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鴻門宴



幕僚劉炎的一番言論讓曹主簿心中稍安.

他定了定神,決定去向王縣令彙報工作.

反正事情已經是這樣了,再糾結下去也于事無補.還不如把事情推出去,叫王縣令犯難.

推字訣在官場之中可是屢試不爽的絕招啊.

曹主簿心情大好,便邁著方步去見王守仁了.

主簿辦公的地點距離縣官後宅頗是有些距離.

由于沒有擊鼓鳴冤的苦主,王守仁自然不需要升堂.事實上他也不想在這個時候分散太多的精力在這些瑣事上.

這些案子的苦主固然可憐,但即便審清也只是救一家一戶.

但四明的新政若是能夠推行,則可以救千家萬戶.

其中差距不言自喻.

他此刻也沒有閑著,正在針對華亭縣的具體情況擬寫條陳.

新政雖好但畢竟只是大面上的,要想真正推行還要添枝加葉.

正自寫著,一名書吏走到身前恭敬道:"大老爺,主簿大人在門外求見."

王守仁頗為驚訝.

曹主簿不是被他安排去探本地豪紳的底了嗎,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

他放下筆沉聲道:"請主簿進來罷."

卻說曹主簿早就憋著一肚子話,進屋後立刻吐起了苦水.

什麼吳家三老爺囂張跋扈,不把衙門放在眼里,什麼吳家是甩臉子給縣尊看云云.

王守仁還沒發問曹主簿就說了這麼多,還完全沒有停下的意思,這直叫王守仁哭笑不得.

"縣尊,這件事情下官是無能為力了,恐怕還得您親自出面啊."

繞了一大圈子,曹主簿終于說到了重點.

王守仁點了點頭道:"你且說說這吳家是什麼態度."

曹主簿立刻一臉委屈的說道:"這吳家三老爺說他們家的薄田都是祖上傳下的,都有地契為證.這不明擺著是在扯謊嗎?"

稍頓了頓,曹主簿咽下一口吐沫道:"據下官所知,這吳家名下的土地有三萬畝之多,且不僅僅局限在華亭縣,松江府其余地方也有.而且大多是這十來年才劃歸到吳家名下的,並不是什麼祖傳!"

王守仁哦了一聲,隨即問道:"這是為何?"

曹主簿差點翻起白眼.他心道縣尊大老爺你是真的不明白還是在這兒裝糊塗?

"縣尊有所不知,這吳家二老爺吳言是刑部右侍郎,入仕也就是這二十年的事情."

王守仁點頭道:"看來是有人向吳家投獻土地了."

江南卿族世家多是以科舉傳家,這樣的好處是保證朝中有人可以免除賦稅.

這對于大家族來說十分重要.

一來大家族人口眾多,日常開銷也大省下的錢分月錢都緊巴.二來大家族需要站隊,每年往京師送的碳敬冰敬等"常例"並不少.

這些錢雖然沒有繳納賦稅,但也沒有落到他們自己的口袋里,而是流入了京官府中.

在這些大家族看來,如果再要他們繳納賦稅,這雙重壓力絕對會壓垮他們.

所以,這些科舉世家必須不斷的出人才,以此保證免除賦稅徭役.

"縣尊,您要是清丈土地,可是繞不開吳家啊."

王守仁笑道:"本縣又沒說要繞開他,這件事你不必管了本縣自有計較."

曹主簿聞言大喜,他等的就是這句話,當即沖王守仁拱手道:"下官遵命."


......

......

縣尊大老爺打算邀請華亭大戶赴宴的消息一經傳出,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

吳家徐家的家主都在糾結要不要赴宴.

若是去吧,難免會被縣尊敲打.若是不去又是擺明了不給縣尊面子.

如果是一般情況,他們絕不會考慮這許多.

但朝廷點名要拿華亭縣做試點推行新政.在這個時候太高調可不是什麼好事.

最終吳家和徐家達成了共識,決定還是去縣衙赴宴.

哪怕這是場鴻門宴,他們也非去不可.

王守仁之所以將宴席擺在了縣衙,就是為了提醒這些本地豪族,在松江府華亭縣的地界上他王守仁才是父母官.

只要想在松江府華亭縣混的,就要認清自己的身份,別做出出格的事情.

至于菜肴都是從酒樓叫的,王守仁難得的大方了一回.

大暑之後是立秋.

這一日,華亭縣所有名門望族的族長都衣著光鮮的來到縣衙如約赴宴.

在縣衙大門前收名帖的是王守仁從京師府中帶來的長隨王貴.這是跟在王守仁身邊的老人了,他用的放心.

天色漸漸黯了下去,只有吳家族長姍姍來遲.

王貴向他索要名帖卻被吳家家丁呵斥了一番,惱的他險些和吳家族長吳瞻翻臉.

好在吳瞻沒有發覺,在家丁的簇擁下趾高氣揚的走入縣衙,一路行至設宴的後衙.

吳瞻到時本就不大的後衙院子已經塞滿了人.

這些倒都是熟面孔,吳瞻笑了笑走到徐家家主徐曇身邊道:"子夜兄來的真是早啊."

那徐曇年歲比吳瞻長幾歲,今年剛剛過完五十大壽,看問題自然也更透徹一些.

他捋了捋胡須道:"顧觀,這可是縣尊設宴,難道我們不應該早些到場嗎?"

"哈哈,子夜兄說的對,我們當共敬縣尊才是."

說罷便坐在了徐曇身邊.

兩家作為華亭縣最大的豪族,自然打過不少交道.

實際上,吳家和徐家在生意上有不少業務重疊.

暗地里兩家自然是勾心斗角,下蛆使壞希望踢走對方.但面子上兩家卻自稱世交,晚輩之間也保持著相對的和善.

眾人皆已入座,兩兩間閑談了起來.

直到書吏高聲喊道:"縣尊到",他們才紛紛扭頭朝王守仁望來.

只見王守仁穿著一身嶄新官服,頭戴烏紗帽,腳蹬渡云靴,配上高挑的身材更是有絕塵之意.

眾人紛紛起身沖王守仁拱手見禮.

他們雖然是縉紳,但說到底還是民,在朝廷命官面前還是不敢失禮的.

便是徐家家主徐曇和吳家家主吳瞻也都行了禮,露出傾慕的神色.

王守仁笑著道:"本官初來乍到,今日請諸位來是為了與民同樂,諸位隨意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