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浮華背後:定很高的目標是很可怕的 第26節:辦公樓還是房地產(2)

對此,史玉柱這樣回答:“1992年,中國經濟又上快車道,宏觀調控也沒開始,房地產形勢特別好。雖然我手中只有幾百萬流動資金,但在1993年時,巨人M-6403漢卡在市場上賣得非常好,銷售額比上年增長300%,一年要回報四五千萬資金是不成問題的,這樣兩年就是1個億。另外的1億資金是靠賣樓花籌到的,因為房地產正熱嘛。此外,施工過程中很多款可以等完工之後再付,這樣就有資金使用周期的空當,實際建設中用不了2個億。今天看來,38層的方案我們是能承擔的。”

實際上,從38層以後,巨人大廈的樓層就已經變成了數字游戲。據巨人營銷集團副總裁王育回憶,他在策劃巨人大廈廣告文案的時候,一天被史玉柱找去,批評他把巨人大廈的高度搞錯了,是72層而不是64層。這個數字不但是王育第一次聽說,甚至當時任巨人集團副總裁的劉偉也只比王育早知道10分鍾。

對于這樣的數字游戲,史玉柱進行了反思。後來史玉柱回憶說,“我當時考慮有幾個背景:第一個背景是珠海當時的房地產還是很熱的,特別好賣。那時候實際是一個供方市場,就是誰只要有房子就可以賣得出來,甚至樓花都可以賣得掉,實際那時候是最瘋狂的時候,寫字樓的價格都在一萬五到兩萬一每平方米。第二點是當時珠海是高定位,當時在修大港口、大機場,還有跨海大橋。國際大公司、大集團都往珠海來,我也被熏陶了,認為珠海肯定是跟深圳一樣的,甚至未來是比深圳還好的國際大都市,所以認為市場沒問題。另外政府給我們地價非常便宜,按照樓面價每平方米是125元,我認為這個巨大利益在誘惑我,因為別人都是在兩、三千塊錢每平方米拿的,我只要一百多塊錢,所以我成本就比別人低,利益在誘惑,風險也小,所以就決定做了”。

就在這高樓招標設計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的時候,云云響應者中的香港巴馬丹公司通過海運送來的美輪美奐的設計模型得到了史玉柱和巨人集團的一致首肯。而正是因為這個實力上佳的巴馬丹公司,使得巨人大廈的一再加高樓層所需要克服的許多有關地質、施工、工藝的技術問題一一迎刃而解。最後建設成了平均樁基深度達68米的牢固根基。然而,這一切卻並沒有帶來巨人大廈的穩定。

巨人對自己不熟悉的行業大舉進攻,當時的報道都意氣風發地為之叫好鼓勁,幾乎沒有理性地思考過這個問題。例如大部分媒體都這樣報道:“巨人集團正在籌備興建號稱全國最高的巨人大廈,這幢擬建中的新大廈,樓高260米,共72層,總投資額高達人民幣10億元以上。國務院總理李鵬親自為大廈題名。70層的高度,高智能化,是中國大陸至今前所未有的大廈,由世界著名的巴馬丹建築及工程師有限公司設計,采用21世紀商業活動的最新模式‘智慧型’概念,揉合尖端科技包括越洲視像會議設備之用的光學纖維網絡,接收衛星新聞、財經之用的人造衛星天線,24小時數碼式局部地區控制空氣調節系統,可跟世界各地聯通的電腦網絡,以及中央電腦管理系統。大廈設計不失高雅豪華的風采,高6.7米的大堂寬敞宏偉,寫字樓間隔實用,商場布局合理,柱位極少,三十多部高速電梯令客戶出入方便,還將首創全亞洲最高的觀光電梯,令美麗的海濱城市盡收眼底。大廈坐落于全珠海最貴重的黃金地段,集政府、金融、文化、體育、通訊、商業、購物及娛樂于一區,預計固定人口30多萬,流動人口達100萬。巨人大廈摩天而起,商場如眾星簇擁。在巨人展覽廳大門外,有一條寬寬的巨人廊,有12位巨人的位置,看似隨意地擺放著11位中外巨人的塑像,有毛澤東、鄧小平、華盛頓、愛因斯坦、孔子、馬克思、貝多芬、牛頓、拿破侖、居里夫人等。還有一個巨人位置只有基座,空閑在那里,登上這個空位的巨人該是誰呢?”

不過,從巨人大廈樓層的“增長史”來看,讓史玉柱一次次“加碼”的原因,固然有當時房地產熱潮的大環境;但更為根本的,還是巨人集團同珠海市在品牌形象上綁得過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