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玄學與攻心



慧空法師沉吟了片刻,一臉為難的說道:"如果照這簽上來解,陛下似乎犯了要沖.想有龍嗣恐怕難了."

張太後最是信佛,聞聽此言猶如五雷轟頂,連忙道:"怎麼化解?"

"這......"

慧空法師欲言又止,歎息道:"這話貧僧不敢說."

張太後登時急了,催促道:"事關皇帝安危,法師有什麼不敢說的?"

"那請太後先恕貧僧妄言之罪."

張太後一擺手道:"都隨法師."

"陛下犯的這劫來自于內閣."

慧空法師一咬牙心一橫,高聲道:"太後,若想解除此劫,必要從內閣入手."

張太後一心只想著抱皇孫,完全沒有注意到慧空法師言語中的引誘之意,她蹙眉道:"具體是內閣中的哪位呢?"

慧空法師閉上眼睛,又解了一番簽,這才道:"便是那位小謝閣老."

"是他?"

對于謝慎,張太後自然是沒有任何的好感.此人幾次三番和他的弟弟過不去,偏偏每次都有皇帝護著,她也無法發作.

這下好了,此人竟然與皇帝犯沖,導致皇帝無法育有子嗣.無論如何,張太後也不能讓他繼續待在皇帝身邊.

對于相生相克命理玄機一套,張太後一直是篤信的,何況這番話還是從慧空法師的口中說出.

潭柘寺的主持說的話還能有假?

"太後,此人推行新政,搞得天怒人怨.上天降下懲罰,卻都積壓在陛下身上.想要解除陛下此劫,就必須廢除新政,將此人從陛下身邊趕走啊."

慧空法師說的悲憤欲絕,不明所以的人還以為他和皇帝有血緣關系呢.

張太後微微點頭道:"法師說的哀家知道了.只不過這謝慎深得皇帝寵信,想要趕走他恐怕不容易啊."

張太後雖然篤信命理玄機那一套,但是皇帝卻是不會信的.

想要靠這一套說辭說服皇帝趕走謝慎,無異于癡人說夢.

自己的兒子自己最清楚,要想說服他還得想一個別的理由.

慧空法師也是一愣.他本以為說服了太後就搞定了一切.誰曾想連太後都奈何不了這個謝慎.

難道這謝慎真是老天爺派來整治他的?

正德皇帝雖然稱不上聖明,但對于寵信的臣子保護也是很到位的.

即便是劉瑾,錢甯,江彬之流,也是因為做了天怒人怨的事情才被皇帝貶出京師.而謝慎本身是個大忠臣,想要在他身上找麻煩確實不容易.

慧空法師想了良久也沒想出萬全之策,便退而求其次道:"太後,即便一時不能將這小謝閣老從陛下身邊調走,也不能讓其繼續推行新政了.這個新政有違天道,對陛下精氣損害巨大啊."

張太後歎了一聲道:"如果廢除新政,皇帝就能有皇嗣了嗎?"

慧空法師哪里敢作這個保,只得模糊其詞道:"希望大增."

對于張太後而言,哪怕只有一絲的希望,她也要試一試.如果皇帝一直沒有皇嗣,那麼皇位就將落到旁支去.

這樣她將來死後怎麼去跟先帝交代?


"好,哀家便試上一試."

"太後英明!"

慧空法師奉上一記馬屁道:"如此我大明江山社稷便有救了."

......

......

松江府,華亭縣.

府衙之中,王守仁點著清丈土地後重新繪制的魚鱗圖冊給知府趙吉彙報道:"惠之兄,全縣清丈後的土地,增加了兩萬畝.其中有一萬五千畝是本地縉紳退還.還有五千畝是無主之地.某准備將這兩萬畝土地重新均分給無地佃農."

趙吉一邊捋著胡須一邊和聲道:"哈哈,守仁你做的很好.不過這件事情急不得."

王守仁大惑不解道:"為什麼?既然土地已經重新清丈,也已經繪制好了魚鱗圖冊,為什麼還要等?"

在王守仁看來,推行新政的目的不就是為了百姓謀福祉嗎?

如果重新清丈了土地,卻不能歸還于民,那還有什麼意義?

"守仁啊,華亭縣雖然是新政試點,可這決策之權畢竟還在朝廷.依為兄之見,守仁不妨寫一份奏疏送到京師去,由朝廷決斷.等到朝廷的意見下來了,守仁再依照執行即可."

王守仁聽到這里神色一黯.

"知道了."

雖然他是欽差,但說到底不過是朝廷派往松江府的一個執行人.具體朝廷要怎麼做,他是只有建議權,沒有決策權的.

"守仁也不需太過抑郁,依為兄之見,朝廷還是會將這些田地分給華亭縣百姓的."

王守仁點了點頭道:"希望如此.至于那改制商稅一事,惠之兄以為如何?"

王守仁早就把商稅改制的具體方案交給了趙吉,希望趙知府可以給出一些意見.

趙吉撚了撚胡須道:"守仁的這法子確實不錯.按照商賈盈利所得,分段收稅.這樣掙得少的商賈少交稅,掙得多的商賈多交稅.再也不會出現朝廷收不上稅的窘狀.那些賺的少的商賈也不會抱怨."

"某哪里能想出這麼好的辦法.其實這是小閣老想出來的."

王守仁倒是沒有居功,如實說道.

"哦?這竟然是小閣老的意思?"趙吉微微頜首道:"都說小閣老是鬼才,今日為兄算是明白了."

王守仁嘿然笑道:"這還不算什麼,若是換了旁人,哪個有給商賈辦廠的魄力.那些和織造局合作的皇商,其實被盤剝的很厲害,真正到手的利沒有多少.如果遇到了意外,這損失還得他們自己擔著.現在他們能夠自己辦廠,所得除了交稅全進了自己腰包,主動性肯定高了不少."

"是啊,小閣老這是一出連環計啊."

趙吉由衷的佩服起謝慎來.

雖然與這位年紀輕輕就當上大學士的小閣老素未蒙面,但他卻看出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

"聽說京師宛平縣也開始推行新政,若真是如此,恐怕新政在大明兩京十三省全面推行有望了."

"希望如此吧."

王守仁攥緊了拳頭道:"不破不立,大明染了頑疾,也只有刮骨療毒能治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