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嚴筱舫的曾孫女嚴仁美 第30節:奉獻使她更美麗

奉獻使她更美麗

嚴仁美在23歲生日時,趙四小姐趙一荻(吳靖的丈夫趙燕生的親妹妹)送她一本非常精致的日記本,從此開始記日記。這本日記本記了5年。到她28歲生日時,孔令儀又送了一本,又記了5年。第三個5年的日記本也是孔令儀送的。再後來的日記本是一個親戚、在東亞銀行任職的簡悅強先生送的,因為該銀行每年過年的時候總會印一些小日記本分送客戶,嚴仁美每年會得到一本,所以後來的日記是一年一本,一直到十年浩劫降臨,那時他們已經搬到衡山路上的西湖公寓。

“文革”中嚴仁美知道這幾十年的日記是禍害,趕緊撕的撕,燒的燒,處理乾淨。但是前面那厚厚的三本日記本是精裝本,皮封面,共6片。內容撕碎了,封面卻撕也撕不碎,燒也燒不成,還不敢隨意往垃圾桶里丟,那年頭垃圾桶里也會有人去檢查。後來竟是分別托了六個人分六次帶出去扔掉,總算沒有出事。六十年代末,形勢稍微平穩些了,她積習難改,又開始記日記,這一記又記了幾十年,雖然都是個人經曆,但處處有著時代的烙印。

“文革”中她家所住的天平街道是重災區,無可逃脫地被抄家。丈夫單位只發給他們每人15元生活費,兩人每月只有30元錢,這點錢連付西湖公寓的房租都不夠。好在孩子們都工作了,有的在北京,有的在武漢,也有在上海,孩子們每月給他們寄錢過日子。

由于嚴仁美長期積極參加里弄的工作,全都是義務勞動,不僅從不拿一分錢,還經常參加捐款捐物,所以在里弄里跟大家關系處得很好,受到大家的愛戴。干部們無論是街道里弄的,還是市委統戰部或是僑聯、婦聯的,都稱她為嚴大姐。在天下大亂的那些年頭,里弄干部和大媽大嫂們主動來保護她,使她從未挨過批斗。一旦風聲緊了,就會有人用各種方式來通風報信,她就會提前從後門躲出去。

粉碎“四人幫”以後,她又恢複了過去的活力,擔任了徐彙區天平街道僑眷聯誼小組的副組長(正組長是榮漱仁,她們當年是中西女中的同班同學)。除了聯絡僑眷,組織僑眷參觀學習,爭取海外華僑投資國內企業,她本人還親手辦起了兩個實業,一是開在建國西路上的“僑友服務社”,是僑眷集資辦的小賣部,她是法人代表。她憑著人頭熟的關系優勢,常能批發到市場上的緊缺商品,如絲光毛巾、精紡絨線、優質煉乳等,因此效益非常好。二是在高安路辦了一個“僑星托兒所”,她任副所長,招收了40名幼兒,因高質量的伙食和幼兒教育享譽當時。

這兩項實業,不知花費她多少心血。所賺下的利潤,全部用來聯絡僑眷,組織僑眷外出活動。辦“僑友服務社”時,為了節省開支,她甚至會跟同事一起,一左一右地坐在“黃魚車”兩邊,到浦東去批貨……因此她所在的僑眷小組,活動最豐富多彩,年年被評為先進組織,1983年還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