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返鄉(二)



九月初五,謝慎決定返鄉.

包括兒子謝旭,妻子芊芊,侍妾水芸,二丫在內的一眾親眷一同前往.

魯種田帶著幾十名護衛緊緊相隨,確保謝慎一家人的安全.

舉家返鄉自然是包船最合適,一家人從張家灣碼頭上船沿著大運河一路南下,于九月二十五抵達余姚城外的碼頭.

得知謝閣老要返鄉,余姚縣令寇冉,紹興知府鄭恪,浙省巡撫劉連暉在內的一眾官員早早來到城外碼頭迎接.

小卒衙役更是早早派到了幾十里外,見到謝閣老的船駛來便策馬飛奔報信,故而這一眾官員是提前做好准備的.

等到謝慎在魯種田的攙扶下跳下船時,看到了一個極為壯觀的景象.

幾百名官員整齊的跪倒在碼頭上,浙省巡撫劉連暉高聲道:"下官浙江巡撫劉連暉攜本省一眾官員迎接首輔大駕."

大明的官場極為有意思,有很多不知所謂的規矩.這些規矩並沒有明確的出處,而是百十年來一代代人摸索得出的.

比如這下官見上官的跪拜之禮,就是諂媚逢迎者率先作出的.

好男兒膝下有黃金,除了天地君親師照理說是不應該跪拜任何人的.

但是官員或者說政客是一個極為特殊的群體,可以說這個群體的大部分人為了政治利益和前途都可以不要節操.

跪拜算什麼?君不見成化朝還出了個為了討好首輔萬安而獻寶的'洗鳥禦史’呢.

如果說這一拜能夠換得上官的青睞那就太值了.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海筆架.

謝慎對此也見怪不怪了.

古人的價值觀不能用現代人的觀念來衡量.只要堅持本心就行了,至于這些同僚怎麼想卻不是他能夠管得了的.

其實換個角度想,浙省巡撫劉連暉這麼做也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首輔返鄉,處理的稍有不妥就會有怠慢之嫌.

或許謝慎本身不會計較,但萬一有心人借題發揮呢?,

劉連暉這個浙省巡撫可是有很多人盯著的,不想被那些暗中觀察的人算計,就得盡可能的把事情做到最好.

另外,劉連暉也確實想通過這次機會和謝慎搭上線.

畢竟謝慎十分年輕,如果不出意外還要做很多年的內閣首輔.

跟首輔大人搞好了關系,以後回京出任六部堂官甚至入閣參預機務並不是沒有可能.

劉連暉的先天條件很好,是二甲第三名的成績,又是庶吉士出身,硬實力上是沒有問題的.

只要善于鑽營,仕途上還是能夠更進一步的.

謝慎擺了擺手道:"劉巡撫不必多禮.本官此次返鄉只因私事,並無公干.諸位都請起吧."

浙省的官員可以跪,謝慎卻不能不管不顧的受著.差不多就行了,真要是叫這些地方官員一直跪著,難保不會有人參奏一本,說謝慎作威作福.

雖然謝慎確實挺冤的.

首輔大人有命,群臣自然積極響應,紛紛站起身來.

說來也是沒有多少人喜歡跪人的,大多是被逼無奈.

"首輔大人,下官命人備下一份酒宴為首輔大人接風.您看......"

作為浙省的最高長官,劉連暉自然是有責任有義務為謝慎接風.

謝慎也不好拒絕,遂輕點了點頭道:"好."


被人眾星捧月般的一路迎入城中,謝慎只覺得感慨不已.

想當初他剛剛穿越來到余姚時不過是個窮小子,何曾想過有朝一日會官居一品,成為宰輔之臣?

回望這一切,簡直就像夢境一般.

謝慎叫芊芊等親眷先返回府中,自己則前去赴宴.

酒宴是在縣衙之中擺好的,雖然謝慎此番是因私返鄉,但畢竟是朝廷要員,在縣衙吃一頓接風酒宴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能夠參加這次接風宴的都是浙省的要員.

巡撫劉連暉自不必說,浙省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紹興知府也在其列.至于余姚縣令,純粹是因為是余姚的父母官才能夠躋身入席,屬于破例了.

單純看品級,七品的百里侯是絕對沒有資格在首輔大人的接風宴上出席的.

謝慎走到上首坐定,巡撫劉連暉坐在他的旁邊,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知府,同知,學政等官依次坐定.

可憐的余姚縣令只能坐在最下首靠近院們的位置,實在是太尷尬了.

謝慎是繼謝遷之後余姚派的代表人物,這些官員如何能不尊,紛紛贊頌起謝首輔的豐功偉績來.

謝慎什麼話沒聽過,對于同僚下官的贊頌只靜靜聽著,笑而不語.

既不反駁也不喜形于色.

劉連暉見場面有些尷尬,便咳嗽了一聲,舉起一杯酒道:"下官代表浙省所有官員敬謝閣老一杯."

大道至簡.古人習慣于將所有的話溶于酒中.

當然,劉連暉這麼做也是存著另外一層考慮.

祝酒的話很不好想,祝願謝慎官運亨通?謝慎已經位極人臣,再上面可就是皇帝陛下了.

祝願謝慎身體康健?人家身體本來就好好的,又是年輕力壯之時,這麼說明顯不適合.

祝願謝慎日進斗金?錢是個好東西,可既然有著官身就得矜持一些.

謝慎當然不是貪官,日進斗金難道是要自汙?

所以還不如什麼都不說,一切盡在不言中.

正所謂多說多錯,少說少錯,不說不錯.

官場哲學全體現在這一句祝酒詞中了.

謝慎輕點了點頭道:"劉巡撫有心了,本官此番回鄉並無公干,諸位莫要興師動眾,擾了百姓生活."

"謝閣老心系百姓,下官佩服啊."

紹興知府鄭恪接過話來,拍了一記馬屁.

"吾等一定謹遵謝閣老教誨,絕不會有擾民之舉."

"是啊,謝閣老高義之舉必將被百姓稱頌."

"謝閣老高義!"

"謝閣老高義!"

見眾人紛紛拍起馬屁,浙省學政馮川也不甘寂寞則捋著胡須道:"首輔大人此番返鄉,不若前去縣學看看,講授些人生經驗給那些新晉生員們,也好讓余姚讀書人薪火相傳啊."

謝慎沉吟了片刻道:"本官正有此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