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騁大洋 第5章 領海


面上曙光初現,“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上的水上經迫不及待的起飛了。為擴大偵察面積,張海諾一口氣將艦上兩架Ar196-A1全部派了出去,進行半徑100里的扇形搜索。

早餐時,張海諾是多麼希望艦員跑進來報告說發現敵人船團,但天不遂人願,他非常順利的吃完了盤子里的面包和雞蛋,還慢悠悠的喝了一杯咖啡。

兩個小時後,兩架偵察機先後返航,它們遠遠的就用航燈發出莫爾斯信號:“未發現目標!”

“那就一定是向北了!”張海諾重新回到海圖旁,假如對方船隊不是為了某些原因而返回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話,它們此行的目的地十有八九是巴西、美國、加拿大中的一處——英國人喜歡在美國和加拿大海域集結他們的護航船隊,但鑒于從阿根廷前往北美又得增加上千海里的航程,所以巴西在三個選項中的可能性又相對最大。在整個巴西東海岸,值得作為船隊集結地點的不外乎那麼幾個大型港口。

現如今,張海諾是多麼希望通過無線電讓施奈德造船廠旗下的貨輪和飛機到阿根廷北部海域去搜尋一番,但想到有可能暴露本艦位置和施奈德造船廠的真實身份,他還是忍住了——在這個游戲里,是沒有無敵模式的,德國人迷信他們的恩尼格瑪,但張海諾從不覺得它們有多可靠。

轉向和加速的命令一經下達,1.2萬噸的襲擊艦便加足馬力地域駛去。這時海面上的風浪略有增加,被艦首劈開地浪花遠遠的向戰艦兩側散去,水浪不時湧上甲板,在露天戰位上的艦員們大都披上了雨披。

艦橋內。經驗豐富地航海官不厭其煩的又就著海圖進行了一次演算:“以里約熱內盧為目標點,以船隊的航速乘以它們出港到現在的時間……將軍,上校。如果全速行駛的話,我們仍有可能在午夜之前趕上它們!”

“將軍,我突然有了個主意!”朗斯多夫從航海官那里借來鉛筆,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里約熱內盧和亞速爾群島三地劃了圈。

“如果那支船隊要去里約熱內盧和它們的同伴會合,我們為什麼不在里約熱內盧至亞速爾群島的航線上伏擊?這樣還可以將附近的潛艇召集過來,取得一個前所未有的戰果!”

看著朗斯多夫在海圖上用有力地筆劃所描繪出的線條,張海諾初一開始覺得這個想法很大膽,但是仔細想想便覺不妥。

“如今那支船隊要去那里還只是我們地猜測,就算它們真的走這條航線。也極有可能獲得比一艘輕巡洋艦更多的護航力量。以我們的作戰方式,軍艦萬萬不能出現嚴重損傷。一旦如此,我們將無法返回德國!”

朗斯多夫對此無可否認,他長長地籲了一口氣,歎道:“真希望面對面的和英國戰艦來一場公平決斗啊!”


這一句話。讓張海諾揣摩到了這位艦長現在的心情——毫發無傷的俘獲兩艘貨輪固然是勝利,但是這樣的勝利相比德國潛艇部隊的戰績乃至德國陸空軍真是微乎其微地,僅擊沉英國航母“皇家方舟”號一役,就讓那些海底獵手們聲名大振,而陸空軍在波蘭戰役地表現更是令整個世界感到驚詫!

“這世界上並沒有絕對地公平!上校!我們和英國海軍,本來就處于絕對的劣勢。英國人願意和我們以一艦換一艦甚至以兩艦換一艦。這樣當我們再無艦只可以出戰時。他們手里仍有大半支艦隊!這樣地交易,聰明人是不會做的!”

朗斯多夫一愣。半晌才回味過來,剛才眼中的黯淡,又被另一種失落所取代。

“別灰心,我的艦長!”張海諾第一次改了對朗斯多夫的稱呼,他走到他身旁,輕拍兩下他的右上臂,“只要找到這條大魚,我們就能享用一頓極為豐盛的餐宴。用不了多久,全德國的報紙都會我們的戰績而歡呼的!”

朗斯多夫抬起頭,認認真真的重新將張海諾打量一遍,誠懇的說道:“將軍,我為自己之前對您的成見向您道歉!您是我所見過的將軍當中最出色的一個!”

張海諾善意的笑著說:“等你升到將軍時,會比我更加出色的!”

此時在靠近阿根廷東北部海岸線的海面上,8艦船正排成兩列縱隊向北偏東行駛。右邊那條縱隊,領頭的是一位經曆過一戰的老兵——“格林維特”號,一艘艦體瘦而長的輕巡洋艦。雖說帶著輕巡洋艦的頭銜,但它充其量只能算是一艘艦體堅固的武裝巡洋艦。論噸位,它比一艘艦隊驅逐艦大不了多少,論火力,它的火炮實在比普通輕巡洋艦少太多:尾各1門45徑的6英寸(152毫米)艦炮,部裝有6門單裝的副炮(76毫米)和兩具三聯裝533米魚雷發射管,6門4

~.5米)和565徑的20米炮構成全艦的此外兩舷還布置有6具深水炸彈發射器,沒人知道是誰提議讓這艘原本在30年代初期就已退役的軍艦進行改裝然後送上1939年的戰場,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它的戰斗力在德國人的袖珍戰列艦面前完全不堪一擊!

