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愛蓮說,第一大文豪

太監唱諾聲又起,"晉王進獻賀禮,《農書》九本。"

"臥槽,還有農書,快拿給朕瞧瞧。"

"臥槽,臥槽!"

在不斷臥槽聲中,李世民舉起了手中的書。

"房相、杜相、無忌,快來瞧瞧,這個更是寶貝了,小九兒有大功,有大功!"

李世民一直重視農耕,封建社會、農業大國嘛,很容易理解!

眾相群圍過來,太監一人發了一本;

眾相急急忙忙翻閱著,這一看不得了,居然全是實務。

耕種、育種、……,修水利、……;

飲食烹任,造曲、釀酒(傳統釀酒)、制鹽、做醬、造醋、做豆豉;

做齏、做魚、做脯臘、做乳酪、做菜肴和點心、……

抗旱保墒、選育良種、使用畜力、飼養家畜、蔬菜貯藏技術。

……

再看開篇,怎麼做好一個縣令!

下面分門別類,把一個縣治需要用到各種知識一一列舉,這才是怎麼當官的實務啊!

杜斷果決道,"不僅是九皇子有大功,而是要把這本書刊印天下,各州郡縣,廣泛印刷,並令各地官員認真學習並能應用。"

房玄齡恍然大悟道,"臣明白了,此次為何晉王李莊格物學堂能中七名進士,一是看了此書,一是看了那本王禦史彈劾的那本書。"

李世民問,"房相,何解?"

房玄齡道,"《看圖識字》一書,陛下可能沒有仔細看到後面;

那後面有‘對子歌’,是專門教人寫詩詞的;

再後面是‘三字經’,是教人如何正當做人的。

對子歌、三字經都朗朗上口,好記好背,更易入詩!

而這‘農書’,就是更高一個層次了,專教實務,陛下莫非忘了,我大唐科舉主要考甚麼了吧!"

李世民立時雙目圓睜,中了七個進士的訣竅竟是在這里!

"王氏誤朕!王氏誤朕!"

但他也只能是吼聲連連,卻不可能對太原王氏有何舉動,五姓七望同姓連枝、根深蒂固,即使是皇帝也奈何不了。

但李世民也更加覺得李治欠揍了,居然又是遮遮掩掩,不與朕說個明白。

真是既讓人愛、又讓人恨的,小九子!

……

《農書》畢竟只是講農業的書,所以許多人不會太感興趣。

並且到了此時,人們以為盛筵接近尾聲,下面不會再有節目了,有許多人都在穿外套,准備回府。

誰知道,太監唱諾聲又起,"晉王進獻賀禮,‘愛蓮說’詩詞一首。"

大戲終于開幕了!

這是李治故意指示太監、放在最後的壓軸大戲!

刹時前殿安靜了,妃嬪、公主、貴婦們也站著不動了,長孫皇後站在李世民身邊,一臉緊張,期待。

所有人都在安靜等待,等待唱諾太監朗誦詩詞。

"陛下,我好緊張,稚奴,會寫一首甚麼樣的詩給母後呢?是傳世佳作嗎?"長孫皇後說。


李世民安慰道,"會的,會的,在詩作這方面朕是相信小九兒的,他說能就能、一定能。"

值此高光裝逼時刻,李治怎麼能放過這大好機會。

"母後,父皇說得對,放心,兒臣說能就一定能,您聽好吧!"

一片寂靜中,太監尖銳的誦讀聲響起。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近視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寂靜!

寂靜!

寂靜!

所有人都在默默地咀嚼、默默地品味,喃喃地重複著詞中的文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短短兩句道盡君子風骨!

"可遠觀而不可近視焉",還有比這更能形容佳人的詞句嗎?

