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44節:附錄:皇宮儀衛(1)

禁衛軍訓練處是禁衛軍參謀總部,訓練處的一應人員都穿軍服。按照訓練大臣奏准的《禁衛軍章程》規定,訓練處從訓練大臣、軍咨官、執事員、書記員、四科監督到司事生、司書生等,都是只領薪水,不領公費餉銀。所以,從軍咨官、各科監督至以下各訓練處官員,每次只發一份冬季、夏季軍服,而訓練處的夫役則比照各營隊伙夫的規定,分季度發給。

皇家禁衛軍軍用皮鞋、皮靴都是用黃皮制作的。最初擬定禁衛軍軍中協司令處、標本署、各營隊副官、管帶官以上禁軍高級武官都穿黃皮長筒靴;馬隊營、炮隊營等隊官以下中、下級武官和目兵都穿短筒黃皮靴。後來,由訓練大臣奏准重新規定:禁衛軍一應乘馬的武官和馬隊的目兵,都穿長筒靴;炮隊、輜重隊、步隊、工程隊等一應步行的官佐目兵都穿短筒靴;各營隊隊官以下武官穿整幫式皮鞋,目兵則穿開口式皮鞋。軍中所有穿皮鞋的官佐目兵,都必須用黃線布裹腿,布寬五寸,長五尺七寸,裹纏從膝蓋到踝骨部位。禁衛軍軍靴後圍還套半腰圓形馬刺,是用純銅制作的,十分威武。

藤牌皇家禁衛軍還專門設計有訓練大臣徽章和射擊徽章。訓練大臣徽章是專門為負責禁衛軍訓練的訓練大臣設計和佩戴的,徽章系純金制造,造型呈圓形,分內、中、外三圈,外圈邊緣是起伏有致的齒輪狀,高低錯落。訓練大臣徽章上有篆書滿文字樣:訓練大臣。訓練大臣佩戴訓練大臣金質徽章,旨在顯示訓練大臣在禁衛軍中的崇高權威,是訓練大臣的權力標志之一。專司訓練禁衛軍的訓練大臣貝勒載濤在上呈的奏章中明確地指出:"惟訓練大臣督飭全軍,整理戎政,非有特別章記,不足以昭識別而辨等威。"

訓練大臣的金質徽章是皇家禁衛軍最高指揮官的辨等威的權力標志,是皇家賜賞的特別章記。與此同時,訓練大臣載濤出于激勵禁衛軍官兵精通射擊技術,提高戰斗力,特別奏請設計了禁衛軍官兵的特別章記:射擊徽章。射擊徽章寬約一寸六分,長約一寸八分,分成四個等級:優等、一等、二等、三等。禁衛軍射擊各等徽章都是正面內鏨二支小槍,小槍長九分,槍口朝上,槍底在下,呈左右交叉圖形。交叉的兩支小槍使徽章正面分割成四個部分:上部內鏨一只蒼勁有力的飛鷹,飛鷹展開雙翅,頭部向右偏去,仿佛是振翅俯瞰天下;下部、左部、右部內四個等級的構成各有不同——優等徽章是各鏨5枚豎形子彈,一等各鏨3枚橫形子彈,二等各鏨2枚橫形子彈,三等各鏨1枚橫形子彈。射擊徽章上部的飛鷹全部鍍金,閃閃發光,栩栩如生,下部、左部、右部的子彈和交叉的槍支都是使用本色。

附錄:皇宮儀衛

清太宗皇太極在清天聰六年(公元1632),制定最早的儀仗,規定極為簡略,只是要求禦前三對旗、二柄傘和六名禁衛親軍校尉。崇德元年(公元1636),確定禦杖數目和品官儀從。滿清入關,鼎定中原,參酌古制初步確定了皇帝的大駕鹵簿、行駕儀仗、行幸儀仗。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釐訂儀制,更大駕鹵簿為法駕鹵簿,行駕儀仗為鑾駕鹵簿,行幸儀仗為騎駕鹵簿,三者合稱大駕鹵簿。

皇帝大駕鹵簿,在圜上、祈谷、常云三大祭祀活動中使用;皇帝大閱禁衛軍時詣宮,禮儀完畢後回宮,也用這套儀駕。

前列導象4只,寶象5只,只位侍衛持靜鞭依次排列。《前部大樂》儀衛隊,大銅角4只,小銅角4只,金口角4只。革輅駕馬4匹,木輅駕馬6匹,象輅駕馬8匹,金輅駕象1只,玉輅駕象1只。

《鐃歌樂》隊,金2只,銅鼓4只,銅鈸2只,扁鼓2只,銅點2只,龍篷2只,平蘧2只,云羅2只,管2只,笙2只,金口角8只,大銅角16只,小銅角16只,蒙古角2只,金鉦4只,畫角24只,龍鼓24只,龍蘧12只,拍板4只,仗鼓4只,金4只,龍鼓24只,中間間雜6只紅燈。

引仗6列,禦仗16列,吾仗16列,立瓜16只,臥瓜16只,星16只,鉞16只,出警、入蹕旗各1面,五色金龍小旗40面,翠華旗2面,金鼓旗2面,門旗8面,日旗、月旗各1面,五云旗5面,五雷旗5面,八風旗8面,甘雨旗4面,列宿旗28面,五星旗5面,五岳旗5面,四瀆旗4面,神武、朱雀、青龍、白虎旗各1面,天馬、天鹿、辟邪、犀牛、赤熊、黃熙、白澤、角端、游麟、彩獅、振鷺、鳴鳶、赤烏、華蟲、黃鵲、白雉、云鶴、孔雀、儀鳳、翔鸞旗各1面。五色龍纛40面,前鋒纛8面,護軍纛8面,驍騎纛24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