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式太極拳

武式太極拳簡介 武式太極拳為我國傳統太極拳五大流派之一,其理法原理豐富完整又邃密細膩,“以求太極(內形)為主,走內勁,以意行氣,練精、氣、神三者合一”。其技藝特點是“因敵變化、借力打人”,用意氣的變換來支配外形的運動,強調走內勁而不露外形,達到人為我制,而我不為人制的神奇境界。 武派(武式)太極拳是武禹襄先生在陳式太極拳、趙堡太極拳的基礎上,根據練功方面的感悟而創編的差式小巧緊湊,集強身、防身、修身為一體,適合文人修煉的太極拳,後人稱之為武式太極拳。武禹襄先生在對這套拳法身體力行的實踐中,形成了簡煉精要、無一浮詞的經典之作——武式太極拳論。 武式太極拳,人稱干枝老梅、樸實無華。手高不過眉,遠不出足,雙手各管半個身子,互不逾越,講究內外三合,進退須有折疊,內潛之氣支配外形,行云走架,雙足如在大地上寫書法,一筆一劃嚴守格律,與人交手,不重招數,注重接勁打勁。 陳固安、吳文翰即出自邢台國術研究社的優秀武式太極拳代表人。 武式太極武禹襄 武禹襄(1812–1880)為武氏太極拳創始人,姓武,名河清,字禹襄,號廉泉,河北省永年縣人。祖輩世代傳文習武,兄弟三人,兩兄皆進士後任職,禹襄自幼習文好武,性孝友,俠尚義,鄉秀才,廩貢生,侯選訓導。約1850年同鄉楊露禪(1799—1872)自河南溫縣陳家溝學藝返鄉,禹襄兄弟愛其術而從學陳氏老架太極拳,得其大概。1852年禹襄親赴河南,從溫縣趙堡鎮陳青萍學習陳氏新架太極拳二路月余,得其精妙,並從長兄武澄清處得王宗岳《太極拳譜》,讀後大悟。在鑽研太極拳陳氏新老架式的基礎上,結合《太極拳譜》之精華,通過自身練拳體會,融彙貫通,創出姿勢緊湊,動作舒緩,身法端正,步法輕靈並要求內氣潛轉,以氣成式的太極練法。此式既不同于陳使老架和新架,也不同于楊氏大架和小架,自成一派,後人稱之為“武氏太極拳”。 武氏研究太極拳,創試驗之法,每招致鄉勇以自驗其技,並反複筆錄修訂,故拳式中式勢可用,無一空架。 武氏一身雖然研究太極拳術最為精深,但終以教讀自任,故此拳傳人甚少,只傳其甥李經綸(字亦佘)技藝最精。 武氏論著較多,先著後有《十三式行功要解》,《太極拳解》,《太極拳論要解》,《十三式說略》,《四字秘訣》,《打手撒放》,《身法八要》等,武氏著作皆根據其本身體驗而寫成,所以已故著名武術家顧留馨先生稱武氏著作為“簡練精要,無一浮詞”。 武派太極拳之起、承、開、合 清末民初之際,在河北永年縣城內教太極拳的,是武派太極拳創始人武禹襄的再傳弟子郝為真,在南關教太極拳的是楊派太極拳創始人楊祿禪的長孫楊兆林,二人所教拳勢不同,要求也不盡相同。當地人們為了區別二人所教之拳,稱郝為真所教是“郝架”,楊兆林所教是“楊架”。郝為真自稱所教是“李架”(因為他是李亦佘的弟子)或“武李架”。人們又因為郝為真所教拳勢要求做到起承開合,就稱謂“開合架”,後來郝門弟子在外地教拳,也自稱“開合架”,以別楊派所教拳勢。1961年11月天津市武派太極拳傳人出版了《郝為真氏開合太極拳術》(油印本),就突出了“開合”二字。 “郝架”、“楊架”稱謂的出現,是太極拳流派衍生的肇始。“郝架”後來雖多稱謂“武派(武式)太極拳”,但人們仍習慣稱“開合太極拳”,是指其拳理拳勢要求而言。其演變經曆大致是: 武派太極拳在拳法理論上,多尊崇清初王宗岳的《太極拳論》,並通過實踐予以深化升華。《太極拳論》講陰陽之道是“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動為八卦。靜為一氣。從太極拳體用上說,“動之則分”是開,是變化,是拳勢運作;“靜之則合”是歸納,是氣勢凝聚。因此,武禹襄形容走架打手要“靜如山岳,動若江河”(見《太極拳解》)。同時,他還使抽象的陰陽開合具體化,便于練習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他在《十三勢說略》中說:“每一動惟手先著力,隨即松開,不外起、承、轉、合,始而意動.既而勁動,轉接要一線串成”。起承轉合為科舉時代士子賦詩和作八股文的要求,是昔日儒生們常用的術語。武禹襄首次將它引用于太極拳走架打手之中,使走架打手有了法理依據,是對太極拳弘揚發展的一大貢獻。 後來武禹襄總結的打手《四字秘訣》(敷、蓋、對、吞),李亦佘總結的《撒放秘訣》(擎、引、松、放),郝月如的《打手四要》(引、化、拿、發),都是起、承、轉、合在打手技術及運作方面的具體、深入。王宗岳的學術思想源于北宋周敦頤(1017-1073)的《太極圖說》,以陰陽為體,以剛柔為用,尚未脫離周氏《太極圖說》之用語。隨著時代的發展、實踐體會之不同.武禹襄在《十三勢說略》中率先提出:“虛實須分清楚.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的虛實說。李亦佘宗禹襄之學光而大之,他在《五字訣》中強調“一身之勁練成一家,分清虛實”,要“開合有致,分清虛實”。于是虛實開合的相應變換,技法與意、氣、神的融合,就成為武派太極拳的技術核心。為了形象地說明虛實變化和內勁流轉的關系,李亦佘還親手繪制了《虛實開合圖》,指出“虛實即是開合”。因為走架打手的虛實多屬內勁的變化,只能覺察而不易看到;開合則指外形動作,明顯可見。“虛實(內)即是開合(外)”,符合周身一家之理。 郝為真是李亦佘的衣缽傳人,武禹襄、李亦佘所著拳論言簡而意賅,所創拳勢外簡而內涵豐富,人多不知其底蘊,獨為真能窮其竅要。其走架打手以虛靈為體.因循為用。其功在動以習靜,而靜不撓于動,動靜兼施.不偏一方。其法始于守中,凝聚一氣,終于行氣,歸于凝神至虛,故造詣精純,獨領風騷,為李亦佘門下第一人,以故桃李滿門,武派太極拳遂普及于世.衍為一派。 郝為真教拳時,綜合王宗岳、武禹襄、李亦佘三家所著拳論的內涵衍變,結合時代需求,遂以起、承、開、合作為走架打手的指導方針。郝月如解釋說:“走架每一勢分四字,即起承開合是也”。又說:“開是大。非頂撞也;縮是小,非躲閃也”(見郝月如《太極拳的走架打手》),指明“開”要舒展,肌肉筋骨關節要放松.