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短命的王朝



崇禎十二年(1639)夏,李自成獲悉張獻忠在谷城降明後複叛、重舉義旗之後,忙召集數千人前往支援張獻忠在羅喉山對明軍作戰。第二年九月,自成被圍在四川魚腹山,但他信心堅定,部下殊死戰斗,終于突破封鎖,越湖北進入河南,會合了河南農民軍,打出了新局面。幾個月內,他的隊伍從五千余騎竟然發展到十幾萬人。

崇禎十四年(1641)一月,自成率軍攻破了洛陽,處斬了萬曆皇帝最為寵愛的明福王朱常洵,抄獲王府、富室存糧數萬石、金銀數十萬,分給百姓。這時正是李自成最得人心的時候,他的隊伍又進一步擴大,迅速發展到了一百多萬人。

就在當年二月,他以50萬兵一圍開封,疾走三晝夜後,與明軍相持七天。在親臨前線指揮時,不幸為流箭射中左眼,而且明軍援兵將至,他只得暫時撤退。七月,他與羅汝才聯軍,先後進行了項城、襄城、朱仙鎮、家頭寨、汝甯戰役,攻克14個州縣,殲滅明軍40余萬人。到此,中原明軍主力基本被殲。十二月,他再圍開封,激戰20余天,因明軍偷襲其糧草地,便舍開封南下。次年五月,他以百萬大軍三圍開封,采取圍城打援的戰略方針,列營數十座,將開封團團圍住,明援軍40萬在他的凌厲攻勢下四散逃亡。開封守軍絕望,明軍黃澍、嚴云京、高名衡在朱家寨扒開黃河大堤,致使古城舉目汪洋,37萬居民,幸存僅3萬余人。開封既成水鄉,攻城失掉意義,他揮兵南下。崇禎十五年(1642)底,自成占領荊襄,提出了"三年不征,一人不殺"的口號。

短命的王朝

崇禎十七年(1644)正月,自成宣布建立大順國,改西安為西京,年號"永昌",完善機構,開科取士,免除貧民賦稅,勒令官僚、地主助餉,安置流民,獎勵墾荒,鑄永昌錢,造《甲申曆》。二月,他率大軍由龍門飛渡入晉,破蒲州、汾陽、太原、忻州、代州,接受明大同、宣府、居庸關守軍投降。沿途將士嚴格執行"馬騰入田者斬"的命令。百姓擁護這支"不殺人、不愛財、不奸淫、不擄掠、平買平賣、蠲免糧錢"的農民大軍。他即于三月十六日兵臨北京城下,翌日開始與劉宗敏會師攻城激戰。十八日午時,他設座于彰義門勸降,在軍前連發三箭說:"軍兵入城,有敢傷一人者斬之。"下午太監曹化淳便開門投降。至半夜軍隊攻入內城。崇禎帝在煤山(今景山)自縊。十九日上午,自成頭戴白氈笠,穿藍縹布箭衣,乘烏騅馬,率大隊由德勝門進入皇宮,終于推翻了統治276年的朱明王朝。沿途百姓焚香結彩,夾道歡迎。自成貼出安民告示,召見父老,詢問疾苦。

但大順軍進京不久,便出現了重大的戰略失誤:他們忽視了關外清軍的威脅,吳三桂拒絕投降。四月,自成率軍東征,在山海關一片石意外遭到了吳三桂和清軍的聯合夾攻,大敗而歸。二十九日他在北京倉惶登基,三十日就撤離了北京,經固關入晉返回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