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1節:第一章 明初二帝與禁衛軍(1)

上編明朝禁衛體系

第一章明初二帝與禁衛軍

一、明太祖朱元璋創建禁衛軍、確立兵制

1.朱元璋定都建制

朱元璋朱元璋是鍾離太平鄉人,就是今天的安徽鳳陽縣東北。小時候家中赤貧如洗,在他16歲時,3個星期內父親、母親、長兄相繼死去,為了生存進了玉覺寺(後稱皇覺寺)做了小行童。公元1352年4月15日,朱元璋加入了郭子興部隊,這年他24歲,很快得到了郭子興的信任,並娶郭氏的養女馬氏為妻,隨侍郭子興左右,人稱朱公子。

公元1355年3月,郭子興去世,朱元璋成為軍隊的第一統帥。當時,起義軍立韓林兒為皇帝,號小明王,用龍鳳年號。這年秋天,朱元璋統領大軍渡過長江,攻取集慶(今南京)並定都集慶。

公元1364年2月4日,朱元璋大敗勁敵陳友諒,自稱吳王。這年12月,朱元璋設侍衛上直親軍:拱衛司,領校尉,隸屬于都督府,侍從皇帝左右,負責皇帝的安全。早在公元1355年攻取集慶時,朱元璋便設行樞密院,自己為首領。隨後,置諸翼統軍元帥府。不久,置樞密院,改置大都督府,以侄兒朱文正為第一任大都督,節制中外軍事。後來出于分權的考慮,廢大都督府,改為都督府,置左、右都督。侍衛上直親軍是皇帝的侍從親軍,但設立之初,在行政上則直隸于全國軍事統帥部的都督府。

公元1368年1月23日,朱元璋在南京即皇帝位,創建明王朝,年號洪武。洪武二年(公元1369),朱元璋正式設帳前總制親軍都指揮司,統領侍衛親軍。任命馮國用為第一任親軍都指揮使。帳前總制親軍都尉府統領中、左、右、前、後五衛軍和儀鑾司。後來,改置金吾侍衛親軍都護府。都護府設都護,從二品;經曆,正六品;知事,從七品;照磨,從八品。都護比京衛指揮使品位高一級,其身份只在六部尚書之下,比侍郎還高。與此同時,還置各衛親軍指揮使司,設指揮使,正三品;同知指揮使,從三品;同知指揮副使,正四品;經曆,正七品;知事,從八品;照磨,正九品;千戶所正千戶,正五品;副千戶,從五品;鎮撫、百戶,正六品。

洪武六年(公元1373),朱元璋下旨造守衛金牌。金牌用銅鎦金鑄造,長一尺,寬三寸。守衛金牌分五大類:仁、義、禮、智、信,分別代表著侍衛親軍的不同類別和職責。金牌兩面都用篆文刻字,一面是:守衛;一面是:隨駕。守衛金牌平常由宮中四十衙之一的尚寶司掌管,衛士上值侍衛時到尚寶司領取佩帶,下值時又交還尚寶司。就是說,侍衛親軍不是人人都發有守衛金牌,而是在輪值上崗時才領取佩帶,而且金牌有專門的機構和官員掌管。到明武宗時則發生了變化,豹房親軍人人佩帶腰牌,牌上刻文:隨駕養豹官軍勇士,懸帶此牌,無牌者依律論罪,借者及借典者同罪。

明宮侍衛親軍從職責上可分為護駕侍衛親軍和守衛侍衛親軍;從區域上可分為宮禁侍衛親軍和皇城侍衛親軍。護駕侍衛親軍是護從皇帝左右、直接聽命于皇帝的地位最崇高的禁衛軍。護駕侍衛親軍通常是挑選健壯、英武、勇悍的衛士充當,職責上主要是兩大項:一是保護皇帝,確保皇帝及皇帝一行的絕對安全;二是奉旨執行秘密使命。守衛侍衛親軍是以守備宮城、皇城為主要職責;防盜、防火、防止賊寇入侵。宮禁侍衛親軍是守衛紫禁城的禁衛軍,包括巡查,守禦宮門、城門,雜役等職守,負責宮禁的絕對安甯。皇城侍衛親軍則是守備皇城,負責皇城門禁,巡查皇城中的一切隱患,確保皇城安全和萬無一失。

明朝是中國曆史上極權專制又愚昧無能的王朝,其種種殘酷的摧殘人性的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明太祖朱元璋及其後繼君主對功臣、大將、士民百姓大開殺戒,草菅人命,將中國拖入了痛苦的深淵,其罪惡令人發指。而皇帝蹂躪臣民往往不是皇帝親自動手的,而是通過禁衛軍如手使指、充分實現自己的意志。

2.皇帝直轄親軍——上十二衛

朱元璋稱吳王時,罷廢諸翼統軍元帥,設十七衛親軍指揮使司:武德衛、龍驤衛、豹韜衛、飛熊衛、威武衛、廣武衛、興武衛、英武衛、鷹揚衛、驍騎衛、神武衛、雄武衛、鳳翔衛、天策衛、振武衛、宣武衛、羽林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