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48節:美國情報部門驚呼:志願軍20兵團失蹤!

·美國情報部門驚呼:志願軍20兵團失蹤!

1957年深秋的一天,志願軍第二十兵團代司令孫繼先接到志願軍司令員楊勇要他"回國接受新任務"的電話。至于什麼任務,楊勇只給了三個字"不知道"。

孫繼先一路上還琢磨著,朝鮮這邊早沒了軍事行動,是不是有什麼新的戰斗任務?

可到北京,一下火車,前來接站的人說,去總政見肖華副主任。孫繼先就知道沒仗可打了。

果然,一見面,肖華就說:"老伙計,(這話倒不假,他們紅軍時期就熟識。)軍委決定你回來,是毛主席親自批准的新任務,你去折騰個導彈試驗靶場!"

孫繼先默然片刻後說,"咱可是一直帶兵打仗啊,就不知道導彈是個啥玩藝嘛,怎麼搞得了?"

肖華說,"你不知道,軍內也沒有幾個人知道!我也是剛聽說有這麼個新玩藝,可見也沒見過。不過,你可別想打退堂鼓啊。明天,聶帥還要和你談哪。"

第二天,副總長張愛萍先給孫繼先交代了一下情況,便一起去見聶帥。聶帥傳達完中央的部署和軍委的決定後說:"你要拿出當年強渡大渡河的勁頭,完成好這個任務!"

聶帥之所以這麼說,當然是有所指的。

紅軍強渡大渡河的時候,孫繼先是紅一團一營的營長,團長是楊得志。紅一團是先遣團,擔當的是沖鋒陷陣的角色。這個團的一營自然是先鋒。當年孫繼先跑步到半山腰的一個煤棚里,接受了劉伯承和聶榮臻布置的任務。劉伯承說:"一營長,現在給你下達任務:一、消滅安順場渡口的守敵;二、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渡河船只;三、立即過河;四、過河後迅速搶占灘頭陣地,並堅守住掩護後續部隊過河。每完成一項任務,點一堆火為號。"

聶榮臻問:"能不能完成任務?"孫繼先大聲回答:"堅決完成任務!"

孫繼先從二連選了17個勇士,用一條僅有的小船開始強渡。第一船過去9個,第二船上去8個,再加上指揮的孫繼先,也是9個。18勇士憑著勇敢和智慧,打開了強渡大渡河的第一條通道。

可這一回,面對自己的老首長聶榮臻,孫繼先第一次沒有回答:"堅決完成任務!"他只是默默地點了點頭。這意味著這副擔子非同尋常。隨後,孫繼先就參加了選場專家組。

在此前後,選場專家組的成員靶場場長張貽祥、炮兵司令陳錫聯等都向彭德懷反映"確實干不了"。他們並不是怕擔責任,主要是怕耽誤工作。後來的事實也證明,單獨一個軍兵種是無法完成如此複雜的任務。于是,彭德懷產生了"讓在朝鮮的20兵團回來"的念頭。

孫繼先最初辦公的地方是"靶場籌備處",又叫"炮兵營房工程建築部"。具體地點就在炮兵大院的東樓。不久,籌備處在北京的東直門外左家莊設了個辦事處。進進出出的工作人員來自各兵種,甚至還有文藝兵。居促一隅的孫繼先自嘲說,一個正規軍司令這下倒成了雜牌軍司令。

導彈靶場定址以後,基地各機關等就要開始籌備了。

1958年2月初,志願軍20兵團機關和直屬隊接到准備回國的通知。

1958年3月6日,中央軍委秘書長黃克誠批示,同意孫繼先關于20兵團機關及直屬部隊于3月8日撤離朝鮮回國組建靶場機構的報告。

3月11日晚,20兵團機關秘密抵達安東(今丹東)車站。兩天後,又秘密抵京。

時隔不久,美國中央情報局向白宮呈送的一份秘密報告稱,中共駐朝鮮西海岸的志願軍第20兵團突然于近日神秘失蹤,現去向不明……

1958年4月11日,中央軍委秘書長黃克誠主持0029工程建設會議,決定工程兵成立特種工程指揮部,代號為7169部隊,總兵力近十萬人,由工程兵司令員陳士榘兼任司令員和政委,開赴額濟納安營紮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