以利氣血通暢,手眼身腰步協調合一,一動皆動,勢如張弓.內氣周旋,外應百變。“合”要緊湊,精神內固,雙掌各護半邊身軀,護中用中,步法穩健,腿法快捷,發如放箭,一吐即收。開中有合,合中有開,舒展不離緊湊,緊湊胤育舒展,重心穩定,八面支撐。因此,走架時,要以起、承、開、合為指引。“起”要神聚,心靜氣斂,心不靜則不專.氣不斂便無含蓄,勢易散亂。“承”是承上啟下,要銜接自然,一氣貫串。“開”要靈敏,富于變化,不搶不墜,氣勢飽滿。“合”要圓融,手眼身心步和諧自然,每一勢的起承開合既要清楚,更須連貫,意動勢隨,真氣聚于腰,“命意源頭在腰隙”,靈活似飛鷂,步活、身活、招勢活,在圓融中求啟機,求變化。 走架每勢能做到起、承、開、合,才能飽滿無缺,富于變化,而不留于浮滑潦草。在此基礎上,進而做到眼有神,身有譜,腳有根,空松圓和,外柔內剛,不散不懈,不僵不滯,內外相合,周身一家,一動一靜,皆有神情,外在的形態和內在的意氣神和諧統一,掌握好心靜、意專、氣暢、神斂、形順這“走架五要”,始可越練越精,步入武派太極之門。 孔子曾說:“君子和而不同”(《論語·子路》),武禹襄、李亦佘、郝為真三代人在拳理拳法上既有繼承,也有發展.是符合孔子這一深邃哲理的。沒有紮實的繼承,伺來發展。沒有創新發展,勢必僵化,談何繼承!認真處理好繼承和發展的辯證關系,是學術流派能否健康發展,永葆新鮮朝氣的關鍵。 武派太極拳身法 太極拳是一整體運動,要求“一動無有不動,二靜無有不靜”。意欲通過整體運動,達到能夠整體發力之目的。基于這一根本要求,武派太極拳的創始人武禹襄先生就特別重視習拳的質量,基礎砸得磁實,才能有好的拳術質量。俗語云:“樹從根腳起,水自源處流。”武禹襄借鑒了李呈芬《射經》中有關身法要點,提出了《身法八要》:提頂、吊襠、涵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襠、護肫;到了第四世郝月如先生又增加了騰挪、閃戰、尾閭正中、氣沉丹田、分清虛實,成為十三條。 (一)提頂 頭有提攜全身之勢,頭頂百會穴與檔部會陰穴應上下一線貫串,走架打手時,將頭頸骨豎起,頭頂百會處若有一線上提,則可領起整個身體如懸空中,神態自然,脊骨拉長,伸縮自如,周身骨節得以節節貫串,圓活靈通。能提頂,頭不求直而自直,目不求正而自正。頭直目正,頂懸身拔,左右旋轉,輕靈如意。頭為諸陽之會,精髓之海,任督二脈交會之所,統領一身之氣。提頂有益于氣血運行,氣血通泰流暢,才會有‘滿身輕利‘之感,始能聚精會神,專心一致,做到形如搏兔之鶻,神似捕鼠之貓,靈敏莫測,變化無窮。 (二)吊襠 吊襠系與提頂相對而言,頭頂百會穴與襠部會陰穴如有一線串,提頂可攜起全身,襠部首先給予配合,猶如井中打水,上面提起繩子,下面水桶即被吊起。要求胯根松開,臀部自然順溜,既不前挺,也不後突,襠部松垂,腰肌寬舒,尤如懸吊一般。如此動靜做勢,輕靈而不漂浮,沉穩而不重滯。全身產生一種虛實交相運用的彈性,發放時才能做到力整。能提頂吊襠,就易做到“立身中正安舒,支撐八面”。 (三)涵胸 胸區(胸口和兩肩窩)要松空含蓄,既不前挺,也不後縮兩肩微向前合,鎖骨胸骨和胸肋肌肉松沉下降,有助于氣沉丹田。郝月如先生說:“能涵胸,才能以心行氣。”如不能涵胸,氣易上湧,影響呼吸通暢,精神緊張,故要涵胸。但涵胸不是凹胸,習者應肖弄清二者之不同。 (四)拔背 簡言之,拔背就是將脊骨自然豎起?(肩背肌向下松沉不可緊張),在于改造人體脊柱後天形成之彎曲,以求人體後天缺乏運動部位有所動作。前能涵胸,後能拔背,周身動作才能協調一致,發放時脊柱才能如弓一樣產生彈力,才能“力由脊發”。 (五)松肩 肩關節要放松舒展,既不要“聳肩”,端起肩頭,也不可肩關節向里過于收緊,使肩頭僵滯。肩松則臂活,力才能達于梢節。與人相觸,接觸點要沉,肩肘關節要松,才能控制對方,才能含蓄有力,如棉裹鐵。松肩之同時,腋下要空,且忌上臂貼身。“腋半虛,臂半圓”,兩臂才有彈性,既不會被人壓扁,力量又能出得去。 (六)沉肘 肘關節常有下沉墜落之意,不可上揚高抬。肘沉則臂縮,肩才能松;肘舒則臂長,力始達于指尖;肘裹則氣聚,身勢趨于縝密,保持身架端正;肘回要撐,撐則勁整,多用于以肘擊人。 松肩、沉肘,二者關系十分密切。肘不松垂,肩頭必然聳起;肩不能松,肘端也易隨之上抬。氣血就會阻塞了肩、肘關節部位,影響勁力暢通于掌根及指端。肩、肘關節僵滯,走架固然難以輕靈圓活,與人推手更易為人所制。 松肩、沉肘做得好,有益于涵胸、拔背之順利完成;松肩、沉肘做不好,涵胸、,拔背也會受到影響。 武式太極拳論釋疑 一、“身備五功”解 武式太極拳沒有身備(背)五弓,只有身備五功。五功是指練習武式太極拳內傳的由著熟到神明的五步(層)功法或五個階段的練習方法。只有按這些練習方法和要求精研細悟和長時期的練功,才能達到武式太極拳的彼岸。而身背(備)五弓是其他拳種的練法,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學者定要辨清。 二、釋“四兩拔千斤” 本應是“牽動四兩撥千斤”。四兩、千斤都是指的彼。意指打手時要集中內勁打擊對方勁根,從而達到牽動彼全局的戰略意圖。 三、釋“立如秤准”“活似車輪” “秤”乃棋盤也,“立”乃廣義指行止坐臥,引申為行功走架及打手時要符合身法要求,由心知達到身知,就能做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剛柔相濟,應敵變化示神奇。 四、釋“人不知我,我獨知人” 武式太極拳功夫達到一定程度後,發人時除和彼接觸點接勁不動外,運化全在胸中腰間,發人全在腰腿。 五、釋“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 武式太極拳在內不在外。意指蓄勁時,內勁由手至膊膀脊柱返回腰間,就如人搭箭拉弓一般。“發勁如放箭”一句,是指發人時,內勁起于腳跟,注于腰間,形于手指,要有犀利感。運勁如百煉鋼。總之,這句話是形容內勁蓄發的。 六、釋“人剛我柔謂走,我順入背謂之粘” 人剛我柔的同時要我順人背,這樣就做到剛柔相濟,粘即是走,走即是粘。人剛我柔不在外而在內,不在上而在下。 