醮壇執事

醮壇是為舉行齋醮儀式而布置的祭壇。在儀式進行中各有一定職守的道教徒,統稱為執事,即醮壇執事。由于道教的齋醮儀式總是由某個施主為某一特定目的舉行的,因此,醮壇執事也是一個臨時職務。但因不同職務有不問的要求,所以,醮壇執事要分別由水平相當的道士擔任。o[q0h3aRHIbhbS` 據陸修靜撰《洞玄靈寶齋說光燭戒罰燈祝願儀》,南朝宋時,醮壇執事已有細致的區分,其中有:法師,都講,監齋,侍經,侍香,侍燈等。唐末五代時,據杜光庭的《太上黃箓齋儀》,法師、都講、監齋等三職改稱高功法師、監齋法師和都講法師,另外又增設知磬和知鍾等職。⑴高功法師居于各執事之首。《金箓大齋補職說戒儀》稱,擔任高功法師的道士必須“道德內充,威儀外備,天人歸向,鬼神具瞻”,就是既要有充分的道德修養,又要具備莊嚴的儀表,才能使天人歸向,鬼神俱服。高功法師在儀式中要“躡景飛晨,承顏宣德,惠周三界,禮越眾官”,就是既能步罡踏斗,溝通神人,又能代神宣教,拔度人鬼,其儀式中的地位超越于“眾官之上”。⑵監齋法師僅次于高功法師。《金箓大齋補職說戒儀》稱,監齋的職守,一是“總握憲章,典領科禁,糾正壇職,振肅朝綱”,就是監督齋醮儀式按科進行,從事儀式的道士嚴遵職守;二是“周密察非,從容授簡,有嚴有翼,毋濫毋墮”,⑶就是對于虧犯之人,繩糾愆違,授簡告之。秉執科憲,毫無私心,“外能合禮,以全濟濟之儀;內不欺心,免抱忡忡之恨”。⑷《要修科儀戒律鈔》引《升玄經》又稱,監齋有“十事”,一,了解齋主心願,請齋人姓名道位和人數;二,令齋主齋潔,全身口意;三,令齋主不以不潔之物供養;四,令齋主不取外來聽經者飲食費用;五,令齋主于靜室燒香;六,令齋主不辭托;七,令齋主布施;八,齋主不得緩帶裙裳;九,令齋主不迎送道士;十,道士不得貪利惜費。⑸都講法師同高功、監齋等合稱“三法師”。《金箓大齋補職說戒儀》稱,擔任都講的道士必須“洞輔該通,法度明練,贊唱儀矩,領袖班聯”,就是通曉和精究科儀的程式和唱贊,輔助高功,成為全班道士之首。同時,“玄壇步趨,升座講說,昭符國命,默契天心”,也能演教弘道,溝通人神。⑹唐代道士朱法滿稱:“以建齋行事,都講要用明能,一則參詳法師,二則知主人齋意,三則先定時節,四則擊鼓鳴鍾。”⑺在道教儀式中,三法師,各有明確職能,相輔相承,共同發揮對于儀式的主導作用。mfWOsWU`,rsc29[3U 侍經、侍香、侍燈、知磬和知鍾等,都是參加儀式的道士的特定職務的執事名稱。據《金箓大齋補職說戒儀》稱,侍經的職務一是“嚴潔幾裀,整齊卷軸,開函啟奏,收櫝敷陳”,就是陳列、布置和收藏經卷;二是“調和眾音,表儀庶職,觀聽允睦,幽顯交歡。”⑻即為誦經作好定音、調音和表儀的准備工作。6VF[m^UKUi^fK3r的 侍香的職務一是清潔香爐和香案,二是在儀式中保持焚香不致中斷。“精飾鼎彝,嚴潔案席,巡行爇炷,始終芬芳,玄鑒昭彰,丹誠露達,毋或中絕”。⑼依朱法滿的說法,即“畢夜煙流,終朝火續,以法事之所先,宜晨昏而勿怠”。⑽侍燈的職務一是整理和清潔點燈用的器具,二是在儀式中保持燈燭輝照不致中斷。“整辦缸篝,精嚴燈燭,高下照徹,內外輝華,際夜續明,乘晨收焰,光明道境,輝耀齋壇”。⑾知磬和知鍾的職務,當是主管擊磬和擊鍾。磬鍾之聲直接規定了誦唱經文和儀式進行的節奏。FWQ。1YeF的b。