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朝議



朱厚照陷入了沉思.

他是大明天子,一切事情最終都要他來決斷.

治貪不是拍拍腦袋就能完成的,需要對症下藥且有堅定的決心.

眼下朱厚照不確定以商治貪是不是一味良藥.

見天子凝神沉思,謝慎也就沒有繼續說.大明走過了一百余年,從外面看依舊光鮮亮麗,實則已經千瘡百孔.假如再不下猛藥醫治,恐怕就要病入膏肓了.

當然,病發並不會在正德朝.但謝慎覺得有必要提前醫治而不是等到將要病發再亂投醫.

真到了明末除非帶著金大腿穿越,不然還真的束手無策.

既然謝慎現在身居高位,他覺得自己有必要替這個帝國做點什麼.

良久朱厚照才開啟金口道:"朕覺得先生所說有道理,不過恐怕會遭到滿朝官員的反對啊."

謝慎卻並不擔心,只要朱厚照認可這一點就不存在障礙.

官員反對?那就讓他們去反對好了!自從謝慎推行新政以來,有哪一次他們沒反對?又有哪一次他們不被謝慎打臉?

只要天子支持謝慎就有信心把新政推行下去.至于旁的事情,他完全不需要理會.

"陛下無需擔心.可以將此事在朝會上引出,屆時百官們有什麼想法意見叫他們沖著臣來."

呃......

面對謝慎的強勢朱厚照早已習慣,他點了點頭道:"便依先生所言."

說完這話朱厚照意識到首輔還沒有發聲,這才尷尬的找補道:"首輔怎麼看?"

李東陽笑道:"陛下和四明說的在理,臣贊同."

時至今日李東陽再不必像當初那樣事必躬親.

許多具體事宜都可以交給謝慎去辦.李東陽樂得如此,主動放權給謝慎,這等于是在間接培養謝慎的獨斷能力為他將來接班首輔做准備.

至于顧鼎臣,自然亦附議道:"臣亦贊同."

他十分清楚自己的能力,做一個僚機還可以,叫他獨挑大梁恐怕是不行的.

君臣四人達成共識,自是皆大歡喜.

翌日,天子在奉天殿舉行大朝會,一上朝謝慎便出列奏請以商監官.

此言一出,舉朝嘩然.

像君臣四人事先料想的那樣,頑固派文官對謝慎和他的方案口誅筆伐,將其貶得一無是處.

謝慎就靜靜聽著他們裝逼,等到最後一個人的聲音消失,他才咳嗽一聲道:"既然諸位大人說完了,那謝某便也來說兩句."

他神色一凝道:"大明自立國以來出過貪官無數,諸位可曾想過為何?那是因為缺乏監察體制.也許有的人要反駁謝某,說監察禦史就是用來監督官員的.可諸位覺得一個監察禦史真的能夠把整個布政司巡視過來嗎?即便他們真的精力過人能夠巡視的過來,說句誅心的話要是他們被貪官收買了呢."

謝慎這一通連珠炮似的發問顯然把那些反駁他的官員鎮住了.謝慎打臉打爽之後繼續道:"諸位別忘了監察禦史也是官,和那些地方官一樣都是食君俸祿的.既如此就免不了出現官官相護的事情."

"次輔大人此言差矣,你這是懷疑我大明官員的操守品性!"

右僉都禦史羅立聽不下去了,小閣老這分明就是沖著他們都察院來的啊.要是他再不反駁,恐怕會給天子留下一個因為都察院不作為才導致貪官屢禁不止的印象.

這可就麻煩了.

"羅大人,謝某並沒有質疑都察院禦史們的操守,只是有些事情制度比操守來的更為穩妥."

這句話謝慎說的擲地有聲,舉朝上下都聽得分明.


羅立也身子一震,似乎小閣老說的很有道理啊.

"大明如果把監察的權力全部給到監察禦史,那等于是靠監察禦史的個人操守辦事.如果這些禦史有操守,那尚且還好.無非就是累一些罷了,不會出現同流合汙的事情.但要是這些禦史沒有操守呢?豈不是就出現官官相護的情況了?相信羅大人也不能保證都察院禦史里沒有一個蛀蟲吧?"

"這......"

羅立這下被問住了,他怎麼也不可能把話說死啊.

