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福建風云 第一百九十九章 殺胡令



安南王宮中發生的巨變,是每個安南人都意想不到的昨天還顯得那麼親切的漢人,怎麼會一下子就翻了臉,把和自己關系那麼密切的陳疑愛抓了起來。

最郁悶的人無疑是陳疑愛了,眼看國王的寶座就要到手,誰想到卻突然起了這麼個變化現在不光是國王的位置成為泡影就連自己的性命都無法保住。

而在升龍,幾乎在陶亮突然發難的同一時刻,大量漢軍出現在了安南人的軍營門口但他們卻並沒有急著馬上進攻,只是用手中的武器虎視眈眈地盯著軍營里的那些安南士兵。

王宮中忽然沖進了無數的漢軍士兵,領頭的將軍來到陶亮面前,一躬身說道:“小將蕭浪,已將王宮全部控制,請將軍明示!”

陶亮點了點頭:“好。立刻將安南所有官員看押起來,沒有我地命令,不許放人!把陳疑愛父子,陳日烜三人全部帶到南征大軍軍營,如果膽敢擅自逃跑,殺!”

這些命令傳達下去所有人立刻行動起來王宮內外,升龍城內只看到漢軍士兵往來奔跑,宮內的消息無法傳遞出去在升龍的安南人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只目瞪口呆的看著漢軍士兵拿著武器把個升龍當成自家後院一樣,大聲驅趕著安南人回到自己家中不得隨意出來。

“奉元帥命,接管軍營!”就在安南軍隊有些按捺不住,蠢蠢欲動的時候,蕭浪忽然出現在了安南軍營之中,他的手中拿中從陳疑愛處得到的調兵虎符,大聲說道。

安南地虎符和漢人的虎符有些不一樣,漢人地虎符是由皇上頒給大將做調兵之用安南卻是由領兵元帥將一塊虎符分成四份,自己拿著虎頭,其余三塊分別發給左、右、後三軍的統兵將軍,傳達命令時,由來人手持虎符做為元帥憑證。三個安南將軍上來對了下虎符急忙低頭請蕭浪傳令。

蕭浪冷冷地說道:“所有安南士兵立刻出城,未經允許,不得進入升龍半步!”

這命令也下得太奇怪,幾個安南將軍明知其中有異,但此時陳疑愛不在,蕭浪又拿著虎符,誰敢不從?當時就帶著軍隊出了升龍他們這一走,升龍已完全落入漢軍之手。

陶亮以城外十萬漢將統帥安南大軍監視著這些部隊,自己卻只令緊閉升龍城門,不放一個人進城。這時雖然升龍已入陶亮之手,但形勢卻萬分危急,只有有人登高一呼,局面必然變得無法控制。

就這樣在提心吊膽中過了四日升龍城外終于出現了大宋的旗幟那是黎師帶領地二路南征軍隊趕到。

黎師如此姍姍來遲,也是迫不得已王競堯未給他們軍糧。黎師只能帶著軍隊一路劫掠而來,又遭遇了安南人幾次小規模的反抗,大是耽誤時間不過黎師這一到,他帶來的十萬大軍卻給陶亮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安南軍隊此時再想反叛,為時已晚。

安南整個王室,從國王陳日烜,到大元帥陳疑愛,再到下面大大小小的王妃、王子、公主,一個不漏的全被抓獲這其中一大半功勞倒要歸于密切合作的陳疑愛身上。

陶亮到了這個時候才公示安南,國王陳日烜,元帥陳疑愛忤逆天朝。天朝大軍已平定安南之叛,陳日烜、陳疑愛不日將押解至泉州,至于安南國王之位,則由大宋朝廷另行任命安南人大驚失色只眨眼間安南日月已經顛倒,猶如在夢里一般陶亮分出一軍押解安南王室大小成員經占城返回泉州。


