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將計就計



王守仁所帶的這只三千人軍隊,基本都來自浙東衛所官軍.

因為同鄉的緣故,王守仁在與他們溝通的時候更是覺得親切.仿佛他們不是將領和下屬的關系,而是兄弟親人.

從戰斗力上來講,浙東衛所官軍顯然比浙西高一籌.道理其實也很簡單,浙東衛所臨海,有時官軍要去平剿劫掠沿岸百姓的倭寇.

倭寇可都是窮凶極惡的主,戰斗力也是十分恐怖.

這些衛所官軍即便一開始戰斗力再綿軟,在和倭寇幾番較量後也會有所提升.

而浙西衛所的士兵因為久疏戰陣的緣故,戰斗力基本為零.

與其說他們是大明衛所的官軍,倒不如說是一群扛著鋤頭為衛所軍官耕地的農夫.

更可悲的是,這幾乎是所有大明衛所官軍的現狀,只有九邊和極少數衛所是例外.

王守仁此行既是奇襲,所帶士兵必須是最精銳的.

正德皇帝降旨,允准王守仁親自挑選士兵.

王守仁本就是余姚人,對于家鄉士兵的實力有清楚的認識,故而毫不猶豫的從浙東六府衛所中挑選出這三千精銳.

雖然這三千人比不了戍守九邊的老兵,但已經是眼下能挑選的最強士兵了.

時不可待,失不再來.

若是調集九邊戍軍來平叛,毫無疑問會貽誤戰機.

船只停靠在河灣後,士兵們紛紛跳了下來.

他們本就是浙省人,水性都不差,來到江西沒有適應性的問題.

這也是王守仁主要考量的地方.

按照主帥的吩咐,士兵們解開包裹,以最快的速度換上了百姓的衣服,並用葛布將佩刀包好背在身上.

有些士兵還取了些泥巴糊在臉上,使自己看起來更像是逃難的難民.

江西今年大旱,幾乎全省的糧食都歉收.

偏偏這個時候甯王舉兵造反,完全無視百姓疾苦.

王守仁命士兵假扮成逃難的災民,就是想要盡量避開甯王留守在江西的守軍.

最好的情況自然是一路混到南昌城中,在叛軍還沒有反應過來時奪下城來.

從現在的情況看,這種可能性是極大的.

不戰而屈人之兵,自然是王守仁最想看到的.

沿著官道往西走,黃塵滾滾,將王守仁麾下士兵塗抹的滿身泥灰.

漸漸的有些零散的災民出現在眼前,看他們的樣子應該也是要去逃荒的.

"老伯,您也是往南昌城逃荒去的?"

王守仁湊上前去,沉聲問道.

那老頭子背著一個背囊,佝僂著背正自趕路,聽聞有人喊他便轉過身來高聲道:"你這後生剛才在說什麼?小老兒耳朵不太靈光,你大聲一點."

王守仁無奈只得提高了些聲音道:"老伯,小子是說您也是去南昌城逃荒的嗎?"

這下老頭顯然聽明白了.

他點了點頭,歎氣道:"村里遭了旱災,一粒糧食都不剩了.不逃災難道等死嗎?眼下也只有南昌城里有糧食了.小老兒去討個活命啊.後生你也是逃災的吧?"

王守仁點頭道:"是啊,小子家里米缸也沒米了,便跟著鄉親們一起來逃荒."

"唉,要說今年真是天災人禍不斷啊.老天爺生氣了降下旱災,這便不提了.偏偏甯王爺還造了反,唉."

老頭兒顯然很失望,無奈的搖著頭.


"老伯,甯王爺會讓咱們進城嗎?"

"進城?這可說不准了.小老兒我可不敢奢望啊.若是往年肯定會開倉賑災,但今年不一樣啊.甯王爺造了反,所有糧食肯定緊著軍隊用,未必會把我們這些草民的性命放在心上啊.聽說江西巡撫和江西按察使都被甯王爺給殺了,這次甯王爺看來是鐵了心要爭皇位了."

王守仁面露苦色道:"那我們往南昌去有什麼意義?"

老頭瞪了王守仁一眼,用教訓晚輩的口吻教訓道:"你個後生怎麼那麼笨啊.去南昌我們還有一線生機,留在村子里就是等死.你是沒見過二十幾年前的災荒啊,那真是慘啊.到最後村里的耗子都吃完了,紛紛易子而食.唉!"