在這艘輕巡洋艦後面,三艘排水量從20004000不等的英籍貨輪蒸汽的排成一列,它們是“沃里克”、“野蠻”和“羅金漢”,船上滿載從布宜諾斯艾利斯裝運的貨物,大都是准軍用品,例如皮革、牛油和亞麻布,還有一些是供應士兵與戰馬的口糧——大麥、大豆等等。

右側縱隊的四艘艦船桅杆上無一例外的懸掛著英國米字旗,左邊四艘則全部是法國的三色旗,它們排水量要比右側地同伴略大一些,從前往後依次是“公犬”、“維米拉”、“施坦利”、“馬爾加”。“公犬”和“維米拉”是擁有制冷設備的冷藏船,負責將上好的阿根廷牛肉和雞蛋運往法國。“施坦利”和“馬爾加”是普通貨輪,同樣運送供應前線地糧草。就航速而言,四艘法國船稍快。英國方面除了領頭的那艘輕巡洋艦之外,航速都不超過12節。

自前一晚“公犬”號故障修複以來,四艘法國貨輪表現中規中矩,這讓奈倫少校免于和這些法國人較勁。相比于德國海軍的黑色潛艇,他擔心在漫長的航程中給自己帶來更多麻煩的反而會是這些法國貨輪。

在奈倫少校的印象里,法蘭西是個很奇怪的民族,他們的腦袋里既浪漫又傲慢:他們的法式浪漫似乎與生俱來,對女性格外紳士,追求羅曼蒂克幾乎不遜意大利人;法國人傲慢。因為他們覺得“上帝創造萬物,把世界上最好地自然條件給了法國”——法國有悠久的曆史和豐富地文化資源。從雨果到盧梭,從伏爾泰到笛卡爾,無數大作家、哲學家令他們引以為豪;法國有豐富的藝術典藏,盧浮宮內珍寶無數。遍布鄉村、山嶺的城堡都是古跡;同時,法國又是中世紀歐洲唯一實現過完整中央集權的國家,又是第一個推翻自己王權、建立共和國地國家,是法國人奠定了歐洲現代政治體制的精髓和基礎,而隨著1789年法國大革命出台的《人權宣言》則是之後不少國家民主革命的參考范本;維系的法蘭西殖民帝國,擁有的疆土僅次于“日不落帝國”英國。


由于英法兩國地地緣和政治。奈倫少校自1934年以來和許多法國官打過交道。在那些留有濃烈法蘭西貴族遺風地軍官們眼里。德國人過于刻板。比利時人呆頭呆腦,美國人毫無曆史底蘊。至于英國人,總是自以為是又沒有飲食文化。唯有法國人,文化底蘊深厚,又有良好傳統習慣,兼具心懷寬廣地優良品質,這樣的民族,才是這個世界上最棒地。

為了對抗德國,英國和法國這兩個“世仇”10年代站在當進入30年代後,德國大肆擴軍、蘇聯日漸強盛之時,他們己在歐洲的統治地位再次聯手,盡管如此,法國人尤其是法國海軍的官兵們依然對拿破侖時代法國受挫于英國海軍耿耿于懷,他們承認英國艦隊的強大,卻不甘擔當配角,即便是在戰爭當前,他們仍喜歡以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

“傲慢的法蘭西!野蠻的日爾曼!如果沒有這兩個民族,世界該有多麼美好啊!”奈倫少校自言自語著,一邊眺望數海里之外的海岸線。9的南美,時值春末夏初,這里的氣候是宜人的,但作為一個傳統的英國人,奈倫少校顯然更加向往英格蘭南部的秋景,他想起了自己家莊園里的豐收景象,想起了人們忙碌而快樂的背影,在那里,雖然不是每一個人都非常友好,但至少是通情達理、易于溝通的。

午飯之後,不當班的水手們三三兩兩的來到甲板上曬著太陽,隔著三四百米的距離,兩邊的水手不免要拿起擴音筒表現一番。一開始,雙方尚顯友好的詢問對方午餐情況,當法國人發現自己的牛排煎雞蛋比英國人的肉腸烤面包高出一個檔次時,嘲笑便開始了。更有甚者,晃著裝有半瓶葡萄酒的酒瓶子朝這邊揮舞,嚷嚷著:“來吧,英國佬,這里有上好的法國葡萄酒!”