到了占城的陳疑愛父子,結局無限悲慘對陳疑愛恨之入骨地占城人。幾乎就把陳疑愛父子活活打成肉泥。可憐一個陳疑愛,只因聽信了田明德地話不光國王沒有做上,反而在占城丟了性命不過田明德地下場也好不到哪里去,他隨後也被抓捕起來,隨著王室成員一同返回泉州一個小小的副將,居然能和國王、王後享受同等待遇也不知道他該哭還是該笑。

安南一失,周圍泰可泰國,蒲甘等小國都是國中震動,幾個國王慌忙聚在一處,商議對策。蒲甘國王建議重新歸順大宋,否則軍事實力最大的安南都被漢人打敗了,自己卻拿什麼來抵抗?只有那爪哇王卻不同意,言之漢軍軍力薄弱只要起各國之兵與之抗衡,相持日久,何愁漢軍不退?

爪哇王為人殘暴凶狠,蒲甘等國多受欺凌,心中對他有些畏懼看到爪哇王如此堅持,這些小國勉強答應了下來各國以爪哇軍為主力,拼湊出來一支五十萬的大軍,准備尋找機會與漢軍決戰。

陶亮得到這個消息,並不忙著征討,他先將安南軍隊編成十五萬人,又積極聯絡那些願意效忠漢室的國家先是爪哇世仇葛郎國來投,期望借助漢軍之手一舉打敗爪哇接著又有朱鴉國、彭列國這些國家國王畏懼漢軍威勢紛紛帶著軍隊前來,表示願意效忠大宋。

依仗這些國家,陶亮組成一支擁兵四十萬地聯軍,向主戰場爪哇開赴,只等一戰而平定這些南蠻小國。

“捷報捷報,我軍大捷!”

清脆響亮的聲音,驚醒了泉州清晨地甯靜。泉州人都好奇地走出了屋子,想要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只看到一個天衛軍士兵從海船上跳下,用最快地速度向元帥府跑去,邊跑邊大聲叫道:

“南征大軍大捷,攻陷升龍。生擒安南國王陳日烜!”

他這一路跑來,途徑之處人人皆知。立刻泉州城里沸騰成了一片安南屢次反複之地。自有交趾以來,安南屢叛,漢人屢征,但都不能克盡成功。此次南征大軍竟然直搗黃龍。還生擒了他們的國王,怎不讓漢人為之振奮?

泉州軍民跟著那名士兵浩浩蕩蕩的來到了元帥府,王競堯才剛起床。聽外面鬧成一片,打開門來一看,嚇了一跳,外面黑壓壓的站滿了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這時那名士兵跪下,立刻周圍安靜了下來,只聽那士兵清脆地說道:

“稟元帥,南征大軍在占城大敗三十五萬安南軍隊,又以奇兵襲之升龍安南王室自國王陳日烜起一個不漏,全數落網!陶亮將軍命我千里加急回來報捷。陳日烜等人正在押解途中,現安南國王印璽在此!”

說完他舉起了一個布包,呈到王競堯面前。

占城大捷的消息王競堯早已知道,但沒有想到才短短幾天,陶亮居然攻破了升龍,還把安南王室成員一網打盡,這實在是出乎意料的大勝。


8BoOK.сΟм

他疑在夢里的接過了布包,打開一開,里面是一枚黃金大印,上面刻著“交趾郡王”四個漢字,這卻是當年大宋封丁部領為交趾郡王,並賜給他地大印,後來李公蘊篡位,這印就被當成了國王地印璽。

王競堯更無懷疑。一只手高高舉起黃金大印,用盡全身力氣高聲叫道:

“大漢威武!”

“大漢威武!”

平靜地人群中忽然整齊地跟隨他爆發出了驚天動地地歡呼,聲聲不絕于耳。自臨安陷落後漢人的頹喪,在這一刻煙消云散,一個民族的光輝複興曆程,在此時已經展開!

