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新一代的巡洋艦

相對于其他列強,中國的戰艦型號是很少的,可能就只有潛艇和航母的型號多一些。其他的各類戰艦型號都不多。

比如重巡洋艦吧,中國從1909年開始的第一期海軍裝備擴充計劃到目前為止,服役的重巡洋艦雖然有30艘,但也只有4種型號。

分別是1911年開始服役的青城山級(青城級),一共建造了8艘,分別是青城山號、峨眉山號、雁蕩山號、天山號、棲霞山號、大興安嶺號、黃山號和廬山號。最初的青城山號和峨眉山號已經在1936年退役。

1916年開始服役的長白山級(長白級),一共建造了8艘,分別是哀牢山號、寶台山號、富青山號(即“巴顏喀拉山”,巴顏喀拉山脈的名字來自蒙古語,意為“富饒青色的山”,1915年改名“富青山”)、王屋山號、大婁山號、九嶷山號、動宮山號、高黎貢山號。

1919年開始服役的南嶺級,一共建造了8艘。分別是南嶺號、大庾嶺號、騎田嶺號、萌渚嶺號、都龐嶺號、越城嶺號、小興安嶺號和仙霞嶺號。

然後就是1922年開始服役武夷山級,在20到30年代的整個海軍假日期間,中國就只新建了8艘武夷山級,時間跨度長達15年,平均兩年一艘。分別是武夷山號、巫山號、唐古拉山號、阿爾泰山號、大巴山號、五指山號、完達山號和呂梁山號。

其中,青城級是當時公認的“超標重巡”,建成時標准排水量15950噸,滿載排水量17000噸。主炮為4座三聯裝240毫米50倍徑主炮,雙聯130毫米50倍徑副炮8座,布置在舷側。中日癸丑戰爭後,青城級就開始接受改裝,換裝成了雙聯裝280毫米50倍徑主炮。在華盛頓海軍條約談判,這種“超標重巡”就成為扯皮的重點,最後中國只得讓步,又將他們改成了三聯裝210毫米55倍徑主炮,符合了條約要求。

第二種長白山級是真正的重巡,標准排水量13000噸,滿載排水量16000噸。主炮為4座三聯裝210毫米50倍徑主炮。

第三種南嶺級是在長白山級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標准排水量提升到16000噸,滿排18800噸。最大的改變是主炮變為三座三聯裝210毫米55倍徑主炮,雖然火炮數量比前兩種減少了,但這是一種新型的速射炮,1918型210毫米艦炮。每門炮的射速可達每分鍾12發,沒錯,這就是原時空的MK·16型8吋55倍徑主炮,大名鼎鼎的“8吋機關炮”,當然在本位面就是“210毫米機關炮”了。

第四種武夷山級是條約型重巡洋艦,我們都知道,這個條約就是用來鑽空子的。按照華盛頓條約,各國的重巡洋艦標排不得超過15000噸。大家都在玩秤,中國自然也不例外,武夷山級的真正標排是17200噸,是中國建造過的最大的一型,但是報稱卻是14980噸。當然,火力上倒是沒超,還是三座三聯裝210毫米55倍徑主炮。

當海軍條約結束後,中國雖然沒有上馬新的重巡,但是卻開始玩起魔改。把三十艘重巡洋艦先回送進船塢,進行現代化改裝。除了換裝燃氣輪機和新的雷達、聲納、計算機和火控系統,去掉水上飛機,加裝直升機平台之外,還全部進行了導彈化改裝,就連主炮也改了。


6艘青城山級和8艘長白山級被拆除了一座後主炮塔,改裝成導彈垂直發射系統。主炮改為了雙聯裝310毫米50倍徑主炮。

南嶺級則是通過調整上層建築,挪出了安裝垂直發射系統的位置,同樣的他們也把炮塔換成了雙聯裝310毫米50倍徑主炮。

而一戰後建造的武夷山級,改動就更大了,它們在設計時就已經已經考慮到了今後的導彈化改裝,預先就留下了足夠的改造空間,在38年的現代化改裝時,它們被去掉了2號和3號主炮塔,全部更換成了導彈垂發系統。一號主炮塔也更換成了雙聯裝310毫米50倍徑主炮。

之所以會這樣更換主炮,是因為在一戰和戰後的實彈試驗當中發現,隨著科技進步,各國的造船水平越來越高,8吋級別的火炮對于巡洋艦級別的目標已經難以造成致命傷害,雖然210毫米機關炮射速驚人,但往往只能給對手洗甲板,很難擊沉對手。

