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第三十四章 官

第三十四章官

賈詡瞥見唐宇眼里先是出現恍然的色彩,緊接著出現一陣求知的渴望,心中大感欣慰。賈詡對唐宇的性格和個性,了解的並不是很多。他對唐宇的了解程度,也僅僅是道聽途說,然後加上自己分析得來的,也不過僅此而已。

現在,賈詡瞧見對他的話,不但沒有反感的情緒,還有著強烈的渴望神色,明白唐宇確實是自己一直苦苦尋找的主公。

隨即,賈詡再次坐在唐宇的身邊,對著唐宇細細的講解漢朝的官制,道:“漢朝之中,三公的屬官有長史一名。除此之外,掾屬、令史、禦屬各二、三十名。其中,長史是三公的主要副手,掾、屬是分管具體事務之人,其中掾是正職,屬是副職。除了長史是由朝廷任命的外,其他屬官均由三公自行聘用。”

隨即,唐宇問道:“那麼,如此說來。袁家所說的四世三公,都是有著‘錄尚書事’頭銜的三公了?”

賈詡點點頭,對著唐宇說道:“不錯,袁家的三公,皆為有著‘錄尚書事’的頭銜。也正因為如此。袁家的職權甚大,他們在汝南汝陽城極具名望。在他們起兵攻打黃巾軍的時候,正是靠和這份名望的助力,得到了大量當地士族的支持,從而擁兵百萬。”

“聽聞宮中有個官職,名叫十常侍。恩,不知這十常侍是什麼官職?”

“這個可就要從宮官說起了。”賈詡歎口氣,對著唐宇說道:“自古以來,就有內官、外朝的區分。而在宮廷之中,皇帝日常起居的區域稱之為省中,或稱禁中。因此,內宮官員中又有宮官與聲官的區分。在皇帝身邊執役、照顧皇帝日常生活的是宦官,省中的宦者均隸屬黃門令管轄。省內的禁衛工作亦由宦官但任。”

“在宮中,尚書台就是皇帝的秘書機關。其官署設在宮廷之內、禁省之外。它的主要執掌是管理章奏文書、起草詔令。但是,實際上的政務,都是由尚書台代表君主執掌,權力極大。尚書台設有官長令一人,副官長仆射一人。再往其下,則設有尚書六人,一共分十八人。”

“而負責溝通尚書台與皇帝聯系的官員,就有侍中、中常侍、黃門侍郎等。其中,侍中通常由士人充任,而中常侍、黃門侍郎則由宦官承擔。侍中有事才能進入禁省。中常侍、黃門侍郎則日常居住在省中。因此,雖然侍中、中常侍、黃門侍郎三者之中,侍中的官職最高、中常侍次之。可是,再與君主的親密程度上,則以中常侍為最。”

“朝官除了我在前面說的三公之外,還有九卿。這九卿分別是太常、光掾、衛尉、太仆、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


“九卿各自分管不同的政務。太常掌管典禮;光掾、衛尉掌管宮省禁衛;太仆掌管皇帝車馬;廷尉掌管司法;大鴻臚掌管接待諸侯與少數名族等瑣事;而宗正則掌管皇族事務;大司農則掌管著國家的財政收支;而少府則掌管皇帝器用服飾。”

“九卿各官的長官是卿,副職為丞。在其下分設各官,管理具體事務。大體以令為正職,丞為副職。與九卿級別相當的外官,亦稱列卿,還有執金吾、將作大匠、大長秋等等,雜如牛毛一般。”

“其中,執金吾負責宮廷之外、都城之內的治安;將作大匠負責宗廟殿堂、宮室陵園等土木工程,其副手為丞,下屬的部門負責亦以令為正職,丞為副職;大長秋主管皇後事物。性質與就卿中的少府類似,由宦者擔當。皇位繼承人太子正式確立之後,有專門隸屬太子的東管宮。其設官大體與政府類似,但分級沒有後者細密。東宮官職均冠太子,如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家令等……”

唐宇聽著賈詡所說官位,立刻感覺自己的腦袋吃不消。他完全沒想到漢朝的官制竟這麼複雜。就連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所屬,都有專門的官來管理。

賈詡看著唐宇苦著的臉色,輕輕笑了笑。隨即,臉色一正,他下面說的話,則完全是針對唐宇的了。只見賈詡嚴肅的對著唐宇說道:“大漢諸侯為王、公、侯、伯、子、男六等。省侯、鄉侯(都鄉侯)、亭侯(都亭侯)、關內侯九等等。一般縣以下有鄉、亭、里等劃分,大體是百戶為一里,十里為一亭,十亭為一鄉。對應相應的爵位,亭侯食邑約為千戶,鄉候食邑可達萬戶。不過,王莽之亂以後,鄉、亭以下的封爵,大都是沒有食邑的虛爵。”

