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賊咬一口

第二十九章

賊咬一口

嚴嵩顫顫巍巍,說道:“陛下,有周夢臣之論,從此朝廷之中,不會有人以天人感應之論來煩陛下。陛下自然得了清淨。”

“只是天人感應,乃是前漢董仲舒所創,本意卻是為了漢室江山。其中奧妙不用老臣多言,陛下聰慧非常,英明神武,自然知道。老臣還請陛下為後世子孫三思。”

似乎嚴嵩一副忠臣之心,溢于言表。說道一番道理,似乎也很有道理。

天人感應之論中,可不是只有以天人感應之論,以天遣之說,論罪于皇帝。這一切的前提,都是皇帝受命于天,天生神聖。

這才是這個學說關鍵之處。

而不是單單是後面的所謂天譴論。

當然了,嚴嵩也知道,這些是動搖不了嘉靖之心的。

對于嘉靖來說,什麼風風雨雨沒有見過。對于這一點點東西,根本不在乎,甚至是嗤之以鼻。

但是對于子孫後代會怎麼樣?即便是嘉靖也多了一分憂慮。

畢竟誰也不知道後世子孫會有什麼不肖子孫。

不過,嘉靖說道:“嚴閣老的一番好意,我知道了。你去安排祥瑞之事吧。”

嚴嵩一聽,就知道他這番讒言沒有落在實處。也不敢多說話。不過對于嚴嵩來說,他只會覺得自己最重要,事情沒有辦成,自然也不會搶救。

嚴嵩說道:“陛下,那老臣去了。”

嘉靖讓黃錦送嚴嵩走了。

自己一個人大袖飄飄在閣樓之中踱步。

嘉靖很喜歡走動,或者說並不是他喜歡走動,而是他吃過金丹之後,就有一股燥熱之氣,是坐不住的。

片刻之後,黃錦小步快走,跟在嘉靖身後。

嘉靖問道:“黃大伴,你覺得嚴嵩是什麼意思?”

黃錦不知道是裝傻還是真傻,說道:“奴婢不知道。”

嘉靖輕輕一笑,不再說話。

嚴嵩卻是小窺了嘉靖。

嘉靖是什麼人?他時時刻刻都繃著一根弦,一根黨爭政斗的線。

不管別人說什麼,嘉靖都會先將心思轉到黨爭一事上。

嘉靖複盤今日的局面,忽然發現周夢臣不知不覺之間,居然得罪了夏言與嚴嵩兩方的人。

這個局面嘉靖是沒有想到的。

一來,嘉靖不會為周夢臣考慮的。

二來,嘉靖也不明白嚴嵩是為什麼對付周夢臣,夏言因為熊浹的原因對周夢臣不滿,嘉靖是能夠理解的,但是嚴嵩是為什麼,嘉靖一時間想不明白。

這也是燈下黑。畢竟,嘉靖並不知道自己所親近的道士大多與嚴嵩有關系。也沒有往這邊想過。

不過,這個時候嘉靖憑借自己政治嗅覺,也察覺了一些不對勁的地方。

心中有所懷疑。

如此嘉靖對周夢臣大感興趣。

大明朝廷格局是什麼樣子,嘉靖比任何人都清楚,甚至說,這種格局就是嘉靖一手打造出來的。兩虎相爭,他可以穩坐修仙台了。

除卻這些人之外,嘉靖還是需要一些孤臣的。

什麼是孤臣,就是除卻他這個大明皇帝之外,是絕對不可能結黨的人。

而此刻周夢臣就很有這樣的潛質。

當然了,僅僅是人憎鬼厭。嘉靖也不會用。而這種本身有本事,卻將自己與任何人都混不到一塊去的人,卻很難找的。

嘉靖說道:“大伴派人傳令,讓周夢臣明日進宮,將嚴嵩剛剛的話透漏給他。”

黃錦說道:“奴婢明白。”

嘉靖皇帝心中暗道:“不過,想做我的孤臣,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嘉靖讓人暗中透漏消息,也是給周夢臣一個考驗。

