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

‘;嵩高維岳,峻極于天。‘;—— 《詩經》 《史記·;封禪書》載曰:‘;昔日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這一句話,闡明了嵩山在五岳中的重要地位。 嵩山,堯舜時代稱‘;外方‘;;夏禹時稱‘;嵩高‘;、‘;崇山‘;;周平王東遷洛陽後,始定‘;嵩岳山‘;為中岳,以後各代均稱嵩山為中岳。 中岳嵩山東西長達60千米,共有七十二峰,東為太室山,西為少室山,其主峰海拔1512米,氣勢磅礴,猶如橫臥的巨人,古人說‘;嵩山如臥‘;,明朝的著名文學家袁宏道,則說嵩山像一條很清瘦的臥龍,道出了嵩山獨特的形體特征。 太室山,位于河南省登封縣北,為嵩山之東峰,海拔1440米。據傳,禹王的第一個妻子塗山氏生啟于此,山下建有啟母廟,故稱之為‘;太室‘;(室:妻也。)。太室山共有三十六峰,岩幛蒼翠相間,峰壁環向攢聳,恍若芙蓉之姿。主峰‘;峻極峰‘;,則以《詩經·;嵩高》‘;峻極于天‘;為名,後因清高宗乾隆游嵩山時,曾在此賦詩立碑,所以又稱‘;禦碑峰‘;。登上峻極峰遠眺,西有少室侍立,南有箕山面拱,前有颍水奔流,北望黃河如帶。倚石俯瞰,腳下峰壑開綻,凌嶒參差,大有‘;一覽眾山小‘;之氣勢。山峰間云嵐瞬息萬變,美不勝收。古人呂守曾有詩曰:‘;三十六峰如髻鬟,行人來往舒心顏。白云蓬蓬忽然合,都在虛無縹緲間。‘;道出了嵩山之奇美和游人心境的愉悅與甯謐。 少室山,東距太室山約10千米。據說,夏禹王的第二個妻子,塗山氏之妹棲于此,人于山下建少姨廟敬之,故山名謂‘;少室‘;。少室山山勢陡峭峻拔,也含有三十六峰。諸峰簇擁起伏,如旌旗環圍,似劍戟羅列,頗為壯觀。主峰禦寨山,海拔1512米,為嵩山最高峰,山北五乳峰下有聲威赫赫的少林寺。少室山頂寬平如寨,分有上下兩層,有四天門之險。據《河南府志》載,金宣宗完顏列與元太祖成吉思汗交戰時,宣宗被逼出京,曾退入少室山,在山頂屯兵,故稱‘;禦寨山‘;。禦寨山西有水櫃一處,人稱‘;小飲馬池‘;,水量能供萬人食用,傳說明末李際遇起義即在此處駐兵。 太室山和少室山,兩座高山層巒疊嶂,綿延起伏于黃河南岸。自古以來,它們引起了許多詩人的遐想,吸引了無數游客的關注,于是曆代的墨客騷人、僧道隱士以及帝王將相,根據這些山峰的形態和面貌。差不多給每一座山峰都起了美麗的名稱,遂有七十二峰之說。在這些群峰的環抱里以至峰頂之上,逐步蓋起了無數的梵宇琳宮、道院僧房。于是乎古代的帝王們也在這里建立行宮,學者們也在這里建立書院,隱士們也在這里沽名釣譽,尋找做官的捷徑,而今人們則在這里尋幽覓古,飽覽大好風光。 嵩山位于中原,是中華民族最早發祥、活動的地區之一。2000多年前,大禹曾在這一地區建立了奴隸制國家,號稱天下之中。相傳嵩山是中岳神居住的地方,曆代不少帝王在此游興封禪。漢武帝登山時,聽到山呼萬歲之聲,故今有萬歲峰;唐朝武則天封嵩後,改縣名‘;登封‘;。自南北朝(公元420~589)起,嵩山就成為宗教、文化薈萃之地,建有72畝。 嵩山主要景觀 中岳廟 中岳廟,位于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腳下,距登封縣城東4千米,可乘車前往,十分方便。它背倚黃蓋峰,面對玉岸山,群山環抱,布局謹嚴,規模宏偉,紅牆黃瓦,金碧輝煌,乃五岳中保存較為完好的一所廟宇。 中岳廟給人的印象是大。規模大,廟宇大,神像大,氣魄大。如此宏大而又幽雅莊嚴的廟宇在全國也是罕見的。該廟現占地面積10萬余平方米,廟房400余間,也是河南省規模最巨、最完整的古代建築群。它們仿佛是一群曆史老人,靜謐的肅立著,對游人訴說中國輝煌的古代文明。