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八章 她的複仇

從結論說起,包括一開始的三個人在內,我們一共奪走了十七條人命。第四個複仇對象是少女以前的級任導師,現在是六十幾歲的男子,過著與胃癌對抗的生活。我們殺害他之後,少女就提議說:「我們就試試看,能做掉幾個人就做掉幾個吧。」于是我們將她有著很深的怨恨,但當初並未列入計劃中的十三個人,也列入了複仇對象。

從關系來分類,國中時代的朋友有七個,高中時代的朋友有四個,老師有兩個,其他有四個。用男女比例來說,是女的十一個,男的六個。用殺法來分類,輕易被殺的有八個,逃走的有四個,想說服我們的有兩個,抵抗的有三個。我們得到了這樣的結果。

並不是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不但不順利,我們還一次又一次地失敗。到殺害第十七個人為止,我們有五次被複仇對象跑掉,四次被警察逮住,兩次身受重傷。但這些全都由少女「取消」掉了。這種手法非常不公平,我們放棄了所有的責任,極盡為所欲為之能事。

我看起來一直在羅列數字——已經協助她殺完十七個人,如果要問我的意見,我會說這才是最符合實際感受的說明方式。大概從解決第四、五個人左右,這一個個複仇對象就變成只是單純的數字。

並不是沒有令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對手,但對我而言重要的不是被殺的人,而是少女複仇時的一舉一動。她的怨恨越是根深蒂固、流的血越多、抵抗的反應越大,就越是為複仇增添光輝。只有這種美,無論重複多少次都不會褪色。

在讓第十一個人變成死人的時間點上,理應是車禍「延後」期限的十天早就過去了。但是一直到迎來第十五天的現在,效力似乎仍然勉強維持住。她本人也對此覺得十分不可思議。我認為是她在持續複仇中產生的「我還不能死」這種強烈的意志,延長了「延後」的期限。

在染上楓紅的樹林里殺害完第十七個人之後,少女牽起我的雙手,在紛飛的落葉中,就像音樂鍾的人偶似地轉個不停。看到她天真的笑容,我這才總算理解到,自己做出的事情有多麼嚴重。

當「延後」解除,她的笑容將永遠消逝。

我覺得這個損失就像世界從此永遠少了一種顏色一樣致命。

我實在是做出了一件無法挽回的事啊。

到了這一步,我才總算能像常人一般心痛。

少女表達完自己內心滿溢而出的喜悅之後,似乎驚覺過來,以尷尬的表情放開手,硬找理由辯解:「這是因為我能分享喜悅的對象,就只有你一個……」

「我很慶幸自己能當這個人。」我說:「這樣一來,就是第十七個人了吧?」

「是啊。剩下的就只有你了。」

干枯的落葉漸漸累積在第十七具尸體上。直到幾分鍾前還在呼吸的這個高大鷹鉤鼻女生,是和少女的姊姊一起對她施暴的其中一人。我們從她下班時開始跟蹤,等她落單後叫住她。她看來已經不記得自己過去凌虐過的人,但在少女拿出剪刀的瞬間,她察覺到危機而逃走。看她直覺這麼敏銳,起初我還以為是個棘手的目標,但她竟然自己逃進樹林里,除了胡塗以外再也沒有別的詞可以形容。這讓我們得以不用在意旁人眼光,只須專心殺害她。

唯一覺得可惜的,就是少女對于殺人已經十分熟練,再也不會被對方的血濺到,或是遭到反擊了。她以利落的手法,精確地剌殺目標,這樣的身影固然很美,不過再也看不到她受傷、疲憊、弄髒的模樣,還是令我有點落寞。

「等到複仇對象全部死去,我就不再剩下足以維持『延後』的堅定意志了。」她說:「也就是說,你的死也就意味著我的死。」

「你要何時動手?」

「無謂地拖延也不是辦法……我會在明天對你複仇。這樣一來,一切都會結束。」

「這樣啊。」

夕陽從樹木的縫隙間射進來,讓我眯起了眼睛。斜陽與腳下落葉的顏色十分相稱,林子里染成一片世界末日般的火紅。而現在,少女的世界末日已近在眼前。

這是我們兩個人一起吃的最後一頓晚餐。我提議找一間適合慶祝紀念日的餐廳吃飯,但少女駁回了這個提議。「因為我討厭嚴肅的地方,而且也不懂餐桌禮儀。」她說:「都是最後一次用餐了,我可不要因為緊張連滋味都吃不出來。」