去給周夢臣報信的自然是藤祥。

在藤祥還沒有到周夢臣家之前,周夢臣正與張居正談話。

兩人相對而坐,中間是周夢臣從便宜坊提溜過來的兩只鴨子。

周夢臣將情況一五一十的說給張居正聽,隨即感歎道:“今日這個坎總算是過去了,我可不想再有了。”

張居正說道:“你放心,今日之後,陛下定然會再次召見你。今後應該沒有人再來找你麻煩,這你周武昌也在北京站穩腳跟。”

“只是我擔心,你會自找麻煩。”

周夢臣輕輕一歎,心中暗道:“張居正也算是我的知己了。”

人生的煩惱大半都是自找的。

但是一個人但凡有一點點的理想化,就會這些煩惱撈在身上。

夏言如此,熊浹如此,周夢臣也是如此,將來的張居正也會是如此。

周夢臣不想說這個沉重的話題,說道:“對了,你知道氣學嗎?”

張居正說道:“氣學?可是關中張載之學?”

周夢臣沉吟片刻,說道:“應該不是,開封府王公王廷相,你可知道?”

張居正說道:“你說的是王肅敏,聽說他去年去世了。我聽說他提倡的就是氣學。你說的就是他的氣學吧。”

周夢臣說道:“正是。我與禦史張潮說的就是王公氣學。”

張居正說道:“我倒是有些耳聞,羅欽順、王尚絅、楊慎一起繼承于張載,號稱氣學四子,只是具體的情況,我卻不知道。畢竟我也沒有讀過四位的著作。”

周夢臣也明白這也是實話。

這個時代沒有知網,沒有期刊。

最前沿的學識,都是私人相傳的,即便是王陽明開始講學,但是知識傳播的效率依舊很低。

張居正也算是見識廣博了,但是依然看不到王廷相的私人手稿。

周夢臣說道:“我倒是聽了一些氣學觀點。”

“噢,”張居正也大感興趣,說道:“說來聽聽。”

周夢臣說道:“一時間說不清楚。不過下一次我回請張大人的時候,你一並過去,好好聽聽。這氣學有很多東西,似乎不錯。”

周夢臣並不懂儒學。

但是今日張潮之所以請他吃飯,就是覺得周夢臣的東西,看上去與理學相合,但是實際上根底相差太大,今日不過是沒有人太過較真而已。

畢竟真正大儒未必在朝廷之上。

而張潮講的東西,似乎更能與科學結合在一起。

而張潮也感覺到周夢臣所講一系列方法-論的優點,也想為氣學門庭之中拉入新鮮血液。

畢竟,氣學從理學之中另立門戶的時間,甚至要比心學要長,但是心學是何等光景,而氣學又是如何局面,幾乎是一目了然的。即便是後世也知道陽明心學,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寫“滾滾長江東逝水”的楊慎,還創立了氣學。

當然了,氣學之所以如此衰微,也有楊慎的功勞,嘉靖恨透了楊慎,更是痛恨關于楊慎的一切。

張居正歎息一聲,說道:“當今氣學大家一一凋零,似乎只剩下無為吳廷翰吳先生,你真要感興趣,有機會去拜訪一二。”

周夢臣暗暗將這個名字給記下來,說道:“我明白。”

不過,周夢臣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有時候有機會。

畢竟這個時代,給人太多的距離感了。無為州應該是在廬州左近,與武昌相距不是太遠,在後世不過抽一個周末,就能辦了的事情,而今卻未必了,少說要一兩月的時間。

周夢臣將這一件事記下來,看看有沒有機會而已。

兩人正說著話,藤祥來了。藤祥拿捏一番後,將嘉靖的意思暗中透漏給周夢臣。

周夢臣連連感謝,自然又是送上幾頂銀子,等將藤祥送走之後,暗暗心疼銀子,他來京師之後,一直有開銷並沒有多少進項,一個刻漏博士一年才幾兩銀子了。根本不夠用。

對于嘉靖的這番考試,周夢臣僅僅與張居正對視一眼,心中暗道:“准備的東西,果然派上了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