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銀保尸身不腐

水銀保尸身不腐秦始皇遺體至今保存完好? 10月初,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舉行研究成果新聞發布會,我國秦漢史專家郭志坤對秦陵地宮內牽動億萬人神經的千古疑案進行了大膽的猜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秦始皇遺體可能保存完好的觀點。 秦始皇死後,初采降溫之法,尋得水銀之後再將遺體“潔身” 秦始皇50歲病死在出巡途中“沙丘平台”,結束了短暫的一生。但有關秦始皇的傳奇並沒有隨著他的離去而消失。2200年來驪山腳下那龐大的地下宮殿始終無人敢輕易打開,人們只能根據《史書》和科學常識對這位傳奇人物作出主觀的猜想。 郭志坤認為,從地點來說,秦始皇病死在沙丘平台(今河北廣宗縣西北)。這里的七月天氣還是比較涼爽的,不像今人所想象的那麼酷熱難熬。從乘輿的設備來說,秦始皇的遺體放在輼涼車里,也就是今天所謂的冷藏車。另外秦王朝的核心高官胡亥、李斯、趙高當時個個都在場。郭志坤推測,秦始皇暴病而亡,他們會竭盡全力保存好遺體,以免失孝。而始皇身邊還有一位重要人物,那就是醫術高超的禦醫夏無且,面對突發事件,他自會運用當時所掌握的殺菌防腐知識。 郭志坤認為,秦始皇死後,初采降溫之法,尋得水銀之後再將遺體“潔身”,以多層絲綢包紮起來,再浸泡在水銀棺之中。從有關記載來看,水銀是那個時代常用的防腐劑。煉丹術所生成的水銀,是金屬物質卻呈液體狀態,圓轉流動,容易揮發,顯得與尋常物質相異,怪異現象使得古人感到神奇。由于水銀有殺毒滅菌之效,所以煉丹家認為服用水銀這樣“不敗朽”的東西,可以使人的血肉之軀也同樣“不敗朽”。 二十世紀末,中國考古專家曾在秦陵地宮表面檢測出大片強汞區域,其結論是,秦始皇陵地宮里隱藏著大量的水銀。同時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也有這樣一段記載:秦始皇陵“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陝西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學理推論,地宮中的水銀正如司馬遷所描繪的那樣:以百川、江河、大海為藍本。保守的估計至少有100噸的水銀。郭志坤認為,在陵墓中使用水銀,目的不僅是營造恢弘的氣象,更有保護秦始皇遺體的意圖,甚至可以利用硫化汞的有毒氣體防止盜墓賊入侵。 趙高、胡亥將鮑魚與“尸體”放在一起以亂其臭 但是持不同看法的專家認為:秦陵地宮雖然沒有被盜空,但是秦始皇也許只剩下一把尸骨了。其理由是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而且正值酷暑,遺體不易保護;當時“尸體”未運多遠,便發出了熏人的臭味,為了防止臭味擴散,走漏“風聲”,趙高、胡亥立即派人從河中撈了一筐筐鮑魚,將鮑魚與“尸體”放在一起以亂其臭。 這些說法並非空穴來風,因為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這樣的記載:“棺載輼涼車中……會暑,上輼車上臭,乃詔從官令車載一石鮑魚,以亂其臭。”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段清波認為“實錄”是司馬遷寫作《史記》的創作原則。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贊》中說:《史記》“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肯定了司馬遷的“實錄”精神。司馬遷的《史記》的真實性在曆史上也是有定論的。所以從《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的相關記載來看,秦始皇的遺體恐怕無法保存完好。 如果單從遺體保護技術而言,相距秦代不足百年的西漢馬王堆女尸能很好地保護下來,秦代也應具備保護遺體的防腐技術。問題是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而且更糟的是正值酷暑時節,這樣,經過50余天的長途顛簸,九月,尸骨終于運回咸陽發喪。 2200多年前,100噸水銀簡直就是個天文數字 同時,很多專家認為秦陵地宮中的山河湖海只是模型,並不會注入大量的水銀。長期關注、研究兵馬俑的建築學家陳景元指出,水銀的產量曆來都是不高的,目前我國水銀年產量不足千噸,2200多年前,100噸水銀簡直就是個天文數字。如果存在大量水銀,這里無疑是一個特大的汞汙染源,曆史上必然要有汞汙染引起的病史資料,但就目前的資料來看我們並沒有發現相關線索。另外,秦陵地宮表面檢測到的汞區域不排除周邊汞排放汙染的影響。這些汙染源包括曾經緊挨著秦陵的陝西省縫紉機廠電鍍車間的含汞廢水、廢氣,附近農田使用的含汞農藥,在驪山進行開山作業工程爆破中使用過的含汞起爆劑。 另外,從今天了解的中國汞礦分布看,以重慶南部及黔東北、湘西,即烏江附近地區,如酉陽、秀山、務川、銅仁、萬山、新晃、鳳凰等地最為集中。而當時川渝地區與關中地區交通並不方便,即使生產出大量的水銀,長途運輸也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