“每種爵位,都有一種稱呼。比如侯爵就稱自己為公,公爵稱自己為,孤;王爵稱自己為,寡;當今皇帝稱自己位,朕。”隨即,賈詡望著唐宇,道:“尊稱之間,不能逾越,否則視無禮數。倘若被別有用心的奸小之人聽見,則會有大禍臨身。”說到這,賈詡望著唐宇,道:“而主公雖然權傾幽冀二州,官拜刺史。可是,卻從未上表朝廷,加官進爵。因此,主公,你不能自己稱呼自己為‘本公’啊。”

唐宇在聽了賈詡說起這些官職的時候,就明白自己肯定是在言語上出了很大的差錯。可是,他自己並沒有察覺,而他的一幫手下雖然察覺了,可是都覺的這是應該的。唐宇應該稱自己為‘本公’。所以,一直以來,並沒有人提醒唐宇在言語稱呼上的錯誤。

“倘若被奸人所知,上表朝廷。加上袁家和夏侯嵩的慫恿,朝廷必定會罷免自己官職。”唐宇暗暗的想著,道:“如此一來,自己根本就無權調動幽冀兩州的一兵一馬。袁家和夏侯嵩也算准自己不會接受朝廷的罷免,然後就會立刻上表朝廷,調集各路諸侯兵馬。隨後,我就會遭至各路諸侯的圍剿。”

想通了這些,唐宇渾身打了一個激靈,連忙感激的望著賈詡,道:“哎,多謝文和提醒,不然的話,我肯定會陷進萬劫不複之地。呵呵,在今天,我終于明白什麼叫做‘禍從口出’了。也幸虧我身邊有你啊,要不然,等到我被各路諸侯圍剿的時候,還不知道為什麼呢。”

唐宇現在是越看賈詡越喜歡,同時也在期待即將出世的幾名不可多得的人才。暗道:“如果我網絡天下奇才異士,能人猛將,相信這個天下很快就是我的囊中之物了。”


賈詡見唐宇能這麼快就醒悟過來,並且能明白其中的利害,心中也感到一陣輕松。賈詡就是害怕唐宇會一意孤行,不聽他的勸告。不過,從這件事之後,賈詡對唐宇的認識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賈詡明白唐宇對待別人的意見,一定會虛心聆聽,然後自己再慢慢琢磨,最後得出結果。

“此乃仁義帝王之相啊。”賈詡在自己心里默默的念著,心里充滿了豪情。在此刻,他決定一定要輔佐唐宇成就一番帝王霸業。

賈詡輕輕一笑,繼續對著唐宇說道:“想來主公也是無意而為之,只要以後稍加注意就行了。”看著不停點頭的唐宇,賈詡繼續說道:“主公,文和還是想勸主公千萬別起招降異族之人的心思。對待異族,只有殺之盡滅!”

聽到賈詡如此一說,唐宇也正好想要和他談談心,當下望著賈詡,道:“文和,我明白你的心思,也知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可是,你想想,人都是理性的高級靈長類動物。只要是人,他就一定有報恩的心,就一定有是非之分。當然,我所說的人,並不包括渤海千米以外的一塊陸地上,那些不算是人的人。”看著賈詡疑惑的神色,唐宇擺擺手,道:“就是那些東瀛人。”

“哦,是那些該死的畜生。確實,他們不能稱之為人!”聽到賈詡說出這話,唐宇倒愣,迷惑的望著賈詡。卻見賈詡說道:“這些該死的東西,經常燒殺沿海百姓。每次等到官兵追去的時候,卻乘船逃之夭夭。”

聽到賈詡說出這些話來,唐宇才知道原來東瀛小賊,已經開始在海上橫行霸道,充當強盜了。當下,唐宇眼中閃著寒光,道:“哼,等到內亂一完,我將會帶領大軍,踏平東瀛。讓這些該死的東瀛人知道,什麼叫做欺凌!”隨即,唐宇在自己心里呐喊道:“我要把東瀛人中,男的當奴隸!女的當軍妓!”對待這個國家,唐宇也說不出為什麼自己會如此的憤怒,“也許我的中國人吧,在我的血脈中,流淌著對這個國家和民族,永遠也洗刷不掉的憎恨。”

賈詡詫異的感受著唐宇身上突然迸發出來的殺氣,不自在的縮了縮自己的身體。

唐宇感覺到賈詡的動作,當即收入自己的殺氣,笑呵呵的對著賈詡說道:“讓文和見笑了。”隨後,唐宇接著說道:“北方的游牧民族,個個身健驍勇,馬術更是一流。倘若在經過我們的訓練,絕對會成為天下第一鐵騎!更何況,如果盡滅之的話,我們的損傷也會十分慘重。如果袁家或者夏侯嵩突然發難,恐怕我們難以有招架之力。”

看著賈詡開始閃爍的眼神,唐宇心里大唱有戲,深深吸口氣,准備再給賈詡加上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