七、釋“舍己從人” 1.意指對方來勢,讓你怎麼還擊,你就怎麼還擊。 2.就是內勁要隨著彼的“曲”就彼的“伸”。 八、釋“每一動,唯手先著力,隨即松開” 每一交手,唯接彼來勁之處要有力和彼勁接定,然後內勁回注腰間,但外形不變。 九、釋“著熟” “著”指按身法的要求練習,這里指經過長時間的練習後,熟練地掌握武式太極拳論要求的練功身法。這個他人太要以強身為主。 十、釋“懂勁” 何為“懂勁”。指在走架和打手對勁,勁由內換到身知了,做到五字訣所說的“神聚”了。粘即是走,走即是粘,剛柔相濟方為懂勁。此時自然做到了全在胸中腰間運化,力從人借,不在外面,氣由脊發,懂得了內開合。這個階段主要以防身為主。 十一、釋“神明” 由懂勁後,功練一日,技精一日,做到了“意氣君來骨肉臣”,逐步由拳理、拳法悟出做人的哲理,對事物、自然界都有了科學的思維。無俗則剛,修養達到相當高的階段,人的品味得到進一步升華,這個階段主要以修身為主。 十二、釋五字訣中的“一身之勁,練成一家” 指經過嚴格地按身法的要求,長時間地默識揣摸練習,舉手就做到,目有所視,意有所指,力有所達。就是外形和精氣神、意目力,做到了完整的統一,也就是周身一家腳手隨了。 十三、釋“雙重” 不能運化者,虛實不分,分開、粘走不能相濟,為“雙重”。“雙重”是練功中的一個過程,通過長時間逐步的正確身法的習練,去掉了不正確的,正確的上了身,“雙重”就會改掉,同時這也是一個實踐的過程。 十四、釋“太極”和“太極拳” “太極”兩字出自《周易》。太極拳系中華武術的一個拳種,因太極拳的拳理、功法及表現形式我區別于其他拳術,且又經過曆代武術先哲們的精心錘煉,符合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故後人稱之為太極拳。太極和太極拳是兩種學問,學太極拳者要分清。擊技是傳統太極拳術的靈魂,要以武術的規律來思考它,要按太極拳的功理、功法來專心致志地修煉,否則,只能枉費工夫。 十五、釋五字訣中的“呼吸” 武式太極拳中的呼吸,是“開合”的代名詞,指“內勁”在體內的升降。而不是指人的肺部呼吸。太極拳系自然之道,肺部呼吸要求自然。 十六、釋“騰挪閃戰” 騰:為開、為發。 挪:為合、為蓄。 閃:接定彼勁,使之勁頭落空。 戰:發內勁時,運勁如百煉鋼,要有摧枯拉朽之勢。 十七、釋“粘黏連隨” 指經過長期的按身法的要求練功,知己和知人功夫都達到了舍己從人、不丟不頂、無過不及的階段。 粘:我順人背謂之粘。 黏:勁斷意不斷謂之黏。 連:不頂謂之連。 隨:不丟謂之隨。 十八、釋“起承轉合” 起:即一搭手接對方皮肉之形。 承:接定彼骨之勁,即物將掀起。 轉:內勁由腳跟注于腰間,施于兩膊,形于手指。開也,發也。 合:內勁由原勁路回注于腰間,蓄也,拿也,撥也。 十九、釋“引進落空合即出”的“合” (1)武秋瀛云:“合即撥也。” (2)指按照走架打手行功要言的要求,自己守住規矩反複錘煉,明師點傳,達到神不外散、神氣鼓蕩,周身無有缺陷,周身一家才能得機得勢,舍己從人,才能達到了引進落空的功夫。 武式太極拳之體用歌訣 第一階段,練好樁功、打好基礎 常用的有: (一)無極樁:類似拳架中的預備式,要求兩足平分與肩同寬,兩膝微曲,兩臂彎曲,輕輕向胸前平舉,兩掌高與乳平,掌心相對略偏向下,形如捧球,雙目向前平視,頭宜正直,虛領頂勁,松肩沉時,含胸拔背,尾閭中正,胸寬腹實,氣沉丹田,舉身放松,自然安舒,聚精會神,屏除雜念,自然呼吸,要點是: 1、要“心靜體松”,李亦佘先生在《五字決》中首先提出的就是“心靜”,並說:“心不靜則不專,一舉手前後左右全無定向,故要心靜”。初學走架最不宜做到心靜,所以要先通過站無極樁來鍛練這一功夫。初學拳的人大都容易緊張,故要求“體松”。精神、關節、肌肉處處放松,為日後練拳走架,打好基礎。 2、要足與肩寬,因兩“湧泉穴”在人足下,兩“肩井穴”在人肩頭,站樁時足與肩寬,兩“湧泉穴二)太極樁:分左右兩式,姿勢類似“懶紮衣”的起低,承重力越大,通過這一鍛練”和兩“肩井穴”上下向衡,才能氣機上升,運行與身,好像打井要打在泉眼上似的,否則是打不出水的。 通過無極樁的鍛煉,求得心靜神斂,氣聚體松,然後在練拳架,自然就較容易了。 (二)太極樁:分左右兩式,姿勢類似“懶紮衣”的起勢兩手一前一後,前虛後實,身體要求同無極樁,練習這一樁功,由于屈膝蹲身,腿部承重較大,蹲的越低,承重力越大,通過這一鍛煉,可增加腿部的力量,但開始不宜蹲身過低,以免造成突臀彎腰,上身前傾等弊病,應當循序漸進,逐漸放低身勢。 太極樁先練定勢,再練動勢,先按定勢太極樁站好,如系左勢,則左手左腳左前,右手右腳在後,成左虛右實步,兩手從胸前落下回收,經右腰胯處再往前往上,複至胸前恢複原狀,其往複路線如劃一豎圈,同時,下肢坐腿松胯轉腰,兩腿由前虛後實,變為前弓後蹬。如此反複地劃豎圈子,圈子可大可小可快可慢,要左右變換地練習,這一樁功頗似過去北方人用轆轤(一種車)從井里打水的動作,用來練習松肩松肘,坐腿轉腰和弓步前沖等易收顯效,對日後走架穩固下盤,肩松腰活,上下協調等,有很大裨益。 近人練拳,大都不願練習基本功,有些拳師為了迎合這種心理,也就直接教練拳架,其實這是不好的,本固而枝榮,沒有紮實的基本功,是難把拳架練好的,練好基本功,再練拳架,容易掌握走架中的各種要求,提高拳藝較快,不練基本功就練拳架,難度就要大的多。 第二階段,學習拳架,先練外形 武式太極拳前輩教授拳架是先練外形,後練內形,然後在內外相合,故教拳首先要求身法規矩,拳勢正確,合乎要求。所謂身法規矩,拳勢正確,合乎要求,就是要符合武禹襄先生制定的提頂、吊襠、涵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襠、護臀“八條身法”和尾閭正中、氣沉丹田、虛實分清、騰挪、閃戰等五項要求。 這十三條要領既是對練太極拳提出了要求,也是能否練好太極拳的關鍵,前人和近賢對此多有專論,這里不再多贅,但這十三條要領不是初學者一下能全部掌握的,應當分清先後,突出重點,綱舉而目張,主要的掌握了,次要的也就容易掌握了,這十三項中初學者應先掌握提頂、吊襠,因頭是諸陽之會,為精髓之海,系任、督二脈交會的地方,統領一身之氣,能“提頂”就能聚精會神,專心一致。