雖辭藻不甚華麗,然比之《洛神賦》亦難分軒輊矣。

"褻玩",此詞不可用在此處,是對母後的不敬,故李治把"褻玩"改成"近視",近前觀看的意思。

如此改動後,此詞就接近完美了。

本身李治就是有神童之謂,自小就聰明不凡。

據說李治剛會走路的時候就能抓著筆寫下一個"敕"字,想來是唐太宗批閱奏折時經常抱著他,甚至興致大發曾教過他這個字的原因。

所以李治才能依葫蘆畫瓢地將之寫出來。

唐太宗曾經考察他對《孝經》的理解,李治是對答如流,唐太宗聞言更是高興萬分。

眾人默默不語,良久,李泰搖搖頭,向著李治躬身、高喊。

"朝聞道,夕死可也。聽九弟一席話,方知過往皆是拾人牙慧,宜乎眾人亦。"

李泰此話確實是發自真心的佩服。

但李治卻暗恨,臥槽,你個不要臉的李泰,你居然在此時此刻蹭熱度,太不要臉了。

"愛蓮說,愛蓮說……"

李承乾念叨了幾句,轉而對俏丫鬟言道。

"在下自以為是賞花護花之人,今日方知所學膚淺,今後本太子恐再無賞花之心。"

程咬金等人回過神來,呼啦圍了上來,大呼小叫不止。

他們實在太高興了,李治每次與他們見面,對他們都是叔叔伯伯長、叔叔伯伯短地叫著,李治出風頭、跟他們出風頭有神馬區別?

長樂、豫章在後面巧笑吟吟,小九弟,大文豪!

高陽激動拉著李治小手。

"小九哥,你真捧,太有才了,大唐第一大文豪非你莫屬,不,古往今來第一大文豪!"

李治臉黑,古往今來第一大文豪,這話說的,有點過!

外圍的妃嬪、公主、命婦們在議論紛紛,討論著《愛蓮說》的意境;

越討論越發現這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詩詞,要想完全意會,非得苦心鑽研個十天半月才行。

"九兒,果然是好小九兒,朕之福星、皇家麒麟。

各位卿家,看朕之小九這首送給他母後的‘愛蓮說’,如何?"


李世民又開始拿小李治顯擺,你皇上都說他是福星、麒麟了,別人還能說甚麼?!

一時間馬屁如潮,頌贊如潮,大殿內熱鬧哄哄。

長孫皇後幸福得都要暈倒了,太激動了,她相信隨著此詞文的傳播,她長孫皇後必將千古留名、百世傳頌。

可以想像,隨著今晚盛筵結束,人們返家,"愛蓮說"又將風靡長安、成為各大青樓女子爭相傳唱的新曲目。

而李治這個名字,也將會逐漸被人們扶上神壇,讓無數文人景仰,讓無數才子絕望!

……

盛筵終于結束了。

李治找個機會一把拎住了高陽。

"小九哥!"高陽鬼頭鬼腦道。

"跟我去宮門口取個東西,帶給長樂、豫章!"招手道。

"是不是玻璃鏡啊?"高陽也是鬼精鬼精的。

"你猜!"李治笑呵呵道。

高陽的眼睛亮了,連忙問"小九哥,有沒有我的份啊?"

"你覺得呢?"李治笑言。

"沒有的話,那我……"

還沒等高陽說完,李治已經喃喃道"那我該怎麼和兩位姐姐說呢?"

高陽打了個冷戰,連忙諂笑言"給小九哥你帶物,這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啊!"

果然是一物降一物。

李治邊走邊笑言"你是個女孩子,不要成天野頭野腦的,等你出嫁的時候,我再送一面這麼大的玻璃鏡給你!"

高陽激動"真的嗎?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我還能騙你不成?我騙誰也不可能騙你啊!"李治笑著答應。

你都已經騙我多少次了,還說沒騙我?

高陽很郁悶!

李治取了薛仁貴帶著的琉璃鏡交給了高陽,殷殷囑咐。

"三面小鏡子,一人一面,小心點,玻璃鏡很脆,怕摔,一旦摔在地上可就碎了!"

高陽背著小手吩咐道"你們聽到了沒?小心點!"

小太監如履薄冰接過三個錦盒。

揮手告別,高陽急不可待邁著細長腿匆匆往回趕,她心里十分激動。

這可是連母後都驚呼的絕世瑰寶啊,高陽已經可以預見到姐姐們見到玻璃鏡時的驚喜模樣了。

兩位姐姐一定很驚喜!

心情一定很好!

那是不是就意味著她可以討回她的銀錢?

就算不全給,給一半也行啊!

至少也得給三成嗎?

就這麼想著,高陽都快哭了,世上哪有她這麼窮的公主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