聽到易子而食四個字,王守仁心中一沉.

他相信老者絕不是危言聳聽,災荒面前,普通百姓真的是卑微如螻蟻.

為了活命,人倫親情便淡薄如紙了.

"照這樣看甯王爺坐了龍庭,也不會把咱們放在心上吧."

"嘿,不就是換個皇帝嗎?對咱們這些平頭百姓有什麼影響?莫說甯王爺和當今天子,便是弘治皇爺在時咱們的日子不也是緊巴巴的?"

聽到這里王守仁直是心酸不已.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即便王朝興盛,百姓們也只是能做到不餓死而已.要想吃飽肚子,簡直是奢望.

"唉,後生啊,小老兒勸你一句,你還年輕啊.等挨過了這災荒,去找個小買賣做著.雖然不如讀書有前途,但至少能夠吃口熱乎飯啊.咱們莊戶人整日在土里刨食吃,面朝黃土背朝天啊,最後還不是餓的肚子疼,臉發綠."

王守仁直是心酸不已,歎息道:"小子受教了.等有機會我便去做點小生意,求個溫飽."

"這便對了,即便讀不了書,也別去耕地了.這年頭耕地的最沒有奔頭."

老頭又絮絮叨叨的說了一陣,轉而問道:"後生啊,你是哪里人啊,小老兒看你從東邊來......"

"是東南邊."王守仁趕忙"糾正"道.

"小子是竹隱村人."

"他們都是你的同鄉?"

老頭看了一眼王守仁身後的"百姓",遲疑道.

"不是的,與小子同行的只有一百多人.這些應該也是別處逃荒的災民吧."

"噢,這樣啊."

老頭點了點頭不再追問.

此處是通往南昌的官道,江西南面各府縣逃荒的災民彙聚在此是再正常不過的.

不過看這人數逃荒的災民比二十幾年前還要多啊.

唉,老天爺真是不給人活路啊.

本來交完皇糧就不剩什麼了.再一鬧旱災,他們這些莊戶人真的只能去吃土了.

......

......

在這一刻,王守仁改變主意了.

他決定不再橫渡鄱陽湖,而是跟著這些災民一路逃荒至南昌.

原因很簡單,災民不會走水路去逃荒.

不論是從那位老伯還是其他災民口中,王守仁得到的答案都是如此.

試想這些災民連飯都吃不上了,哪里還有多余的銀錢去租渡船.

而且王守仁他們人太多了,太過誇張,太過招搖.

王守仁叫士兵們扮成逃災百姓本就是為了避開叛軍.如果集中渡湖,很可能會弄巧成拙.


而跟著災民逃災雖然速度慢了一些,卻很安全.

真真假假間,那些守軍便是生了雙瞳也分辨不出.

再說,從官道彙聚而來的災民越來越多,加上這三千人也不會很顯眼.至少在到達南昌城前不必擔心暴露.

越往南昌的方向走,路邊的景象便越淒慘.

這與王守仁想的很不一樣.他本以為南昌是省城,往南昌方向逃難的災民會好過一些.現在看來,卻是完全相反的.

王守仁的軍隊身上是帶了干糧的,但現在卻是不敢拿出來.

一來是這樣會暴露身份,二是這些災民見了糧食會發瘋一樣的哄搶.

王守仁不缺乏同情心,但眼下顯然不是同情心泛濫的時候.

只有盡快平定甯王叛亂,收複江西,朝廷才能開倉賑濟災民.

若是甯王不除,所有糧食都會被他拿來充作軍糧,百姓們便只能餓著肚子了.

故而白天王守仁他們和災民一起趕路,只會在晚上災民已經熟睡時才偷偷的從包裹中取出干糧啃上一啃.

災民的行進速度並不像王守仁想象的那麼慢,五日後他們便來到了南昌城外.

這座雄踞江西的省城極為堅固,若是想硬打沒有幾萬人怕是很難打下來.

王守仁自然是想先混入城中,再找機會奪下城來.

路途雖然遠了些,但好在他們一路上十分順利,並沒有被叛軍發覺.

按照計劃,這日王守仁帶著軍士和災民一起來到南昌城下探聽消息.

