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89節:我有一個夢想(2)

北宋乾德元年,即公元963年正月,幫助湖南武安節度使周保權討伐叛逆張文表的宋朝大軍起程出發。但是第一個命令卻下給了必經之路上的荊南高繼沖。

令荊南王高繼沖發水軍三千協助宋軍一同南下潭州。

高繼沖慌了,這真是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他湖南周保權的事,平白無故地找我荊南高繼沖干什麼?而且這時候高繼沖才剛剛上班,對工作沒有經驗,面對突然發生的軍情幾乎束手無策。但是他父親畢竟給他留下了一些成年員工。他們馬上就替他識破了趙匡胤的詭計——假途滅虢。

這可真是老掉了牙的骨灰級計策了。在有宋朝之前的一千多年里就弄得盡人皆知——春秋時,虞國和虢國同姓相鄰,彼此相親,晉國雖然強大,可也拿他們沒辦法。于是晉國人想出個陰招,先拿大批金銀珠寶無償送給虞公,讓這個眼皮子忒淺的小公國讓出了條道,晉國的大軍滅掉了虢國,然後回國途中,順手牽羊也把虞國連同之前送的金銀珠寶都收了回來。

就這麼點事,這種詭計是典型的可一不可再的欺詐式陰謀,第一個用的人是天才,第二個還想再用的,那就是成心找抽,送上門去給別人取樂了,比如眾所周知的三國周郎……但要命的是,現在高繼沖不是劉備,他沒法把趙匡胤的軍隊擋在家門外,然後罵一句——滾吧,回去想個新鮮點的招法再來騙!

之後就一切平安。

因為他實在是不敢。要知道,這個時候趙匡胤的實力已經達到了擁有一百一十一個州,九十六萬戶人口,而且軍隊里都是百戰精卒,陸有陸戰水有水戰,兵種齊全……你讓高繼沖怎麼應付?而且趙匡胤下的命令合情合理,你荊南自從我登基就表示了全方位的臣服,現在我只是要向你借個道,然後再出三千個人助戰,頂多再沿途補充些給養,這過分嗎?不是臣子應盡的責任嗎?

于是荊南小朝廷里的人想來想去,不能硬可也不能太軟,只能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多備犒軍物資,主動迎上去,半明半暗地對宋朝人說——荊南百姓恐懼王師,犒軍物資可以盡量滿足,可是要在百里以外供應,宋朝的軍隊不能進入江陵城。

只希望宋軍主帥慕容延釗講些良心吧,做人不要趕盡殺絕……但是誰知道呢?畢竟趙匡胤已經先下了這樣的命令!

可是出乎他們意料之外,在當年的2月9日,高繼沖的叔叔高保寅帶著大批酒肉來到了離江陵城百里開外的荊門,遇到宋軍,接待他們的是監軍李處耘。李處耘待他們一團和氣,笑呵呵地告訴高保寅別怕,宋朝真的只是借個道而已,你們可以現在就派人回去報個平安,然後在我的軍營里休息,我們的主帥病了,他晚上就來親自接待你們。

死里逃生,高保寅立即派人回江陵,把這個天大的喜迅第一時間傳給高繼沖。而宋朝人真的很講信用,當天晚上,慕容延釗就真的親自設宴來給他們接風。在筵席上,高保寅等荊南人真的是既感激又過意不去,因為他們發現,傳說中威風八面戰功顯赫的慕容延釗真的是病了,可仍然親自出席陪他們飲酒談笑,這真是讓他們受寵若驚……

于是,就算他們發現最初接待他們的那位和藹可親的監軍大人李處耘並未出席,也不好意思再多問什麼了。

李處耘已經遠離軍營,率領數千輕騎直撲荊南首府江陵。夜色漆黑,百里奔襲,李處耘撕下了文人的假面具,這時他是監軍,是實際意義上的軍中第一領導,第一槍由他打響,這是光榮,也是他的期望!

他所要做的,就是突如其來地出現在高繼沖和所有荊南人的面前,一舉擊碎那些可憐蟲的幼稚幻想,讓他們在一瞬間就明白,除了徹底的臣服,再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天色大亮,他已經逼近到江陵城外十五里處,這時,他被一群突然出現的人嚇了一跳。他從來沒有想過,會在這個地方遇到這些人。能想象嗎?二十一歲的荊南小朝廷的主人高繼沖,竟然大清早地帶著荊南小朝廷的人在大道上等著他!

怎麼回事?要說高繼沖知道了他正在向江陵疾進,李處耘倒並不意外,再隱秘的行軍也會被發現,尤其這是敵人的都城附近,但是為什麼高繼沖會放棄都城江陵,跑到十五里時之外來"迎接"他?

難道有埋伏?可是太奇怪了,就算真的有荊南傾國之兵在附近埋伏,難道竟然要用高繼沖親自做誘餌?

但是李處耘一點都不怕。從他的個人簡曆上看,他巴不得這樣。

曆史記載,李處耘是潞州上黨人,父親叫李肇,是後唐時的檢校司徒。後唐征討定州時,突然遇到契丹人,李肇率兵決不後退,力戰而死,從根兒上講,李家就有孤膽獨斗的勇氣。到了後晉的末期,李處耘跟著哥哥來到了開封,他的運氣可真好,正好遇到了耶律德光進攻石重貴。後晉的叛將張彥澤率先沖進了都城。當時李處耘二十歲都不到,滿城亂兵,殺人放火,他"獨當里門,射殺十數人,眾無敢當者。"就這樣,一直挺到了天黑。到了第二天,亂兵又來了,李處耘"迨曉複斗,又殺數人,斗未解。"直到有他家的親戚率兵來援助,才算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