她說得一點也不錯。結果我們去了常去的那間家庭餐廳點了牛排,用稀得像無酒精飲料的葡萄酒干杯。或許是因為少女的表情顯得成熟,只要穿上合適的衣服,看起來就像個大學生,店員對她喝酒這回事也不起疑。

少女邊小口吃著餐後的蒙布朗蛋糕邊說:

「我還是第一次吃蒙布朗蛋糕。」

「感想呢?」

少女露出苦澀的表情說:「我真不希望事到如今才知道世上有這麼好吃的東西。」「你的心情我懂,我也不希望事到如今才知道和喜歡的女生一起吃飯竟然會這麼開心。」

少女像是要教訓我似的,在餐桌底下輕輕踢了一下我的腳脛。她並不是真的生氣,只是一喝醉酒,就會硬要尋求各種笨拙的心靈交流,這點我已經從這十五天來的相處中了解到了。

「有什麼不好?畢竟只要『延後』一解除,你就忘得掉了。」

「我不是想忘記,是想早點知道。」

「都怪你不好。誰叫你要酒醉駕車,真是個傻瓜。」

「你說得對。」我表示贊同。

少女一臉不高興的樣子,用手肘撐在桌上,無意義地搖晃著葡萄酒。「買衣服的樂趣、請人幫我剪頭發的樂趣、在娛樂設施玩的樂趣、喝酒的樂趣、合奏電子琴的樂趣,這一切我全都不想知道。」

「嗯,盡管恨我。你明天就要用這些恨意殺了我。」

「……你放心吧,我一定會完成複仇。」少女將一小口葡萄酒含進嘴里,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慢慢吞下。「畢竟不管怎麼說,你都是結束我生命的人。無論你多麼照顧我,只有這個事實沒辦法推翻。」

「那就好。」

煩惱的階段在幾天前就過去了,現在我只衷心期盼被她用剪刀剌死的那一瞬間。被心上人殺死是很悲傷的事,但無論是以什麼樣的形式,一想到她會滿腦子都想著我,就覺得也挺不壞的。

我之所以甘心被殺,不是為了對少女贖罪,也不是為了負起幫助她殺人的責任。我就只是希望她盡可能對更多人複仇,才將自己也奉獻出去,做為最後一個目標。

嚴格說來,我不會死,只是在車禍「延後」的期間內暫時死去。由于在正確的世界線,這個說法也不正確,但我早已習慣了電影或書上愛用的這種文風,聽來就是比較貼切I當中,少女已經死去,那麼殺死我的「貓爪」就不存在。除非那個世界的我自殺,不然我就會活下去。

然而如此活下去的我,是不知道少女生前的「我」。

我自大地想著,這多半就是出車禍害死一個人,還成了十七條命案幫凶的人所要接受的懲罰吧。

「我有個問題想問你。」

「什麼?」少女微微歪頭。

「如果我們不是以那樣的方式認識,你覺得我們現在會是什麼樣子?」

「……誰知道呢?想了也是白想。」

但我還是無法不去想象。如果我並未開車撞死少女呢?時間回溯到那天晚上,我在超市買了酒喝,喝完再度開車行進。不小心方向盤打錯邊,讓輪胎卡進路邊的水溝,然後再也動彈不得。我沒帶手機,所以只好在雨中等候願意幫助我的親切車主出現。

這時少女出現了。為什麼這麼晚,下著這麼大的雨,卻會有高中女生連傘都沒打,就一個人走在路上呢?我覺得不可思議之余,對她說:『小姐,手機可以借我用一下嗎?你也看到了‘我的車動不了。』少女搖搖頭說:『我沒有手機。』『這樣啊,真傷腦筋……不管這些了,你都不會冷嗎?』『會。』『要不要在我車上暖暖身子再走?』

『不要,因為你很可疑。』『在我看來,你在這種深夜里連傘也不撐,就走在這種沒有人經過的路上,也一樣可疑。不用怕,我不會對你亂來。我們都很可疑,就好好相處嘛。』少女遲疑了一會兒後,默默坐進副駕駛座。我們兩人並肩睡著了。

