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曲《姜女淚》之演奏

《姜女淚》古箏獨奏曲,亦名《長城調》,是陝西流派重要代表古曲,它以深厚的曆史積澱和濃郁的陝西流派風格而廣受大家歡迎。1979年周延甲先生在編創此曲時,受景觀“姜女廟”的影響,把曲名改為《姜女淚》。他認為這樣更直接,更准確。也不會使人去想“長城謠”、“長城長”等以長城為題的別的作品。可以說,一千多年前的箏曲《長城苦》,在今天又通過《姜女淚》重新得到了繼承和發揚。作為地道的陝西傳統箏曲,《姜女淚》基本上是秦聲迷胡(也叫“眉戶”)音樂中的《慢長城》、《快長城》、《長城間奏》等聲腔和曲牌的連綴而成。全曲分為四部分:①引子,哀怨的散板,像戲曲中的滾白,由低音而高音的上下兩句構成,警示了盂姜女悲戚苦痛生活的描述;②《慢長城》,悲苦的較慢的慢板,從26小節後,速度漸快,情緒漸趨激動。直到節奏快一倍的第50小節;③《哭長城》是哭訴的快板,像戲曲中的流水板;④《哭長城》旋律簡化了,情緒更強烈了,是憤懣的快板,後邊(即第147小節後)是《長城過門》的變奏,緊接主音(徵)和正(商)副(宮)支柱音的強調,把音樂推向高潮而結束。 在音樂材料上,《姜女淚》的第①部份的引子是作者加的。第②③部分,是樂曲的主體,來自《東路迷胡唱腔及伴奏》(張長興編著)和《眉戶教材》(喬榮堂傳譜),其節奏和旋律基本保持了原貌。第④部分是第③部分旋律的簡化,又用了掃搖技法,加上3/4節拍,和雙手撥彈把音樂推向高潮。 《姜女淚》的音樂風格濃郁,彈好此曲,要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一)、音階、調式和旋法進行。陝西箏曲的音階,分燕樂音階和清樂音階燕樂音階中的兩個偏音,Fa要微升,ci要微降;清樂音階中的Fa、ci兩音是原位的。在演奏中,Fa、ci兩個偏音上必須強調顫音,甚至重顫,在旋律進行中,上行時偏高,下行時偏低。旋法進行時,下行多級進,上行多跳進,兩個偏音下行時,mi上帶Fa,la上要帶ci,燕樂音階又叫苦(哭)音,清樂音階又稱歡(花)音。《姜女淚》全曲屬苦音。在聲腔體徵調式的旋法中主音上方強調小三度,下方強調大二度就是苦音調,反之,主音上方強調大二度,下方強調小三度,就是歡音調。 (二)、“秦箏多撮弦”,大指多按顫。撮弦是箏這個樂器的慣用手法,北方箏多用夾彈、利于左手滑顫效果的發揮。左手大指和食中名三指的交替頻繁按顫揉滑,或八度、或四度、三度二度不等,是音樂連續的必然。旋律保持蜿蜒不斷,這是陝西箏派的特點。 (三)、上下滑音要緩慢,使旋律悠揚連綿,奏出弓弦樂器上摟弦變音拖腔的效果,達到重韻輕聲的目的。就像漢字的發音,聲母韻母,相拼或快讀,有聲有韻,聲韻結合。不可強調提彈的方法,顆粒性強的發音效果,不適合陝西的苦音樂曲。浙派名家王巽之先生生前談古箏流派時說,‘陝西派多情”(1962年3月15日《文彙報》)。音樂評論家肖興華先生說“陝西派多為抒情性的歌唱”(1982年9月《音樂生活》),都是這個意思。 (四)、陝西箏曲屬聲腔體旋法,樂曲中,旋律與間奏(過門)往往混為一體,都應視為音樂的組成部份。處理好力度、速度的變化,使音樂表現完整而統一,是非常重要的。如第26小節起要彈得象一個漸強漸快的長音一樣,自然地連接到下面強的樂句,形成一個小的高潮。 (五)、一切技法都要服從于調式色彩的要求。苦音調旋律下行時,要慢滑,像弦樂器上的慢“滑”。只強調按滑顫的那根弦,別的弦音只是個襯托。 回顧中國箏樂曆史,唐代箏曲、箏技已發展到相當的高度,而相比之下,我們在中國傳統的學習和研究上確實有更多的工作要做,《姜女淚》只是在傳統繼承上向前邁進了一步。希冀各方箏人能在繼承傳統上能獲得更火的成績,並在此基礎上,努力創新開拓,繁榮古箏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