如頭部傾斜,則必氣勢渙散、身法散亂,先師李聖端常說:“猴頭不能丟”。就是強調練拳時必須時時注意“提頂”。 “吊襠”是臀部前送,襠部有向前上翻之勢,初習太極拳由于屈膝蹲腿,最易犯彎腰突臀等毛病,如能做到吊襠,自然就能克服了這些弊病,上能提頂,下能吊襠,頭頂的“百會穴”和襠的“會陰穴”,一下一下,遙相呼應,可為日後暢通任、督兩脈運行百脈創造條件,身法上掌握了提頂、吊襠,就易做到尾閭正中,支撐八面,也為氣沉丹田奠定了基礎。 再次要求做好松肩、沉肘,初學者最易聳肩,肩肘僵滯,肩肘關節不靈活,不僅影響走架,也不利于實用時的走化,所以應當要學者盡快地先掌握好松肩、沉肘,怎樣才能較快地掌握住松肩、沉肘呢?前輩的經驗是:出手豎腕曲肘讓合谷穴(在虎口處)與肘彎曲池穴虛虛對位,自然就做到了沉肘,能沉肘也就能松肩,且為涵胸,拔背提供了條件。 教學拳架,除每一拳式都有其具體要求,要求學者遵循外,有幾個帶普遍性的要求,應當格外注意。 (一)要從心靜體松入手 能心靜才易做到體松,初學者大都渾身緊張,緊張就會滯重,故要放松,放松就是要將骨節拉開。肘、肩、胯、足、膝都要松開,全身放松,氣血流通,運轉才能靈活,但放松只是手段,不是軟弱無力,要柔而不懈,日久才能由松入柔,柔中寓剛,如棉裹鐵。武禹襄先生說:“極柔軟,然後極剛強”。說明其中奧妙。 (二)要先求開展,後求緊湊。 初學者走架要先求開展,全身舒展放開,放低身勢,松腰沉胯,有利于腰腿鍛煉,增進下盤穩固,同時在拳勢放大的過程中,也較易檢查和發現缺點,及時糾正,等走架有一定基礎之後,再求緊湊,趁于縝密,使拳架小中見大,疏密相間,雄健優美,便于交換靈活,走化相應,發放勁整。 (三)要立身中正,氣勢飽滿。 初學拳架最易低頭彎腰,突臀正身,神無定向,故必須反複強調立身中正,八面支撐,必須上下相對,前後相合。上下相對是頭頂百會穴和襠部的會陰穴上下一條線,遙相呼應。前後相合是脊椎和臉的中間要前後對准,運動時,如邁左步,左腰眼微向上抽,用右胯托起左胯。如邁右腿,右腰眼微向上抽,用左胯托起右胯。定式時,在上下相對,前後相合的同進,身前是鼻尖、指尖與前足尖“三尖”相對,背後是大椎、尾椎與足踵“三點”相對,上頂下沉,全身放松,神聚于眼,周身對向何處,眼神也直射何處,眼神放出來,就會氣勢飽滿,機靈自顯,身軀中正才能重心穩定,不偏不倚,八面支撐。 (四)要以腰為軸,帶動四肢. 腰是上下肢體的中樞,對拳勢的變化,重心的穩定,以及勁力的走化發放,都起重要的作用,所以武、李兩家《拳論》中反複強調“腰為車軸,氣為車輪”、“主宰于腰”、“有不相隨處,身便散亂,便不得力,其病腰腿求之”。目的在于提醒學者注意腰在走架打手中的重要地位,但初學練拳又往往掌握不好腰的要領,不是以腰為軸帶動四肢,而是只動四肢而不動腰,結果身勢僵滯,毫無輕靈活潑之趣,所以初學者要學會腰在松沉豎直的前提下,帶動四肢運動,以達到上下相隨,周身一家。 (五)分清虛實,起承開合。 為了保持重心穩定,下盤穩固,武式太極拳走架時要求步法虛實分明,兩腿總是一虛一實,一實一虛地在相互變換,實腿(支撐腿)負擔體重十分之七、八,虛腿負擔體重十分之二、三,為了變化靈活,還要“虛非全然無力,有預動之勢,實非全然站煞,含上提之意,以避“雙重”之病。運動時,要邁步如貓行,首先穩定往膝關節,使之靈活有利,每一舉步,要外虎眼用意向內,內虎眼用意向外,委中《在膝彎》之筋要直,膝蓋處要曲,四面相交,靈活穩固,向前邁步要先落腳跟,再落腳心、腳掌,依次踏實,五指用力抓地,做到“兩實(腳掌、腳跟實),一虛(腳心虛)”,退步時腳趾先著地,腳跟再依次落實,五指用力抓地;弓步時,實足的膝關卡要前沖足尖,下與腳腕垂直,不偏不倚,自然有力,虛足微向後繃,膝彎既不挺直,也不過于彎曲,足跟不掀不測,形成落地生根,全身穩固,曲中含直,力有足發之勢,左旋右轉,移身換形,要實足足跟和虛足足尖猶如螺絲一樣同時擰轉,變換方向,既穩有快,便于八而轉換。 武式太極拳每一定式後的基本步法,是由“人、卜、丁、八”等字構成的各種大小不的三角形似形成的合力,擴大下盤的穩固性。如“左懶紮衣”的定式,左腿為實,屈膝站穩,右足跟步到左足跟旁,足尖點地,膝蓋輕輕貼住左腿膝彎內側,就象建築工人搭的“腳手架”豎杆下端再加一根鐵棍,形成一個合力角,兩腿虛實相生,合二為一,將軀體穩穩托住。 武式太極拳步法的虛實要求極嚴,開始不易掌握,故應著重練習,才能較快地練好,做到進退有方,“邁步如貓行”。腿部的虛實掌握好之後,再練習掌握上肢和軀體的虛實,最後達到無一處無虛實,無一處無變化之境地。 為了使走架貫串一氣,武禹襄先生提出了每一拳式都要有“起、承、轉、合”,能做到起、承、轉、合,才能飽滿無缺,富于變化,而不流于浮滑潦草,單式做到了起承轉合,再進而要求起架也能做到起承轉合,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陰陽,陰靜陽動,陽變陰合,藏奇正需要之道,含攻防變化之機,曰八法咸備,五氣順布,手似行云,步如流水,一氣貫串,循環無端,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盡在起承轉合中討消息。 (六)要明拳理,知用法。 郝月如先生在《武式太極拳的走架打手》中指出練拳要“明白原理,練熟身法”。陳固安先生也常說:“王宗岳和武、王二公的拳論,是學習太極拳的最好導師”。是經驗之談,事實證明,要練好太極拳必須熟讀王、武、李以及其他各家的著作,只有“明白拳理”。 明白拳理之後,還要實踐,要通過走架“練熟身法”,其中也包括著拳式的用法,武式太極拳是武禹襄先生理論與實踐的結晶,每個拳式都有其獨特的“法”(身法)和“術”(攻防技巧)。要想真正地掌握拳式,不能光知該式的法,還要知其術,這樣走架才能心中有數,越練越精,王宗岳先生在《太極拳論》中早就總結了太極拳的教學程序:“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這是練好太極拳的必經之路, 第三階段:由外及內,練意養氣 拳架練到規范熟練之後,就可以轉入練意養氣為主的“內形”練習,就是拳勢動作和內氣流傳轉貫注都要用意來指導,武禹襄在《拳論》中反複強調了心和意的重要作用,提出走架要以“心為令”,“用意不用力(拙力)”,一期通過對意的強化訓練,來加強本體感覺的靈敏性,連貫性,達到應感而動,意動形隨意到勁到,動必合法。