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少年時代:請稱呼我為“史大膽” 第1節:序  言

序言

在改革開放30年的浪潮中,史玉柱無疑是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曾經有人說,如果要拍一部好萊塢式的商人電影的話,史玉柱無疑是最好的題材。

1989年,史玉柱以4000元起家,僅用了短短6年時間便位居福布斯“中國大陸富豪排行榜”第8位;可是,轉瞬間財富付之東流並淪落為負債2.5億元的“中國首負”;然而,沉寂兩年後便東山再起,其輝煌程度甚至還勝過了當年的鼎盛時期,成為了當代中國“鳳凰涅槃”的樣板。

在史玉柱身上,除了他的那些技術層面的東西外,我覺得更值得敬佩的則是他的精神,一種勇于面對失敗,敢于承擔責任、頑強拼搏的精神。“我覺得失敗之後可能有兩種人,一種人是精神上被打擊得太狠了,一蹶不振;另外一個是失敗了,但是精神還在,頑強的精神還在。只要精神還在,完全可以再爬起來。我一直有一個概念,失敗是成功之母,成功是失敗之父。”在2007年征途公司上市當晚,史玉柱這樣總結自己。

的確,史玉柱無論是在他創業之初,還是在輝煌之際,甚至在淪落之時,以及重生之後,他的血管里都始終奔騰著勇往直前、不畏困苦、敢于擔當的熱血。中央電視台《贏在中國》總制片人王利芬曾這樣評價他:“如果有人告訴我史玉柱為人不錯,我就會認為說這話的人為人不錯。其實在我心里,對史玉柱的認可與否,成了我判斷人的一個重要因素。”

當巨人大廈倒塌,討債人蜂擁而至之時,史玉柱莊重承諾:“欠老百姓的錢一定要還。”也正是出于這種“還債”的動力,史玉柱終于東山再起,且賺錢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還債。

其實,早在1992年,就有知名媒體搞了個民意測驗,問人們最崇拜的兩個人是誰。答案一出天下驚——一個是比爾?蓋茨,另一個就是史玉柱。在1997年巨人集團崩塌之後,有位浙江大學學生致信史玉柱,“你要不站起來,你就傷害了我們這代人的感情”。

作為一個曾經的失敗者,史玉柱認為:“一個人倒下去之後,這個人的價值應該是增加的,因為教訓能夠使一個人成熟,成功能夠使一個人頭腦發昏,失敗能使一個人更有價值。”

可以說,任何人都無法躲避失敗。成功之人的成功之處,很大部分就在于如何對待失敗。史玉柱曾這樣說:“當巨人一步步成長壯大的時候,我最喜歡看的是有關成功者的書;在巨人跌倒之後,我看的全是有關失敗者的書,希望能從中尋找到爬起來的力量。”面對失敗,史玉柱不斷總結,不斷完善,不斷進步,在迷茫的時候總是虛心向別人求教。

曾有企業家這樣說,“如果是現在把我歸零,我仍然可以再來一次”。然而,史玉柱則是在資產為負數,甚至負得還很多的時候站了起來。應該說,他是中國迄今為止唯一經曆了“大起——大落——又大起”這樣一個完整過程的著名企業家,他創造了一個中國乃至全球經濟史上絕無僅有的傳奇故事。

成傑

2008年10月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