中岳廟曆經2000多年的滄海桑田,風吹雨打,多少代人不懈地修建,才得以完好地保存到現在。 中岳廟舉創于秦代,原名太室祠,為祭祀太室山神的場所。曆史上的漢武帝,對于建設全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作出過巨大的貢獻,但因時代的局限,到了晚年,熱衷于神仙方士之說,渴望自己能夠同傳說中的軒轅皇帝一樣,成為神仙。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游覽和禮祭嵩山,在登上太室山時發生了奇跡:隨從的官員在山上聽到好像有呼“萬歲”的聲音,其實,這是方士們為博得漢武帝歡心,投其所好而設的一個騙局。但晚年好大喜功,貪戀長壽的漢武帝聽後十分高興,于是下令叫祠官增建太室神祠,禁止砍伐山上的樹木,以山下之百產封給神祠作為供奉之用,使中岳廟地位更加鞏固。同時,太室山也被封為“嵩高山”,簡稱“嵩山”,正式與中國原有的四岳並列,稱為“中岳”。 北魏時,祠址經過了三次遷移後,定名為中岳廟,從此由道教管理。唐代中岳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武則天來此封禪,稱嵩山為“神岳”,改嵩陽縣為登封縣。武氏對中岳廟的“情”有獨鍾,使它的聲望日益興盛,八方傳播。唐玄宗在當時的中岳廟址重新增修廟宇,是中岳廟的鼎盛時期,為之奠定了堅固的基礎。宋太祖金妝神像,岳神的冠戴衣著沿襲至今。以後又繪飾壁畫,遍植松柏,不斷為之增添光彩。各代經過多次修建,清乾隆年間更大加修整,又設宜道會司,以掌管全縣的道教事務。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十月初一,清高宗(即乾隆)至中岳廟致祭,當夜禦制《謁岳廟》詩二首,其一為:“正正堂堂地,巍巍煥煥京。到來瞻氣象,果足慶平生。愜我長年願,陳茲祈歲情。忽聞鸞鶴韻,疑有列仙迎。”中岳廟“得寵”于曆代帝王,由此可見一斑。廟內主要建築,從南向北,由低至高,順次為中華門、遙參亭、天中閣,配天作鎮坊、崇聖門、化三門、峻極門、峻極坊、大殿、寢殿、禦書樓,前後共11重。最北以黃蓋亭為終端,站在亭內可俯瞰中岳廟全景,遠眺蒼翠群山。中軸線兩側建有太尉宮、火神宮、祖師宮、神州宮、小樓宮等。殿宇、樓閣、廊廡等共400余間,氣勢恢宏。廟內古柏參天,碑碣林立,珍存著許多文物瑰寶。 中岳廟既是祭祀岳神的場所,又是重要的道教宮觀。道教雖然興起于東漢時代,其來源卻是我國遠古時代的巫術,後來繼承了秦、漢以來的神仙方士之傳統,曆史淵源較長。中岳廟是道教在嵩山地區的最早基地,原是為了祀奉中岳神而設的。道家尊中岳廟為“第六小洞天”,他們認為這里是周朝的神仙王子晉的升仙之處。王子晉又名王子喬,傳說是周靈王(公元前571~545年)的太子。他喜歡吹笙作鳳凰鳴聲,游于伊水和洛水之間。那時嵩山有一個道士叫浮丘公,接他上嵩山。幾十年後,有人在山中見到他,他說,告訴大家,七月七日,在緱氏山頭等我。那日,果然見他乘白鶴,盤旋數日後才離去。于是後人在緱氏山和嵩山的頂上都建立了神祠紀念他。嵩山峻極峰以東的白鶴觀,背負三峰,左右皆絕壁,即為紀念王子晉而建。 據《道學傳》說,道教創始人張道陵曾在嵩山修道九年。南北朝時,又有著名道士寇謙之在此改革“五斗米道”,創立“新天師道”。峻極門東側的《中岳嵩高靈廟碑》就是當年刻立的,碑文記載寇謙之修中岳廟和傳道的事跡,是關于這位名道最早的記錄。此後,曆代還有不少知名道士在這里主持過道場。峻極門東側還有《五岳真形圖碑》,這一高3米的碑石雕刻著象征五岳的圖象,為明代萬曆年間所刻立。據道教經典《云笈七簽》說,五岳真形圖是道士入山辟邪的護身符,一切妖鬼蟲虎都不能近。如今河南道教協會就設在中岳廟,每年農曆三月和六月廟會熱鬧非凡,這一習俗至今不衰。 