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太子之死以及《明天子》沒有完結感的回應

第一太子之死。

的確,太子之死,是我想過很久的一個情節。

只是我筆力不足,很多事情,寫不出來。

看看太子的支持者,冼家,謝家,施家,都是大商人,在南洋這個地帶,從來是商人的實力很強大,而取代伊斯蘭商人的中國商人,擁有者最大數量的船只,也有最大數量水手。

我個人推測,如果要填滿這個時代東南亞商業貿易。需要的水手數量在百萬以上。

這是太子的本錢。

太子是一個獨立的強大的政治集團。

一方面出于大明總體利益考慮,大明在南洋的擴張,要告一段落了。但是對于這個龐大的集團來說,卻未必願意接受。

這還是僅僅是一點。

南洋集團因為太子的特殊地位,享受于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權。可以說南洋地區,是類似于的大明之中的一個獨立王國。

朱祁鎮不管怎麼樣都沒有想過廢太子,就是基于這個考慮,他很擔心廢太子,會導致一場平叛戰爭。

但是南洋利益集團與江南商人集團,是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的。

滿朝文武都支持太子回京,未必是太子是正統,也有背後阿堵物的力量。

這就是朱祁鎮治下最大的隱患。

大明統一思想是的缺位,以及大明內部分裂的可能。

太子反叛,其實只是一個先聲而已。

曆史從來是螺旋前進的,整個正統六十年都是在進,越是前進。曆史的反作用力就越是大。太子之亂,是對後正統政局的一個預演而已。

只是我筆力不夠,對文章架構也不太成熟。才有這種感覺。總之鋪墊不夠。

第二,也就是沒有寫完。

這本書寫完了,這一點毋庸置疑。

主角退位了,主線劇情完結,大部分主要人物都有了交代,很多大臣,沒有一個個寫結局,但是想來太孫將丘浚罷官了,這些朝廷大臣,也紛紛退出政治舞台。

一朝天子一朝臣。

這怎麼說沒有寫完。

至于有沒有寫完的感覺,也非常正常。

也是我想要的結果,我並不是有寫續集的打算。

而是這是一個事實。曆史是動態的,不是靜止的。

不管是現代也好,古代也好,從任何一個曆史空間之中截取一段時間,都不會是一個完整的靜止的存在。而是有很多事情已經解決,很多事情正在發生,有很多事情,成為問題。

主角解決了他的問題。瓦刺的威脅,開疆擴土,完成了對大明財政體系的改革,完成了對大明底層結構的重組,完成了大明思想界的革命,進入百家爭鳴之中。解決了大明藩王問題,等一系列問題,特別是大明鐵路交通網,乃至其他基礎的建設,正在鋪開。

這都是主角的事情了。

現在的問題,是太孫要面對的。

遍地叔王,正統朝老臣與悍將,內部思想不統一,所造成的無法彌補這矛盾,以及實學崛起,與心學,還有新理學在學術界的戰爭。

乃至于塞盛世滋丁,所產生的人口增長快車道。等等。

而太孫即便能將這些問題全部解決了,將皇位傳下去的時候,下一任君主也將面對新的問題。

不是,我的書沒有寫完了。

而曆史從來沒有完結,只是走進了現代。

寫完了,有太多的不滿意,只是朱祁鎮還是要死了。

希望大家能支持一下新書《奮斗在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