名同僚接受廷杖時並沒有表現出絲毫的驚慌,而是撣了撣衣袖上的青灰,毅然前往.

三十余名文臣,沒有一人面露懼色,他們怒目圓睜,望著不遠處督刑的劉瑾,眼神中的鄙夷之色噴之欲出.

而劉瑾,這個身著大紅色蟒袍的東廠提督,面容因為獰笑變得扭曲.

他走至王守仁身側,豎起蘭花指道:"咱家與王主事素無仇怨,王主事這是何苦呢."

王守仁冷冷盯著劉瑾,良久吐出一個字來.

"呸!"

劉瑾擦了擦臉上的吐沫星子,陰陽怪氣道:"王主事以為除了咱家就能河清海晏,盛世太平了嗎?你錯了.沒了咱家還會有別人,只要人心不改,這個世道就不會變!"

"奸賊蠱惑陛下,還敢口出妄言."

王守仁卻是絲毫不與相讓,寒聲道:"後來人會不會有王某不知道,但你這奸賊若是不除,大明必將不甯!"

"哈哈,哈哈哈哈......"

劉瑾笑的彎了腰.

"王主事還真是天真,既然如此咱家也不需與你多費唇舌了."

他沉聲道:"陛下有旨,兵部主事王守仁等人妄議朝政,蠱惑君父,責其廷杖四十."

說罷,便有數名錦衣衛力士站了出來,將王守仁等人拖翻在地.

那些錦衣衛力士要給王守仁等人裹上厚氈,這是慣例,為的是保護被廷杖人的身體不受到不可逆的傷害.

不過劉瑾卻揮手厲聲道:"慢著.既然王主事等人鐵骨錚錚,看來是用不著這厚氈了.那便遂了他們的意,褫衣廷杖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