還有一點就是對岸支援問題,各國的烏龜殼也是越來越變態,越來越難以摧毀,8吋級別的火炮在這些新型堡壘面前,顯得傷害不足。

所以現在中國的現役重巡都變成了6門310毫米主炮的構型了,這些新型的310毫米主炮,不但可以發射各種炮彈,還能發射炮射導彈。至于原來裝備的“210毫米機關炮”就被挪到了火力支援艦上。

8bOoк。сΟм

因為210毫米的管子做得比較多,為了能夠廢物利用,中國還專門開發了一種5000噸級的火力支援艦,裝備4門210毫米主炮。這種炮塔的原型就是原時空美國的MK71新203毫米輕量型火炮,這種炮塔比MK45型127毫米炮塔還輕,甚至裝到3000噸的福雷斯特·謝爾曼級驅逐艦上。

不過隨著技術進步,這些傳統的火炮重巡已經過時了,武夷山級就是最後一級火炮重巡了。雖然這些船也在經過了現代化改裝後,也裝備了導彈。但畢竟底子在那里,無論怎麼改性能也是有限的。

所以文德嗣不想在老式巡洋艦上浪費太多資源,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在海軍假日期間只造了八艘重巡洋艦的原因。

海軍假日之後,新一代的重巡就提上日程,這一級重巡是以後世的055型、俄國的基洛夫型為參考,主要用途是作為航母編隊的“護衛長”,防空火力的核心支柱。同時還具有強大的獨立作戰能力,可以在低烈度海戰中作為主力。

這就是昆侖山級重巡洋艦,1938年2月第一批4艘開工。昆侖山級的外形類似後世的055型但更大,標排18100噸,滿排22500噸。為了節約經費,昆侖級采用了和上海級類似的設計,它有兩個版本,除了采用核動力的昆侖山級,還有一個常規動力版本——“泰山級”。


沒辦法,只要沾到“核”字的玩意兒,成本起碼都要比同級的常規貨貴上兩三倍。如果全部做成核動力,就不能愉快的下餃子了。泰山級的動力系統是4台燃氣輪機,全電驅動,最大航速33節。兩種重巡除了續航力之外,其他的性能都差不多。

“文總,我看像這種大型巡洋艦完全可以取代戰列艦了吧,1910年以前的戰列艦都沒它們大……”石子任興致勃勃的在軍艦上參觀了一圈,就向文德嗣問道。

文德嗣點點頭:“當然,今後我們不會再建造戰列艦了,神州級就是我國最後一種戰列艦。今後就是航母時代和導彈時代了,像這種大型巡洋艦就足夠用了……”

其實如果按照文德嗣最初的想法,海軍假日之後他是一艘戰列艦不想造的。不過最後他還是向事實讓步了。最終同意建造了這鄭和級六艘戰列艦,以及剛剛下水的兩艘神州級。

其原因主要有二,第一是為了往溝里帶人,讓各國海軍玩得更嗨。第二是考慮到國民的情緒需要以及對外國的震懾需要。沒辦法,現在不是後世,航母再好也沒得到大眾認可。你就是想把航母開出去威懾別人,人家也不知道這玩意兒有多牛,有毛用啊?這就是無知者無畏,文德嗣也不可能所有人洗腦啊。

對于這個時代的絕大多數人來說,一艘連炮都沒幾門的航母,其威懾力恐怕還不如一艘重巡洋艦。還是戰列艦那粗粗的炮管更有震懾力。所以無論是對外國還是中國的群眾,你派一艘戰列艦出去和派一艘航母出去,那概念是絕對不同的。

當然,也不是說戰列艦就真的沒用了,任何一種武器的退場也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再經過現代化改裝和導彈化之後,中國的這一堆戰列艦也起碼能再戰三十年。經過二戰之後,大伙也能認識到,在今後航母才是真正的海上主力,那時它們也就完成了曆史使命。

今後的世界上,巡洋艦就足夠用了。如果實在要出動戰列艦,還可以把鄭和級或者神州級拉出去嘛。

接下來,他們又參觀了舾裝中其他艦艇。廣船的舾裝碼頭很大,可以同時提供22個三千噸到十萬噸的泊位,並能夠舾裝。

“黑龍江級”輕巡洋艦其實就是泰山級的縮水版,標排10500噸,或者叫“052D”的放大版。因為它們的外形看起來和“052D”沒多少區別。這種型號將用于取代早已老舊的岷江級和富春江級。



8bOok.CΟ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