實踐證明,加強意的鍛煉是提高運動技巧的需要,不僅被各家太極掌和其他拳術廣泛重視,還滲入到其它體育運動項目之中。 具體做法是:走架前站好無極式,心靜神斂,身正體松,用意先在體內從上到下進行一次巡回檢查,看身法是否合乎規矩,如有一處不合,即行改正,再次調勻呼吸,使之深、慢、柔、勻、,然後,用意來指導動作走架,每一動要意在勢先,動在意後,如手向前按,要先有向前按的想象,想著手如何出,勁點落在何處,手就如此出,落在該處,做到眼隨意動,身隨眼動,步隨身轉,徜如此,勢勢在心,刻刻留意,不僅走架時會感到興趣盎然,其味無窮,而且習之日久,就會如李亦佘先生說的那樣,“功用一日,技精一日,漸至從心所欲,罔不如意”。“人為我制,我不為人制矣”。 在意的指導下進行走架熟練後,就可進一步使呼吸也在意的指導下和走架密切結合起來,武禹襄把孟子的“養氣”說引入到太極拳的實踐中,提出走架打手要以“心為令,氣為旗”(志為氣帥)。“尚氣者無力,養氣者純剛”。“氣以直養而無害”。“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以達“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之境地。 具體地說,走架時呼吸要在意的引導下和拳勢的開合、蓄發,進退起伏做到有機地結合,“外導內引”用外氣調動內氣,沖關過寨,流轉貫注,疏通經絡,分筋開穴,氣血流盈,促進新陳代謝的功能,這樣“外導內引”的養氣法通常有兩條路線,一條是循督、任二脈運行,走架時采用逆腹式呼吸,吸時是虛是合,氣納入丹田,在意的指引下,經會陰、過尾閭、循督脈上達百會、再沿前額而下,至于舌尖。呼時為放為開,意從舌尖起。引氣布于兩膊,施于手指,並循任脈下降至于丹田,另一條是沿帶脈繞行。吸是在意的指引下,氣由丹田沿帶脈分左右而抵命門(兩腎之間,與脈相對),做到“三收”是為“吞”;呼時氣由命門沿帶脈分左右再運行至丹田,做到“三鼓”;肚臍鼓,手心鼓,腳心鼓,由氣沉丹田,直抵足底通湧泉是為“吐”。任、督、帶三脈是人體的主要經脈,三脈如通,其它經絡也將隨之而通,經絡暢通,氣血充盈,不僅可強身健體,且為內勁的鍛煉奠定了基礎,但氣循任督也好,沿帶脈繞行也好,全都是意的作用,武禹襄先生說:“全在意,在蓄神,不在氣,在氣則滯”。要聽其自然,循序漸進,不可強行運氣,致生弊病。 第四階段,內外相合,越練越精 走架能在意的指導下,漸漸練到意、氣、體三者合一,由“始而意動,繼而內動,然後身動”。由內及外,以外引內,最後做到內外相合,表里一致,循此不斷前進,當可越練越精,攀登太極拳的藝術高峰。 為了不斷提高拳藝,做到“體和結合”,不能光走架還要和推手、單操(強化某些拳勢的單獨練習),“五行步”(一種單獨練習的步法),無極樁、太極樁(二這一階段要提高鍛煉的質量,在意的指引下,引導內氣運行和練習化、發等技巧)結合起來練習,才能收效更快。 武式太極拳的基本要領 (一)手型 武式太極拳的基本手型分為掌、拳、勾三種。 1、掌 武式太極拳掌的要求是,五指自然伸展,互不靠攏,但也不要太開,以手掌寬為度,大拇指自然松弛,虎口自然圓開,掌心不要太凹或太張,以自然舒適為度。食指領勁,用意不用力。掌形成瓦棱狀。 2、拳 武式太極拳的握法是四指並攏,一起向內卷屈,手指肚貼于掌心,大拇指扣住中指,腕部不可外仰或內勾。拳握的不宜緊或太松,應以自然握實為度。 3、勾 武式太極拳的勾手的做法是指尖朝下,輕輕捏合在一起,手心圓空,手向內勾,腕部自然凸起,但不要用力。 (二)步型 武式太極拳的基本步型分為開立步、弓步、虛實步、側弓步、仆步、獨立步、跟步、實轉步、扣步九種。 1、開立步 武式太極拳開立步的基本要求是:兩腳平行站立,距離與肩同寬,腳尖朝前,兩個肩井穴與兩個湧泉穴成兩條直線;百會穴與會陰穴成一條直線,兩腿微屈,不要用力。 2、弓步 武式太極拳的弓步具體要求是:先坐實一腿,另一腿向前邁出,先以腳跟著地,隨著重心向前移使全腳踏實,弓腿之膝不可超過腳尖,蹬腿的腳掌和腳跟要全部著地,腿也不可蹬的太直。凡弓步,都要以弓腿為實,蹬腿為虛。 3、虛實步 武式太極拳虛實步的基本要求是:虛實分清,實步為全腳掌著地,全身坐實,承擔體重的70%。虛步為腳尖或腳跟著地,承擔體重的30%。拳論云:“實非全然站煞,實中有虛。虛非全然無力,虛中有實。” 4、側弓步 武式太極拳側弓步的基本要求是:先坐實一腿,另一腿向前外側邁出,先以腳跟著地,腳尖向外撇,隨著重心前移使全腳踏實,兩腳成丁八字,前腿弓,後腿蹬,成側弓步。 5、仆步 武式太極拳仆步的基本要求是:以左仆為例:右腳外撇,重心後移,周身骨節均需松開,使身體重心向下坐,兩腳掌著力,左腿不要伸的太直,左腳尖不可翹起。 6、獨立步 武式太極拳獨立步的基本要求是:一腿站立,不可挺的太直,另一腿屈膝提起,小腿下垂,腳尖向前。 7、跟步 武式太極拳跟步也稱隨步,它的基本要求是,不管是進步還是要撤步,另一條腿或是向前跟或是向回撤,使兩腿統一如一條腿,轉換靈活。拳論云:“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和“進退須換得靈”。 8、實轉步 武式太極拳的實轉子步是武式太極拳的主要特點之一,它的基本要求是,身體旋轉時,必須以實腳跟為軸,虛腳掌輔助轉動。 9、扣步 武式太極拳的扣步也稱摜步,它的基本要求是,以曆扣步為例:左腳站穩,曆腳橫扣手左腳尖前,距離一腳遠,扣步是武式太極拳在技擊中的主要步形,可左右練習。 (三)軀干 軀干的形態也稱為身形,武式太極拳的身法在拳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身法的“身”在這里是指人的頭、肩、胸、臀、腰五個部位。 1、頭 頭部包括眼、耳、嘴和頭部的形態。 