WZJXfD 醮壇執事的名稱和分工,有個發展過程。中國古代宗教的祭祀和喪葬禮儀十分繁複,執事禮儀各有專職官員,《周禮·春官·宗伯》稱,春官宗伯“帥其屬而掌邦禮,以佐王和邦國”,禮官之屬有“大宗伯卿一人,小宗伯中大夫二人,肆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⑿各官各有職守,以適應古代宗教的祭祀和喪葬儀式的森嚴的等級規定。早期道教的儀式甚簡,因此,儀式由祭酒等主持,祭酒既是為道教徒下三官手書者,也是受道領部眾者。佛教傳入後,佛教徒尊稱常修梵行並能下為物師的僧人為法師。魏晉南北朝的道教典籍也出現法師及都講、監齋之類的執事名稱。南朝宋時的陸修靜撰有《洞玄靈寶齋說光燭戒罰燈祝願儀》,列舉法師、都講、監齋、侍經、侍香、侍燈等六種執事名稱及其職能。⒀其中並無高功法師之名,各執事之職能比起唐宋經籍的闡述亦較為簡單。唐宋時期,道教儀式規模漸大,執事的分工也漸趨細致和繁複。高功法師之稱也流行開來。據《唐六典》,各種從事齋醮儀式的執事,又統稱為“威儀師”。⒁在齋醮儀式的日常演習過程中,執事分工經常會出現混淆和不規范的情況,曆代科儀著作中多有批評。例如:杜光庭的《太上黃箓齋儀》指出:“今蜀地高功,止于發爐、複爐兩稱名位,其他宣讀皆委他人。雖云先唱後隨,何異龍吟鼈應,此蓋不懼冥譴,自掇罪尤。”可知唐末五代時四川一帶的道教儀式中,高功法師已不複宣讀。而在吳中江表荊楚之間,“近年,或都講年德稍高,不欲一一勞止,即于眾官之內差一人執磬開禮。蓋事出一時,原非古制,詳其執簡,頗謂曠官。bP,q\IaqPnmt7b`DQ 更有後學生情,妄為臆斷,于六職之外,置一人持磬,殊無經據,訛謬益深”。⒂就是都講法師常因年邁而不複開禮。南宋道士呂太古在《道門通教必用集》中也指出,因為都講“年德稍高,不欲一一勞止,即于眾官之內,補一人執磬唱禮,蓋事出一時,原非古制”。另在侍經之外,為“整飾壇筵,別置直壇之號,六職之外,頗有冗員”。⒃當代道教的道士舉行儀式時,在榜文中仍然沿用醮壇執事的分工名稱,但大多是職稱性質。除三法師外,在壇場中大多由不參加儀式的值壇人員負責香、經、燈的布置和整理工作,這是因為當代道教儀式的壇場布置十分繁瑣,儀式過程變化繁多,已非參與儀式的道士所能兼任。bS4JXhZiheim8Lm6c 注釋IY1DqZ5rcRkP79kfH ⑴⑵⑶⑷⑹⑻⑼⑾⒂《道藏》第9冊825、346頁,74頁,74頁,347頁,74頁,74頁,74頁,74頁,346頁,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1988年K8nXd9FO_7`eFVFh1 ⑸⑺⑽⒀⒃《道藏要籍選刊》第8冊429頁,428頁,430頁,507,358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6RraZ[bXlleL^ibd0 ⑿《十三經注疏》第752頁,中華書局,1980年fD6p2JL8aGUikmPmS ⒁《最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95冊49頁,台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