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衍射平顯



平顯是給飛行員提供各種資料的,飛行員必須要能清楚地看到它才行,當初在殲七M試飛的時候,秦風是經曆過整個過程的,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解決諸如平顯的圖像模糊等情況,一直到後來巴基斯坦兄弟來試飛的時候,才算是穩定下來,清晰可見了.

只有飛行員能夠清楚地看到這些資料,那才有實際的意義的,折射平顯在這方面,是有差距的.

折射平顯,是最先投入使用的,計算機接收接口單元送來的數據,處理後產生信號,控制CRT內的電子束產生圖像,再通過一組平行透鏡和一片半透明鏡在顯示單元上投射出圖像.這個顯示的鏡面可以透過外界光線,同時CRT的光線會經過反射進入飛行員的眼中.

根據需要角度的不同,可能會有兩塊玻璃,中途就經過了一次折射.

這樣相比原來的方式,已經提高很多了,但是呢,前面的綠油油的圓圈,也會讓人有些不適應,所以很多飛殲七的老手都喜歡關掉它,覺得它擋光,同時,它的視場不夠寬.

至于衍射平顯,主要是這塊玻璃上的機關,這玻璃不再是純平的了,而是有一定的弧度,同時呢,這種玻璃的面積,也變大了.

如果剛剛秦風更加細心的話,肯定是能看出來的,但是呢,他的目光主要被下面的三個顯示屏給吸引住了,對上面這塊玻璃沒有太留意.

至于衍射,是一種特殊的現象,最常見的是聲音,隔牆有耳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聲音繞過了障礙物!

聲音能繞過去,是因為聲音的波長很長,當波長和阻礙物或者狹縫的尺寸接近的時候,才能發生這種現象,光就很難看到衍射現象了,因為光的波長很短.

其實,如果在陽光下看刀片的話,可以看到刀片的邊緣模糊了,這就是光不再直線傳播,繞過了刀片的邊緣,到了刀片的後面去了,這就是光的衍射.

說起來很簡單,但是把它應用起來,並不容易,以色列在這方面的研究是相當先進的,他們已經成功地開發出來了衍射平顯.

這是一種帶小刻蝕線的曲面玻璃制成,光線不是反射,而是衍射到飛行員的眼睛里,這個玻璃的制造,就是需要相當精密的加工技術才可以的,這樣,有什麼好處?

普通折射平顯的透鏡口徑不能太大,就像是以前的望遠鏡一樣,是有嚴重的畸變的,圖像越大,畸變越明顯,所以,普通的折射平顯,都是一小塊玻璃,,一般視場不會超過水平20厘米,俯仰15厘米的程度.

但是,衍射平顯呢?它被叫做廣角,是因為它的視場達到了水平30厘米,俯仰20厘米,面積是原來的四倍!

這樣的面積更大了,就代表著能在玻璃上顯示的內容就更多了!

全息也是根據衍射過來的,衍射的方式,可以更完美地疊加原來的圖形,幾乎沒有任何的畸變.

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全息透鏡還過濾了非可見光,這樣讓圖像更加清晰明亮.


更清楚,更明亮,顯示的內容更多,衍射平顯當然是先進的代表了,現在,以色列的公司已經克服了這種技術難關.

其他的優點還是很多的,比如,它幾乎都沒有邊框,對飛行員最重要的前面視場的遮擋是最小的.

在這個技術領域,以色列絕對是走到了技術的最前沿的,他們的獅戰斗機,將用這種最新式的平顯.

國內的差距就要大得多了,現在國內還只能是從馬可尼公司進口,還沒有實現自己的制造的,要過度到衍射平顯,還需要動輒十幾年的時間的.

不過,相比國內,蘇聯人的進展就更落後了,到了後世,引進蘇-27SK的時候,空軍認為蘇-27上裝備的ILS-31的技術水平與殲-8B戰斗機上面的JHK-13E平顯系統相當,等到十幾年後,引進蘇-30MKK的時候,蘇-30MKK的平顯依舊是ILS-31,他們在這方面,已經徹底地停滯了.

後來印度在引進蘇-30MKI的時候,就選擇了以色列的EL-OP SU967平顯.

小小的一塊玻璃,就有如此大的學問,讓人感慨萬千啊,國內落後了,就必須要邁開步子,不停地向前跑,絕對不能繼續落後下去了,否則的話,根本就沒法追趕了.

面對著小小的玻璃,大家都沉寂了很久,對方的座艙,就值得己方學習很多啊,這次來考察,絕對沒有白來,未來的戰機是什麼樣子的,該如何去打造,他們更有信心了.

除了顯示設備之外,當然還有里面的操作杆了.

以色列空軍已經有了F-15和F-16,其中的F-16最為逆天的,它采用的是側杆操作,駕駛杆不再是兩腿之間,而是在右邊,當大過載機動的時候,座椅自動向後翻,如果是中置杆的話,手就夠不著了.

同時呢,這種側杆操作另一個逆天的地方,就是它沒有位置的移動,它感受的是飛行員的力度,飛行員用力大,它操作的舵面反應就快,用這種力度的方式來代替位移,飛行員初期要適應一段時間才行.

現在的這個座艙,用的是普通的中置杆的方式,不過呢,操作杆上各個不同的位置布置的按鈕,代表著可以實現手不離杆的操作的.

在這個模型前面,大家停留了近兩個小時,最後,有人提議了:"我們能不能在這個戰機模型前面合影留念?"

要是這款戰機是極度保密的話,肯定是不行的,不過現在,聽說要合影,在場的薩拉夫沒有什麼反對,他甚至拉著拉莫爾等人,也都站了過來,大家在飛機前面,站了整整兩排.

"咔嚓,咔嚓."攝影師給大家拍攝了照片,定格在了這個瞬間,1986年某天,中國考察團,考察了以色列的LAVI獅戰斗機,而且在戰斗機前面,親切地合影留念,既然是留念,那每人都是要一張照片的.

這張照片,暫時是需要保密的,不過呢,之後很久的時間,大家都會不斷地拿出來看,用這個照片,激勵大家不斷前進!

考察團結束了考察就離開了,至于秦風和另外兩名試飛員,開始了新的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