我在朝陽中清醒。輕型卡車的喇叭響起,我請卡車司機用拖車索幫我把車從水溝拉出來,再向卡車司機道謝。『好了,就先送你回家吧。還是送你去學校比較好?』『已經沒希望趕上了,都是你害的。』『是嗎?真對不起。』『我已經放棄去上學了,所以請你隨便在這附近兜兜。』『你的意思是要兜風?』『請你隨便在這附近兜一兜。』在鄉間道路兜風了一整天後,我和少女道別。我嘻嘻一笑,心想這一天真是奇妙。幾天後,我和少女又巧遇。我一停車,上學途中的她就默默地坐進副駕駛座。『好了-今天我們要怎麼浪費掉這一整天呢?』『請你隨便在這附近兜一兜,綁匪先生。』『綁匪?』『不然就改成可疑人物先生。』『還不如綁匪好啊。』『我就說吧?』

于是我們就這麼開始每周見面。我們得到了美妙的散心手段,互相利用彼此

來讓心病痊愈。過了幾年後,少女勉強撐過高中生活而畢業,我則成功回歸社會,當個打工族。我們兩人直到現在,每到星期五晚上就會出門兜風。『你遲到了啦,綁匪先生。』『讓你久等啦。好了,我們走吧。』

這是一段多麼可笑,又多麼理想的關系。可是如果我們真的以這樣的方式邂逅,也許我會和她變得親昵,但多半不會喜歡上她。我覺得自己就是透過陪她複仇,才能這麼深人了解她。雖然這也許只是我單方面先入為主的想法。

這天晚上,一陣來自下腹部的壓迫感讓我醒過來,一看發現有人跨坐在我身上。睡昏頭而對不准焦點的五感,花時間慢慢恢複正常。

最先恢複的是聽覺,我聽得見雨點拍打屋頂的聲響。接著是觸覺,後背與後腦杓碰到堅硬的東西。看來我是從沙發上滑了下來,睡在地板上。

脖子被人用一種尖銳的東西抵住,不用思索也知道這個物體是裁縫剪刀。看樣子她所謂的「明天」,指的是換日的瞬間。

眼睛漸漸習慣黑暗。理應穿著睡衣的少女,不知不覺間換上了一身制服。

神奇的是,當我一明白這些事,就切身感受到:「啊啊,這下就要結束啦。」

一切都將恢複原狀。

我有這種感覺。

「你醒著嗎?」


少女以細小的聲音這麼問。

「嗯。」我回答。

我沒有閉上眼睛,想親眼見證她完成複仇,直到最後一刻。

黑暗讓我看不出少女的表情,但從她呼吸的情形與嗓音的狀況來判斷,似乎並未喜悅得顫抖或憤怒得面目猙獰。

「我要問你幾個問題,」少女說:「這是最後的確認。」

突然一陣勁風吹過,撼動整間公寓。

少女問出第一個問題。

「你是為了彌補自己犯下的罪,這十五天來才會幫我。沒錯吧?」

「大致上是這樣。」我回答:「雖然就結果而言,反而增加了罪過。」

「你說過我複仇的模樣讓你喜歡上我,這是真的嗎?」

「是真的。雖然不管我說幾次,你似乎都不肯相信……」

「你只要回答『是』或『不是』就好。」少女說:「你有個比贖罪更根本的目的就是希望我找越多人複仇越好,因為你想被我殺死。沒錯吧?」

「沒錯。」

嚴格說來我並不是想被殺,但想來答案還是比較接近「是」。

「原來如此。」

少女似乎采信了。

我的失算在于我誤以為她問的這些問題,是為了將自己的殺人正當化,為了讓接下來她要殺的人親口說出自己也如此期望。我以為回答的「是」越多,就越能推動她完成複仇。

她不再問了,我滿心雀躍,心想時候終于要到了。意識變得極為清晰,不只是視覺,所有知覺的分辨率都飛躍性地提升。我覺得少女小小的情緒波動,沿著剪刀尖端傳了過來。迷惘雖緩慢但確實地消失,感覺得出她心中有了確信。盡管只是幾公分,但尖端確實在往前進。對痛覺的剌激,將我的清醒度拉到了高峰。對死亡的恐懼與對美麗的期待水乳交融,使我大量分泌出腦內麻醉劑,多到足以引發一場大洪水。我籠罩在無邊無際的恍惚感中,幾乎要喊出聲音。骨髓在戰栗,我歡喜地想著,很好,就這麼剌下來吧,用這把剪刀將一切都完結吧,了結掉我這個二十二年來沒死成的活死人吧。

