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木工車床

第二十五章木工車床

既然發現了問題,就解決問題。

周夢臣一遇見技術問題,就變得專注起來。

將其他事情都放在一邊了。于是也就忘記了還有張叔大在場,寫了一封書信,讓周大壯送到黃主薄那邊,讓黃主薄幫忙找一些手藝差不多的木匠。

前文也說了,木匠在古代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技術。幾乎每一個人農村的壯丁都會上兩手,其中自然也有手藝好的,縣衙有什麼也要做一些事情,需要征用,黃主薄自然知道誰的手藝好,誰的手藝不好。

找木匠的事情,就這樣安排好了。

周夢臣與趙九細細商談一番,了解了一些這個時代的技術水平,就設計出第一代木工車床。

只是周夢臣限制這個時代的水平,也做不出什麼好東西。就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坐鋸。

只有動力系統比較複雜,是一個類似于自行車鏈條結構。

讓人用腳蹬驅動圓鋸。

只要固定好,即便是對木匠手藝一竅不通的人,也能完成木材初步處理。

只是這里面也有不少的問題。

周夢臣之所以選擇這樣做,是因為這都是這個時代的成熟技術,周夢臣並沒有做什麼創見,而是進行了一次系統的整合而已。

固定齒輪的運用,實在太早了。

最少在宋代天文儀器傑作水運天象儀,就有非常多的運用,至于鏈條驅動。

在很多水車之中都是有運用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到古代發明自行車並不是不可能。只是會遇見材料學的問題。

沒有輕便的材料,即便基于原理造出來,也不是什麼人能騎動的,並沒有多少實用性。

周夢臣再次畫好了圖紙,不過很多東西,都不是趙九這邊能夠搞定的,一些零部件,需要用鐵,甚至用銅。

此刻周夢臣忽然想起來了,說道:“李姑娘這幾日沒有來嗎?”

趙九說道:“沒有來。上一次李家大郎來過之後,就沒有來過了,須是李姑娘年紀大,要談婚事了。”

周夢臣之所以想起問李姑娘,卻是因為他的圖紙,李姑娘是能看懂的。更重要的是,李姑娘能夠解釋給這些人聽,如果讓周夢臣自己解釋,思維都不在一條線上。

不是說不能解釋,而是要多費口舌了。

不過,此刻周夢臣聽了李姑娘要成親的事情,心中一陣煩躁,從情理上來說,這再正常不過了。

雖然在周夢臣看來,李姑娘才十幾歲,正是一生之中最美好的年華,後世大概在上高中,結婚是有些太早了。

但是這個時代,就是這樣的。

的確是談婚論嫁的時候了。

不比小時候,不能隨意出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只是不知道怎麼了,周夢臣感到不舒服。

周夢臣深吸一口氣,將自己內心之中其他的情緒壓制下去,專注于工作之中。

說道:“我好吧,我跑一趟吧。”

張叔大說道:“我陪周兄吧。”張叔大順手將周夢臣的圖紙拿了出來。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人與人是不一樣的。

張叔大是天下第一等的聰明人,又有數學基礎,看懂這圖紙並不是什麼問題。

可以說周夢臣從計算到設計,最後形成圖紙,都被張叔大看在眼里,張叔大可以算是博文廣識,見多識廣,天下第一等的工匠,張叔大是見過的,在數學上有專長的人,張叔大也是見過的,但是從來沒有一個人如同周夢臣一般。本來尋常的東西。並不複雜的道理,在周夢臣的手中,似乎化腐朽為神奇。

這讓張叔大對周夢臣越發好奇。

張叔大表明之上平靜如潭水,但是內心之中早已有了波瀾,暗道:“周夢臣之所為,似乎暗合陽明先生,行知合一直理,似乎又暗合泰州學派之中,日常即工夫。日用即道理。似乎卻有不同。”

一時間張叔大也弄出清楚。

這也是人與人的不同的。

尋常人只能看見表現,就是周夢臣造了一個新奇的工具,而張叔大這樣的人才關注,周夢臣說做這些事情後面的邏輯與理論。

周夢臣所做的雖然簡單,但其實卻包含了很多後世科學邏輯與演繹。

這才張叔大著迷的地方。

所以張叔大主動提出幫忙。並且推薦了一處去處,卻是湖廣總兵府下轄的軍匠。

雖然有明一代,官造粗陋,但是這個時代真正有本事的人,大多也是在官府之中,之所以造不出來好東西,並不是他們沒有能力將好東西給造出來。而是大明體制之中種種弊端,不能將經費用到實處。自然也不可能造出好東西了。

