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云突變改洪憲 血腥屠殺遭驅逐



陳思毅就這麼一門心思的撲在練兵上,沒有去管陸建章的恐怖行動,也管不了。

經過一上午的訓練,陳思毅就這麼在訓練場上坐著, 接過楊慶遞過來的水壺狠狠的喝了幾口:“楊慶,實彈射擊的場地搞好了沒有?”

“隊長,已經建好了,隨時可以投入使用。”楊慶老實的回答道。

“走,去看看”

來到了實彈射擊場地,就發現地上被一大片的鐵絲網覆蓋著,上面還掛著許多動物的內髒,尖銳的鐵絲網離地面只有五十公分,剛好夠人在下面爬行。

這里只有後面一個入口和前面一個出口,鐵絲網的盡頭架著三挺散發著寒光的JQ輕機槍

“隊長,這能行嗎?這也太懸了吧?”聞訊趕來的陳勇看到這麼大片的鐵絲網不禁咋舌,擔心的問道。

“當然行了,我們在西點軍校不就是這麼練的?既然我們能行,那麼他們都行!”

“勇哥,你立刻把士兵們都集合起來。讓大伙都來體驗一下槍彈的感覺。”

“是”軍令如山,陳勇心里對這些士兵祈禱。

看著前面黑洞洞的槍口,一群人膽怯了,你看我我看你,任憑楊慶陳勇怎麼喝罵就是沒一人敢過去。

陳思毅看了他們一眼,脫掉了上衣,拿起一支步槍就沖到了鐵絲網前面,身子一趴,就開始了匍匐前進。

陳勇和楊慶兩人一看,馬上操起槍就跟著陳思毅往鐵絲網里鑽。舜時間,前面就響起了JQ輕機槍的聲音。

看著隊里的幾個大人在鐵絲網下面艱難的爬行,後面的隊員紅了眼,一咬牙也爬了進去。

在鐵絲網下艱難爬行的孫偉感受著炙熱的火舌在離自己只有幾寸高的頭頂飛過,感覺胸口象爆炸了似地,有種呼吸不上來的感覺,他從未感覺到死亡離自己是如此之近,終于爬到了鐵絲網的盡頭,孫偉一下子都癱到在地。


大家都像是從鬼門關里走了一遭,相互看著對方黑乎乎的的臉,大家忍不住都大笑了起來。

十一月份保安隊正式成軍,開始在西安城內巡邏,一身黑色的軍裝,牛皮的長靴,戰斧徽章的大蓋帽,帥氣無比。

軍人就必須有擔當,擔當就是擔道義、擔責任、擔危險,反映的是一種精神、使命和能力。縱觀中外古今,對于民族而言,擔當是不屈的意志,有了它才能實現崛起、興旺發達;對于部隊而言,擔當是使命的承載,有了它才能矗立潮頭、引領時代;對于軍人而言,擔當是挺直的脊梁,有了它才能頂天立地、有所作為。

陳思毅一直給保安隊員灌輸一種軍民魚水情的理念,要求隊員們要時刻牢記幫助百姓,不能欺負百姓。

由于保安隊對于西安城的百姓是有求必應,讓西安城的市民對于保安隊贊不絕口,有不少小姑娘癡傻的看著保安隊員,久久不能回神。

陳思毅也開始被西安市民所認識,陳家父子在西安甚至陝西的威望大增。

由于陸建章的允許,西安城新城市計劃開始實行,北區的工業園已經建成,陳家的工廠和JQ公司武器生產線也開始安裝,還有一大批重工業機器設備還在從美國運往中國。


⒏ьОok。сOm
對于JQ武器廠,陸建章要求所有生產的子彈以及槍支全部提供給他的部隊,因為JQ表面上老板是美國人,陸建章不敢做的太過分,願意用市價購買。

時間慢慢的流逝,1915年12月7日,北平及各省投票推戴一律告竣,上報參政院。

1915年12月11日上午9時,舉行解決國體總開票,代表共1993人,贊成君主立憲票正好1993張,沒有一票反對,也沒有一張廢票。各省的推戴書上一致寫著:“恭戴今大總統袁世凱為中華帝國皇帝,並以國家最上完全主權奉之于皇帝,承天建極,傳之萬世。”

當場楊度和孫毓筠提議說:“本院前由各省委托為總代表,尤應以總代表名義恭上推戴書。”秘書長拿出准備好的推戴書當眾朗讀,要求袁世凱“俯順輿情,登大寶而司牧群生,履至尊而經綸六合”。參政全體起立,一致通過。11點半,在歡呼聲中散會。

當天中午,袁世凱接到推戴書,立即發回,並申令“另行推戴”。他首先表示:“查約法內載民國之主權,本于國民之全體,改用君主立憲,本大總統自無討論之余地。”“惟推戴一舉,無任惶駭。本大總統從政垂三十年,……上無裨于國計,下無濟于生民,追懷故君,已多慚疚,今若驟躋大位,于心何安?此于道德不能無慚者也。制治保邦,首重大信。

