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龍上九天 第四十七章 兔子不撒鷹

卷六 龍上九天 第四十七章 兔子不撒鷹

賈詡看著張三的背影不住蹙眉,見兩人走遠,才道:“皇上太過輕信了。這麼一個人,萬一是來詐降,豈不是致大軍于險境?”

唐宇悠悠吸了口氣,緩緩說道:“我不是沒有想過伊夷模會借用兀突一敗來用詐降計,但急著破城的卻是咱們。我不動,敵不動,始終是咱們處在被動,倒不如故意露出些破綻,誘敵來攻。”

賈詡鄂然道:“原來皇上另有打算。”

唐宇笑了笑,輕輕落坐,對著賈詡說道:“呵呵,如果張三是來詐降,伊夷模當對我軍可能的動作有所准備,我率軍走後,他極可能會派人來攻襲丹東城。反之,如果張三確實是來投誠,我軍圍攻平壤城,伊夷模一則可能從平壤城發兵河道口,威脅我軍後路,二嘛也有可能分兵攻打丹東城。總之,無論張三投誠與否,只要我軍有動靜,伊夷模都可能出兵偷襲河道口,因此對于河道口的守備絕不能放松。依我所想,由我率軍出寨攻城,呂布、夏侯敦留下來守山寨。”

賈詡搖頭道:“萬一……我是說萬一,張三來詐降,皇上這一路恐怕有危險,不如由我領人攻城去罷。”

唐宇道:“即使是詐降,伊夷模埋伏人馬也需時間准備,我率大軍即刻就走,就是想以快打慢,讓他來不及時間准備。萬一山路也是假的,只是想引我軍分開,那時我會沿水路繞向平壤城,率軍抄截伊夷模的後路。”

聽到唐宇這麼一說,似乎考慮得面面具到,至此時已是心服口服,大手一揚,笑道:“孫子曰:‘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皇上深得兵法之要,我還有什麼需要擔心?”

唐宇胸口一熱,笑道:“就怕伊夷模怕了,他不鑽這套子啊。”賈詡聞言,仰天大笑。

便在兩人商量如何相互聯絡、如何協同進軍等事時,張三換好衣甲走了出營,唐宇當即傳令,啟程出發。出河道口山寨後,一路向西,向河水上游大約走了十余里,穿過一座密林,從一處河汊渡過河水,進入山谷。山路不住盤旋向上,唐宇牽著赤火跟在張三身後,此時滿天星光,像是覆在頭上,腳下疏林覆蓋的山野,大河一般向四野奔流,河水遠遠的落在山腳下,漫天星光中,就像是綴滿金銀的玉帶,在小如蟻蛭的群山間蜿蜒北去。

張三指著遠處道:“那處就是平壤城了。”唐宇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就見一片黑沉沉的陰影從河水西岸突兀而起,層層疊疊直鋪西北的天際。就在一片黑沉中,一點光暈在黑影的邊際不住閃爍。

唐宇道:“這里離平壤城有多遠?”

張三想了想,道:“大約有七八里吧。小人也是第一次晚上到這處來,白天可是看不到的。”說到這里,突然大喝一聲:“兀突,老子擲死你。”從地上撿起一塊石頭,猛力擲出,石塊劃過一道弧線,向山下直投而去,無聲無息間落入水中,濺起一簇浪花。張三拍了拍手上的灰,笑道:“雖然也知道擲不死他,總要出了這口惡氣才是。”唐宇笑了笑,說道:“還有多遠到平壤城的後方,也就是松林城?”

張三道:“還有二十余里。”說著揮動短刀,砍斷前方一處橫生而出的枝丫,道:“大人小心,再向前走,就要離開河岸進入山區。這段路可不好走。”唐宇唔了一聲,側頭避過一根老枝,跟在張三身後,走向山林深處。

黎明時分,大軍從北麓一處密林中行出。天色微明,晨曦浮沉,林中林外氤氳朦朧。

唐宇在張三帶領下,來到一處小山,張三指著對面無際的曠野,頗有些自豪地道:“皇上,那處就是松林城了。”

唐宇向前走出兩步,幾乎走到小山崖旁,才停下腳步,就見遠方平野交錯,風煙浩瀚,直鋪天際。見到河水到下游時,水勢趨緩,因此河道與支流附近,河網交錯,糧田密布。松林城的大部人口都集中在這方圓數十里的平原上,這里可是其主要糧產所在。

這時唐宇對張三再沒有疑惑,心中雖然對這次並非伊夷模的詐降計略感失望,轉念一想,若真能斷絕伊夷模的糧草,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連日來一直在山地和丘陵間行軍,此時乍見平原,心胸似乎也隨著平野不斷擴展,一洗連日來的悶氣。

張三見他沒有接話,又將方才的話說了一遍。


唐宇點頭道:“看到了。如今守松林城的是誰?”