遺憾的是光線太暗,我看不清楚少女的表情。當鮮血從我的脖子噴出時,不知道她臉上的表情會染成喜悅、憤怒、悲傷、空虛,又或者是徹頭徹尾地面無表情。

「你的想法我很清楚了。」

少女這麼說。

「所以,我不殺你。我偏不成全你。」

剪刀從我的脖子上移走。

我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

「喂,你怎麼了?事到如今你怕了嗎?」

我口氣挑釁,但少女不介意,將剪刀往床上一扔。

「你想想,殺一個這麼想被殺的人,又怎麼能算是複仇呢?」她仍騎在我身上說:「我不成全你唯一、也是最大的願望……這就是,我對你的複仇。」

到了這個地步,我總算明白了她所謂「最終確認」的意思。

她要確認的,不是殺人的正當性。

她要確認的,是這種行為有多麼沒意義。

「……那麼,如果你的複仇已經完成,」我說:「為什麼你的『延後』沒解除?」「只是還沒有切身地體認到而已。不用擔心,我一定會死的。直到意志的殘渣燒光,應該花不了太多時間。」

少女慵懶地起身,整平襯衫的衣領,撫平裙子的皺褶後,背對我走向玄關。我很想起身追上去,但腳卻不聽使喚,只能躺在地上目送她離開。

少女走到門前,突然想起了什麼似地停下腳步,轉身走回來。

「只有一件事,我得跟你道謝。」她以耳語的音量說:「我像這樣傷痕累累的,你卻說這樣的我『很美』。雖然我不知道你有幾分真心……但我還是,非常開心。」

少女在我身旁跪下,一只手遮住我的雙眼,另一只手貼上我的下巴。

柔軟的頭發落到我的脖子上。

她的嘴唇就像在進行人工呼吸似的,輕輕地包覆在我的嘴唇上。

也不知道持續了多久。

嘴唇分開,眼睛也不再被遮住。

她走出了房間。

留下一句「對不起」來代替再見。

我躺到十幾天沒躺過的床上,閉上眼睛。伸手去摸枕邊,抓住少女丟開的剪刀。我將刀尖抵在下巴,調整呼吸。不需要去查正確的用法,要剌在哪個部位才會噴出血,大概要幾分鍾才會死,這些她都已經示范給我看到甚至有些看膩了。

脈動沿著刀刃傳到手上。跳出一定節奏的脈動,讓我的心慢慢鎮定下來。我忽然想起一個說法,說是人死時最後剩下的會是聽覺。聽說即使其它的知覺都已死去,只有聽覺仍會持續運作到即將斷氣前的那一刻。如果我現在動手剌穿頸動脈,相信在漸漸淡去的意識當中,就只會一直聽到雨聲吧。

我先放下剪刀,按下枕邊的CD播放器,至少我想自己決定人生閉幕時要聽的音樂。比起哀悼死亡的悲傷曲子,放些吵鬧得突兀的樂曲來破壞氣氛,與我的死亡更相配。我大聲播放放蕩樂團的《Can'tStandMeNow》,再度撲到床上,握住了剪刀。

我就這麼連聽了三首曲子,不小心欣賞起音樂來了。喂喂,給我差不多一點啊。再這樣下去我會聽完一整張專輯啊,然後再來個「下一張專輯」嗎?

別鬧了,就下一首。下一首聽完,就一定要解決我這段可笑的人生。

可是就在第四首曲子還剩幾秒鍾就聽完的時候,傳來敲打玄關門的聲音。我不予理會,繼續聽著音樂,就聽到門被人粗暴打開的聲響。我心不甘情不願地將剪刀藏到枕頭下,開了燈。

藝大生擅自闖進我的房間,按下了CD播放器的停止鈕。

「會吵到鄰居。」她說。

「只是音樂類型的差異吧?」我開玩笑地說:「那麼,你拿要換的CD來了嗎?」藝大生環顧房間內,然後問說:

「她呢?」

「出去了,剛剛才走。」

「下這麼大雨還出去?」

「是啊。她受夠我了。」

「是喔,真是遺憾。」

藝大生拿出香煙點火,也遞給我一根。我接過來叼著,請她幫我點著。這種香煙焦油含量高得和進藤抽的牌子差不多,害我差點咳起來。她的肺肯定早就全黑了。

「煙灰缸在哪?」她問。

「用空罐。」我指了指桌上。

她抽完第一根,立刻又點著了下一根煙。

我心想,藝大生肯定是有話想說才找上門來,抱怨噪音只是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記得以前她說過,就只有真心想到的念頭,才會讓她覺得化為言語好比登天一樣難。


