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進取之道 第三章 喜出望外

也許是因為我在西北贈書的活動聲勢搞得太大了一些,波及的范圍太廣了一些,惠及的人數太多了一些,結果連遠在京師的太宗皇帝也風聞了此事,當然他並不可能了解我大肆置辦印刷廠的最終目的,只是單純的以為我就是為了解決西北民眾的讀書識字問題。

“刊印書籍,教化民眾,這是義舉啊!”太宗皇帝在上早朝的時候,跟幾位大臣們談及此事,臉上盡是歡愉之色。

與楊家關系良好的幾位重臣都紛紛贊揚,說皇帝有識人之明。

王欽若在一旁聽了,心中有些不太高興,與身旁的丁謂對視了一眼,丁謂立刻會意地走上前去,對著皇帝行了禮,然後給各位宰輔逐一行了禮,這才抑揚頓挫地說了起來,“陛下,各位大人,下官有句話憋在心里,不吐不快。”

王欽若和丁謂都是韓王府中提撥起來的新寵,才學倒是很有一些,就是為人氣度狹小,嫉賢妒能,專善結黨營私打壓同僚,仗著有韓王趙恒給撐腰,在朝中每每向太宗皇帝獻媚取寵,因此官職上升得很快,此時見到別人建功立業,他們的心中就有些不爽快了。

丁謂此人,機敏有智謀,狡黠過人,善于揣摩人意,通曉詩、畫、棋、音律,才學為太宗皇帝所喜愛,因此進士及第之後就被太宗皇帝任命為鐃州通判,很快便提升到工部員外郎的位置上。

“哦?”太宗皇帝一愣,看了看丁謂道,“謂之有何話說,盡管道來?”

丁謂又拜了一拜,滿面笑容的說道,“方才聽了楊樞密副使在西北義贈書籍的壯舉,微臣的心中著實仰慕得很,再想起楊大人智退契丹,西逐黨項的事情,更是佩服的不得了啊!我大宋有如此良臣,實在是國家之幸,陛下之福!”說著臉上露出一副高山仰止心向往之的表情。

眾人包括太宗皇帝都以為丁謂只是老毛病犯了,想要恭順聖意,拍拍皇帝的馬屁,只有王欽若在一旁心中冷笑不已,兩個人早就有十分的默契,怎麼可能看不出丁謂打的什麼算盤,眼下只是默然不語,等著丁謂繼續說下文。

果然丁謂發揚了自己專于計算的特長,慢條斯理的說道,“微臣方才算了一筆帳,感覺很不對頭啊!只覺得此事有些蹊蹺,所以才斗膽說出來,期望陛下與各位大人能給下官找出一個答案來。”

站在上首的參知政事呂端微微笑了笑,怎麼不知道丁謂的秉性。“丁大人倒是太謙虛了,若論起算計來,能夠及得上謂之的人可寥寥無幾啊!”

“有什麼話,直接說就好了,朕可不喜歡你這種婆婆媽媽的作法。”太宗皇帝皺著眉頭說道。他還惦記著下朝之後去看看新進的那幾位美人,哪里有閑工夫聽丁謂在這里閑扯?

丁謂察言觀色,立刻發現自己有違逆聖意的危險,便立刻簡單明了的板著指頭計算道,“微臣想了,在京師之中,如果要印制楊大人所贈的一整套書籍,成本就要四十兩銀子之多,還不計算書商所賺取的利潤,以及販賣書籍之人的運輸保養差價,幾項花銷加起來,怕沒有八十兩銀子之多?各位喜愛買書的大人,自然是知道下官所言不虛的!”

眾臣子聽了以後,自己也在心中盤算了一番,果然覺得丁謂所言甚是有理。

太宗皇帝見眾人對丁謂的計算沒有提出異議,便問道,“謂之對書市倒是非常了解,不過這與你要說的事情有什麼關系呢?”


丁謂有些迷惑不解地問道,“楊大人賣出了一千套書,贈送了一千套書,即便算成本,也要花費八萬兩銀子,若是記取通常的利潤,就越過了十六萬兩銀子!可是所說楊大人售出的一千套書,也僅僅是按照一套書籍十兩銀子的越低價格,收入不過一萬兩而已!那豈不是說,楊大人僅此一項,就虧了少則七萬兩白銀,多則十五萬兩白銀嗎?前些日子臣在戶部當差,也知道楊大人進軍西北時,僅僅領取了五萬兩白銀的軍餉,難道說這些書籍,都是楊大人用私產來墊付的不成?微臣雖然十分敬佩楊大人的義舉,可是卻覺得單靠散發私產來救助西北民眾,似乎也不是正道啊!”

太宗皇帝聽了以後一愣,顯然他從來沒有過這個成本問題,此時聽了丁謂的解說,倒有些迷惑了。

“陛下,丁大人所言,很有道理!”一旁的王欽若知道自己上場的時機到了,便挺身而出,義正詞嚴地說道,“楊大人此舉,頗有市恩于西北百姓的嫌疑,不符合自己一個封疆大吏的身份!或是各地大員們紛紛效仿,豈不是說朝廷的恩賞不夠,陛下的恩澤不深?”