他粗略的數了數,災民至少有三五萬人.

這麼多的災民聚集南城外,直是糟亂不堪.

鎮守南城的城門官見狀趕快叫人去稟報留守南昌的將領趙達開.

趙達開是甯王朱宸濠的心腹,從朱宸濠剛剛繼承王位便跟在朱宸濠的左右,深得他的信任.

故而這次甯王造反帶兵出了江西,唯獨把趙達開留在南昌城中,就是為了保底.

一旦攻打安慶失敗,他還可以退回江西,以九江南康為屏障,建都南昌與朝廷分庭抗禮.

而作為趙達開,從甯王起兵反叛的那刻起就沒有退路了.

沒有任何一個君王會容忍謀逆,當今天子朱厚照自然也不例外.

作為甯王手下大將,趙達開清楚的明白一旦失敗等待他的便是極刑.非但他一人將身死,便連整個家族都將受到牽連誅殺,恐怕連一個血脈都留不下.

故而即便戰斗到最後一刻,趙達開也不可能投降.

"趙將軍,大事不好了!"

趙達開正在看賬冊,聽到呼喊不由得蹙眉咒罵道:"嚎什麼嚎,沒看見本將軍在忙嗎?耽誤了陛下的大計,把你的腦袋砍下來當夜壺!"

那來報信的軍卒下意識的縮了縮脖子,訕訕笑道:"趙將軍,是真的有緊要的事啊."

"說吧,是什麼事?"

趙達開雖然心中不爽,卻還是耐下性子問了起來.

"啟稟將軍,從江西南面來的災民都聚集在了城外,要求開倉賑濟呢."

"反了,反了!"

趙達開怒不可遏道:"這幫刁民也不看看是什麼時候.眼下陛下正在安慶督戰,大軍正是需要糧草的時候.本將軍奉命坐鎮南昌准備糧草,豈能因為幾個刁民就把軍糧給他們分了!"

趙達開說的大義凜然,好似本就是該這般似的,完全不考慮這些所謂的軍糧都是民脂民膏,都是江西父老供養他們的.

"你是蠢豬嗎?這種問題也來煩本將軍,直接把他們趕走就是!"


"可......可是,他們有幾萬人啊."

報信的軍卒哭喪著臉,一副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無奈的樣子.

趙達開微微一怔,險些癱倒在地.

幾萬人?怎麼突然之間冒出了這麼多的災民?

旱災的事情他也聽說了,但沒想過會這麼厲害啊.

看這架勢,似乎整個江西都嚴重受災了.

"將軍,現在該怎麼辦?"

那軍卒也看到趙達開表情的變化,故而如是問道.

"讓本將軍想一想!"

趙達開不耐的擺了擺手踱起步來.

良久,他才轉過身來陰惻惻的說道:"不能開倉,無論如何不能開倉.那些災民不去管他們就是.時間長了他們自然就會走了."

思量了許久,趙達開還是覺得不能開倉.

因為災民數量實在太多了.

他如果只拿出一些來意思意思,只會讓事情更加複雜.

"可是,這樣一來若是激起民變可該如何是好?"

"哪兒那麼多的屁話!"

趙達開狠狠一腳踹在軍卒的屁股上,寒聲道:"這里是本將軍說了算還是你說了算?"

"自然是將軍說了算,可......"

"可什麼?天塌下來有本將軍頂著,你擔心個屁!"

那軍卒心道天若真塌下來你頂的住嗎?

口上卻不得不應道:"屬下遵命."

趙達開心里苦啊.

江西本還算富裕,甯王爺起兵後又連克數城,一統江西.形勢直是一片大好.

偏偏這個時候災民聚集到了南昌,這可是一個不穩定因素啊.

若是真的有了民變,鎮守城中的將士可就有的忙了.

人被逼到絕境會做一切瘋狂的事情,其中便包括哄搶糧食.

這幾乎是無法控制的,因為根本分辨不出誰是災民誰是南昌的百姓.

只有一個辦法......

"等等!"

趙達開喝止了正要離開的軍卒.

"將軍還有什麼吩咐?"

軍卒懊喪不已的轉過身來.

"傳本將軍的令下去.從即日起,一概緊閉城門,不准任何人進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