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劫難 第24節:初劫之後

初劫之後

咸豐皇帝是通過奕訢等人十月八日的奏折,得知圓明園被英法聯軍洗劫的消息的。盛怒之下,他只好在無能的軍事將領身上出氣,立刻將“僧格林沁著革去爵職,瑞麟著即革職,以示懲儆。”同時,咸豐皇帝也被英法聯軍的暴行嚇破了膽:為了防止英法聯軍以同樣的方式對待紫禁城皇宮,一再諭令恭親王等人速辦和局。

英法聯軍撤離圓明園之後,留下的是一片狼籍。協助恭親王奕訢辦理撫局的禮部大臣鮑源深,大概是第一個看到劫後圓明園的官員。他在《三天入直瑣記》里記錄了十月八日的見聞:“聞夷人已退,乘車回園寓一顧,則寓中窗槅已去,什物皆空,書籍字帖拋散滿地,至福園門,則門半開,三天書籍亦狼藉散于路傍。至大宮門,則閑人出入無禁,附近村民攜取珍玩文綺,紛紛出入不定,路傍書籍字畫破碎拋棄者甚多,不忍寓目。”

一直擔任清廷代言人的大臣恒祺也是最早目睹圓明園劫後慘狀的清廷官員之一。十月十日,恒祺陪同剛被釋放的英國談判代表巴夏禮進入圓明園。看到圓明園的慘狀之後,恒祺痛不欲生。英國皇家炮兵隊隊長亨利?科龍勒斯(HenryKlonllys)在《1860年中國戰爭紀聞》中轉述了這一幕:

10月10日,欽差恒祺要求我們允許,偕同巴夏禮,赴圓明園游覽一趟。……後來巴夏禮告訴我,說看見那個可憐的人,令人難受得很。恒祺坐在小湖的岸畔,雙手抱頭而哭,聲言萬事皆休,他也將要自殺,了此殘生。

可以肯定的是,除去英法聯軍,圓明園附近的不法之徒以及聞風而來的土匪也加入了搶劫的行列。英法軍隊退出圓明園後,京城西郊一時成為無人管轄之地,土匪和附近村民趁管理失控之機,大肆入園搶劫。對這些人來說,圓明園始終是一座可望而不可及的禁苑,現在他們終于有機會進去大撈一把了。盡管英法聯軍剛剛撤走,清廷便派貝子綿勳帶兵兩百人護衛圓明園,不過,這點可憐的武裝根本不能阻止愈演愈烈的劫掠之風。

李慈銘在十月八日的日記中寫道:“城外劫盜四起,只身敝衣,悉被掠奪。又聞有持園中斷爛物進城者,銅龍半爪,金獸玉鑲,俱相傳視玩弄”。十月十一日,李慈銘繼續寫道:“聞圓明園為夷人劫掠後,奸民乘之,攘奪余物,至挽車以運之,上方珍秘,散無孑遺。”

其實,十月九日英法聯軍撤走之後,搶掠並沒有停止,他們經常回到圓明園再行搶掠。法國軍人德凱魯勒在他的回憶錄《北京之行》記述了這一情況:

10月11日。看起來英國軍隊對它在夏宮所收刮到的那部分東西並不滿

意。在英方軍營里,剛剛又組織好一次大規模的遠征,要去把法國軍隊沒能

帶走的東西都收集起來……

這次遠征由1200名騎兵和一團步兵組成,另外還有許多旅游者伴隨前

往。他們帶有成千輛車子和軍隊里所有的馱獸。

此次搶劫延續了整整一天。

10月13日。今天早晨,派往宮殿的英國遠征隊剛剛回來,他們隨帶的成千輛車子和馱獸也都滿載著戰利品回來了……他們當時曾深入布滿豪華住宅和可以與華麗的皇宮相媲美的腹地進行搜索。正是在這些至盡尚未搜索過的地區,他們才搶到了大批物資。

英法聯軍在搶掠的同時,還縱火燒毀了圓明園的部分殿宇。十月六日,法國軍隊占領圓明園的當天,就燒毀了圓明園大宮門外的多處朝房。海澱一帶的民房也多被燒毀。

此時,遠在熱和行宮的咸豐皇帝只能在奏折上發泄自己的郁悶之氣。十月十二日,內務府總管寶鋆在奏折里說,自己在城里防護,聞聽夷匪闖進圓明園,不勝憤恨;同一天,寶鋆又上了一個奏折,希望咸豐皇帝再委派兩個人和他一起管理圓明園,咸豐皇帝看完奏折後大怒,憤然批道:“汝系內務府大臣,非他人可比,即使不能在園料理,出城一往有何不可,乃竟置之不顧,尚有人心耶!”

十月十二日,恭親王奕訢悲憤地致書法軍特使葛羅:“法國兵士,對于皇帝避暑行宮,仍肆焚掠,其故為何,法蘭西亦文明大國也,其軍士飽經訓練,宜有紀律,今乃焚毀皇帝行宮,所根據者何因,貴統帥何以不加禁止,置若罔知乎。吾兩國所爭者何事,將軍其有以教我。”對此,葛羅公則冷漠地回應說:“聯軍占有行宮之舉,乃其分內所有之事,兩軍交戰,克其地而享有之,亦戰時公法所許也。”

此時的北京已經完全處于混亂之中。受命總攬大局的恭親王奕訢居無定所,先是避居在萬壽寺,之後又逃至豐台長辛店一帶;軍隊將領僧格林沁和瑞麟在京北郊一帶避敵,不敢應戰;守城的王公大臣們則堅閉城門,一籌莫展,坐視著局勢一步步地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