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 第5節:自序:美女:我的追求(3)

美麗是千差萬別的。(正所謂"情人眼里出西施"。)各民族的美女都有自己的民族特點,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審美標准或說選美文化。中國作為文明古國和泱泱大國,無論如何都必須有自己獨特、成熟的審美文化和美女品牌。美女代表了一個民族的文化沉澱和素養。中國乃公認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美女品牌也必定是世界級的。(今天的張曼玉、王菲、鞏俐、章子怡、趙薇等,當然已經是世界級的了。)中國美女的國際形象,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婦女的整體形象乃至中華民族的國際地位。①

這並不是誇張之辭。2005年1月20日,在英國老牌俱樂部每周三的籌款晚宴上,英國足球界大牌教練、種族主義者羅恩·阿特金森曾經這樣侮辱中國婦女:"我難以理解,為什麼中國會有人口問題?他們本來有最好的避孕方法,因為中國女人是世界上最丑的。"對于這種猖狂的辱華言論,當時英國主流媒體和華人團體紛紛予以強烈譴責。消息傳來,國人共憤,痛斥之聲不絕于耳。但沉靜下來仔細反省,我們也有太多的教訓值得吸取:長期以來,國內主流媒體對美麗善良、勤勞智慧的中國美女的形象宣傳始終未予應有的重視。從這一意義上講,大力培育本民族的美女文化,致力于中國美女的民族品牌塑造,重視美女資源的開發利用,有著重要的國際意義。

第四,現代中國人對美的感悟和理解能力整體看來還有待提高,舊的傳統的審美觀念需要進一步反思和批判。

愛美包括愛美女是人的天性。可是這種天性長久以來,在我們這個古老文明國度的許多時候是受到限制和壓抑的。大抵從南宋時期開始,人們對美的追求和張揚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禁錮。②

最近的例子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那是一個色彩非常單調、個性受到嚴重壓抑的時代,"美"被賦予了太多政治的含義,愛美成為不健康的小資情調,受到社會的普遍排斥。所有的少男少女、叔叔阿姨打扮基本雷同。戀愛中的少男少女走在一起,也會被眾多異樣的目光審視,"性"和作風問題被公認為最危險的雷區。

在美麗被禁錮的時代,人們生活質量的低下和無趣是必然的。人們忌妒和排斥美,羞于展示和張揚美,使本來十分稀缺寶貴的美女資源被白白閑置和浪費。大批美女淪落風塵,有的則遠涉重洋,嫁作老外婦。如今蘇杭一帶美女如云的情景似已不在;走在大連、成都、南京、蘇州等以往美女紮堆的繁華都市,許多人都有類似的感歎:怎麼大街上的美女越來越少了呢?

世界應該豐富多彩,人生應該充滿快樂,這本身就是一種美學。重慶人對美的崇尚和對美女經濟的理解令人贊賞。把美女作為城市的第一張名片,雖然對美的理解還不能說已非常透徹,卻已經很前衛。縱觀當今世界,一些頂級美女對自身價值的充分認識和開發利用令人拍案叫絕。小甜甜布蘭妮生孩子,從懷孕到分娩始終是一個反複炒作的過程。孩子還沒生下來,第一張裸照已被分解得"體無完膚",每個部位標以不菲高價出售給了媒體。這種駕馭美女經濟的能力,中國美女們只能用歎為觀止、自歎弗如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