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隨星而來 第九十三章 黃鶴樓之會

第九十三章&nbp;黃鶴樓之會

時間彈指一瞬間匆匆而過。

四月初一很快就到了。

武岡王辦的事情很好。

過分的好。

似乎武岡王想做一件事情來掩蓋楚王一脈出現的丑事。于是發動了楚王府的人脈,幾乎是一夜之間,消息就在武昌城中傳遍了。經過了一個多月的醞釀,更是成為整個武昌街頭巷尾的談資。

連官府都驚動了。

說實話,這個時候如果沒有武岡王的背書。根本不可能繼續下去了。

畢竟事關天象,雖然周夢臣作為大明在編可以學習天文的官員,但是他這一種做法,還是有一點犯忌諱的。

只是有了楚王一脈的背書,自然是什麼問題都沒有了。

古代的法律都是用來給特權階層來踐踏的台階而已。不同的特權人士可以踏上不同的台階,而皇帝站在所有的台階之上。

所以,當四月初一的太陽冉冉升起的時候,以黃鶴樓為中心,周圍幾十個酒樓,都被武岡王大手一揮全部給包了下來。而且將請帖派給了整個武昌府的達官貴人。可以說武昌附近的有頭有臉的人都來了。

但黃鶴樓雖然不小,但不過是個三層而已。根本容納不了這麼多人。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到這里的赴宴的。只能在旁邊落座了。

而這一場大宴,就被武岡王命之為觀日宴。

周夢臣只能出來作為迎賓了。

首先來的是馮立。

周夢臣連忙上去說道“馮世叔。”

馮立憂心忡忡的說道“你的驗算我都看過了,時間有些短,而今還沒有看懂,但是日月之難測,古今之難題,你而今如此托大,當如何收場啊?”

這消息傳出之後,馮立就大吃一驚,匆匆上門讓周夢臣退出這一件事情,周夢臣只能將驗算的手稿拿給馮立看。

以馮立的數學水平,很多地方都不能推演成功。所以,他對周夢臣的沒有那麼大的信心。

周夢臣說道“馮世叔,其實我也很擔心的,我一直擔心,今日如果有陰雨天氣,就不好辦了。而今晴空萬里,實在是老天助我,世叔就不要擔心了。”

雖然一旦是陰雨天氣,周夢臣這

馮立搖搖頭說道“老了,看不懂了。”說著就上樓了。

周夢臣看著跟在馮立後面的張叔大,說道“怎麼不勸慰我一番?”


張叔大說道“勸慰什麼?難道不應該是祝你大功告成,從此揚名天下。今日哪里是觀日宴,而是你的龍門宴,瓊林宴,只是龍門難越,瓊林難折,小心些吧。我不擔心你測算,我擔心別的。”

周夢臣面色一正,說道“知道。放心吧,這畢竟是武昌。”

隨即還有一些其他客人,比如新鮮出爐的黃縣令。還有臉色不好的李言聞,還有他的兩個兒子。

李言聞本想在兒子成親之後,就舉家逃到黃州鄉下,以他在家鄉的威望,一般人是找不到他們一家的,畢竟李言聞從父祖一輩,就在家鄉行醫可以說廣結善緣,而今李家也常常去黃州出診。他教出來的弟子,也在黃州開枝散葉。

想藏一家人,太容易不過了。

武岡王一插手,事情一鬧大,根本就是兩個局面。

李言聞再想做什麼動作,卻是不可能了。王家畢竟在武昌府中根基淺薄,李家想走。自然能走。而武岡王卻不一樣,他而今掌管整個楚王府的資源,李言聞想要瞞過楚王府,就難太多了。

還有錦衣衛千戶陸煥,陸煥也沒有多說了,只是低聲告訴李言聞,錦衣衛的人一直暗中盯著王家,今日王家叔侄是翻不起風浪的。周夢臣自然謝過不提。

還有一個出乎意料之外的人,乃是當日跟在劉天和身邊那個少年。周夢臣知道他是劉天和的孫子,名叫劉修水。

周夢臣見劉修水,皺眉道“你怎麼來了?你不是該守孝嗎?”