民國初建,本大總統曾向參議院宣誓,願竭力發揚共和,今若帝制自為,則是背棄誓詞,此于信譽無可自解者也……望代表等熟籌審慮,另行推戴,以固國基。”

下午5點,參政院再次開會,孫毓筠等提議說,此事既屬全國一致,元首亦未便過拂輿情,理應由本院以總代表名義呈遞第二次推戴書。眾贊成。

秘書廳僅用15分鍾就擬成2600余字長文,參政院繼續開會,眾人對推戴書均無異議,乃于當晚進呈給袁。在這個推戴書里,稱頌袁有經武、匡國、開化、靖難、定亂、交鄰等六大“功烈”。


文中說:“前此之宣誓,有發揚共和之願言,此特民國元首循例之詞,僅屬當時就職儀文之一。

當日之誓詞根于元首之地位,而元首之地位,根于民國之國體。國體實定于國民之意向,元首當視乎民意為從違。民意共和,則誓詞隨國體而有效;民意君憲,則誓詞亦隨國體力變遷。今日者,國民厭棄共和,趨向君憲,則是民意已改,國體已變,民國元首之地位已不複保存,民國元首之誓詞當然消滅。凡此皆國民之所自為,固于皇帝渺不相涉者也。”固請袁世凱稱帝。

12日一早,袁世凱申令說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予之愛國,詎在人後?但億兆推戴,責任重大,應如何厚利民生,應如何振興國勢,應如何刷新政治,躋進文明,種種措置,豈于薄德鮮能所克負荷!前次掬誠陳述,本非故為謙讓,實因惴惕文縈,有不能自己者也。乃國民責備愈嚴,期望愈切,竟使子無以自解,並無可諉避。”為了“救國救民”,他只好當皇帝了。

袁世凱登基稱帝的消息一經傳出,頓時天下嘩然,然而就在12月25日,表面支持帝制的蔡鍔和唐繼堯在云南宣布起義,發動護國戰爭,討伐袁世凱。

蔡鍔任護國軍第一軍總司令,唐繼堯為云南軍政府都督,組成護國軍三個軍,分別從四川,湘西和廣西三個方向出師討袁。蔡鍔為第一軍總司令,率4個梯團約8000人入川,擬對川邊敵軍突然襲擊。

1996年3月16日,蔡鍔令右翼趙又新梯團自白節灘經雙合場進攻納溪側背,為主攻;中路顧品珍梯團一部由渠壩驛沿敘永河向納溪正面佯攻,張煦兩支隊從側翼向蘭田壩迂回前進,阻擊瀘州援納之敵,劉存厚師進規牛滾場,威脅江安守敵,掩護主力攻納。

17日,幾路部隊同時向敵發起進攻,連戰皆捷,一路甚至挺進到距瀘州僅幾公里的地方。敵人退到納溪外圍組織環形防禦。蔡鍔見各路進展緩慢,恐合江之敵抄襲後路,遂于24日令各路軍隊撤出戰斗,退回出發地。

經此一戰,敵主力“第七師將校傷亡殆盡,士兵損失過半,已無再戰能力。”護國軍以弱于敵人的兵力,在餉彈兩缺,後方接濟時斷的情況下,與號稱精銳的北洋軍奮戰數月,雖沒有奪占瀘州,卻牽制住了敵軍主力,阻止了敵軍的推進,有力地配合了其它方向軍隊的行動,推動了全國反帝制運動的發展壯大。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凱被迫宣布取消帝制。瀘州前線總司令張敬堯,見勝利無望,也在1916年3月31日與蔡鍔達成停戰協議。

在西安,陸建章的獨裁統治使西安城更加的黑暗,而革命黨派也開始秘密策劃起義。

而我們的主角卻沒有任何表現,每天都在訓練場上訓練那三十二名特戰隊員,他們是陳思毅精挑細選的精英,也就是後世的特種兵。

5月初陝西模范監獄犯人越獄,陸建章派軍隊沿途搜捕逃犯,陳思毅迅速集結保安隊,命令保安隊員疏散人群,勸告市民停止一切活動,都回家待著關好門窗。

但是保安隊畢竟人數不夠,喏大的西安城根本就轉不過來,許多逃犯被軍隊就地正法,許多行人、乞丐亦被誤殺,西安城內尸橫街頭,血水四流,慘不忍睹,陳思毅聽到結婚後怒不可遏,卻又無可奈何。

但是由于此事過于嚴重,陝西人民開始發起了一場"反袁逐陸"運動,尤其是渭北各縣,聲勢浩大。



8Bοoк。Сο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