張三道:“兀跋,是兀突的弟弟。”說到這里,突然呸的一聲,向地上吐了口口水。

唐宇道:“松林是平壤城的糧城,這個兀跋想來是很受伊夷模信任了。”

張三道:“是。”

“你能使城中漢人都起兵做反麼?”

“皇上,草民能!”張三拍著胸口說道:“漢人兄弟們都十分憎恨兀跋,而且我有一兄弟在其中當一不大不小的官,一定能行!”

唐宇點頭道:“好。那你去吧。”

“是!”張三說完,身影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羅程道:“皇上,咱們是在這里等還是行到松林城下?”

唐宇望了望四周,道:“就在這等吧。傳令下去就地歇息……”向遠處招了招手,喝道:“劉朋,你去松林城外看著,如果張三進城後,高句麗軍有什麼異動,迅速來報。”劉朋呼哨一聲,縱身跳上戰馬,向松林城疾馳而去。

全文字版小說閱讀,更新,更快,盡在⑴бk文學網,電腦站:ωωω.ㄧ⑹k.cn手機站:wap.ㄧ⑥k.cn支持文學,支持①⑥k!日上中天時,張三領著一人來到營寨。那人年紀在三十上下,面色深沉,穿著一身粗布衣衫,露出衣袖的大手骨節交錯,青筋虯勁而起。張三引見道:“兄弟,這就是當今龍朝皇上。”隨即向唐宇說道:“皇上,這就是我結拜兄弟李四。”

李四單膝跪地,道:“卑職李四參見皇上。”

唐宇道:“起來吧。這次朕遠來是客,而且松林之戰也有求于你,不必拘禮。”

李四低聲應是,起身道:“張三已經將所有的事告訴卑職,若能幫上皇上的忙,卑職萬死不辭。”

唐宇點點頭,問道:“松林城中現有多少人馬?”

李四道:“三千人,大部是松林各地豪閥部曲湊集而成,稱得上精銳的只有兀跋手下的五百兵卒。”

唐宇道:“你手下多少人?”李四道:“卑職手下的部曲多數是漢人,留在松林的不到兩百人。”

張三叫道:“兩百夠了,咱們這里有三萬人馬,里應外合,一定可攻下松林。”


李四神色不動地望著唐宇。張三面色一紅,聲音低了下去。

唐宇的臉上並沒有露出不滿,笑著問道:“李四覺得張三的提議如何?”

李四垂下頭,避開唐宇的目光,道:“卑職……也覺得可行。”

唐宇悠然一笑,道:“但我覺得不可行。”

兩人聽他這麼說,都是啊的一聲。

唐宇笑道:“伊夷模占據險地仍是連吃敗仗,折損了近萬兵卒不說,還丟了河道口塞。設身處地地想想,你們是伊夷模,知道松林丟失,會放棄平壤城天險到平原和我們交戰麼?”

張三道:“啊,對,對,伊夷模畏龍朝軍士如虎,他如果知道皇上到了平原,那是一定不敢出來了。”

唐宇道:“如果我是他,知道松林丟了,反倒不如堅守平壤城以待後援。所以松林不取比取更好。前幾天伊夷模知道河道口危急,就曾率兵救援,這次咱們仍是這麼辦,對松林圍而不攻,引伊夷模出平壤救援。”

李四的嘴張了張,似乎想說些什麼,但並沒有說出口。

唐宇道:“李四想說什麼?”

李四搖了搖頭:“大人運籌帷幄,卑職沒有什麼要說的。”

唐宇笑道:“李四是在擔心擊敗伊夷模沒有你的功勞吧?這個我也想過了,圍城的消息總要有人送出去,這就需要李四出力了。真能引得伊夷模出平壤城,你的功勞不亞于張三帶路之功。”

李四心中狂喜,單膝跪倒,叫道:“卑職謹遵皇上聖令。”

隨後幾人又再商議何時圍城,如何讓開道路讓送信的斥候逃往函谷等事。商議完畢,李四告辭而去。

賈詡指著李四的背影,道:“皇上覺得這人可靠麼?方才他和皇上說話時,一直不敢和皇上對視,微臣看他心中九成九有鬼。”

唐宇搖頭笑道:“這人心思深沉,屬于不見兔子不撒鷹的那種。我們和高句麗對峙,局勢並不明朗,細說起來,我們只是兵力優勢,其他方面倒是處于下風,呵呵,此人根本沒可能投向我們。”

賈詡道:“那他為何又隨張三來見皇上?他以為真能騙過皇上?”

唐宇搖了搖頭:“他也是為形勢所迫。不來見我們,萬一城破,他的處境可想而知,反倒不如隨張三來見見,一來套套交情,二來也可以探查我軍虛實。倘若我們實力不夠,他回去後就可以反咬一口,將我們的計劃和盤托出。倘若我們實力雄厚,他也會見機行事,投向我們這邊。如此,無論兩邊誰贏誰輸,他都有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