“奇跡,奇跡!”好容易等泉州軍民散了,聞訊趕來的李天正連連贊歎不已:“以一萬人連戰連捷,還抓了安南國王,這陶亮真神了!”

王競堯笑著點了點頭:“陶亮有封私人信件給我,詳細說了全部情況抓安南王倒不是他的功勞而是那個什麼陳疑愛出的力氣不過這陶亮得了便宜還賣乖,居然把陳疑愛送去了占城。這下子陳疑愛焉有活路?還有那個蕭浪,陶亮在信中說了,此次南征他多立奇功,一把火燒了安南五萬葉溪軍這次想不提拔他都不行了”

接過王競堯遞來的信件看完,李天正微微皺了下眉頭,說道:“怎麼那爪哇王頑固到了這個程度,居然還敢聯合周邊小國起兵五十萬與我抗衡?本來這些國家已可平定,這麼一來,南征大軍又要大費周折了”

王競堯冷笑了下:“爪哇!嘿嘿,在我家鄉,它還有個叫法叫印尼。它想打。我就陪著它打,這次我要讓他滿族盡滅,從此後再不會危害到我大漢!”

“印,印尼?”這名字李天正聞所未聞,竭力想元帥的家鄉是在那里,如何會有這個叫法:“元帥莫非和爪哇有深仇大恨,才要滅了這一種族?”

“不錯!”王競堯不斷冷笑著說道:“不光是我,我家鄉人人都和他有大仇,這次卻是天賜良機。讓我可以一雪胸中之恨!給陶亮送加急軍信,讓他給我狠狠地打,一點也不要客氣打下之後滿國皆屠,讓這個國家從此後成為曆史!”

李天正苦笑了下,他不明白爪哇什麼地方得罪了這位大元帥,只他這一開口,爪哇未免沾上了塌天之禍。

“對了,天正,你看對安南如何處理?“從思緒中平靜下來,王競堯問道。李天正早有考慮,說道:“我知元帥之意,要廢除安南這個國家,但現在安南初定,軍民之心皆不穩定,此時行動。未免引起震蕩,于我對安南統治大為不利。我聽說陳日烜有一子,年方四歲,可立他為安南國王,而後或以陶亮、或已黎師監國由此穩步發展方為上策!”

王競堯點了點頭。李天正地建議和自己的想法一樣。他本來想著往安南大量遷徙漢人,再把安南人大量往內地遷徙,十年之內,安南人口中漢人將占到大多數,那時就可以將安南收歸漢族版圖。

但現在他只手握福建一省。光福建尚有一




些地方缺少人口居住。開墾荒地,往安南遷移漢人,從目前來說無異于天方夜譚了。

“多生孩子多種樹,生下十個是英雄!”王競堯忽然沒來由的冒出了這麼一句,李天正正把一口茶喝到嘴里,聽到這句一張口把茶全噴了出來,連看了好一會,面色古怪地說道:“元帥,這是什麼。多生孩子多種樹?”

“人口政策,人口政策。”看到李天正地樣子,王競堯忍俊不禁地說道:“要鼓勵漢族婦女多生孩子,大量發展漢族人口象安南、爪哇這些國家,以後肯定要大量遷徙漢族人口若是我漢人在自己的地盤都嫌人力不足,如何能行?從現在開始我定個新法規。凡生育在三胎以上的,由朝廷補貼撫養費,要是能生下十個,朝廷授予她,英雄媽媽,的稱號,並且要重重獎賞如此二十年後,我漢族人口必然急劇增加,生存空間減少。勢必逼著我們另外尋找發展空間,開拓疆土,一舉兩得之事,非做不可!”

