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31節:偷襲珍珠港(31)

在輪船即將啟航之際,山口文次郎海軍上校交給船長一個密封信封,吩咐他要仔細保管,把它交給日本駐火奴魯魯總領事。這封信要求喜多立即全力以赴地搜集有關駐珍珠港美國海軍的情報,信中特別指示喜多立即著手准備一份詳盡的地圖,准確標明瓦胡島上每個軍事設施的規模、兵力及所在位置。並說,地圖將由一位隨後到達火奴魯魯的日本特工人員取走,此人還將和喜多商討其他緊急重要事情。

“龍田丸”于10月23日10時左右在火奴魯魯靠岸。剛剛靠岸,喜多便來到船上,木村隨即將那個神秘的信封交給了喜多。“龍田丸”在火奴魯魯僅停留一天,于10月24日啟航開往舊金山。

此時在東京,鈴木英、前島壽英和松尾敬宇業已完成臨行前的准備工作。在10月21日出發前最後一次軍令部簡況彙報會上,鈴木拿到一份包括偵察詳細內容的調查表,並受命不惜一切代價保護好它。他們三人的首要任務是,密切注視北太平洋航線上所有艦船的動向。因為,他們乘坐的“大洋丸”將沿著南云將來要走的航線做一次近似實戰的試航。

鈴木、前島和松尾被告知,他們此行必須對中途島以北的關鍵地區加倍予以注意,因為如果“大洋丸”在那里發現了美國巡邏機,就說明那個區域不安全,那麼將來第1航空艦隊就不得不走更遠的航線。他們需要注意的另一個重要地區,是瓦胡島西北水域。在那里,他們必須查明是否有將來可能發現日本特遣艦隊行蹤的美國飛機和艦船。此外,還需要船只經過海域的氣象和海面情況,記錄下瓦胡島周圍海域各種艦只的運行情況。

鈴木和前島的名字未出現在旅客名單上。鈴木的身份是輪船事務長助理。前島是一名船醫,為了防備萬一,他還學習了一些最基本的醫學知識。松尾則混在旅客中間。

10月22日,“大洋丸”由橫濱啟航,同“龍田丸”一樣,這艘船嚴格堅持無線電靜默。在整個航行期間,鈴木、前島和松尾滯留在甲板上,踱來踱去,觀看著洶湧的波濤,不時用高倍望遠鏡了望遠處的地平線,一天數次核對氣象情況和計算出已完成的航程。鈴木每天都要寫出一份有關風速、風向、能見度、船只搖擺顛簸度以及海面情況的報告。夜里,3名特工人員輪流進行著這一令人疲倦的觀察,並且要特別注意是否有船的燈光。盡管這項工作單調乏味,但因這樣做對襲擊珍珠港的成敗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他們從不忽略哪怕是一點細微之處。

當“大洋丸”改變航向,從北邊向瓦胡島駛去時,海面更平靜了,天氣更暖和了,但鈴木等人卻更緊張了。

11月1日黎明前,“大洋丸”駛到瓦胡島以北約200英里的海區。在這里,他們發現一架美國巡邏機在飛行。這是“大洋丸”在整個航行期間第一次發現美國巡邏機。鈴木在觀察記錄中寫道:“偵察線——200英里。”

輪船以14節的航速前進。當航行至瓦胡島以北約100英里處時,鈴木看到了一個美國飛機編隊,並且該編隊對“大洋丸”實施了佯攻,但只是擺擺樣子。于是,鈴木又草草記錄道:“攻擊線——100英里。”

不久,港口隱約可見。港口的後面是綠色的群山,被白蒙蒙的霧氣和晨霜籠罩著,景色頗為壯觀。現在,鈴木和他的伙伴們可以把觀察結果一一填在表上了。他們先前未曾預料到,航行中除了遇上一場短短的暴風雨外,天氣竟然是如此之好。雖然他們所經過的航線海洋條件複雜多變,但並非不可對付。他們未在中途島以北發現任何巡邏機,美軍在瓦胡島以北的偵察范圍也似乎不超過200英里。最重要的是,鈴木和同伴們在整個旅途中沒見到一艘船,這一發現使鈴木對未來襲擊充滿了希望和信心。

“大洋丸”于11月1日星期六上午8時30分駛進火奴魯魯港,這個時間選擇得妙不可言。當輪船緩緩放下錨鏈時,鈴木和前島正手持望遠鏡站在駕駛台上觀察瓦胡島四周清晨的情形。這個絕妙的時刻與將來實施襲擊的時間幾乎相同。他們在周末進港,正好也可以觀察星期日的整個情況,未來襲擊的日子就是定在星期日。然而,這一切並非出于巧合,而是軍令部精心安排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