而這些工匠為達官貴人私人打造東西的時候,卻是非常賣力了。甚至尋常人都找不到這里。

即便周夢臣有一個官身,但是江夏縣與軍方不是一個體系之中,周夢臣區區一個小官,怎麼可能找上去。

也只有張叔大的關系,周夢臣才有資格登門。

不得不承認,軍方的工匠高手比趙九厲害多了。用了一日功夫,就造出了周夢臣想要東西。

只是整整花了二十五兩銀子。

東西不多,只是比較複雜精密,當然這也難不倒這些大匠們,只是需要加錢而已。

周夢臣微微牙疼。不過現在有錢了,並不是太在乎的。

唯一讓他無可奈何的是,他感覺這個圓鋸雖然外面用了鋼材,但是鋼的質量並不是太高。

估計高強度鋸木的話,更換的頻率會比較多,而且每一個鋸都不便宜,一個鋸片要一兩多。

鋸片消耗速度還是未知的,如果消耗太快,估計還比不上多增加幾個工匠的人工。

畢竟一個木匠,一個月也有一兩銀子上下,這還是大工,至于一些學徒,管飯給幾百銅板,也就算得上仁厚了。

周夢臣叫了一輛馬車,將這些東西拉了回去。

在養濟院之中,先是打造了一張木床當工作台。就開始組裝了。這時候周夢臣干脆自己下手。

好一陣子,周夢臣弄得自己很是狼狽,才將東西組裝好,上了油。

周夢臣叫道:“大壯上來。”

周夢臣設計的腳蹬機構,並不是後世自行車腳蹬

(本章未完,請翻頁)

,而是如同水車一般。前面有一個木杆,下面一個滾輪,只要蹬起來,就會帶動一側的齒輪,經曆齒輪傳動與放大之後,將力量通過鏈條傳導到圓鋸上面。而且為了保持速度,周夢臣設計讓兩個人的空位。

周大壯力氣很大。

他上起之後,剛剛幾下,還有幾分沉重。不過一會兒功夫,圓鋸就開始緩慢的轉動起來,慢慢的越來越快,直到圓鋸外面的鋸齒,就變成道道虛光,就好像沒有一樣。

也發出了嗡嗡的聲音。


周夢臣一聲令下,幾個人幫手之下,將棵原木放在車面之上,固定好之後,緩緩的推動。與圓鋸接觸。

一瞬間嗡聲大作,木屑飛揚。

周大壯這邊也覺得吃力起來。

還好張叔大立即上去,幫了一把力氣,才能這一項工程繼續下去。

片刻之間,整個原木就從中間給裁開了。

“這------”趙九有幾分目瞪口呆,說道:“這麼快?”

周夢臣卻暗自搖搖頭,暗道:“這麼慢。”

速度慢了,就容易將鋸卡在木頭之中,更容易損壞鋸齒。周夢臣即便進行了精密的計算,以求最大化的轉化力量。

但是依舊弄成這樣不上不下。

周夢臣心中暗道:“如果有一台電機,不,一台蒸汽機就好了。”

不管怎麼說,勉強能用。

周夢臣問趙九道:“按這個效率,十日,不,八日之內,能不能將五十台造好?”

趙九說道:“時間還是不大夠,大概一十二日就夠了。”

周夢臣算了算,說道:“這樣吧,人我也給你了。你先造出十台,給總兵府送過去。不能讓豐城侯那邊等久了,剩下的也能慢慢來。”

“是。”趙九說道。

周夢臣長出一口氣,說道:“那就抓緊時間吧。”

趙九如何下去安排,自然不用提了。周夢臣心中暗道:“我現在缺人手。”

整個水鍾制造過程,周夢臣可以不用多管,讓趙九來管。但是一些商業交接與往來,周夢臣卻要親自接手。

還有一些賬目計算。

周夢臣不耐煩這樣的事情,一時間卻也找不到可用的人手。只能將這一件事情記下來。

慢慢從街坊鄰居之中找個合適的人。

周夢臣

起身准備回去,卻將張叔大愣愣的站在哪里,一時間有幾分失魂落魄。

這讓周夢臣大為驚奇。

張叔大雖然才二十歲上下,卻少年老成,為人處世老練穩重,似乎二十歲的身體之中,塞了一個四五十歲的靈魂。

周夢臣從來沒有見過張叔大這麼失態過。

一時間,好奇心大起,用手在張叔大眼前晃晃說道:“張兄,你這是怎麼了?”

張叔大這才回過神來,說道:“周兄可有科舉之心?”

周夢臣輕輕一笑,說道:“本朝弘治年間就下令,各地陰陽官不得科舉,我自然也是不能科舉的。”

張叔大說道:“這不是問題,周兄乃是冬官之才。豈是區區九品可以限制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