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隨星而來 第八十四章 日月之食

第八十四章

日月之食

周夢臣就這樣被稀里糊塗的被帶了過來。

整理衣物,行禮說道:“下官周夢臣拜見黃公公。”

黃錦的目光帶著審視的意味,說道:“你就是周夢臣。”

周夢臣說道:“下官正是。”

黃錦說道:“那就是說說楚王府的事情吧。”

周夢臣說道:“是。”隨即閉口不言了。

黃錦等了片刻,說道:“你怎麼不說了?”

周夢臣說道:“公公要我說什麼。我就說什麼。”

黃錦聽了先是一愣,隨即笑道:“好機靈的小子,不錯,不錯。”

周夢臣給他這個答複,可謂恰到好處。

楚王府到底發生了什麼,已經被包裝了不只一層。周夢臣作為直接參與著,最重要的是守口如瓶,從此知道該知道的,不知道不該知道的,說能說的,不能說的就不要說。

黃錦本身也沒有想問楚王府的事情。畢竟這內外案情,黃錦已經很熟悉了。即便有一些疑點盲點,也無關緊要了,畢竟案子已經結了。

他問這個問題,更多是看看周夢臣的反應,看看之前那幾個人誇上天的周夢臣是什麼樣的。

所以,周夢臣這個回答,雖然是在抖機靈,但是有之前那麼多人的稱贊與鋪墊,黃錦不覺得失禮,反而覺得周夢臣果然有急智。

周夢臣微微躬身說道:“公公繆贊了。”其實周夢臣擔心,是不是陶元兒的事情暴露,這才故意打一個機鋒。看黃錦的反應,看來陶元兒的秘密,整個世界上只有周夢臣與李云珍知道了。

周夢臣既慶幸,又微微有一點遺憾。

慶幸是,過了這一次,估計沒有人想為楚王或者楚王世子翻案了。一些遺憾的事情卻是陶元兒如此女中豪傑,卻淹沒在曆史之中,只能成為青史之下的塵埃。不足以將如此事跡留名于後世。

黃錦想了想說道:“聽說你在天文上有所長?”

周夢臣說道:“周某不才,家中世習天文,在這上面還有一些自信的。”

黃錦說道:“那你給咱家說說,月食是怎麼回事?真是天狗食月嗎?”

周夢臣聽了,心中一松。對于這個問題,周夢臣不覺得有什麼難度。

周夢臣看了周圍,說道:“還請公公容我取幾樣東西。”

黃錦說道:“隨意。”

周夢臣出去片刻,就取了一些東西過來,是一根蠟燭,兩個橘子。


周夢臣令仆人將關上窗戶,放下布幔,房間之中光線立即暗了下來。

周夢臣點燃了蠟燭,隨即拿出來一個大橘子,一個小橘子。說道:“月與日不同,月本身不發光,月亮的光芒乃是受日光,日月之間,就形成了這樣的關系。”周夢臣一只手拿著一個橘子,圍繞這蠟燭旋轉。用小橘子圍繞著大橘子轉,一時間一個簡單,地日月系統建立起來。

特別給周夢臣比劃了一下月食的時候。說道:“當月食之時,地球行于日月之間,故而日光被地球所遮掩。就呈現出月食的情況。正如而今。”

黃錦提起心思,自己代替周夢臣,手拿著兩個橘子,比劃一下,用大橘子當燭光。輕輕一笑,說道:“咱家,聽過這麼多給我說月食的,也就是你說的如此簡單明了的。”

說實話,黃錦本身不精通天文。他對周夢臣這樣解釋月食到底對不與不對。所以他並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周夢臣一切解釋都是基于日心說,而不是地心說。這一點在大明天文界還真沒有這樣說過。

地球是圓的這個概念,對于中國古代天文學界,並不是太新鮮的東西。

但是日心說,卻是另外一個層面的東西。

對于黃錦這個樣的外行人來說,都一樣。他本來就不大懂。

不過,黃錦不懂這些,並不是說黃錦不懂的看人。

一個人對自己所說的有沒有底氣,相信不相信,等等,這方面的東西,卻是可以看出來的。

黃錦看得很明白,周夢臣言語之間非常有底氣,可見他對他說的這一套是十分的相信。

黃錦說道:“去年有一次月食,你知道嗎?”

周夢臣想了想,說道:“是六月中的那一次嗎?”

黃錦說道:“正是,欽天監預測日食不准,皇爺大為惱怒,你既然精通日月交食之理,可敢能預測日月之食?”

