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風水的傳說

秦陵風水的傳說 驪山以它特有的溫泉和風景而聞名于世。西周末年的周幽王與愛妾褒姒主曾在這里演出了一場興起烽火戲諸侯的曆史悲劇,從而葬送了西周王朝。相傳秦始皇生前在驪山與神女相遇,游覽當中欲戲神女,神女盛怒之下,朝他臉上唾了一口,這樣秦始皇很快生長了一身的爛瘡。雖然這是一個神話故事,但隱隱約約可以看出秦始皇與驪山似乎有些緣份。他的墓地也選在驪山之旁。秦始皇為什麼特別迷戀驪山這塊風水寶地呢? 古人把墓地的選擇看作是一件造福于子孫後代的大事,尤其象秦始皇這個企圖傳之于萬世的封建帝王自然對墓地的位置更加重視。他之所以要安葬在驪山之阿,據北魏時期的酈道元解釋:‘秦始皇大興厚葬,營建塚壙于驪戎之山,一名藍田,其陰多金,其陽多美玉,始皇貪其美名,因而葬焉。‘酈道元的觀點受到學術界多數學者的肯定。不過筆者曾著文提出過異議。在筆者看來秦始皇陵選在驪山之阿一是取決于當時的禮制,二是受‘依山造陵‘傳統觀念的影響。(見拙作《秦始陵園淵源試探》、《文博》1990年第5期。)現在從風水角度來看秦始皇陵也不失為一塊理想的風水寶地。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興起了依山造陵的觀念。後來人們選擇墓地又特點重視依山傍水的地理環境。‘立塚安墳,須籍來山去水。‘(見《大漢原陵秘葬經》)依山傍水被古人視作最佳風水寶地。至于這個觀念始于何時,無從考起。筆者曾以為秦始皇陵是依山造陵的典范,現在看來這個結論不夠全面,也不甚確切。應該說秦始皇陵是‘依山傍水‘造陵的典范。秦始皇陵園南依驪山,北臨渭水,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實。然而在秦始皇陵的東側也有一道人工改造的魚池水。按《水經注》記載:‘水出驪山東北,本導源北流,後秦始皇葬于山北,水過而曲行,東注北轉,始皇造陵取土,其地于深,水積成池,謂之魚池也。……池水西北流途經始皇塚北。‘可見魚池水原來是出自驪山東北,水由南向北流。後來修建秦始皇陵時,在陵園西南側修築了一條東西向的大壩,壩長1000余米,一般寬40多米,最寬處達70余米,殘高2至8米,它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五嶺遺址。正是這條大壩將原來出自驪東北的魚池水改為西北流,繞秦始皇陵東北而過。此外,在陵園東側,在川流不息的溫泉水經過。據《水經注》記載:‘在魚池水西南有溫泉水,世以療疾‘。《三秦記》曰:‘酈山西北有溫泉。‘可見當年的溫泉與西北的魚池水相對應。由此不難發現秦始皇陵的風水特點是,南面背山,東西兩側和北面形成三面環水之勢。‘依山環水‘不正是秦始皇陵特意選擇的風水寶地嗎? 秦代‘依山環水‘的造陵觀念對後代建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西漢帝陵如高祖長陵、文帝霸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等就是仿效秦始皇陵‘依山環水‘的風水思想選擇的。以後曆代陵墓基本上繼承了‘依山環水‘的建陵思想。 陵墓內果真有飛雁嗎? 秦地宮內有哪些珍貴的隨葬品?千百年來由此引發了許多神奇的傳說故事。地宮飛雁就是一個十分迷人的傳說。 《三輔故事》記載,楚霸王項羽入關後,曾以三十萬人盜掘秦陵。在他們挖掘過程中,突然一只金雁從墓中飛出,這只神奇的飛雁一直朝南飛去。日月星移過了幾百年,到三國時期,(寶鼎元年)一位在日南做太守的官吏名曰張善,一天,有人給他送來一只金雁,他立即從金雁上的文字判斷此物乃出自始皇陵也。這個神奇的傳說有沒有曆史依據?近年來有的學者著文指出:‘這雖然是個傳說故事,但說明秦陵內的文物曾經流失于外,並且遠達云南以南。至于說金雁制作精巧,不但好看,而且還能飛,這也是有可能的。因為在春秋時期,著名工匠魯班已經能制造出木雁,在天空中飛翔,直飛到宋國的城上。幾百年後,秦國的工匠能制造出會飛的金雁,這是可信的。”(武伯綸、張文立《秦始皇帝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3月)那麼,這個傳說故事究竟可信不可信? 在中國這個曆史上不甚看重科技的國度內,假若在2200多年前就能制造出會飛的金雁,這在中國科技史乃世界科技史上都是一個罕見的奇跡。然而,金屬飛雁的可信程度確實令國人捏把汗。假若你仔細推敲一番,立即就會看出這個傳說的破綻之處。試想一個金屬物體在空中飛翔並不象放風箏和輕氣球那樣簡單易行。後者由于質量輕,它借助于自然界的風力就可以在空中飛翔,然而對于一個金屬物體來說,它如果沒有機械動力單靠自然界的風力,不要說空中飛行恐怕連起飛這個基本的難題也無法解決。2200年前的中國何以能解決金屬物體的飛行動力問題呢?再進一步分析,假設秦代有能力制作會飛的金雁,那麼金雁埋入地宮之後將會不停地自動飛翔,一直在地宮內飛行了近一千個日日夜夜。當項羽打開地宮的墓道時,這個自動飛翔的金雁又沿著地宮的墓道順利地飛出地面,然後又越過秦陵南側數千米高的山峰飛往遙遠的南方。如果這個奇聞不是閑聊文人編造出來的說,那麼,金雁的控制與指揮系統恐怕連今天的電腦也望塵莫及了。所以,我們可以肯定說秦陵金屬飛雁的傳說沒有絲毫的可能性,具有現代科技意識的中國人切勿輕信這個傳說了。 金雁傳說的辨誤問題到此應該結束了。然而進一步來說古代文人編造的這個傳說故事在曆史文獻上有沒有一點蛛絲馬跡呢?筆者查閱了漢代有關的文獻記載,發現在司馬遷和班固的記述中有一句:‘黃金為鳧雁‘的文字,顯然兩位史學大師記載的是墓內有用黃金制作的‘鳧雁‘,而古代文人很可能由此又演義和‘創作‘了飛雁傳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