漢三闕 離中岳廟不遠有太室闕,少室闕與啟母闕,並稱“中岳漢三闕”,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闕是一種古代建築物,常置于帝王所居的宮門前面。它常是兩個一組,分立于行道兩旁。兩者之間並沒有建築物連接,當中闕然,所以叫闕。闕實質上是立在古代宮殿、祠廟和陵墓前的一種表示尊嚴的裝飾性小建築,每闕由正闕和副闕組成,各闕一般由闕基、闕身、闕頂三部分組成。嵩山地區在漢代建築了五個石闕,其中一個在嵩山南面的箕山之上,叫許由廟闕,另一個在中岳南麓,叫靈星壇闕,是圓形石闕,這倆個石闕現已不存。現存的中岳漢三闕既是一種古老的建築藝術,又是一種特殊的石雕極品, 太室闕在中岳廟門前約500米處,是漢代太室山廟前的神道闕,建于東漢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正闕高3.92米,副闕高2.16米,兩闕間相距6.75米。闕由長方形大石塊壘砌而成,上面用巨石雕成“四阿頂”。正闕四面雕刻著人物、車馬出行、馬技、劍舞以及龍、虎、象、玄武、蟾蜍、斗雞、犬逐兔等圖像50多幅,形態生動,線條流暢。特別是車馬出行圖,描繪了當時貴族的游樂情狀。這些富有動感的圖像,顯示出漢代人們的審美情趣。副闕刻有題額和銘文,題額為篆書,銘文為八分隸書。銘文下面的30余行字,字體有篆有隸,還有篆隸參半的書法,可能是由篆到隸的過渡字型。這些碑文為研究我國書法的流變保存了重要的實物“證據”。 少室闕在少室山下邢家鋪村西面,為漢代少室山廟的神道闕,稍晚于太室闕。正闕高3.96米,副闕高2.65米,兩者相距6.75米,建構與太室闕大致相似。闕壁遍布雕刻圖像,多達60余幅,內容豐富多彩,有車馬出行、馬戲、蹴鞠、馴象、獵鹿、斗雞、月宮等。最令人注目的是馬戲圖,兩匹駿馬,四蹄騰空,勢如飛馳。前一匹馬上,少女穿緊身衣褲,作弓形倒立;後一匹馬上,少女身體後傾,舒展長袖隨風飄舞。構思極為巧妙,技藝非常精湛,把人和馬的神韻都表現出來了。蹴鞠、斗雞等,也都刻畫得活靈活現。這些都是漢代雕刻藝術的傑作,也使人們看到漢代文化體育運動發展的狀態。 啟母闕在萬歲峰下,為啟母廟前的神道闕。闕高約4米,頂部已部分毀損,兩闕間距離7米。銘文為小篆體,是漢代書法難得的精品,曆來為金石家所關注。文中記述了夏禹和他父親治水的事跡,也很有曆史價值。闕身又刻有圖像60余幅,內容除車馬出行、蹴鞠、馴象、斗雞等之外,還有飲宴、幻術、百戲、大禹化熊、郭巨埋兒等。幻術圖中,有一袒胸露腹之人,雙手抱一長頸瓶,仰面吐火,別有一種情趣。這些圖像也是反映漢代文化的珍品。 法王寺 法王寺位于嵩山太室南麓玉柱峰下。它的悠久曆史,在嵩山諸寺院中,是首屈一指的。 佛教傳入我國,大約在西漢末至東漢初。漢明帝時曾派蔡愔、秦景等出使印度尋求佛法。蔡愔赴印,遇見了高僧攝摩騰,求得了佛經和佛像,並偕同印僧一起歸漢。明帝十分高興,便于洛陽城西門外立精舍為寺,因歸來時以白馬負經,故稱白馬寺。這是我國的第一座佛教寺院。其時在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建立白馬寺之後的第四年(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漢明帝又在嵩山玉柱峰下,建立了一座大法王寺。據說是為印僧竺法蘭譯經而建。它不僅是嵩山第一座佛寺,而且也是我國最古老的名寺之一。近兩千年來,這座古刹,幾經興衰,但仍然保存了不少文物古跡。此寺恰好處在“嵩門”(兩座山峰對立如闕門)的正西面,每年仲秋節,這里是人們欣賞月景的好地方。 法王寺現存建築,前為硬山式山門三間。