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七 昔日的鎮南王

天弘國的城市已經不分生活區和商貿區了,臨街的店鋪都在搞經營.

街上人流如織,車馬喧鬧,古代經濟繁榮可見一斑.

趙霜一行人從北門入城,行不多時,經過一處大宅院,高大的朱漆大門,門口一邊一座一人多高的大獅子.

行走的人都會忍不住向高大的門樓望一眼,心里或者嘴上感歎一聲:"好氣派的宅院!"

見過紫禁城,逛過帝都城有名的王府花園,趙霜倒是沒有覺得這宅門多氣派.

旁邊的付甯也沒有什麼表情.

排燕山的弟子們,有的驚歎,有的講起自己在京城見過的更氣派的府邸.

走過這處宅院後,排燕山一位年老的弟子道:"你們可知道這是誰家的府邸嗎?"

一名年輕女弟子道:"那不是寫著周府嗎?自然是周家的府邸了."

年老弟子笑笑道:"現在是周府,九年前,這里還是甯府,大名鼎鼎的鎮南將軍甯侯在藍湖城的府邸.甯家在京城的府邸比這里的還要氣派.那些年,鎮南將軍一脈繁花著錦,著實紅火,轉眼說倒就倒了,一夜之間誅九族,現在府邸都變成別人家的了!"

秋掌門道:"鎮南將軍在江湖上的口碑一直不錯,天弘國初建國的時候,南面疆域只到長江,長江以南的南楚倚仗經濟富庶,年年騷擾天弘國的邊境,是初代鎮南王率領十萬大軍跨過長江,掃蕩南楚,滅了南楚,將天弘國的疆域擴展到長江以南,一直到離江.據說也有江湖人士在鎮南王麾下協助作戰."

年老的排燕山弟子秋銘(總算是個有名字的龍套了)道:"是啊,每代鎮南王都與江湖交好,江湖上的好漢若是有難處找到鎮南王府,曆代鎮南王都會毫不遲疑的伸出援助之手.送些銀錢是最小的事情,幫助江湖人士去牢里撈人也是最常有的事情."

一名年輕弟子道:"後來鎮南王被誅滅九族,是真的謀反了嗎?"

秋銘道:"謀反?皇帝要殺的人,有多少不是借著謀反的罪名殺的?以鎮南王的實力,真的要謀反,怎麼可能坐在家里等著皇帝把自己一家殺光呢?"

趙霜舉手道:"有個問題,剛剛你說鎮南王甯侯,到底是王還是候啊?"

秋銘道:"初代鎮南王一開始是封王的,但每一代鎮南王都被皇帝猜忌,從王降為候,又從候升為王,來來回回,五代鎮南王,折騰了好多遍.第五代鎮南王被誅九族前是被降為候的."

趙霜道:"還有一個問題啊,既然鎮南王與江湖的關系很好,為什麼江湖上的俠客們當時不救救鎮南王?就算救下鎮南王的一個後代也好啊.評書里不都是這麼講的嗎?"

秋銘歎口氣道:"九年前,傳出鎮南王一家因為謀反被下獄的消息後,整個江湖傾巢而動,那盛況比今天救白大俠還要轟動,可是鎮南王他老人家忠心耿耿,甯願引頸就戮也不違抗聖旨.其實有小道消息說,鎮南王的小兒子被人救了出來.江湖人士找了這麼多年,也沒有找到一點蹤跡,看來只是一個小道消息而已."

擂台就設立在兩湖總督府外的演武場上,眾人一邊說著話,一邊就到了演武場.此時堪比半個天安門廣場的演武場已經是人山人海.

趙霜牽著馬缰繩道:"馬怎麼辦?我們就牽著馬擠進去嗎?"

秋掌門道:"演武場東面有個寄存馬匹的馬廄,我們繞過去,將馬匹寄存給人家,自然有人喂馬."

寄存了馬匹,眾人隨著人群,往中央的擂台走去.

演武場上人聲鼎沸.

趙霜道:"這也沒有個高音喇叭,喊話也沒人聽到,怎麼知道要開始?"

話音剛落,擂台處響起咚咚咚的戰鼓之聲,鼓聲震天,頓時人聲漸漸落了下去,最終,整個巨大的演武場只剩下鼓聲.

鼓聲落下後一名大漢扛著一柄沒有帶鞘得刀躍上擂台,沖著四方拱手道:"在下鍾鳴刀,是今日的擂主.只要有人能打贏我,九日擂台的第一關就算你們過了."

鍾鳴刀話音剛落,台下頓時人聲四起,比剛才還要鼎沸,不過大都是叫罵之聲.

無非是些"江湖敗類","替狗官做事","納命來"之類的話.

鍾鳴刀在江湖上風評極差,本來就招人恨,現在居然又替官府做事,對抗大家營救白大俠,更加讓人恨之入骨.

鍾鳴刀出現在九日擂台賽的第一日,更加出乎排燕山弟子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