相信她現在正拚命思索,為的是告訴我一件很重要的事。

抽完第三根煙時,她終于開口了。

「如果我是你的良師益友,應該會叫你:『馬上去追那個女生。』還說什麼:『不然你一輩子都會後悔。』但我是個狡猾的女人,所以不說這些話。」

「為什麼?」

「誰知道是為什麼呢?」

然後她毫無脈絡可言地,混著吐出的煙說:「冬天都快到了。」

「跟你說喔,我是南方出生的。那邊就算下雪,也很少會留到隔天。所以第一次在這個市鎮迎來冬天時,我就嚇了一大跳。一旦開始積雪,不就要一直到春天才看得到地面嗎?而且我心中對雪的印象,就是覺得雪花輕飄飄的,很松軟、純白,所以知道堆積的雪重得讓人想到就煩、結冰的步道走起來磨人神經,被汽車排氣管噴過的雪會變得像火山熔岩一樣,這些都讓我有那麼一點失望。」

我並不覺得她是沒頭沒腦亂講話。

相信這一定是笨拙的她使盡全力的表達。

「可是,深夜下了很多雪,到了

隔天早上被除雪車的振動搖醒,打開灰蒙蒙的窗戶俯瞰住宅區時看到的那種光景,不管什麼時候看去都還是覺得好棒。有種整個世界都被刷成純白的感覺。相反地,晚上從外面回來,一邊發抖,一邊喝一杯放滿糖的熱騰騰咖啡,像這樣的感覺也很棒呢。」

她說到這里就停了。

「……我只能說到這里。如果你還是要去找那個死神,我不會阻止你。」

「好的,謝謝你。」

「真是的,你也好,進藤同學也好,為什麼每個男人一旦跟我要好,就會馬上跑掉呢?」

「你的魅力只有開始意識死亡的人才會懂啊。」

「你這麼說我也不怎麼高興啊。」她的笑容看來五味雜陳,又說:「吶,我一直想問你。你連我的手都不肯牽,是單純對我沒興趣?還是在對過世的進藤同學盡一份禮儀?」

「這很難說啊,連我自己都不太清楚。也許是我從一開始就死了心,覺得自己贏不了他。」,

「……謝謝你給我這麼令人開心的回答,我有那麼一點覺得得到救贖了。」

說完她就伸出左手。之所以不伸右手,多半是顧慮到我的傷勢。

「都最後一次了,至少可以跟我握個手吧?」

「好啊,我很樂意。」

我也伸出了左手。

「再見了,呃……」

「三枝。」她握住我的手說:「三枝杲。這是我第一次正式報上姓名吧?湯上瑞穗同學。我好喜歡我們之前那種不負責任的關系。」

「這些日子承蒙你照顧了,三枝同學。跟你的關系讓我覺得很自在。」

她很干脆地放開手。我也不眷戀,轉身背向她。

我扣上外套的鈕扣,綁緊靴子的鞋帶,帶上雨傘打開了門。

「你走了,我會很寂寞的。」

我聽到三枝同學在背後如此喃喃說道。

去任何少女可能會去的地方找一遍,這應該是這種時候最典型的手法了。但我不需要這樣做,我知道她會去什麼地方,因為我手上留下了好幾條線索。

我照想到的順序列出來。

第一條線索,是在為了搭列車而買車票時發現的。我的錢包有被人動過的跡象,因為卡片的排列方式變了,不用想也知道是少女動的。

起初我心想,她多半是想拿走度過剩下的時間所需的錢。但重新檢查後,就發現現金連一圓都沒少,金融卡與信用卡也都原封不動。我評估各式各樣的可能性,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她在從我的所有物中尋找「一樣東西」,所以才會檢查可能找到這樣東西的錢包。

第二條線索,是少女離開時所說的「對不起」。對殺了自己的人說出「對不起」,到底是針對什麼事情道歉呢?至于說出這句話之前所說的「謝謝你」,她則好好地解釋了一番:「我像這樣傷痕累累的,你卻說這樣的我『很美』。雖然我不知道你有幾分真心……但我還是,非常開心。」

但她並未對「對不起」這句話做出解釋。看樣子並不是因為認為不需要解釋,畢竟我現在就弄得百思不得其解。

也許她有苦衷,不方便解釋,但她又希望在最後關頭,至少要把心意傳達給我知道。我想她會只說一句「對不起」,就是因為這個緣故吧。

第三條線索,要回溯到四天前。少女沖澡的時候,我想繼續寫「寄不出的信」給霧子,打開床頭櫃的抽屜一看,發現先前寫到一半的信紙不翼而飛。當時我並不怎麼放在心上,那封信被她看過這件事肯定錯不了,但為什麼她不把信放回原位呢?

