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典

劍 劍是古代用于劈刺格斗的兵器。又稱直兵。一般為直身尖鋒雙刃。由首(多為圓形),柄,格,身構成,多數配劍鞘。劍和刀一樣都是最為普遍使用的一種冷兵器,所以出土量大,種類繁多,包括長劍,短劍,巨劍,佩劍,曲劍,懷劍,三棱劍,刺劍,劈劍等多種。制劍的材料多以青銅,鋼鐵,也有做工考究的鑲嵌劍,鎏金劍及玉具劍。在中國,劍始于商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常見的是一種曲柄式青銅劍。從商代至西周,在黃河和長江流域都出土了北方草原地區流行的劍,這些劍使用時以直刺為主,劍的長度很短,一般在30厘米左右,隨身佩帶,以防衛為主。進入春秋戰國時期劍的制作及使用幾乎都達到了頂峰,特別是吳,越兩國,出現了一批珍貴的傳世名劍,如“越王勾踐”劍(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出土),“越王州名句”劍,“吳王夫差”劍(河南輝縣出土),“吳王光”劍(安徽南陵縣出土)等,這些劍在東周文獻中也多有記載。戰國時期鐵劍也開始使用,鍛制技術達到極高的程度,劍從原來短而厚向長而薄發展,最長者達1米多。西漢時期,盛行用劍。鋼鐵劍已占極大比例,但仍有少量銅劍。玉具劍也極為盛行,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尤為華美。這一時期的劍,講究實用,除用于裝飾用的劍以外,做工細而少雕琢。秦代劍的制造開始減少,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基本不再使用。至隋唐時期,佩劍之風尤為盛行。《隋書.禮儀志》載:“一品,玉具劍,佩山玄玉。二品,金裝劍,佩水蒼玉。三品及開國子男,五等散品名號侯雖四,五品,並銀裝劍,佩水蒼玉,侍中已下,通直郎已上,陪位則象劍。帶直劍者入宗廟及升殿,若在仗內,皆解劍。一品及散郡公,開國公侯伯,皆雙佩。二品,三品及開國子男,五等散品號侯,皆只佩。”唐代劍被文人墨客視為飾物。常以來抒發凌云壯志或表現尚武英姿。如大詩人李白少年習劍,25歲“仗劍去國,辭親遠游”。杜甫有:“檢書燒燭短,看劍引杯長”。王維的:“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動百萬師”等劍與戰爭的詩句留于後人。大家都知道唐代的直刃兵器叫“唐大刀”,由此可以看出唐代已經不把劍作為實戰兵器了。從宋代一直到清代,軍隊中劍也只是用做裝飾或領導地位的象征,但不同的是,諸如武俠小說里頻繁提到的一樣劍在民間的使用很廣泛,尤其應該提到的是道教的“七星”劍,“掛符斬妖”劍等,道教的劍都有很明顯的特征。 我國現出土文物中,最早的劍出現在殷周時期。 在西周初期的車戰組合中,劍的地位並不重要,主要用于自衛或肉搏。據《釋名》記載:“劍,檢也,所以防檢非常也。”當時劍的全長在17 ̄27厘米之間,而有效使用的劍鋒約12 ̄18厘米。 春秋之後,因為步兵的興起,劍作為一種武器開始受到重視,長度在28 ̄40厘米之間。尤其是在吳越地區,因水道縱橫,車行不便,而使劍的步兵卻能發揮出很大威力,所以鑄劍水平遠高于中原諸國。當時有名的鑄劍大師歐治子和干將莫邪夫婦即生活在吳越地區。 在湖北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踐劍代表了春秋時期鑄劍的最高水平。這把劍也反映了當時劍的外形特征:劍鋒不是直的,而是呈拉長而削尖的花生果形,這種形式有利于直刺而不利于劈砍,證明了當時劍武器的戰術使用方法。(有趣的是,強調速度的法拉利跑車的俯視圖也呈拉長的花生果形。) 《晏子春秋》記載崔杼殺了齊莊公以後用武力逼諸將軍大夫盟于大宮,謂“有敢不盟者,戟拘其頸,劍刺其心”,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了戟和劍這兩種武器的戰士使用方法。 越滅吳,楚否越,于是越國的鑄劍優勢轉移到了楚國。 戰國時,隨著車戰的式微,劍作為一種步兵武器受到更大的重視,為適應戰爭的需要,提高了劍的威力,戰國晚期,劍的總長從早期的50厘米達到了81 ̄91.3厘米。 當時銅劍制造的高技術: *劍脊和劍鋒的含錫量不同,一般背部10%,刃部20%。這樣鑄成的劍刃口硬而脆,而脊部柔而堅。 *為避免表面鏽蝕,采用鉻鹽處理。 由于銅劍已不能滿足戰爭的需要,鐵劍自春秋晚期開始出現。當時楚燕兩國的鐵劍制造技術最好。因為鐵比銅強度更好,所以最長的可達到140厘米。 當時鐵劍制造的高技術: *用純鐵滲碳後對折,多層疊打。 *劍鋒淬火而劍脊不淬火。 到了楚漢相爭的時期,鐵劍的樣子發生了變化,原有兩度弧曲的刃部伸成平直,更加鋒利,劍鋒的夾角則逐漸加大,說明劍的功能已由平行向前推轉為主要用刃部劈砍。 戰國末年騎兵已作為一種獨立的兵種出現,在秦始皇陵中就能發現一些騎兵方隊。西漢時期的騎兵已經成為戰爭的主力。由于馬速度快,推刺功能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而劈砍功能十分適用,于是在西漢時期,出現了環柄的長刀。此類武器只有一面刃口,而另一面是厚實的脊,所以便于劈砍,又不易折斷。《釋名》中稱:“刀,到也。以斬伐到其所乃擊也。” 西漢時期的刀呈長方形或梯形,直脊直刃,現在看來樣子很酷。刀柄和刀身之間沒有明顯的區分,一般沒有格。刀柄首端制成扁圓的環狀,稱“環柄刀”或“環首刀”,注意,與所謂的“大環刀”不同。 到三國時期,軍隊中大量裝備的短柄兵器,就只有刀了。當時斜谷造刀最有名,例如諸葛亮讓蒲元鑄造的刀就是斜谷造的。 自東漢之後,劍在戰場上被淘汰已成定局,但佩帶寶劍的風氣未變,另外劍也作為法器或象征物而存在。 北宋時期,刀的形制有所改進,改成前銳後斜的形狀,有護手,並且去掉了扁圓的大環和鳥獸類飾物。 明代出現一種腰刀,這是當時部隊刀器的主要種類。戚繼光在《軍器解》中清楚地指出,馬步兵兼用的兵器即有腰刀。他還指出:“腰刀造法,鐵要多煉,刃用純鋼,自背起用平鏟平削,至刃平磨無肩,乃利,妙尤在尖。近時匠役將刃打厚,不肯用工平磨,止用側銼,將刃橫出其芒,兩下有肩,砍人不深,刀芒一禿,即為頑鐵矣,此當辨之。”可見當時也有假冒偽劣之害。 自明之後,冷兵器逐漸式微,而劍則退出了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