太宗皇帝又是一愣,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丁謂卻又接口說道,“況且,楊大人對外贈書固然是好事,倒也罷了,可是以低于市場價格幾倍的方式向外售書,未免會沖擊到現有的書市,令人誤以為他是挾朝廷之威,打壓印制書籍的商人們,造成書市恐慌的負面影響,這與我朝不與民爭利的國策嚴重不符啊!因此微臣以為,此事值得商榷!還望陛下與各位大人能夠重視此事,不至于因此而影響國體,則微臣的擔憂也就是杞人憂天了,如此則社稷幸甚,萬民幸甚!”說罷又深深施了一禮,方才退入班中。

一番分析下來,大臣們都在議論紛紛,而太宗皇帝也有些搞不清楚狀況了,不由得將征詢的目光轉向了幾個重臣,想聽一聽他們的建議。

幾位身在中樞的重臣們都謹慎地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基本上是不贊成與民爭利,可是對于贈書的事情卻也支持,這就很難下一個決斷了。因為事情明擺著的,這件事情說起來算不了什麼,可是要細究起來,的確有些不妥當的嫌疑,就看皇帝的意見是什麼了,身為大臣,直接抒發自己的見解是必要的,可是替皇帝決斷就是僭越了。

“陛下,既然各位大人對此事存有疑慮,不如叫楊大人將事情的始末寫一個詳細的呈文,命快馬遞上來,其中的曲折,眾人自知,到時候再下結論也為時不晚啊!此時我們不了解詳情,驟下結論,未免有些草率,畢竟,事情的發生地點是在千里之外——”最後還是呂端總結了一下大臣們的意見,對太宗皇帝建議道。

太宗皇帝點了點頭,認可了呂端的建議,立刻下旨,命人以快馬解遞到西北。

贈書活動結束以後,我在西北士林中的聲望和地位立刻提升了很大一截子。基本上除了幾個先賢外,無人可以企及,一千套的免費贈書與十兩銀子一套的低價銷書,使得經典書籍在西北得到了初步的普及,起碼每隔幾個村莊里面都有一套非常完整的正版書籍套裝。以此為藍本,他們可以抄寫出許多的手抄本,對于西北的文化事業絕對是一個極大的促進。

而今,我又想起了一件事情,正在新建的印刷廠里同駱冰兒一起研究關于新型的簡易印刷技術的可行性與實用價值。

所謂的新型印刷技術,就是那種利用鐵筆在蠟紙上面刻字,然後用油墨滾筒印刷的簡單技術,之所以會想到這個,就是因為當年我在上學的時候,曾經被老師叫去印制複習資料,所用的正是這種簡單設備,出于好奇,我曾經拆開那東西看過,具體的構造雖然已經模糊了,但是大致原理還是記得的,此時與駱冰兒商量,只不過是為了將那東西重現出來而已,因為我知道,這東西雖然簡易,可是要印制一些急用但不是很講究的東西卻很實用,而且,它的印刷成本更加低廉。

隱約之間記得,那東西應該是由三部分組成的,一個進紙系統,可以將紙張自動卷起來,然後是一個由幾個滾筒構成的印刷系統,然後是出紙系統。

經過幾天的試驗之後,我們已經做出了可以由兩個人配合使用的油印機,所使用的油墨正是利用我的秘方特制的油墨,兩人使用熟練的情況下,一個時辰中可以印制出近千頁的資料來。


起初試驗的時候,滾筒之間滲漏出來的油墨經常會將紙張的背面弄得汙染成一片,後來我在下面加了一個金屬片來將殘墨刮入搜集盒之後,才解決了這個問題,收集下來的玒墨經過簡單處理之後,還可以重複使用,算是一項節約的措施。

“這樣大致可以投入量產了,如果使用你的水利設備,只要將速度調節好,就可以成為全自動的印刷設備了。”我非常欣喜的看到又一項劃時代的研究成果誕生了。

駱冰兒笑著說道,“大人的想法真是奇妙,想不到用上這個機器,我們只需要定時添加紙張就可以印刷出成品來,可是省卻了不少的工夫,況且這東西也不複雜,很容易就可以仿制出來,相信以後我們印制出來的作品一定可以遍及整個天下。”

“不錯!”我點頭同意道。

油印機印制出來的東西雖然不是很精細,但是貴在成本低廉,可以說主要的開銷都在紙張和油墨上,人工的成本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基于這一點,日後我的主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提高紙張的產量和質量,是時候在西北建立幾個大規模的造紙廠了。

聯想到西北到處都種植著的麥子高粱玉米等農作物,以及漫山遍野的灌木叢,很多都是造紙的上好原料,我就仿佛看到了一堆堆的黃金在向我招手。

“只要動動手,黃金遍地有啊!”我忍不住臆測道。

“大人,前日我去見你,發現衙門里面養了很多的鴿子,飛來飛去很討人喜歡,能不能送我兩只呢?”駱冰兒忽然提了個要求出來。

“嗯?”我被駱冰兒打斷了思路,不由得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連忙說道,“駱小姐喜歡養鴿子?”