李天正只覺得這位大人滿腦子地奇思怪想,不過這確實是個可行之路。將來人口擁擠。不用朝廷動員,都會自行尋找生存空間不過這麼一來,朝廷負擔將大大加重,只怕李襄陽又要叫苦連天了。

“現在的問題是,就算陶亮把那些國家全部平定了福建和此也無法連接。“王競堯皺了下眉頭,說道:“難道一直讓我們走海路不成?兩廣,兩廣之地必須拿下如此福建、兩廣、東南亞就可以連成一片,恩,天正,以後就管安南、爪哇那片地方叫東南亞。有了這些地盤,我們的戰略縱深。活動空間就大了很多”

“這麼做的確好。”李天正說道:“不過,現在我們的軍隊都在外征戰,廣東又是蒲壽庚地地盤,他擁兵五萬,錢糧廣厚,不太好打啊!”

“這些個胡人!”王競堯來回走動著說道:“在我漢族地盤上落地生根,卻又反過來打我漢人,當年冉閔怎麼沒有把胡人殺得干乾淨淨!”他忽然想到到了什麼,停下來說道:“蔡戌中的軍校里不有那麼多學生?讓他們到戰場上去鍛煉一下!傳我命令,軍校、十六歲以上者皆從軍,由蔡戌中擔任統帥,福建招募新兵皆歸其統領。先試探著和蒲壽庚的軍隊打上幾仗,摸摸他的底細若勝了,趁勢揮兵兩廣,失敗了也不要怕,只當得到了次鍛煉,將來這些學生也能從實戰中得到經驗教訓!”

“我們以福建一省之地。幾路出兵,弄得不好會元氣大傷啊!”李天正善意地提醒道:“我的看法是積蓄力量。等南征大軍回來,再從前線撤回部分兵力,而後進擊廣東這才是上策!”

“天正,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啊!”王競堯歎了口氣:“正因為我們只握有福建一省之地,發展空間過于狹小,這才不得不四處出兵。你當我命南征大軍討伐東南亞,當真只是為了出胸中一口氣嗎?往北,我們目前地力量還無法和韃子抗衡,不得已退而求其次兩廣必須要拿下來,若是等韃子緩過勁來,我們就太被動了留給我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李天正站了起來,說道:“既然大人決心已下,天正也不好再多說什麼我這就回去做准備,既然要討伐廣東,要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王競堯決心既下,很快。朝廷中接連有了舉動。先是頒布了,鼓勵生育令”本來漢人多生孩子養老的思想就甚為根深蒂固,此時朝廷公開獎勵,還幫著撫養,都老百姓歡欣雀躍。只是這麼一來,就如同李天正說的一樣,管理財政地李襄陽愁眉苦臉,這又得多大的一筆開銷啊。

接著,王競堯命人為冉閔修廟,以黃銅為之塑像,外塗金粉,並親自帶著文武官員祭祀。這冉閔是漢人里的一個大大地英雄,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內黃人,乃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冉魏地開國君主漢人的那些儒生對他頗多非議,但王競堯卻崇拜之極,始終認為沒有他,漢族只怕早在五胡亂華時期就已經被滅族。

在祭祀的時候,王競堯當眾朗讀了冉閔那膾炙人口地《殺胡令》;“諸胡逆亂中原,已數十年,今我誅之。若能共討者,可遣軍來也,暴胡欺辱漢家數十載,殺我百姓,奪我祖廟今特此討伐,犯我大漢者死,殺我大漢子民者死,殺盡天下諸胡匡複漢家基業,天下漢人皆有義務屠戮胡狗,冉閔不才受命于天道,特以此兆告天下!”

“犯我大漢者死,殺我大漢子民者死!”王競堯冷眼從眾官員、百姓臉上掃過,說道:“從今天開始,凡是殺一胡狗者,百姓賞銀一兩,文官進官一級。武將進城不用下馬!凡為大漢子民,當皆以冉閔為楷模,努力屠盡胡狗!”

看到陸秀夫等人大不以為然的樣子,王競堯冷笑了下說道:“特封冉閔為護**神,我大漢子民同心戮力,有冉閔佑護,又何愁我漢人江山不能光複!”



⒏boΟK.Cо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