穿過山門,只見院內有千年白果樹數株,枝葉繁茂,樹徑數圍,游人夏日至此,頓感涼爽清新。山門之後的大雄殿,為面闊五間硬山式建築;殿前寬闊的月台中部,原有石砌池塘一座,寬約丈許,名曰“紫金蓮池”。相傳生公(一說是禪宗二祖慧可)在此講經說法時,地湧金蓮,開中秋一月。大雄殿後,為地藏殿,面闊七間硬山式建築。殿前月台,即為仲秋待月之台。 由地藏殿東角門出去,沿山徑田垅北上,在不遠的台地上,有四座巍然屹立的古塔。西南角的一座高塔,通稱“法王寺塔”,平面為正方形,高40余米。在建築史上,稱為單層密簷式塔,外廊呈拋物線形,塔身以上為十五層密簷,簷間有假門窗。通體用白灰敷皮一層。塔身南面辟園券門,門內為空筒狀內室,佛台上部有泥塑佛像一尊,下台奉漢白玉佛一尊。從塔的特征看,當為初唐所建。其東一塔,式樣亦很古樸,塔身特高,是一座單層單簷式磚塔。平面方形,高約9米。南面開券門。塔頂寶刹與受花等皆用青石雕刻而成,工藝特精。覆缽碩大,建造年代當不晚于前塔。其北又有兩座方形磚塔,塔身明顯變短,很可能是唐中晚期的建築。因為四座塔之石銘均已不存,其絕對年代無從稽考。也有人認為十五層磚塔,即隋文帝仁壽二年建的舍利塔。除此四塔外,在寺西山坡上,還保存一座元延祐三年(1316年)建造的六角磚塔,名為“月閹海公圓淨之塔”,高約8米,建築工藝相當精良。寺後西北角的耕地里,另有一座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建造的六角磚塔,名“彌壑澧公和尚塔”,彌壑為禪宗五派中的臨濟宗第三十二世法祖。此塔在嵩山少有的清塔中,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此外,在寺附近,還有一些建築遺址和古碑、小塔等文物,它們都是古法王寺各院的遺跡。 觀星台 登封觀星台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天文台,也是全國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上著名的天文科學建築物。它位于登封縣城東南15千米的告成鎮北周公廟內。告成,即曆史上所說的“夏都陽城”。它是我國進入階級社會後第一個王朝建都的地方,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農民起義領袖陳勝的故鄉,山水環抱,風景宜人。 周公廟門前有一座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建立的照壁,上嵌“千古中傳”石額一方,大門面前刻制對聯“石表寓精心,氤氳南北變寒暑;星台留古制,會合陰陽交雨風”,簡要地說明了測景台和觀星台“測影”和“觀星”的作用。周公營東都定鼎洛陽時,曾在這里以土圭測日影。《周禮·;地官·;司徒》載:“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唐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唐政府派太史監南公說來陽城,仿土圭舊制,換以石座石表。石表上刻“周公測景台”五字,帶有紀念周公之意。後人在石座背面題刻“道通天地有形外,石蘊陰陽無影中”對聯一副。現存的測影台,下部乃方形石座,形如15°;的正方形錐體,高約2.5米,周長5.5米,名之曰“圭”;上部為長方形石柱,高約2米,名之曰“表”。表上端覆蓋石雕,遠視似亭,頗為壯觀。1000多年來,它飽經風雨侵襲,巍然獨存。 觀星台在測影台後約20米處,建于元朝初年,由台身和石圭兩部分組成,距今已有700多年,在古代文學和建築史中也有重要價值。這座觀星台是元代傑出的科學家郭守敬主持建造的,為當時全國的觀測中心。