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心理的瘋狂世界 第35節:三寸金蓮的故事(2)

蒙古族入主中原之後,他們不纏足,但也不反對漢人的纏足習慣,相反還持贊賞的態度。這樣,元代的纏足之風繼續盛行,元代末年甚至出現了以不纏足為恥的觀念。明朝時期,婦女纏足之風進入興盛時期。這時期,對裹足的形狀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女子小腳不但要小,要縮至三寸,而且還要弓,要裹成角黍形狀等種種講究。清朝統治者入主中原後,起初一再下令禁止女子纏足。但此時纏足之風已是難以禁止了,到康熙七年(1668年)只好罷禁。正因為此,婦女纏足在清代可謂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社會各階層的女子,不論貧富貴賤,都紛紛纏足。甚至遠在西北、西南的一些少數民族也染上了纏足習俗。在當時,社會各階層的人娶妻,都以女子大腳為恥,小腳為榮。"三寸金蓮"之說深入人心,甚至還有裹至不到三寸的,以致出現女子因腳太小行動不便,進進出出均要他人抱的"抱小姐"。

小腳為何稱"金蓮"

講到"三寸金蓮",人們不禁要問,婦女因纏裹而成的小腳為什麼被稱為"金蓮"呢?長期以來,人們對這個問題也是倍感興趣,卻並沒有一個令人滿意的回答。

小腳之所以稱之為金蓮,應該從佛教文化中的蓮花方面加以考察。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在佛門中被視為清淨高潔的象征。佛教傳入中國後,蓮花作為一種高潔、吉祥的象征也隨之傳入中國,並為中國百姓所接受。在中國人的吉祥話語和吉祥圖案中,蓮花占有相當的地位也說明了這一點。故而以蓮花來稱婦女小腳當屬一種美稱是可以理解的。另外,在佛教藝術中,菩薩多是赤著腳站在蓮花上的,這可能也是把蓮花與女子小腳聯系起來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為什麼要在"蓮"前加一個"金"字呢?這是出于中國人傳統的語言習慣。中國人喜歡以"金"修飾貴重或美好事物。在以小腳為貴的纏足時代,稱小腳為"金蓮",也是一種表示珍貴的美稱。後來的小腳迷們往往又根據大小再來細分貴賤美丑,以三寸之內者為金蓮,以四寸之內者為銀蓮,以大于四寸者為鐵蓮。于是言及金蓮勢必三寸,這就是所謂三寸金蓮。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金蓮得名于南朝齊東昏侯的潘妃步步生蓮花的故事。東昏侯即蕭寶卷,是蕭鸞的兒子,即位時只有16歲,這位暴君中的暴君荒嬉無度。他後宮佳麗多達萬人,其中卻特別寵愛潘妃。潘妃妖冶絕倫,膚成白雪,蕭寶卷就叫她"玉兒"。潘妃更有一雙柔弱無骨,狀似春筍般的妙足,蕭寶卷就特地為她先後建造了修玉壽、神仙、仙華三殿,這三座殿刻畫雕彩,居香塗壁,錦幔珠簾,窮極绔麗。還在興光樓上施青漆,稱為"青樓",成為後世妓院的代名詞。又鑿地為蓮,用粉紅色美玉裝飾。潘玉兒赤腳在上面婀娜而行,花隨步動,步逐花嬌,蕭寶卷因而大發感歎:仙子下凡,步步生蓮。

這時國家已經昏天黑地,朝政烏煙瘴氣。蕭衍起兵造反後不久就帶兵攻入建康。城破之夜,蕭寶卷猶在含德殿吹笙歌唱,被蕭衍的部將一刀殺死,蕭衍追封他為東昏侯。

古人為何喜愛"三寸金蓮"

小腳,是古代中國社會最為人詬病的毒螫之一。上至王公貴族、豪門深宅,下至尋常巷陌、平民娼妓,無不以纏足為是,甚至以不纏足為恥。雖然纏足的弊病昭然若著,纏足的風氣卻屢禁不止,久盛不衰。纏足,這一中國獨有的文化現象,正隨著它的最後一代實踐者的減少走向消亡。過去的女孩一般在五六歲時開始纏足,用長布條將拇趾以外的四個腳趾連同腳掌折斷彎向腳心,形成"筍"形的"三寸金蓮"。其慘其痛可想而知,這樣做一般大都是在長輩的逼迫下進行的。母親或祖母不顧孩子的眼淚與喊叫,以盡到她們的責任,並以此保證孩子未來的婚姻生活。

這種人為的傷殘行為之所以能廣為流行,事實上包含了濃厚的性意識,清朝文人李漁在其《閑情偶寄》中甚至公然聲稱,纏足的最高目的是為了滿足男人的性欲。由于小腳"香豔欲絕"。玩弄起來足以使人"魂銷千古"。在古典名著《金瓶梅》中就有"羅襪一彎,金蓮三寸,是砌坑時破土的鍬鋤"之類的說法。甚至穿在小腳上的繡鞋也被賦予了性的內涵。清朝時,一位中國留學生被日本海關官員要求解釋為什麼攜帶一些小巧的編織繡鞋,這位學生有點害羞地說他希望在空閑時間能欣賞到他愛人的腳。

除此以外,纏足似乎還有另一個目的。由于腳小不方便行走,讓女人纏了足就可以防止"紅杏出牆"。這類似于古代埃及的男人不給妻子鞋穿,中世紀的歐洲男人為女人制作貞操帶。事實上,在貧窮落後的中國,除了少數的富裕人家女子外,大多數小腳女人不得不為生計而奔波,她們付出的艱辛,要遠遠超過一個正常的女人。纏足作為一種習俗,也造成了另外一些習俗的形成,如古時山西大同每年農曆六月初六的賽腳會,在這一天,女人們向人們展示自己的小腳,以博得好評為榮。

纏足在曆史上也曾被禁止過。清康熙帝曾明令禁止,太平天國也曾頒布過類似法令。直到清末,閉關鎖國的大門被洞開後,在外來的文化和先進知識分子的不斷呼籲聲中,纏足的風氣才非常緩慢地走向滅亡。特別是辛亥革命後,從城市到鄉村纏足才逐漸被廢除。今天,我們還可以看到一些被稱為"解放腳"或"半裹腳"的婦女,而那些真正的"三寸金蓮"已經幾乎絕跡。纏足這一習俗,體現了中國古代獨特的審美標准和男尊女卑的社會結構。它的消亡,顯示了婦女的解放和地位的提高,也標志了中國已從傳統走向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