周夢臣心中一動,說道:“周某世習天文,豈有不敢之禮。”

黃錦說道:“好。你如果真能測得准,我定然能將你推薦給陛下,重重有賞。”

如果在楚王府這一件事情之前,周夢臣或許有一些猶豫。但是這一段時間之內,周夢臣細細思量之後,他發現他最好的辦法,還是去欽天監。這是他的本質工作,也是他的長項。對于這方面的事情,周夢臣可以說是應對自如。

周夢臣這一段時間,不是沒有考慮過科舉正途。只是他細細研究過劉天和留下的一些時文,與考試經驗等東西之後,他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那就是想要走通這一條路,對周夢臣來說,實在是太難了。

特別是縣試,與鄉試。

無他,等到了會試,為了朝廷的體面,已經禁止出一些奇題怪題,截搭題等不倫不類的題目。

但是在秀才,舉人考試之中,這種事情反而非常多見。

這就大大的提高的考試的難度。

八股文格式什麼都在其次,最重要的是為聖人立言,就是從四書五經之中挑選出一句話,讓考生寫出。四書五經的字數是有限的,這就造成了八股考試的總題庫是有限的,當八股競爭太過激烈的時候,這種題目已經很難區分高下了。

于是各種奇奇怪怪的題目就應運而生了。最奇怪的題目,是“〇”這就是古文之中用來截斷上下文,充當句號作用的符號,都能單獨作為題目,可見秀才,舉人考試題目之奇怪。

周夢臣很清楚,這樣的題目,他即便是再努力,也未必能過的。

反倒是會試,也就是考進士的時候,不許出這些有辱聖人的奇怪題目,考試難度一下子降低了很多。更是產生了一句話,叫做考場莫論文。畢竟對大多少舉人來說,大家都差不多,高下之分,就靠發揮了。


當然了,也會有些天賦異稟的學霸。但是大多少人考中二甲三甲乃至于落第考生,很難說彼此學問相差多少。

所以,周夢臣打小了,考科舉一路大小三元的美夢之後,就只能回到原來馮立給他指出的路子,就是去欽天監。

不過,同樣是去欽天監。

馮立只能推薦他去當陰陽生,從最底層做起。而如果能通過黃錦的考核,那麼就能直接越過這個步驟,或許能在欽天監之中擔任實職。如果能在嘉靖面前有所表現,更是天大的機會。

周夢臣既然決心已下,自然要牢牢的抓住了。

周夢臣說道:“多謝公公提攜,只是還請黃公公給一些時間。”

周夢臣對日月食的原理與計算,是很有把握的。但是這畢竟需要很大的計算量,還有很多的天文數據。即便周夢臣手中有相當一部分數據,這些數據都是周家曆代觀察與測定留下來的,其中有很多都是周夢臣自己測定的。

但是有了這些,還需要好好的計算。

這是一個很精密的工作。

黃錦微微一笑,說道:“無妨,我等楚王後事處理好了,還要去顯陵一趟,你有的是時間。”

其實這十幾年內,大明日月食頻繁出現,而欽天監屢次測不准,這也是嘉靖對欽天監逐漸失去了信心的原因,但是再怎麼頻繁,也不至于前後腳就到,最少相隔數個月,乃至于數年,所以,對于黃錦來說,一點也不著急。

他不介意等等。

周夢臣說道:“多謝公公。”

黃錦說道:“你還需要什麼幫助嗎?”

周夢臣沉吟了一會兒,說道:“如果可以,還請公公將北京欽天監關于黃白兩道的數據給我一份。”

黃道,就是指太陽在天空之中運行的軌跡。白道,就是指月亮在天空之中運行的軌跡。

日月交食,可以說是研究,太陽,月亮,與地球三者之間相對位置的問題。這數據越精准,計算出來的也就越發精准。

其實周夢臣對他的數據精度是有一點點懷疑的,畢竟在沒有天文望遠鏡的情況下,僅僅靠目測,在周夢臣看來,是非常不靠譜的事情。當然了,周夢臣也並不是相信北京欽天監的測定精度。

但是總體上多出一分數據。就能更加精確一點。

不管周夢臣是出于對數據本身的負責,還是這一件事情關系到他的未來與前程,周夢臣都必須想辦法精益求精。最大可能提高精度。

黃錦輕輕一笑,說道:

“這是小事一樁。待我給北京傳個信便是了。”

“那就謝過公公了。”周夢臣立即行禮說道。

就這樣一場會面結束了,周夢臣回去之後,立即開始了大量的計算,程大位作為他的助手,協助周夢臣開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