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 是那樣

"什麼?"趙霜躲在自己的溫暖小屋里聽到藍楓再現人皮案,著實吃了已經,這怎麼就野火燒不盡了還?

不過再細一想,人皮案再現也在情理之中.

林楚審的糊塗案,既沒有查清楚人皮的用處,也沒有抓到收購人皮的西巫人.

而且趙霜覺得,最最關鍵的是,沒有弄清楚究竟是誰第一個將剝皮販賣這一罪惡的行徑傳到藍楓縣的.

總不會是孟階前等三個員外結伙去西巫國進修,回來將技術傳給手下,開始犯罪吧.

袁溪道:"奴婢聽得清楚,前面的差役就是這麼說的."

趙霜捂了捂手爐道:"這會兒麻煩了,林楚叔侄已經走了,趙爹爹可不怎麼擅長破案."

想到這兒她眼睛一亮:"這個機會好啊,這不正是送上門來的把釀酒師請回來的機會嗎?袁溪,快,磨墨,我要給林大人寫信."

袁溪立刻去書桌磨墨,趙霜自然不會提起毛筆寫字,她拿起一根鵝毛(付甯從藍楓酒樓收集的鵝毛),蘸著墨汁開始寫字.

西廊省省會西京,提刑按察使司.

林楚打開信件看了一遍,眉頭不禁皺了起來.

林聞缶興沖沖跑進屋子里道:"六叔,聽說藍楓縣給您來信了?是趙大人的信嗎?"

林楚心里不忿,這侄子回來後表面在府里讀書寫字,其實心里還在惦記著藍楓縣的小丫頭,這不,一封信狐狸尾巴就露出來了.

林楚將信遞給林聞缶道:"不是趙大人寫的,是趙姑娘寫的."

林聞缶遲疑但還是將信接過來道:"我看適合嗎?"

他聽下人稟報過,藍楓縣給林大人送信來了,而不是給他林公子送信來了,雖然不知道為什麼,聽到叔叔說是趙姑娘給叔叔的信,他心中竟然有些酸酸的.

林楚道:"沒什麼不方便的,藍楓縣又出現剝皮案了."

林聞缶一驚,一目十行……其實整個信也就兩行,字很小,顯然是用鵝毛筆寫成的,鵝毛筆在書寫小字方面的確很占優勢.

信里說,"藍楓縣再現滅門剝皮案,請林大人叔侄來藍楓破案."

林聞缶都忍不住吐槽這姑娘直率,把堂堂一省提刑按察使大人當自己家的下人一般使喚.

但是又不得不承認,這樣直接的信對于林楚有著致命的誘惑,他太喜歡破案了,特別是有挑戰的案件.

上次的藍楓人皮案結案,林楚就有些不滿,案件結的不夠完美,但迫于上面的壓力,必須結案不能再追究細枝末節,穩定民心重要,才宣布徹底結案的.

這次藍楓再次案發,正好給了他完善所有細節的機會.

林聞缶道:"六叔,您還去藍楓嗎?"

林楚摸摸自己的美髯道:"別光問我,人家信上也邀請你了,你去嗎?"

林聞缶的臉頓時紅了,一時語結.

⑻bOoK.сOm


林楚歎口氣道:"唉,樂之啊(林聞缶字樂之),趙姑娘呢,的確是個不錯的姑娘,雖然直率不拘小節一些,但博學多才,是個不多見的奇女子.趙家與我林家都算是官宦人家,門第也算相稱,但是趙姑娘那自由瀟灑的性格恐怕第一個就忍受不了我們林家的規矩,而我們家的老太太怕是也不會受得了趙姑娘的性格的."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你還是早點滅了心里那點火吧,叔叔我也年輕過,知道年輕人的情愛,也就是那幾年,過去就都一樣了.

林聞缶羞紅臉道:"六叔,沒有你想的那樣……"

"那是那樣啊?"林楚饒有興致,又勝券在握地問道.

林聞缶吱唔半天道:"其實,趙姑娘找我應該不是男女之情,她似乎是想讓我釀酒給她喝的."

"哈哈哈……"林楚似乎聽到了一個很好笑的笑話,但是笑了半截,又戛然而止.

似乎,好像,也許,可能,應該,就是那麼一會兒事兒呢,在趙姑娘眼里,無關乎男女,無關乎美丑,她在意識的只是美食,她調教身邊的人成為美食高手,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入得了她的青眼被她調教,似乎她也有自己的標准.

而且她的標准似乎都非常精確,辛家攤子的豆腐腦,白家攤子的燒餅咸菜,于記食肆的粥,錢家面館的拉面,還有路上吃過的豆制品,據說是個一個叫秀秀的村姑在趙霜指點下做出來的.

林楚眼神熱切地看向林聞缶,莫非自己的侄子有釀酒的天份?

那樣送去給趙姑娘學習釀酒似乎也不錯的啊……林楚砸吧砸吧嘴,似乎有美酒的口中的味道.

林聞缶不知道,就這一會兒功夫,自己的六叔已經把自己賣給趙霜了.

叔侄兩個正說話時,一名手下來報道:"大人,馬匹,行禮,跟隨人員已經准備好了."

林楚道:"好,我們立刻出發."

林聞缶道:"六叔,去哪兒?"

林楚:"藍楓縣."

剝皮案再現藍楓縣,而且是以滅門慘案的方式出現,這比以前只是綁架乞丐流民的震懾效果要強悍太多.

現在藍楓縣的街道上即使是在大白天都見不到幾個人影,家家戶戶大門緊閉,並且很難敲開.

被滅門的姜叟家所在的街道上更是人影稀少,有人就算出門,能繞過姜叟家也會繞道的.

與姜叟家相隔不遠的一家包子鋪,生意更是冷清到一天沒有一個客人上門.

滿滿五籠屜的包子,一個都沒有賣出去,幸好現在天氣寒冷,包子不會壞掉,包子鋪的父女兩人可以留著慢慢自己吃,如果明天有客人來,也可以便宜點賣給客人.

但是這麼多包子,父女兩人要吃到什麼時候?明天還要不要接著蒸包子?蒸了還會不會接著剩下?

女兒收拾妥當,開始著手准備明天蒸包子要用的材料了.

老父親頓了片刻道:"閨女啊,俺看咱們還是別准備了,明天……這幾天都不用蒸包子了."

女兒執拗道:"案件總會過去的,總會有客人來的,這條街不會總是沒人影,再說明天是集市日,鄉下也會有很多人來趕集擺攤兒的."



⑻bOoK.с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