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遠古時代傳說中的美女 第70節:宓妃:古代文學中形象最美的女子

宓妃:古代文學中形象最美的女子

名氣指數:★★★★★;

靚麗指數:★★★★★;

神話指數:★★★★★。

傳為伏羲女兒,被後世譽為中國文學里形象最美的女子。文弱纖麗,修短合度,宛若天成。擅長彈七弦琴,舞若驚鴻。初為河伯強霸,後與羿結為患難夫妻,居于洛陽龍門桃花谷,被當地人奉為洛神。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這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一首無題詩。其中"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乃動人心弦的千古名句。而"宓妃留枕魏王才",講述的卻並非宓妃或說洛神,而是建安大才子曹植與甄洛的一段美麗淒婉的愛情故事。①

後世文人常以"宛如洛河中升起的洛神"來形容絕色美女的美顏,到底宓妃或說洛神是誰,又是怎樣的美態美姿呢?

傳說宓妃原是伏羲氏的女兒,因迷戀洛河兩岸的美麗景色而降臨人間,來到洛河岸邊,住在洛陽龍門一帶。(一說她是在洛水游泳時溺死,沒有像炎帝的小女兒精衛那樣化為厲鳥,采用銜石填海的方式;而是轉型為主管洛河的水神,以阻止它再度肆虐、淹死其他的無辜少兒。)那時,居住在洛河流域的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名為有洛氏。宓妃自願成為有洛族的一分子,並以她過人的才智教導有洛氏百姓結網捕魚,還把從父親那兒學來的狩獵、養畜、放牧等諸多本領傳授給有洛氏人民。

有一天勞動之余,宓妃拿起七弦琴,奏起優美動聽的樂曲給大家聽。宓妃唱起歌來賽過百靈,跳起舞來翩若驚鴻。宓妃悠揚的琴聲被黃河里的河伯聽到,這個浪蕩公子為宓妃的琴聲所吸引,便循聲潛入洛河來窺看宓妃,一下子就被宓妃的美貌所吸引。河伯化成一條白龍,在洛河里掀起軒然大波,將宓妃卷入了洶湧的波濤。①

宓妃被河伯押入水府深宮,不幸失身,成了他的妻子。宓妃與河伯沒有共同語言,更痛恨河神的水性楊花。河伯性欲超強,宓妃不能滿足他的獸欲,于是河伯又吩咐巫嫗每年替他不停地挑選人間妙齡少女做新娘,並警告兩岸平民百姓:"若不為河伯娶婦,就將卷起洛河之水,將兩岸變成汪洋。"②

宓妃厭倦狂妄自大的河伯,更痛恨他浮華輕靡的浪蕩生活方式。河伯屬典型的喜新厭舊之類,時間一久,對宓妃的新鮮感沒了,索性將她拋在一邊。宓妃樂得脫身返回洛水,時而浮出水面拾取漂浮的翠羽,時而沉入潭心采集深藏的明珠。然而,宓妃畢竟正當芳年,時間一久,每當夜靜月明之時,她的心頭就會湧上來深深的寂寞和空虛。她渴望一雙有力的臂膀將她緊緊摟抱,更渴望躺在男人寬厚的胸懷里,抬臉凝望愛人深邃的眼神,聆聽他溫柔的愛語。

或許是天意作合,這時追逐羚羊來至洛濱的後羿,與宓妃不期而遇。後羿是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射神,因為射死了天帝的九個兒子,與妻子一同被貶下凡塵。嫦娥因為不滿後羿的移情別戀,偷吃仙藥,一人飄入月宮,只剩下後羿獨自留在人間。後羿與宓妃,一個是俠骨熱血的寂寞英雄,一個是柔情似水的孤獨美女,真可謂干柴烈火,一點就燃。

河伯對回歸洛水的宓妃本來並不在意,此時聽說後羿宓妃攪在一起,惱羞成怒、妒火中燒的河伯于是化為白龍潛入洛河,尋機報仇。

河伯懼怕後羿的神箭,不敢當面對決。于是就發揮自己的特長,興風作浪,瘋狂吞噬洛河兩岸的田地、村莊和牲畜。後羿見狀,怒火填膺,爬到河岸高處,瞅准機會,一箭射出,正中河伯的左眼。河伯哇哇大叫,負痛捂住傷口潛入河底,倉皇逃走。河伯自知不是後羿的對手,只好捂著眼睛哭上天庭,跑到天帝面前去告禦狀,請求天帝殺後羿為他報仇。天帝對凡界發生的事情一目了然,正為以前待羿不太公平有些內疚,因而不耐煩地打斷了河伯的喋喋不休,厲聲斥道:"你規規矩矩安居水府,誰能射你?你無端化為蟲獸,擾亂民間,當然天理不容,羿即便將你捕殺,也是活該。"河伯自討沒趣,黯然溜回黃河,從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再也不敢明目張膽地為非作歹了。①

經曆了太多感情磨難的後羿與宓妃,從此便在洛河岸邊的桃花谷定居下來,與有洛氏人民融為一體,過上了普通平凡的幸福生活。為表彰兩人對洛河兩岸人民的善行,天帝專門下詔,敕封後羿為宗布神,宓妃為洛神。為紀念宓妃對洛河兩岸人民的無私奉獻,洛河民眾在老城東關興建了宏偉肅穆的"洛神廟",洛神宓妃的故事就這樣一代代流傳下來。(這里的後羿與玄妻里的後羿顯然不是同一個版本。)在中國文學史上,宓妃成為形象最美的女子,無數大文豪都為她寫下了最美的辭章。如楊雄的《甘泉賦》、司馬相如的《上林賦》、曹植的《洛神賦》、謝靈運的《江妃賦》、李綱的《蓮花賦》、宋之問的《秋蓮賦》、李商隱的《東阿王》、溫庭筠的《蓮花詩》、汪道昆的《洛水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