我的房間儉樸得足以讓整理的概念沒有立足之地,基本上是不可能弄丟東西。但自從那次以後,我再也不曾看到那張信紙。如果不是少女要找我碴,把信紙藏在CD盒或書本里,又或者是丟進垃圾桶,那麼,剩下的可能性就只有一個。

就是她到現在仍帶著那封信。

想到這里,我重新回顧我認識少女之後的這些日子。

這是個簡單的謎題。

我的記憶被扭曲了。

為什麼少女會討厭「秋月」這個姓氏?

為什麼她所說的「同學」當中會摻雜高中生與大學生?

追根究柢,為什麼她被我開車撞到的那天,會連傘也不撐,就一個人走在那種人跡罕至的地方呢?

為什麼我之前都沒注意到這麼簡單的事情?

至少我想線索當中的幾項,無論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是由少女親手留下的。如果她有這個意思,明明就可以遮掩過去,但她就是特意留下翻找過錢包的跡象,臨走時留下一句「對不起」。她留給我最後一條通往真相的線,並未剪斷。

要不是那個時候三枝同學敲了門,我多半連這都不知道,就已經用剪刀插進喉嚨了。我得感謝她。仔細想想,一直到最後關頭,我都在靠三枝同學幫忙。可是,我對道別的方式並不後悔。那種平淡如水的結尾,想必才和我們最為相配。

由于沒有車可用,到我抵達目的地為止,一共搭了一班列車、三班公交車。第三班公車在路上陷入塞車車陣,似乎是下雨引發了車禍,看得到消防車與警車逆向行駛在對向的車道上,越開越遠。我告訴司機我在趕時間,當場付了車資,下了公交車,然後就沿著塞得動彈不得的成排汽車一直往前走。

下了平緩的坡道後,前方幾百公尺都積了水,最深的地方水深及膝。水積得這麼深‘即使穿的是長靴也派不上用場。雨水流進我綁緊鞋帶的靴子里,淋濕的衣服奪走體溫,冰冷與氣壓讓手指的傷開始隱隱作痛。風橫掃而來,雨傘的作用變得微乎其微。沒過多久,突然刮起一陣強風,我不及細想,握住傘柄的手一用力,就有幾根傘骨彎折。我將再也發揮不了作用的雨傘往路旁一扔,在大得令人睜不開眼睛的雨中行走。

走了二十分鍾左右,才總算穿出積水地區。多輛警車與消防車,圍著一輛翻倒的中型卡車及一輛大型箱型車。旋轉的警示燈照亮了雨點與淋濕的路面,將四周照得一片通紅。塞車車陣後方傳來喇叭聲。我剛彎過轉角,就差點被一個用單手撐傘騎車的高中男生撞到。對方千鈞一發之際注意到我而緊急煞車,導致輪胎打滑而摔倒。我問了他一聲要不要緊,但他不理我,就騎車離開了。

我目送他的背影離去,又開始往前走。

我明確地知道再走多久,就能抵達少女所在的地方。

因為這里是我出生的故鄉。

公園附近都積了水,被從云朵縫隙間射下的朝陽照得閃閃發光。公園里唯二張小小的木制長椅,看起來就像漂在水上一樣。

少女就坐在這張長椅上。她當然全身濕透,制服上穿的是我借她的深藍色尼龍夾克。椅背上還掛著一把傘骨彎折的傘。

我在積水中踏出嘩啦嘩啦的聲響從她背後靠近,用雙手遮住她的眼睛。

「猜猜我是誰?」我說。

「……請不要做這種幼稚的事。」


少女抓住我的雙手,直接拉到她的心窩位置。我被拉得往前跌,變成從背後擁抱她的姿勢。

少女幾秒鍾後放開了我的手,但我對這個姿勢很中意,所以決定維持不變。

「忍不住會回想起來啊。」我說:「造成車禍的那天,我就坐在你現在坐著的這張長椅上,一整天淋著雨。我跟人約好了在這里碰頭……不對,說約好了不太對,因為我只是單方面地等霧子來。」