其規模宏大,高9米多,下大上小,平面呈方形,為磚石結構,台北設有兩個對稱的踏道口,可登台眺望。台頂北部測量日影的量天尺(尺圭)長31米多。當時郭守敬利用這座觀星台重新觀測了二十八星宿及其他一些恒星的位置,測定了黃赤交角,達到較高的精確度。郭守敬還和王恂、許衡等人利用這里的天文觀測數據和全國其他觀測站的資料,經過計算,編制了當時最先進的曆法——授時曆,這部曆法施行達360年。授時曆計算出一個回歸年的長度,比地球圍繞太陽轉一周的實際時間只差26秒,而現在世界通用的陽曆是公元1582年才制定的,它與授時曆相一致,但比我國授時曆要晚300年。 嵩山觀星台為全世界矚目。著名的英國學者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對之作了高度的評價。國際天文家學會曾作出決議,把月球上一座環形山和太陽系一顆小行星以郭守敬的名字命名。觀星台、授時曆和郭守敬,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少林寺 少林寺有“天下第一名刹”之譽,是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少林寺建築包括常住院及附近的塔林、初祖閹、二祖庵及達摩洞等。 少林寺常住院建築在少溪河北岸,寺院宏大。從山門到千佛殿,共七進院落,總面積達3萬平方米。山門的正門是一座面闊三間的單簷歇山頂建築,它座落在2米高的磚台上,左右配以硬山式側門和八字牆,整體配置高低相襯,十分氣派。門額上有清康熙親筆所提“少林寺”三個大字,更添一道輝煌的風景。 一進山門,彌勒佛供于佛龕之中,大腹便便,笑口常開,人稱“大肚佛”、“皆大歡喜佛”。神龕後面立有韋馱的木雕像,神棒在握,是少林寺的護院神。過了山門,便是甬道,兩旁碑石如林,故稱碑林。錘譜堂就在山門內碑林西側,里面有泥塑和木雕群像,演繹著少林武術的發生發展及其赫赫功績等。 天王殿,經甬道過碑林後便是,它是一座三間重簷歇山頂殿堂,外面有兩大金剛,內里則是四大天王像,好不威武。 穿過天王殿,其後有大雄寶殿。殿內供奉著佛教釋迦牟尼、阿彌陀佛、藥師的神像,屏牆後面懸塑觀音像,兩側有十八羅漢侍立。大雄寶殿之後,又有藏閣,這是寺僧藏經說法的場所。殿前甬道有明萬曆年間鑄造的大鐵鍾一只,重約650千克。該閣的東南面是禪房,是僧人參禪打坐的地方,對面的西禪房,則是負責接待賓客的堂室。 過了法堂便來到方丈室,這是方丈起居與理事的地方。乾隆曾西渡洛水至少林寺,即宿于此,並賦詩一首:“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禪靜,寺據萬山深。樹古風留籟,地靈夕作陰。應教半岩雨,發我夜窗吟。”室內有1980年日本所贈的銅質達摩像。東側置放的是彌勒佛銅像,牆上掛有“佛門八大僧圖”、“達摩一葦渡江圖”。達摩亭在方丈室後,是一座單簷廡殿式建築,相傳是二祖慧可,立候達摩,斷臂佛前之所。東配殿位于達摩亭西側,是1983年重建,殿內有“南無阿彌陀佛”的石像和“達摩面壁影石”。 千佛殿又名毗盧閣,殿中供奉毗盧(即釋迦牟尼)的佛像,面積達幾百平方米,是寺內現存最大的殿宇。另外,千佛寺的東側有白衣殿,西側有地藏殿,都十分有名,值得一游。 少林寺的文物也十分豐富。寺內保存有珍貴的碑碣石刻,如武則天撰文的《大唐天後禦制詩書碑》等多樣文物。 少林寺西面不遠處,就是國內現存的最大塔林。這些古塔是曆代少林寺和尚的墓塔,共計230余座,占地面積約2.1萬平方米。古塔因建築年代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建築風格,它們造型典雅,石雕藝術精美,塔銘大多涉及到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和少林武功的資料。 