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家的每一代老爺(3)

加代發現阿信在看自己,立刻停止彈琴走了過來,在阿信的眼前“嘭”地一聲關上了拉門。阿信被深深地刺傷了,但她呆了一下,就又回到原來的地方繼續寫字了:

雖然加代小姐和我都是小孩子,但她和我不一樣。加代小姐是加賀屋的繼承人,而我是佃農的女兒,是傭人。我是來這里干活兒的,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耳邊又傳來陣陣琴聲,加代傲慢的神情浮現在阿信的眼前,阿信一下子緊緊地咬住了嘴唇。

在加賀屋,阿信自己尋找活兒來干,拼命地做工。她雖然年紀幼小,但已經明白這是傭人應盡的本分。

這天早晨,阿信仍然早早地來到灶間,生起火准備早飯。飯鍋燒開了,阿信靈巧地把柴火抽出來,讓火減弱。突然,她感覺到了什麼,向後一看。邦子不知什麼時候進來了,正在身後看著自己。阿信吃了一驚,趕緊站了起來,“早上好,老太太!”

邦子臉上卻絲毫沒有笑容:“阿信……”

“是……”

“每天早上都是你煮飯嗎?”

阿信有些不知所措。

“是誰叫你干的?”

阿信趕緊解釋道:“是我自己隨隨便便就……少奶奶和阿菊、阿梅她們都說,你是來帶小孩的,用不著干這些事。可是我習慣做飯了。”

“……”

“不是阿菊和阿梅不好,我要是連飯也不做,那我更對不起您給我的五袋米了。”

邦子說:“你小小的年紀,還是愛睡覺的時候,這麼一大早就起來……”

“我在家里的時候,也是天不亮就起來。我在原來的那個東家那里,做早飯也是我的事。這沒有什麼。”

邦子問道:“你這不是第一次出來做工?”

“……”

“那麼,你沒有上過學了?”

“沒辦法啊,因為我是佃農的孩子。不過,就算不能去上學,我也能夠學習。”

邦子凝視著阿信:“嗯,干活雖然不是壞事,但不能太拼命,別把身體弄壞了。要是生了病,要看大夫,要吃藥,那可是很貴的!”

冷冷地說完這些話,邦子走了出去。阿信朝著邦子的背影恭敬地深鞠一躬,無可奈何地小聲嘟囔道:“做傭人的,連生病也不行啊。”說著,阿信又利索地干起活來。

早上,阿信在院子里照看著小夜。伙計們和阿梅在鋪著地板的座位上吃著早飯。阿菊把飯菜送到起居室中,邦子和清太郎坐在了自己的早飯前。加代正在向美乃撒嬌:“我不想去嘛!人家最討厭上學了!”

“為什麼?”

“有男孩子欺負我。”

美乃著急地問:“是哪家的孩子?我去跟老師說一說……”

邦子對美乃說:“你別理她。她是不愛學習,才說這些的。”

加代叫道:“人家沒有說謊嘛!”

邦子說:“要是有人欺負你,你不要認輸,就和他們打嘛!為了這麼點事,就不肯去上學,這麼沒出息,以後怎麼來繼承加賀屋?”

美乃說:“母親,您這麼說……”

清太郎也說:“是啊,加代是個女孩兒,怎麼能打架呢?真是豈有此理,母親這樣說……”

邦子說:“我說的是她的性子。都是你們把她嬌慣的,這樣下去,她豈不是成了一個不知道忍耐的人?”

清太郎還是不以為然:“可是……”

邦子對加代說:“你知不知道,這個世上還有那麼多孩子想去上學卻上不了學?你為了一丁點事,就吵著不肯去上學,可是要遭報應的!”

加代生氣地嘟起了嘴。美乃勸道:“好啦,別生氣了,快吃飯吧!”

加代不理母親。邦子說:“哦,要是不想吃飯,那就別吃了!”說著,吩咐在一邊伺候的阿菊:“把加代的那份撤下去!”

清太郎叫道:“母親!”邦子繼續教訓加代:“你知道有多少人因為米的收成不好而挨餓嗎?你看看阿信,和加代歲數一般大,為了讓奶奶和弟弟妹妹們吃飽肚子,就出來做工了,一大早就起來煮飯……你也向阿信學著點!”

清太郎說:“加代和阿信不一樣……”

“有什麼不一樣?不都是孩子嗎?阿信就知道什麼是忍耐。加代被你們寵壞了,長到這麼大,竟然不知道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會忍耐!不管她怎麼哭鬧,都得讓她去上學,就算給別的孩子欺負也得去。不然,她越發會成為一個懦弱的人!”

清太郎和美乃面面相覷。邦子繼續刺激加代說:“沒辦法,你比不上阿信啊……”

加代不甘心地看了邦子一眼,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的早飯前。美乃驚訝地叫道:“加代?”加代吩咐阿菊:“快點給我盛飯!”阿菊連忙答應。加代又對美乃說:“母親,從今天開始我一個人去上學。不用阿梅陪我去了。”

美乃吃了一驚。清太郎說道:“那可不行,要是路上遇到什麼事……”

“我說不要,就是不要嘛!”

美乃叫道:“加代……”

清太郎不滿地對邦子說:“都是母親說了那些多余的話。”邦子卻若無其事地舉箸用飯。

阿信背著小夜,在院子里走動著。看到加代出來,阿信打招呼道:“早上好!”

加代卻瞧也不瞧阿信一眼,對跟著自己出來的阿梅說:“你不用跟我去了。我一個人去就行。”說著,加代示威似的看了阿信一眼,一個人快步走了出去。阿梅慌忙跟了出去。

阿信呆呆地目送著她們。阿菊走了出來,叫道:“阿信,吃飯了!”

“是!加代小姐怎麼了?說要一個人去學校……”

阿菊沒有理會阿信的問題,說道:“阿信你再不注意用詞可不行。以後說加代小姐怎麼樣的時候要用敬語。對尊貴的人說話,就得用恭敬的措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