眼在武式太極拳中是十分講究的,楊澄甫說:“目光雖然向前平視,有時當隨身法而轉移,其視線雖屬空虛亦為變化中一緊要之動作,而補身法之不足。”耳聽前後左右,嘴微閉、齒輕合,頷微內收,頸部自然松舒,顯示出精神振作又穩健含蓄。對頭部姿態的要求可概括為“虛領頂勁”四個字,意思是頭宜正直,不可前俯後仰,也不可左右歪斜,轉動時要自然平正。 2、肩 對肩臂的要求是:沉肩墜肘。它是指練拳的時候,肩關節要松沉靈活,不可聳起,也不可前扣或後張。肘要下墜,自然彎曲,不可僵直,結合沉肩做到肘不貼肋,肘不離肋,使手臂仍有圓轉松活之意。 3、胸 對胸部的要求是:含胸拔背。練拳時胸不可前挺,要明顯內收,而且松舒自然,拔背是脊椎有放松拔長之意。胸背部肌肉有自然松落之感,能含胸則能拔背,達到體態中正自然。 4、臀 武式太極拳對臀部的基本要求是:臀部要收斂。不可突出或者左右搖擺,,腰脊意向下,脊尾骨向上翻,小腹松舒自然,使尾閭保持正中。 5、腰 太極拳對腰部的要求是:松、沉、直。“松”是為了氣沉丹田和轉動靈活;“沉”是為了氣不上浮,下肢穩定有力;“直”能使脊椎骨節節松舒,有上下拔長之感,使轉動時能夠保持中正安舒,同時腰脊椎骨有後撐之意。拳論云:“命意源頭在腰隙。”“有不得機勢處,其病必于腰腿求之。”故松腰是練拳的關鍵要領所在。 武派太極拳築基功 武派太極拳前輩教徒,都要初學者先練習基本功,等基本功練紮實後,再學拳架。像蓋房子一樣,沒有堅實的基礎,就造不出牢固的房屋。沒有紮實的基本功,也很難練好拳架。武派太極拳的基本功因人而異,對青少年強調練好腰腿功。如練習踢腿、悠腿、壓腿、飛腳、下腰、里合腿、外擺腿、旋風腳、虛步、弓步、仆步等。我師李聖端先生常說:“青少年骨骼柔軟,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先練好腰腿功,有助于身體勻稱健康的發育。日後練習拳架,不致下盤輕浮無力,一些要求腰腿功高的拳勢,也才容易做好。”李老師本人的腰腿功就很好,他五十多歲時,還能雙腿並立,直膝彎腰雙手緊按地面;走架時,“下勢”照樣右腿屈膝下蹲,臀部近地而上身中正;“踐步打捶”,還可飄身縱出七八尺遠;“單、雙擺蓮”,仍能手擊腳面,清脆有聲。年少時如無紮實的功底,老來就很難有這麼好的身手了。李老師為了讓青少年練好腰腿功和腿法,還常要學生先練習幾趟彈腿。他說:“彈腿是學習拳術的基礎拳,通過彈腿的鍛煉,把腿踢出來,不僅增加了腰腿的力量,還為日後掌握太極拳的腿法奠定基礎。”20歲以上初學者,因年齡較大,腰腿已硬,再練以上這些基本功困難較大,可改練各種樁功。這些樁功較多,常用的有: 1.無極樁:類似拳架中的無極勢。要求兩足平開與肩同寬;兩膝微屈,兩臂彎曲,輕輕向胸前平舉,兩掌高與乳平,掌心相對略偏向下,形如捧球;雙目向前平視,頭宜正直,提頂吊襠,松肩沉肘,含胸拔背、尾閭中正,胸寬腹實,氣沉丹田;周身放松,自然安舒,聚精會神,摒除雜念,自然呼吸。 要點是:(1)要“心靜體松”。李亦先生在《五字訣》中首先提出的就是“心靜”。並說:“心不靜則不專,一舉手前後左右全無定向,故要心靜。”初學走架最不易做到心靜,所以要先通過站無極樁來鍛煉這一功夫。初學拳的人大都容易緊張,故要求“體松”,精神、關節、肌肉處處放松,為日後練拳走架打好基礎。(2)要足與肩同寬。因“湧泉穴”在人足下,“肩井穴”在人肩頭,站樁時足與肩寬,兩“湧泉穴”和兩“肩井穴”上下相沖,才能氣機上升,運行于身。好像打井要打在泉眼上似的,否則是打不出水的。 通過無極樁的鍛煉,求得心靜神斂,氣聚體松,然後再練拳架,自然就較容易了。 2.太極樁:分左右兩式,姿勢類似“懶紮衣”的起勢,兩手一前一後,前高後低;兩腳一前一後,前虛後實;身法要求同無極樁,周身輕靈,務求自然。練習這一樁功,由于屈膝蹲身,腿部承重力較大,蹲得越低,承重力也越大。通過這一鍛煉,可增加腿部力量。但開始不宜蹲身過低,以免造成突臀彎腰,上身前傾等弊病。應當循序漸進,逐漸放低身勢。 太極樁先練定勢,再練動勢。先按定勢太極樁站好,如取左勢,則左手左足在前、右手右足在後,成左虛右實步。兩手從胸前下落回收,經右腰胯處再往前往上,複至胸前恢複原狀,其往複路線如劃一豎圈;同時,下肢坐腿松胯轉腰,兩腿由前虛後實,變為前弓後蹬。如此反複地劃豎圈子,圈子可大可小可快可慢。要左右交換地練習。這一樁功頗似過去北方人用轆轤(一種滑車)從井里打水的動作,用來練習松肩活肘、坐腿轉腰和弓步前擠等易收顯效,對日後走架穩固下盤、肩松腰活、上下協調等有很大裨益。 3.前進步:先站好無極樁,兩腿屈膝下蹲,胯根放松,湧泉吸地;兩掌分開置于身軀兩側,肘彎微曲,掌心向下,掌根下塌,如扶物狀。然後,重心左移,體重完全置予左腿,膝蓋對正足尖,尾閭垂直與足踵對正,右腿抽胯提膝,足尖自然下垂,移于左踝里側(圖1);接著,身軀微向右旋,右足足掌上翹,足踵向右前方輕輕鏟出(勁點在足踵,如向前踢物)(圖2);足踵著地後,隨即放松,足下似有吸力,伴隨重心前移,足掌緩緩落平,右膝前弓,全足踏實,左腿自然舒展,胯根前掩裹襠,成右弓步(圖3)。 上勢不停,左腿抽胯提膝,左足自然下垂移于右踝里側,體重完全置于右腿,膝蓋對正足尖,尾閭垂直與足踵對正(圖4)。接著身軀微向左旋,左足掌上翹,足踵向左前方輕輕鏟出(勁點在足踵,如向前踢物)。足踵著地後,隨即放松,足下似有吸力,足掌落平,全足踏實,左膝前弓,重心前移,右腿自然舒展,胯根前掩裹襠,成左弓步(圖5)。 如此一步一步不斷地往前行進,動作熟練後,還可隨意左右轉彎或轉圈練習。 兩腿步距以能維持重心穩定(實腿膝和上體不動,虛腳能自由移動)為宜,不必太大;橫距以本人兩胯寬度為宜,不要前後腳落在一條直線上,否則影響步伐。 行進時,要保持一定水平,不可忽高忽低。待這一前進步法熟練後,可進一步提高要求。方法是當前進之步鏟出,足踵快要著地時,後足用力蹬地,如篙撐船,將身軀水平式地再往前推進一步或半步,然後前足落地踏穩。這種前進步法,自然較前者要難,但熟練後,對增強腰腿功力、隨時維持身體平衡好處很大,應多多練習。 4.後退步:先站好無極樁,兩腿屈膝下蹲,胯根放松,湧泉吸地;兩掌分開置于身軀兩側,肘彎微曲,掌心向下,掌根下塌,如扶物狀。