劉修水身上還有一些地方掛著白布,說明他是帶孝的。

劉修水說道“我覺得完成祖父的遺願,才是最大的孝順。”

周夢臣正招呼人,無暇分身,也沒有多問,只能交代程大位安頓好而已。

隨即,周夢臣又看見了王永甯與王道之。

卻見王永甯仙風道骨,步伐大方,根本被今日的架勢嚇到,而王道之就不一樣了,他臉色嚴肅,隱隱約約的有一絲緊張之意外露出來。

王永甯見了周夢臣說道“我沒有想到周居士,居然鬧出這麼大的動靜。驚動了好些人來警告我。好像我走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一般。今日特別來向居士澄清一二,我乃修行之人,上天有好生之德,又怎麼做出那麼多肮髒事情。定是居士誤會我了。今日與居士之爭,自然是君子之爭,我也想看看,是居士神算無雙,而是欽天監大名不二。”

周夢臣聽了,心中立即提高了警惕。

在王永甯的臉上,決計是看不出一絲偽詐之意,仿佛完全是真情之流漏,不知道的人,還真以為是道德修士。只是周夢臣看過王永甯是如何威逼李家,也知道王道之事如何對付吳縣令的。

吳縣令而今生不見人,死不見尸。不知道沉到那一條河里面了。

更更讓周夢臣感到無恥的地方。就是王永甯最後一句話,他將自己放在了一個進退自如的地步。周夢臣贏了,是贏了欽天監,他王永甯不過是信了欽天監的話而已。輸人不輸陣,只是丟在這黃鶴樓上面的就是欽天監的面子。

可以想象,今後欽天監上下是如何看待周夢臣了。

周夢臣還沒有進京,就將欽天監上下得罪了透。

不過,周夢臣也有自己的目的。今日黃鶴樓之會,贏王家是娶老婆是必然,但是揚名天下也是同樣重要。所以對王家這個主意配角,如果識相的話,周夢臣並不是非要今日過不去的。凡是要抓主要矛盾。

不管周夢臣內心深處如何腹誹王永甯。但是表面的面子還是要給的。否則在這麼多人面前,反而顯得自己不大度,周夢臣陪笑道“王真人所言極是,我與王兄,也是不大不成交,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人之常情。自然是君子之爭。有所得罪,還請王兄見諒。”隨即向王道之行了一禮。


王道之可比周夢臣沒有城府多了。

畢竟演技這個東西,不僅僅需要磨礪,還需要開眼界。周夢臣在後世可是看過不知道多少老戲骨的表演了,雖然有些細節做不到位,但是大體上過的去。但是王道之就差更多,他對周夢臣的滿心怨意,根本遮掩不住。

特別是這明明是想讓周夢臣痛苦之極奪妻之舉,偏偏成為了周夢臣揚名的黃鶴之會。

更讓王道之嫉妒萬分。

當初的周夢臣還是一個不能襲職的白身,他已經是秀才了。而今不足一年,他只能成為一個道士跟著叔叔混,而周夢臣已經是武昌府的風云人物。楚王府的座上賓。兩人相比,王道之的恨意更深了。

人都希望看見比自己好的人倒黴,從不喜歡在自己之下的人,一舉躍到自己的頭上。

他只能身體僵硬的好像生生打折腰一般,回禮,說道“周兄多慮了。”

僅僅是五個字而已,剩下的一個字也不想多說了。

周夢臣王家叔侄進去之後。就是壓軸的大人物到了。

不是別人,就是武岡王,豐城侯,與車巡撫。

武岡王在三人之中排第一個,說道“今天我就等著看日食了,說實話,日食我倒是經曆過,倒是沒有像今日一般,等著看,倒也新鮮。”

要不然怎麼說,嘉靖是日食高發期,嘉靖十九年,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年,都有日食。

武岡王自然是看過日食的,但大多是突如其來發日食了,然後一陣亂七八糟的救日儀式而已。

周夢臣說道“自然讓王爺如願。”

武岡王進去之後,就是豐城侯父子。

自從當初不得事情之後,豐城侯世子李儒與周夢臣來往就不如之前頻繁了。周夢臣倒也不以為意,畢竟有些朋友,未必能走一輩子。而且李儒畢竟對周夢臣有恩,雙方關系淡了一些,但還維持著。只是李儒見了周夢臣似乎有些慚愧之意。倒是豐城侯卻一點也不在意。對周夢臣那個熱情。

他一把抓住周夢臣的手,在周夢臣耳邊細細說道“給我狠狠的教訓一下那群臭道士,我在京的時候沒有少受這些牛鼻子的氣,你師尊也沒有少受氣。不要丟了劉莊襄公的臉。”

周夢臣聽了,心中一動,暗道“可見這些道士並不是很得人心啊。”

哪里是不得人心,這些道士的權力全部系于皇帝一人之身,嘉靖皇帝從來不讓這些道士干涉政務。凡是這樣做的人,都死的無影無蹤。這些道士們想要錢,只能走各種門路了,自

然影響了太監,勳貴,乃至于文官的利益。

畢竟大明頂級權力就這麼大的餅,現在多了一個人來吃,原來的三個老玩家,不管是文官,勳貴,太監,那一個能願意啊?

周夢臣笑道“請侯爺放心,我有必勝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