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37節:天下英雄他最強(7)

年紀幼小的柴榮就見識非凡,他不嫌棄郭家,相反他動用一切腦筋想辦法,居然讓郭家能收支平衡,不那麼拮據了。這中間免不了柴榮日夜操勞,甚至孤身外出和一些商人搭伙,在飄搖的亂世中做些小本生意。就這樣,柴榮從小就識得了人間疾苦,又在最平凡的生活中和郭威結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父子之盟。這種本真的至親至愛讓郭威和柴榮在這一生一世里都沒有互相猜疑過,所以郭威才會在臨終前越過了血親李重進,把皇位傳給了他。

但是這些能說給什麼人聽呢?就算說出去又有什麼用呢?只會適得其反,人們會更加認為他懦弱,他矯情,他無可救藥。

所以出身啊,是多麼的重要……永遠都別說什麼英雄不問出身低,除非你已經成為了英雄!

在柴榮把自己關起來,不斷沉思冥想的時候,有人報告說樊愛能和何徽回來了。

是真的嗎?這兩個人居然回來了?柴榮真是納了悶了,他不明白,這兩位高官到底還是不是地球人?做出了陣前叛變,帶兵私逃,殺了皇帝的信使,還阻礙了救皇帝的後援部隊的事兒之後居然還敢回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身邊的張永德給了他答案——其實很簡單,兵家自古多勝負,打輸打贏有什麼大不了?誰沒有追過敵人,誰沒逃過跑?而且以後的仗還多著呢,不還得用他們這些人嗎?所以樊愛能和何徽才敢回來。

最後張永德面無表情地強調說,這樣的事真的沒什麼大不了的,常有,幾十年來一直就是這樣的。

但是柴榮受不了,他想,人就怕轉念一想。柴榮在轉念之後突然間勃然大怒——與其說之前樊愛能和何徽敢于叛變他,是對他的不忠和蔑視的話,那麼這時候還敢再回來,就是對他加倍的侮辱!難道說他柴榮怯懦得連人都不敢殺了嗎?他真的還得依賴這樣的混賬東西,忍受著虛假的忠誠背後對他冷嘲熱諷的嘴臉嗎?!

但是激動之後,他終究還是有些猶豫,因為無論如何張永德剛才說的都對,他還是得要打仗的,殺人容易,可是殺完之後呢?這樣的事是不是真的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呢?

這時候有必要說一下張永德了,這個人不久之後就是後周的第一軍人,是禁軍殿前都點檢(就是趙匡胤後來的官),他是郭威的女婿,柴榮的表姐夫,是後周國里真正的皇親國戚,所以他對後周的興衰有著直接的利益關系,所以他對柴榮是敢于也勇于說話的。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張永德寬厚有德量、識人重人,是個難得的好下屬更是個難得的好上司。

敢說話的張永德在柴榮猶豫的時候說了下面這一段話,這段話當時就極為重要,直接改變了後周軍隊的素質。但是無論是他還是柴榮,都絕不會想到,這段話居然成了曆史轉變的一個根本性的契機,給中原漢人的複興和後周的亡國都時埋下了伏筆。

他說——陛下,如果你只想維持現狀,那麼一切很容易。可是如果你想削平四海,撫有華夏,那麼軍法不立,縱然有百萬勇猛之士,又怎麼能為陛下所用呢?

一語驚醒夢中人,柴榮振臂而起,把床上的枕頭狠狠地砸在地上。樊愛能、何徽以及他們部下軍使以上七十余人,全部就地斬首,雖然以往有功,但是概不赦免。而且就此通告全軍,這就是臨陣脫逃,不尊皇命的下場,再有所犯,一律處置!

從此之後,後周的軍紀開始真正的嚴明了,柴榮用自己的戰功和鐵腕讓每一個人都知道了必須百分之百地服從他。但是他還是有所擔憂,那就是吐故之後如何納新。你殺了那些沒用的,可是有用的在哪兒?

別忙,張永德的話還沒有說完,他清楚明白地把一個人的名字告訴了柴榮,說就是這個人在柴榮親自沖鋒之後,挽回了後周當時的戰局。

他說——陛下,你應該重賞而且提拔他。他的名字叫趙匡胤。

宋史稱,高平之戰,乃太祖皇帝肇基之始。從此之後,趙匡胤成為了後周世宗皇帝柴榮的心腹愛將,在後周軍中,他成了一顆迅速升起的新星。

柴榮在公元954年5月3日來到了北漢的都城太原城下,在此之前,4月中旬,後周的前鋒天雄軍節度使符彥卿已經率軍先期到達,把太原城圍得水泄不通。這也就是說,在3月剛剛結束的高平之戰後,柴榮根本就沒給劉崇絲毫的喘息之機,立即就開始了反攻倒算。

可憐的劉崇,他剛剛給"自在將軍"建好了新家,自己的家就面臨了被抄的危險。于是他選擇了一個非常積極的應對辦法,這辦法之好,讓趙匡胤的子孫們在一百多年以後也同樣地效仿。那就是他把皇位馬上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劉承鈞,所有的國防職務一樣不留,全都交了出去,然後徹底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