「你在說什麼?」

我知道少女只是裝蒜,所以繼續說下去。

「國小六年級時,因為爸爸工作上的關系,我從之前念的小學轉走。最後一天上學的日子,當我正准備一個人回家時,有個女生來找寂寞的我說話,她就是日隅霧子。我們之前幾乎從沒說過話,然而即將道別時,她提議要跟我當筆友。我心想,她並不在乎對象是誰,只是想試著和遠方的朋友寫信聯絡罷了。我也只是不好拒絕才答應,坦白說起初並不怎麼起勁……可是,在信件往返的過程中,我們被迫注意到彼此的想法一致到了可怕的地步。我們不管聊什麼,意見都會吻合。就連一些原以為說了也不會有任何人了解的感覺,她也能以完全符合我原意的方式理解。沒過多久,這開始得不怎麼起勁的信件往返,已經成了我的人生意義。」

少女的身體很冰冷。因為她在大雨中靜靜坐著不動好幾個小時,就只為了等我。她的臉色蒼白,呼吸微微顫抖。

「我們開始當筆友後過了五年的某一天,霧子在信上寫了:『我想直接跟你見面說話。』我好高興,她想更了解我,而且也希望我更了解她。光是這個事實本身,就讓我高興得不能自已。」

「……可是,你沒去見她,」少女說:「不是嗎?」

「你說得沒錯。我不能和霧子見面。雖然我記不得正確的時期,但我上了高中後不久,就開始在信里撒謊,而且不是只有一、兩個謊言。當時我的生活實在太悲慘,也太乏善可陳了。我不想老實寫在信上讓霧子失望,也不想讓她同情我。所以,我假裝自己始終過著健全又充實的生活。我覺得若不這樣做,這段筆友關系應該會更快結束。」我解釋到此

,自問事情真的是這樣嗎?就算在信上寫著自己在待不習慣的國中里所過的孤獨生活,有可能導致信件往返就此中斷嗎?

如今我已經不知道答案了。

「可是,我這拚命的努力卻適得其反。難得全世界最值得信任的女生對我說:『我想直接跟你見面說話。』但要是我答應了,先前所說的謊言都將付諸流水。一旦知道卸下所有矯飾的我是個什麼樣的人,霧子多半就會討厭我。光是知道我已經在信上撒謊了好幾年,她應該就會輕蔑我。我只好忍痛放棄和霧子見面,也不再回信。因為我不知道該寫什麼才好,我和霧子的關系就這麼結束了……只是話說回來,維持了整整五年的習慣又很難戒掉,後來我還是很不干脆地,繼續寫著一封又一封根本不打算寄出去的信來安慰自己。這些不會被任何人看到的信,漸漸地越積越多。」

我松開圈住少女的手臂,從長椅後頭繞過去,在她身旁坐下。

少女從書包里拿出了某樣東西遞給我。

「還給你。」

是我寫給霧子的「寄不出的信」。

果然是少女拿走的。

「從你剛剛的說法聽來,」她說:「車禍發生的當天,你坐在這張長椅上等待霧子同學,這個說法實在不成立。」

「因為我朋友死了,這就是契機。他是我從高中時就認識的朋友,是個知心的朋友,我連持續對筆友撒謊,因為事跡即將敗露而不再回信的這些事,都告訴了他。這樣的他,在死前一個月左右,對我說:『你應該去見日隅霧子。』還說這對我的人生一定會帶來令人喜悅的影響。他幾乎從不曾像這樣催促我去做一件事。」

沒錯,進藤一直很討厭給別人建議,或是聽別人訴說煩惱。對于別人給他建議,或是找人聽他訴說煩惱,也一樣討厭。他就是厭惡這種只要是出于善意,無論多麼欠缺思慮與分寸,都能得到善意眼光看待的風潮。這是一種伴隨著莫大責任的行為,除非有把握能確實處理問題,否則就不應該對別人的人生提出意見,這就是進藤的想法。而他之所以會對我提出象樣的建議,多半就是他內心有著很強的意念吧。

「所以,我才會想在事隔五年之後再次寄信看看。我在信上寫說如果她還願意原諒我,就請她來一趟我們兩人以前念的小學旁邊的公園,並寄了出去。」

我想蹺起腳而提起一只腳,就在積水上碰出了漣漪,腳下的藍天隨著波紋搖曳。蕭瑟的樹枝與彷佛放棄一切而清爽高透的天空,讓人感受到冬天的腳步已經逼近。

「我等了一整天,但霧子並沒有來到這座公圜。這也怪不得她,畢竟我對她後來接連又寄出的好幾封信都視若無睹。一旦要好的朋友死了而變得寂寞,就說『我想跟你道歉』,未免想得太美好了。相信她已經不再需要我了。這麼一想,就覺得滿腔憂郁不知道怎麼排遣。所以,我忍不住借酒澆愁。從公園回家的路上,我找一間最近的店買了威士忌來喝,然後又開始開車。最後,就開車撞到你了。」