"既然能用制度約束,就不要去賭官員的個人操守,謝某要推行的就是制度化的監察體制!"

經過多年的朝堂曆練,謝慎早已具備強大的氣場.這一番話說的慷慨激昂,一時無人敢反駁.

過了良久,吏部左侍郎鄭實秋才道:"小閣老說的輕巧,可制度哪里是那麼好創立的.弄不好不但制度沒創好,還傷了根基那就不合適了."

鄭實秋說的隱晦,但謝慎如何聽不出他的弦外之音?無非是擔心地方官員不貪以後,京官的冰敬炭敬受到影響.

這些都是實打實的利益,由不得鄭實秋不擔心.

謝慎笑道:"動根基總比根基爛了好.鄭大人以為呢?"

見朝堂之上謝慎舌戰群儒,顧鼎臣不由得心生感慨.

小閣老確實是天降神人啊,許多想法絕不是他能想出的.

"看看史書吧,哪朝覆滅不是因為貪汙?貪汙動的是國家根基,傷的是百姓感情.一個百姓反對,根基動搖的王朝怎麼可能繼續統治?"

"小閣老,你說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你是說大明根基已經松動,且傷了百姓感情嗎?"

通政使馮曉終于忍不住發聲了.

前面謝慎說的滴水不漏他實在找不到置喙的地方.但這一條卻是可以咬文爵字做做文章了.

謝慎就知道有人要抓住他這句話不放,十分淡定的回應道:"非也,非也.謝某可沒有說大明已經到了這般地步.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肯定是不行的.既然有了病那就要查出病根,一步到位的醫好."

"可商人有什麼權力監察官員,這不是胡鬧嗎?"

士農工商,這是封建王朝的地位排序.

士是第一位的,商是最末尾的.

謝慎之前就曾經主導五口通商開海禁,並允許商賈獨自辦廠興實業,現在又打算賦予商賈監察官員的權力,他究竟想做什麼?

馮曉真覺得文官集團中出了一個叛徒.

......

......

在治貪這個問題上,絕不能有任何的妥協.因為一旦有了軟弱之心,就不可能壯士斷腕.

對貪官妥協等于任由大明這顆參天大樹從根爛掉.

朱厚照和謝慎君臣一唱一和,讓反對派無話可說.

雖然他們覺得謝慎背叛了文官集團,但謝慎做的十分在理又有天子撐腰,他們除了逞一逞口舌之快,也是無計可施了.

就在此時,朱厚照發話了.

"既然諸位卿家沒有意見,朕便下旨先從順天府開始試行以商監官.商賈凡有檢舉官員者可將檢舉信投至順天府衙前的檢舉箱.檢舉信由順天府負責整理,定期呈送內閣."

這等于是把謝慎的一個設想具體化了.

群臣想不到天子這麼快就下旨試行這一政策,也太雷厲風行了吧.

不過這倒是與天子的行事風格相吻合,當初北巡南巡時天子也是言出必行的.


政策雖然只是試行,但無疑表明了天子的態度.

就像清丈土地先在南直隸松江府試行,緊接著是京師進而是全國一樣,這個政策恐怕很快也會在大明推行開.

"退朝."

皇帝陛下威嚴的聲音一響起,便給這件事情蓋棺定論了.

......

......

大朝會結束後謝慎並沒有返回內閣而是去到了翰林院找唐寅.

重返故地,謝慎頗為感慨.

十幾年前謝慎便是從這里開始了仕途,從此扶搖直上平步青云.

現在唐寅也要沿著他的老路繼續前行,只不過謝慎有對他新的安排罷了.

見當朝次輔,謹身殿大學士親臨翰林院,小吏自然恭敬道:"不知次輔前來翰林院有何要事?"

謝慎不怒自威道:"本官是來找唐修撰的,他可在翰林院中?"

"唐修撰正在編史,次輔請隨小的來."

謝慎隨著小吏來到公署,闊步邁了進去.

見唐寅正聚精會神的翻看著史書,謝慎屏退公署中的其余人等墊著步子走到他身後猛的一拍唐寅的肩膀,嚇得唐修撰差點昏死過去.

"四明,你這是做什麼.真是嚇死我了."

唐寅驚魂甫定,拍了拍胸口才是緩過氣來.