英國人不甘示弱的拿出了他們的威士忌和肉腸,法國人則繼續炫耀他們的果醬,漸漸的,各種俚語和不雅的語言上場了,雙方精通彼此語言的水手便將對方之意憤憤然的轉達給自己的同伴們,一來二往,謾罵升級為群體行為,但他們的指揮官至少不用為出現肢體沖突而擔憂——沒有人會為了這種事情游過幾百米的大海到對方的船上討回臉面,大不了,下次在某個港口的酒吧相遇時,再用酒瓶分個高下。

船員們依然吵吵嚷嚷的消化肚中食物,瞭望哨上的水兵們也興致勃勃的觀看這場鬧劇,直到一架淺綠色的水上飛機嗡嗡地從上空飛過時,人們才安靜下來。但沒有人感到恐慌。畢竟,這里是遠離歐洲的南美大陸,在人們通常的想法中。德國飛機是不可能飛到這麼遠地地方來,因為他們既沒有海外殖民地,也沒有像英國那樣強大的航母艦群。

站在艦橋上的奈倫,仰頭看著那淺綠色的帶有兩個碩大浮筒的單翼單發水上飛機,它的體積在同類中應該算是比較大的。此情此景,讓素來謹慎的英國少校目光中流露出些許擔心。

“似乎是從阿根廷飛往巴西的客機!”艦橋上地另一名軍官一副無所謂的表情,“據我所知,他們幾年前就已經開通了這樣地航線,大多數飛機屬于一家名為雄鷹航空的巴西公司!歐洲的戰事。應該不會影響到他們的營運!”

“別擔心!”奈倫少校自我安慰到,“我只是好奇而已!”

一個半小時後。當單引擎地G-2C降落在里約熱內盧時,飛行員將一張紙條極其隱秘的交給了德國海軍派駐在巴西首都的諜報員手里,很快的,有關英法船隊方位、航向以及隊形的情報通過加密電文發回德國國內。當它傳到正在南美近海航行的“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時,艦員們正在享用當天地晚餐。

“雖然來得有點遲,但有總比沒有好!”張海諾抹抹嘴巴,拋下只吃了一小半地晚餐便同朗斯多夫一同趕回艦橋。


“航向北偏東約10度,航速9至10,距布宜諾斯艾利斯120里!”朗斯多夫親自“操刀”。圓規、尺和鉛筆輪番上陣。不一會兒便將英國船隊地航跡以及現在可能的位置標注在海圖上。讓他們又驚又喜地是,這艘襲擊艦距離那里只有不到80海里!

“三個小時路程?看來他們的速度比我們預期的要慢。也許是走了點彎路,也許是碰到了麻煩,但這些都不重要了!”張海諾緊緊盯著海圖上代表襲擊者與被襲擊者非常接近的兩個圈,心里充滿期待,又有那麼一點兒臨戰的緊張感。

“不過有一個問題,將軍!”朗斯多夫忽然皺起了眉頭,“他們正沿著阿根廷領海與公海交接線航行,一旦我們出擊,他們隨時可以躲進阿根廷領海,我們不能攻擊一艘位于中立國領海內的船只,那是違反中立法的!”

朗斯多夫的這點分析,讓張海諾想起了曆史上的“阿爾特馬克”號事件——那艘關押著299名英國俘虜的德國補給船從大西洋返航時在挪威領海內遭到英國戰艦的襲擊,英國人成功解救了他們的戰俘,這令德國人感覺受到了奇恥大辱,因而向挪威政府施壓,挪威人原本就包庇德國補給艦在先,又不願意得罪英國人,最後只是就中立地位被侵犯一事向英國政府提出了綿軟無力的抗議。這一事件成了促使德國攻占挪威的導火索,在“威悉演習”戰役中,德國海軍雖然損失了一批寶貴的巡洋艦和驅逐艦,卻獲得了牢固的北方。

即便有沒有“阿爾特馬克號事件”,德國都將通過攻占挪威來獲取出入大西洋的航道以及鞏固自己的鐵礦石供應線,但按照當時的中立法,交戰一方是不允許在中立國水域執行作戰任務,在政局複雜而微妙的南美,張海諾很清楚這是尤為需要避免的。

這時候,各種各樣的戰術思路在張海諾的腦子里快速運轉著,從近海切入?繞道正面截擊?還是迷惑對方並在對方來得及做出反應之前發動攻擊?不管采用哪種策略,似乎都很難達到重創甚至全殲對方的作戰目的。

“也許……我們可以試試從前海盜們慣用的另一策略!”

看樣子,朗斯多夫有點突發奇想,張海諾很感興趣的看著他,“你是說……”

朗斯多夫點點頭,“發遇難信號,誘使對方前來!”

“這樣的戰術有多大把握?”張海諾向來傾向于采用各種靈活戰術,但他現在更關心這種海盜戰術運用在目前情況下的可行性。

“我們可以對軍艦進行適當的偽裝,至少讓對方在遠距離上無法辨認我們的真實身份,而我們卻可以通過雷達確定它們的數量和方位!”朗斯多夫看了眼舷窗外,“在這樣的夜晚,我認為成功的可能性至少有百分之九十!”

張海諾扭過頭去,夜幕即將降臨,天空中灰蒙蒙的云層意味著這將是一個光線非常有限的夜晚,正所謂“月黑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