然後,重心左移,體重完全置于左腿,膝蓋對足尖,尾閭垂直與足踵對正,右腿抽胯屈膝,足尖自然下垂,移于左踝里側;接著,右腿向右後側移動,先足尖著地,然後足踵里扣,全足落實;落胯屈膝踏穩,重心逐漸移于右腿,尾閭垂直對正足踵,左腿自然舒伸,胯根微內含裹襠,成後坐步。 上勢不停,左腿抽胯提膝,左足自然下垂,移于右踝里側,體重完全置于右腿。接著左腿向左後側移動,先足尖著地,然後足踵里扣,全足落實,落胯屈膝踏穩,重心逐漸移至左腿,尾閭垂直對正足踵,右腿自然舒伸,胯根微微內含裹襠,成後坐步。 如此一步一步不斷地後退,動作熟練後,也可隨意左右斜撤。兩腿步距和橫距等要求同前進步。待這一後退步法熟練後,可進一步提高要求。方法是當後退之步足尖將要著地時,支撐腿用力蹬地,如用篙支岸開船,將身軀水平式地再往後推移一步或半步,然後後退之步再落地踏穩。 以上前進、後退共是四種練法,應堅持多練、練好,有助于走架和推手。 向前上步,抬腿要低,幾乎是擦地而行,出腳勁點在足踵,落足則似踩物;退步略高,要含有“泚勁”,支撐腿要松柔,力量要落到足心湧泉,與地相吸,如同長在地上一般。 5.踩步:先站好無極樁,胯根微收,雙膝下蹲,左掌外旋向胸前掩裹,護于胸前(圖6);右手握拳,邊外旋邊自左臂之上向前打出,拳心向里,高不過口。同時,左腿踏穩,體重完全置于左腿,右腿提膝,足尖向上略向右斜,以足心或足踵為勁點向前蹬出,隨即前下踩踏(圖7),左膝略彎,重心置于左腿;身軀微微左旋,右拳變掌內旋回采于右脅前,掌心向下,左掌向前閃擊,掌心斜向下(圖8)。 上勢不停,右足微向里扣,右掌外旋向胸前掩裹,護于胸前;左手握拳,邊外旋邊回收于腹前,再提起自右臂之上向前打出,拳心向里,高不過口。同時,右腿踏穩,體重完全置于右腿,左腿提膝,足尖向上略向左斜,以足心或足踵為勁點向前蹬出,隨即向下踩踏,右膝略彎,重心置于右腿,身軀微向右旋(圖9);左拳變掌,內旋回采于左肋前,掌心向下,右掌向前閃擊,掌心斜向下(圖10)。 踩腿法既是樁步練習,又是用足掌(或足踵)趟踢對方膝蓋(或迎面骨)、下踩腳面的技擊招法。武派太極拳多化用于搬攬捶等拳勢中,動作雖較複雜,仍須不間斷地練習。久練之後,除周身能協調一致外,腰腿皆有坐勁,下盤穩固,有利于穩定重心,掌握平衡,化發始能從心所欲。 平時練習踩腿法,宜慢不宜快,要上下相隨,動作一致。 以上步法適合青壯年練習,若中年或老年習者,可練習獨立步,以增長腰腿功夫。 6.獨立步:初學者站立時,可先以食、中二指扶住桌椅(或其他可扶之物),以一足立地,一足抬起,注意氣沉丹田,足心湧泉貼地。站立平穩,隨著腰腿功夫的加強,可逐漸延長站立時間,支撐腿落胯屈膝逐漸重心降低。可左右腿調換練習。熟練後,只用一指扶持桌椅。久之腰腿有力,站立穩定,可以不用再扶桌椅,仍能站立三五分鍾,懸起之腿可以左右旋轉劃圈,練習彈踢、膝端上頂等動作。 太極拳練拳打手要求其根在腿,如腰腿沒有功夫,則步伐漂浮不穩,不能落地生根,功力不易提高。故中老年初習太極拳者通過本法練習,不僅可以較快地增長腿功,且有益于心髒、腦部之健康,于體用皆有裨益,不可因其形簡而忽視。 近人練拳,大都不願練習基本功。有些拳師為了迎合這些心理,也就直接教練拳架,其實這是不好的。本固而枝榮,沒有紮實的基本功,是難把拳架練好的。練好基本功再練拳架,容易掌握走架中的各種要求,提高拳藝較快;不練基本功就練拳架,難度就要大得多。 傳統武式太極拳練習五階段 練武式太極拳原本沒有階段劃分,或准確的講,它的階段之間是相互滲透不可以分得清清楚楚的,是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這里為了學者便于掌握,讓初學者在心中有一個大概的框架,本人根據個人體會將練習功架的過程分五個階段來闡述,以便同好參考指正。 第一階段:掌握功架的階段 這一階段屬于打基礎、學架子階段,主要在架子的名稱順序和外形規范、姿勢准確上下功夫,每一動勢都要立身中正。立身中正,顧名思義就是在走架子的運動中,身體豎好,中正不偏,不可前仰後合、左歪右斜、挺胸腆肚和彎腰駝背。武式太極拳的立身中正是指頭頂百會穴與支撐腿的腳跟上下串成一條直線與大地垂直。就外形來看,其身體有微微後靠(仰)的樣子。學武式太極拳要牢牢把握住自己的重心點,掌握住立身中正的要求,勢勢提起精神,把頭抬起來,把身子豎起來,有八面支撐的氣勢,眼睛和心思要用在洞察敵情的變化上,做到順隨忘我。這對初學者來講不可能一下子掌握,也不可能一下子把自己長期習慣性的動作改正。這是個努力方向。只要走架練拳就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守住“立身中正”這個最基本的要點。每一動勢都要留心,都要平心靜氣,想好了,認為姿勢准確了再做下一個動作,在學拳架中要努力做好動作之間的銜接。立身中正,不偏不倚,勢勢有頂天立地之氣勢,猶如一根立木能頂千斤壓力。如果剛開始練拳不把身子豎起來,不但達不到好的效果,而且對往後功夫的提高影響也很大,或者說將永遠也達不到武式太極拳的上乘功夫。為什麼說不把身子豎起來就練不好拳技呢?因為不如此,就不能上下貫穿,就談不上立身中正,也就沒有八面支撐的氣勢,從身體外形上講不符合力學原理;從身體內部來說身體受力不均,氣血流動就不能很好地協調。而且由于身體的歪斜會不自覺地做出無謂的體能消耗,如此連自己的穩定都成問題,何談禦敵呢?俗話說的“低頭哈腰學藝不高”就是這個道理。開始學拳必須像學書法寫楷書一樣,要一筆一畫、橫平豎直、有棱有角、勢勢規規矩矩,手腳要依附身體,勿自伸縮,力求守住身法,在架子正確的前提下練習,切不可潦草從事。飛一勢要有走一勢的效果,走一個架子要有走一個架子的效果。剛開始,在規矩的框子里手腳感覺呆板,沒有靈活性,但只要守住身法堅持習練,慢慢地形成習慣,為下一步凝固架子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所以初學初練武式太極拳架必須要慢,只有慢才能有時間靜下心來體認,用心體會出和掌握住拳架所要求的身法。這種練功方法看起來嚴格了些、學起來吃些力、有束縛感、進度慢了點,但這種嚴格的練法是今後在拳藝上能夠得心應手的基礎。