"這些時日都不見你來翰林院,我還以為你把我給忘了呢."

謝慎白了他一眼道:"你個沒良心的.便是誰忘了你,我也不會忘了你.唐寅撓了撓頭,嘿嘿笑道:"這個我信."

"不過四明來翰林院怕是有要事吧?"

唐寅狡黠笑道.

"真是什麼都瞞不過伯虎."

謝慎雙手一攤道:"我來翰林院是想親口問你一句,想不想換個環境?"

唐寅一愣道:"什麼意思?我要升官了?"

謝慎聳了聳肩道:"倒也不能算升官,只不過若是干的好了能夠簡在帝心罷了."

謝慎說的云淡風輕,唐寅卻是聽的口水直流.

乖乖,那可是簡在帝心啊.

能夠做到簡在帝心的臣子有哪個不是官居要職,最後位極人臣.

最好的例子便是謝慎啊,跟皇帝陛下關系處的好一切問題就都不是問題.

"四明啊,你就別賣關子了快說說這新官職是什麼?"

唐寅和謝慎不一樣,二人雖然都是狀元,但中狀元時的年齡可差了二十來歲.

唐寅是四十歲的狀元,實在是不值錢,如果這幾年沒有鬧出大動靜恐怕仕途前景也會比較黯淡.

"嗯,大朝會的事情你聽說了吧?"

"當然,四明你舌戰群儒,太了不起了."


"別拍馬屁了.我找你就是為了這件事."

謝慎徐徐道:"你願不願意出任順天府尹?"

"啊?"

這下唐寅徹底驚呆了.

"順天......順天府尹?四明不是在開玩笑吧?"

乖乖,這等于升了...升了幾級?

唐寅覺得自己有點暈,有些數不過來.

雖然順天府尹比不了侍郎尚書,但也是實權官啊.

並且品級在那里放著,將來不管是平調還是升官前景都十分可觀.

不過...應該不會平白無故有這種好事吧?這其中一定有什麼隱情.

見唐寅一臉狐疑的看著自己,謝慎咳嗽道:"伯虎啊,你要相信我是為了你好.你的能力足以當好這任府尹.陛下不是將檢舉箱放在順天府衙外了嗎?你的主要任務就是整理這些檢舉信然後把其呈給內閣."

"......"

唐寅此刻的表情實在是太精彩了,那種委屈無奈交織著在一起就像一個受了氣的小媳婦.

"怎麼你不想當這個順天府尹?"

謝慎打趣道.

"不,我當然想.只不過這是一個得罪人的活啊."

唐寅心道他真將這些檢舉信呈遞給內閣肯定會得罪被檢舉的官員.但若是他不遞交這些檢舉信就成了和被檢舉官員沆瀣一氣,恐遭天子雷霆之怒.

這可是讓人進退維谷啊.

唐寅抿著嘴唇顯然在權衡利弊.

謝慎也不催他,就這麼靜靜的等著.

最後唐寅咬牙道:"算了,既然四明你這麼看的起我,我自然不能做那叫人取笑的退縮事情."

"好兄弟!我沒看錯你!"

謝慎拍了拍唐寅的肩膀,喜笑顏開道.

"嘿嘿,我這可是為四明你兩肋插刀了.就怕到時挨的黑刀不止兩刀,要被戳成血窟窿了."

"這個你放心.大不了到時我跟陛下奏請,特批給你些錦衣衛護佑你周全.到時看哪個小毛賊敢近你的身.真有那不識趣的,便叫錦衣衛用繡春刀把他們捅的滿身血窟窿."

唐寅聞言噗嗤一聲笑了出來:"怎麼什麼事情到了四明嘴里都那麼輕松,好似玩耍一般."

謝慎聳了聳肩道:"心態很重要啊.伯虎難道沒聽說過心態差老的快嗎?"

"這......還真的是從未聽過."

唐伯虎苦笑道:"陛下對四明還真的是器重.只要是四明在推的事情陛下一概支持.就連授官的事情也就是四明一句話."

"可不能這麼說.我推舉你為順天府尹也是因為你有這個條件.堂堂狀元郎又在翰林院熬了資曆,便是破格擢升為順天府尹也沒那麼多人反對.換個普通進士出身的還不得被吐沫淹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