“我喜歡看它們吃食的樣子和咕咕的叫聲。”駱冰兒回答道。

我滿口應承下來,“沒問題,回頭我親自選兩只送你那里。”

兩個人正在說話之間,忽然有人來報,京師的信使送來了皇帝的旨意。

接到旨意之後,仔細一看,原來皇帝對我贈書的事情表示比較滿意,卻對售書的價格存在疑問,並且提出了有大臣認為低價銷售沖擊了書市,會給其他的書商造成一定的影響,然後直接問我為什麼要以低于市價數倍的價格來進行銷售,並要求我寫一個詳細的呈文遞回京師。

我立刻明白了事情的經過,心中不由得苦笑不已,風頭太盛畢竟容易招人嫉妒,沒想到我已經遠在西北,仍然有小人給我上眼藥。

想了想後,我命人將信使好生招待,然後自己開始動手寫起呈文來。


我在呈文中將自己鼓勵西北興建各種大型產業,以改善民生,發展教育以改進人性的過程詳細的說明了一番,並介紹了西北印刷業的巨大發展,並且強調了它對現實的強大促進意義。至于為何成本如此低廉的原因,則將以活版印刷代替雕版印刷的過程寫了一個簡單的說明,並配合圖畫,相信只要對方一看到這個東西就會明白。

最後我靈機一動,直接將呈文的內容用蠟紙刻了出來,然後將信使找來,拿出一台已經制作好的油印機,搭上蠟紙,放好紙張,然後命人轉動搖柄,就見一頁頁印刷好的紙張從另一個出品中有序地吐了出來,在下面的承接盤中整齊的碼成了一摞兒。

那信使見了之後,大為驚奇,想要將油印機帶回京師去,而我則以這東西不便搬運給拒絕了。若是皇帝跟我要,自然沒有辦法不給,可他一個小小的信使,卻沒有理會的必要。隨同他一起回京師的,還有我利用活版印制的全套書籍幾十套,用來送給太宗皇帝,算是一份兒心意。

那信使直到走的時候,也沒有想通為什麼一張張的白紙經過了那個小盒子以後就變成了寫滿字的成品,回到京師以後,立刻將我的呈文獻上,並且將他在西北見到的油印機大肆誇張了一通兒,只道那東西是上天恩賜下來的神物一般。

眾人聽了自然不肯相信,紛紛向那信使詳細詢問,最後太宗皇帝看完呈文之後若有所悟,吩咐人將那些油印的紙張分發給各位大臣,命大家仔細觀看,然後再取過來活字印刷的書籍翻閱,果然字字清晰無比,排列整齊,看起來沒有絲毫的滯礙之處,更加難得的是油墨清晰而沒有沾染到別處,字跡優美,比起民間印坊所出的書籍好上百倍。

“原來如此啊——”看完那些介紹資料之後,身為宰輔的呂端首先拍案叫絕道,“果然是個好辦法!難怪可以將印刷的成本降低到如此地步!這活版印刷的確是一個利國利民的好東西!”

出身苦寒的前任宰相呂夷簡和新任的參知政事呂蒙正這回同時了呂端的一邊,同聲恭賀道,“陛下,大喜啊!”

太宗皇帝有些高興,卻也有些奇怪地問道,“兩位愛卿,何喜之有?”

兩人都是太宗皇帝的股肱之臣,與呂端湊到一起,被人稱為“三呂”,聲望名節都是一時無二的人選,平時難得政見相合,此時卻在活版這件事情上達成了一致,不能不說明事情的重要性。

呂蒙正拜了三拜以後,非常懇切地說道,“當日微臣年幼之時,家中貧寒,上不起私塾,全靠家母以枯枝劃地來開蒙,後來四處借閱別人的書籍來閱讀,可謂十分不易,後來借宿在寺廟中讀書,其中的辛酸景象至今猶在眼前一般,推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書籍太少的緣故。而如今,有了活版印刷,書籍印刷的成本降低了很多倍,速度也提高了不止數十倍,必然會導致書籍的價格大幅下降,如此,貧寒子弟也可以擁有自己的書籍了,天下士子,莫不從中受到恩惠,我大宋選拔人才時,就要更容易得多了!”

呂夷簡在旁感慨道,“老臣活了七十多歲,除了當日被陛下點選為進士外,今日最是開懷,不為別的,就為天下的讀書人都可以讀到更多的書籍了。”

眾臣們此時紛紛恭賀,太宗皇帝也喜上眉梢兒,深深感到自己選用的人才確實沒有令他感到失望,大宋畢竟是以文官政治來左右朝政的,印刷術的改革所惠及的,首先就是讀書人,這叫他們如何不感到高興?

“來人啊,擬旨——”太宗皇帝高興地喊道,“朕要重賞辦成此事的有功之人。”

于是半個月之後,我又得到一個西北防禦使的兼職,而參與了活版印刷工程之人,也得到了朝廷賞賜的祿米和獎勵文書作為特別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