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玄燁(6)

關于康熙的仁愛,可以舉一個例子。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在塞外視察時,發現一個人僵臥在路旁。他親自詢問,知道這個人叫王四海,是個傭工,在回家路上,因為饑餓,躺下起不來。康熙立即下令給他喂熱粥。等王四海蘇醒後,將他帶到行宮。後給王四海盤纏,送他回家。

康熙十八年(1679年),北京大地震。康熙下令開設粥廠,還讓太醫院給傷病者送醫送

藥。

康熙實行寬刑政策。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全國秋決(判死刑)的犯人“尚不及四十人”。

康熙身後諡號為“仁皇帝”,這個“仁”字,恰恰是康熙一生為人、行政的一個顯著特點,也是康熙區別于清朝其他11位皇帝的一個顯著特點。

康熙的仁政,措施之一是懲辦貪官、表彰清官。清官是康熙帝的一面旗幟。康熙朝最著名的清官于成龍,有個綽號叫“于青菜”,就是因為他雖貴為封疆大吏,卻常年不吃肉,只吃青菜。

于成龍,山西永甯(今離石)人(康熙時還有一位于成龍,漢軍鑲黃旗人),先任廣西羅城縣知縣,當時已經45歲。羅城位于萬山之中,曆經戰亂,沒有城郭,遍地榛莽,縣衙是茅屋三間,居民僅有6家。于成龍到任後,召集流民,鼓勵耕耘,設養濟院,寬免徭役,興建學宮,縣境大治。史書說他“居羅七年,與民相愛,如家人父子”。于成龍升任合州知州,前往赴任時,百姓傾城出動,痛哭號泣相送。有一位瞎子不肯離去。于成龍問他為什麼不走,他回答說:“我想您路上盤纏不夠,我會算卦,可以沿途賺點錢,以備不足之用。”于成龍很感動,就把他留下來。果然途中錢花光了,幸虧瞎子賺些算命錢補充路費才到了合州。在合州,有政績,又遷黃岡。黃岡社會治安很亂,他裝成乞丐,深入罪犯巢穴,日夜雜處,探明實情,一舉端掉賊窩。又任黃州知府,再升任福建布政使。時清軍平定三藩之亂,軍中多掠良民子女為奴。他集資贖出被掠婦女放還。康熙十九年(1680年),升為直隸巡撫。上任後,嚴戒饋送長官。又遷兩江總督。他自奉儉約,每天就是粗米、青菜,終年不知肉味,江南人稱呼他為“于青菜”。在他的帶動下,士紳們改綢緞為布衣,官宦出門輕車簡從。僅僅數月,樸素之風大為流行。他過于勞累,死在任上。于成龍做官,不帶家眷,十分儉樸。死後,將軍、都統、官吏、友人到他家中一看,“惟笥(si)中綈袍一襲,床頭鹽豉(chǐ)數器而已”。就是說,于成龍的家中只有竹筐里粗糙紡織品制做的一身袍子和床頭幾罐食鹽、豆豉而已。為追悼于成龍,市民罷市,聚哭致哀!百姓家掛他的畫像祭祀。康熙說:“朕博采輿評,咸稱于成龍實天下廉吏第一!”

格爾古德,滿洲鑲藍旗人,筆帖式(即文書、翻譯)出身,後升翰林院侍讀學士,任日講起居注官。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任直隸巡撫。上任前,康熙帝告誡他說:“你上任後不要急于求名,而要踏實做事;或遭憤恨報複,定要特別小心。”當時京畿地區,旗人與民人雜處;旗下的莊田,有王公大臣的莊田,有貴族豪紳的莊田。莊田設莊頭,像《紅樓夢》里的莊頭烏進孝那樣,管理莊田,負責收租,為害一莊。還有投充旗下的人,依靠主子,逃避差徭,詐害良民,無惡不作。自康熙初,鼇拜專權,大學士管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因觸犯滿洲權貴利益而遭殺害後,幾乎沒有人敢對這個敏感的問題上疏指陳。格爾古德上任不久,親自訪察,提出問題,疏陳:自己賣身投靠旗下之人,有的作奸犯科,想逃脫法網;有的游手好閑,逃避差役。這些人,放債牟利,則諱旗稱民;遇上官司,又舍民稱旗。他們詐害良民,官府不敢過問,應當加以嚴厲議處。格爾古德得到康熙帝的有力支持。然而,事情並不那麼簡單。當時,大學士明珠權勢傾朝,他的下屬要圈百姓的墳地,民人投訴到戶部。戶部將訴狀轉直隸巡撫,格爾古德令宛平縣核查。知縣怕得罪權相明珠,報稱“無礙民墳”。格爾古德不畏權相,上疏劾奏明珠屬下“圈占墳地屬實”,並請吏部問知縣的罪。格爾古德敢于碰權相,敢于碰勳貴,秉承上旨,執法嚴懲,被時人譽為“鐵面巡撫”。格爾古德居官,布衣蔬食,廉潔自律,不畏權貴,拒納饋送。康熙帝命朝廷大臣公舉清廉官吏,格爾古德被列為第一。

彭鵬,福建莆田人,幼年聰慧,鄉試中舉。三藩之亂起時,他裝瘋不從。平定三藩之後,任三河縣知縣。三河在京東,旗民雜處,號稱難治。有人冒稱自己是給皇帝放鷹的,到縣里敲詐勒索,作惡多端。彭鵬經過偵訪,查明其真實身份,逮捕並鞭刑嚴懲。有人偷盜,彭鵬聞警,立即佩刀乘馬,急疾追捕。康熙帝巡視京畿,知道彭鵬清廉,在接見他時,賜給他內庫帑(tǎng)金三百,並說:“知道你清正,不接受百姓的錢,這些錢給你養廉!”後調升彭鵬為科道。他受命到陝西、山西、河南了解民情、賑濟災荒。他疏報:涇陽知縣劉桂克扣籽粒,猗氏知縣李澍杖殺災民,磁州知州濫派運費,南陽知縣曖昧分肥等。詔三省巡撫察審,奏報沒有查實。在當時,當事人因受到關系網的保護,要核實一個貪汙案件,是十分困難的。康熙帝又派他做順天府尹,彭鵬疏劾順天鄉試舉人李仙湄的考卷墨跡刪改過多,考官徐倬、彭殿元徇私欺蒙,疏語中說:“臣如妄言,請劈臣頭,半懸國門,半懸順天府學。”九卿等召開會議,認為他語言不敬,應當罷官。康熙帝命考官徐倬、彭殿元退休,而對彭鵬不問。彭鵬為官,拒饋贈,清操守,是康熙朝著名的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