從塔林北行約1000米,就到達初祖庵。它三面臨壑,背連五乳峰,景色幽雅秀麗,它是河南省現存最古老的、價值最高的一所木結構建築,是為紀念達摩面壁而修建的。殿的簷柱、內柱、牆下雕石以及神台周圍都有精美的浮雕。大殿神龕內供著達摩像。 從初祖閹出發,沿山路登上五乳峰,即可到達摩洞。洞內,有達摩和他的弟子的石像四尊。洞外,有一座明代萬曆年間建造的石牌坊。傳說達摩曾在此面壁十年,由于功夫深厚,他的身影形狀被印在山石上,留下了極富傳奇色彩的“達摩影石”。周恩來總理有一句詩“面壁十年圖破壁”,即來源于這一典故。 從少林寺往西南方向登缽盂峰,峰頂有一座佛殿,這就是二祖庵。相傳禪宗二祖慧可,向菩提達摩學佛,斷臂得到衣缽真傳後,就在此養傷。殿前有四眼井,傳說是慧可所鑿。這四眼井相距甚近,但水味各異,名為“卓錫井”,當地人也稱“苦、辣、酸、甜四眼井”。 嵩陽書院 嵩陽書院原址為嵩岳寺,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無484年)。隋代改為嵩陽觀。唐代武則天封嵩山時,曾以這里為行宮。唐玄宗則多次來此游玩。唐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的《嵩陽觀聖德感應碑》,高達9米,寬2米余,為嵩山地區最大的石碑。五代後周時,始將這里改為書院,使之成為培育人才的地方。宋仁宗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定名為嵩陽書院。理學大師程顥、程頤和司馬光、范仲淹等都在這里講過學,使該院成為嵩山地區儒教的活動中心。清康熙年間又重新修建。嵩陽書院興盛之時,各地學子慕名而來,書聲琅琅,弦歌不絕,在周圍的佛道寺觀之中,自然別有一番韻味。院內原有清代乾隆皇帝的禦碑一座,刻有他所題的一首七律《嵩陽書院》。詩中說:“虛誇妙藥求方士,何以菁莪育俊英。”嘲諷唐朝皇帝在這里建立奉天宮,祈求長生不老,虛妄荒謬,不如後人將道觀改為書院,培育青年。 嵩陽書院古樸雅致,前後共五進,有博約齋、敬文齋、三益齋、先聖殿、先賢祠、三賢祠、道統祠、麗澤堂、藏書樓等,建築面積約1萬平方米。 嵩岳寺塔 嵩山腳下還有我國最早的高空建築——北魏嵩岳寺塔,也位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嵩岳寺蒼山環抱,原是北魏宣武帝的離宮,後因推崇佛教改宮為寺。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0年),建起了這座寶塔。隋唐之際,寺院定為今名,屢經擴建,富麗堂皇。唐代以後逐漸衰落,只有嵩岳塔一直保存至今。現在的山門、大雄寶殿、伽藍殿、白衣殿等,都是清代重建的。 嵩岳寺塔的建築藝術和造型藝術有許多獨特的地方。塔高約41米,周長33.7米,外部分為15層,由基台、塔身、密簷和塔刹構成。基台平面呈十二角形,高0.85米,堅實厚重,造型古拙,為全塔打下了穩固的基礎,輻射著一股深厚的氣勢。基台上面的塔身為上下兩部分:下段壁體平坦、挺拔、質樸、自然,四壁辟有寬敞的券門;上段12根倚柱構成12面,除辟門的4面外,其余8面各砌一座壁龕,突于塔壁之外,裝飾得奇妙精巧。塔身上15層密簷,簷與簷之間低矮的塔壁上點綴著門窗。諸簷疊磚的數目經過精心設計,使全塔外廓呈現出輕快的拋物線造型。密簷以上為塔刹,由寶珠、相輪、俳蓮等組成,高3.5米。整個寶塔形成剛勁而柔和、雄偉而秀麗的藝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