我從口袋拿出香煙與打火機。輕油打火機順利點著了火,但淋濕的香煙滋味卻極為苦澀。

「原來如此,事情原委我大概明白了。」少女說。

「我要說的話就到這里,接下來換你說了。」

少女的手放到兩膝卜,以沉重的表情看著油漆已剝落的溜滑梯。

「……吶,瑞穗同學。」她喚了我的名字。「你知道車禍發生的那一天,霧子同學為什麼沒有來這座公園嗎?」

「我就是來問這個問題。」我回答。

「照我看來,」少女先打了預防針之後才說下去:「霧子同學,應該有想過要去約好見面的地方赴約。但是,她要下這個決心,得花上相當多的時間。這次是輪到她有著不能去見你的理由,說穿了就是『沒臉見你』。但另一方面,知道了這個五年來音訊全無、以為早就忘了她的對象,竟然還渴望見到自己,想必她是非常開心。霧子同學將這兩者放在天枰上,苦思到了最後,終于決心去見瑞穗同學。」

她看似盡可能把事情講得單調,彷佛在避免情緒的起伏。

「可是,她的決心下得太晚了一點。當她連制服也沒換就沖出家門,已經是約定當天的晚上七點多。而且當天下起了大雨,公交車和電車都癱瘓了。結果等她抵達目的地,已經過了十二點,公園里當然一個人也沒有。她坐在長椅上,淋著冰冷的雨,為自己的愚昧歎息。她這才總算懂得自己有多麼渴望與瑞穗同學重逢。為什麼自己老是做錯事?為什麼老是顧慮無謂的環節,反而疏忽了最關鍵的一點?霧子同學在茫然自失的狀態下,踩著沉重的步伐,走來時的路回去。」

後來霧子有什麼下場,最清楚的人就是我。

她和我,以可想見范圍內最糟糕的方式重逢了。

而且彼此都未認出對方。

「只有一件事,我不明白。」我說:「『沒臉見我』是怎麼回事?」

「……這個地方不適合解釋這件事。」

霧子的手在膝蓋匕一撐,顯得很費力地站起來。

我也跟著起身。

「我們先回公寓一趟吧。沖個熱水澡、換上干的衣服、吃些好吃的東西,好好睡上一覺,然後再去那個適合講出真相的地方吧。」

「好。」

回程的路上,我和霧子幾乎一句話也沒說。

我牽起她冰冷的手,配合她的步調慢慢行走。

明明應該有一大堆話想說,但實際重逢後,卻又覺得根本不需要言語。互相了解一切的沉默純粹令人覺得自在,不想用無謂的話語讓這段時間加速了。

我們並肩躺在公寓里狹窄的床上睡了幾個小時後,搭上從車站發車的接駁巴士,等到我們抵達「適合的地方」,太陽已經開始西沉。

那里是個山上的小游樂園。我們買了門票,通過有一只穿著夾克的兔子人偶的入口後,眼前就是一整片褪色的幻想世界光景。這里有販賣部與售票處,以及旋轉木馬和旋轉秋千等游樂設施,後頭還有大摩天輪、海盜船與云霄飛車。到處都可以聽見游樂設施的運作聲中夾雜著女性的尖叫聲,圔內的喇叭發出極盡歡樂的爵士大樂隊音樂,游樂設施旁邊則可以聽見複古的一人樂團的音色。明明前一天才下過那麼大的雨,園內卻有大批的游客,全家福與情侶檔大概各占一半。

霧子懷念地看著這些景象,牽著我的手。

我再度以懷念的心情,走在這理應從不曾來過的游樂園當中。

相信我以前應該有來過這里。

我有這種感覺。

她在摩天輪前停下了腳步。

我們用自動販賣機買好所需分量的票券,搭乘進摩天輪的車廂中。

低頭俯瞰園內,就看到黑暗中一道閃亮的光芒消失。我想應該是噴水池旁的路燈。以此為發端,明明還沒到關門時間,四周的燈光開始二消失。

游樂園漸漸消逝。相對地,我腦中某種失落的事物急速回複。

我心想,魔法快要解開了。

車禍的「延後」被解除,隨著霧子的死亡來臨,她至今「延後」的所有事物,都將恢複原有的面貌。

所有的燈光幾乎都消失了。直到剛才還那麼熱鬧的游樂園,如今已然化為一片漆黑的大海。

就在車廂到達頂點時,我的記憶恢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