如果一開始不注意姿勢的准確度,不立身中正、不嚴格苦守身法,一開始就想快、就想用努勁,其結果本末倒置,以後進步就慢了。所以說“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學拳容易改拳難。 第二階段:改架子階段 這是凝固架子錘煉自己的階段。所謂改架子就是改正自己在練拳過程中不符合拳理要求的姿勢,使之走向正確。這一階段是在第一階段學完架子後的繼續。在第一階段學拳架的過程中如果學得較慢、較細,掌握得較好、身法毛病較少的話,那麼這一階段將會稍省些力;如果在前一階段學得比較粗,只是在學拳架時大概地順了下來,那麼此階段必須一點點地校正。不管怎樣,改架子是一個長期艱難的過程,也是練功自律的相持階段,這一階段,如逆水行舟,只有堅持不輟,才能過此關口,必須在長期的習練過程中,逐步克服自己潛意識中不斷出現的、不符合武式太極拳科學規范的習慣性動作。在習練過程中仍然要慢不要快,要把握好重心,身心投入,時時刻刻按照動作的變化規律去細心體會,特別強調把精神集中在每一姿勢的體會上,用心感覺姿勢是否正確,也可面對牆壁上的大鏡子觀看自己的運動姿勢,切忌低頭去看自己的動作而影響拳架的氣勢和整體性。每一動勢,先問自己,身子是否豎起來了?重心把握好了沒有?周身協調好了沒有?虛實做夠數了沒有?每勢是否按照起、承、開、合的步驟做了?手和腳的位置是否恰切順隨,如有不合即速改正,如此反複錘煉,盡量在走架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刻刻留心、勢勢留意,以自己的重心為軸為根,折疊轉換,連貫協調,不可中途斷線,更不可走流水架。從而使自己的身法逐步地形成周身一家。 第三階段:走架子的階段 這是在架子逐步改正後凝固成“周身一家”的架子。這時的拳架走起來比較順,每一動勢,身法均符合武式太極拳“立身中正”的要求和規范,已經守住了太極拳的基本身法。立身中正,舉手投足無過不及,行功走架如長江大河,連綿不斷,前一個動作的完成,既是下一個動作的基礎,也是下一個動作的開始。周身一家,上下相隨,起伏得當,開合有致,虛實相間,氣完勢整。整個走架子過程中,不可以架子順了而精神懈怠,要提起全副精神、全神貫注,利用架子的順隨逐步加強練拳的力度,此階段要多磨練、細磨練,煉精、煉細、煉靈、煉出對敵意識,為了找到所要得到的感覺,此階段仍然要慢,在慢中找到技擊意識和感覺,由于順隨的拳架長期磨練,從而為下一步技擊的運用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第四階段:技擊階段 在拳架走順以後,不再為校正架子費心勞神,也就是說自己的身法已經完全符合武式太極拳的要求,“立身中正”再不是口頭上的了,而是成為自己的良好習慣,舉手投足皆合拳理,此階段仍要堅持按照武式太極拳要求習練。此時的練法要逐步將精力轉移到增強敵情上來,每一動勢問自己,對手用大力擊來,我何以對之?以何迎之、勝之?也就是說,對手擊來我怎樣用太極身法拿住敵人,控制住對手。這一階段要在走架子時把無人當有人,勢勢制敵,在與人打手時把有人當無人,勢如破竹。正如前輩李亦佘先生論述:“自己安排得好,人一挨我,我不動彼絲毫,趁勢而人,按定彼勁,彼自跌出。”這句話很形象,它是功夫上乘時與敵人交戰時的真實感受和寫照。“自己安排得好”,一方面有自己運用得當的意思;另一層涵義是說自己有實力安排好,這是因為經過長期習練,自己身法中正,重心穩固,功夫純青。試想以自己長期習練形成的有八面支撐之氣勢的勁力和剛柔相濟的太極身法去迎接來犯之敵,有什麼可以安排不好呢?“人一挨我”,指對手稍挨上我,我內里如同觸電一樣警覺。“我不動彼絲毫”,是指我外表不動讓對手認為我沒有警覺,而內里在做迎敵的調整,這里的“不動”並不是不動,而是外表好像沒動,而內里卻以足夠的勁力在運動,在做吃住對手重心的行動。“趁勢而人”,由于前面的“不動”麻痹了對手,所以在時間的准備上我先于對手,我已經暗中吃住了對手的重心,此時對手大勢已去,可還沒有認識到自己的處境。此時,我可以明著讓對手感覺到自己的重心被我完全控制,試想對手的重心都被掌握和控制住了,還有什麼不好解決呢?所以“按定彼勁”,我以八面支撐的的正中氣勢向一個連自己重心都控制不了的對手施加壓力,對手感到了壓力和威脅後,自然要做本能的反抗,但想反抗又無法抗拒的時候,其身子僵化,這股僵勁頂來,我便順著這股僵勁順勢發放,所以“彼自跌出”,對手便隨著我的發放順勢被拋跌出去。整個技擊過程是客觀的,是形勢發展的必然,而不是主觀臆斷強行的結果,它是對手讓你怎麼打就怎麼打,而不是你想怎樣打就怎樣打。這便是武式太極拳的技擊妙處。 第五階段:無畏、無敵的精神境界階段 這是功夫上乘的最高階段,這一階段的到來是前四個階段的體現,達此階段後再不須為掌握拳架、走順拳架、如何禦敵等身法和意識上下功夫了。也就是說防身禦敵已經是自己的良好習慣和潛意識的本能動作。此時並不是說不須要練功了,此時練功有心曠神怡的忘我境界。古拳譜說:“練功一日、技精一日。”又說:“功彌久而技彌精亦。”現在的練不是原來的時時勢勢依規矩的練,而是一種更高境界的依規矩、破規矩,破規矩、還要守規矩的練。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練功或實戰時身法要守住,精神要放開。雖然放開了,但身法永遠是太極身法,也就是古拳譜所說的全以“氣”而言。這里所說的“氣”是一種氣勢,是從精神上而言的,並不是指呼吸之氣或一般意義上的空氣,這是一種感覺,而感覺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拳無定向、身心相隨,這時的拳,不單指拳頭狹義的概念,而是廣義上的整個太極身法。周身上下處處是拳,挨哪兒,哪兒發,神志專一,氣勢鼓蕩,精神貫注,有遇敵欲吃之勢意,真正形成內固精神外示安逸的上乘功夫。 練武式太極拳不但使人技藝超群、延年益壽,更重要的可使人陶冶情操、改變氣質、處事祥和、遇事冷靜,有脫胎換骨之感,提高生命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