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人到冤除(二合一)



秋初.

不知不覺來到這個世界已經有一年的時間.

如今,張封再次回到帝都,望著前方相迎行禮的五百城將等兵士,與四周詫異,跪拜的眾多百姓,也已經習慣了這麼大的歡迎陣仗.

"諸位請起."

在城外寂靜,城內也逐漸安靜的氣氛中.

張封自然而然的帶著孫公公等人上前,扶起了自己師父的老部下,帝都總城防,虎將軍.

一套行禮動作行云流水,又不失王爺的氣節風度.

暗暗讓四周的眾人看的折服,好一位'儒雅的王爺!’

"王爺請!"

虎將軍起身,虛引城內,包括他能這麼准點的得知王爺回來,正好迎接到王爺,也是他現在身為總城防,'知情的權限’又比以往大了不少.

當帝都外周圍的數千余探子,發現王爺回來的事情,除了通知宮內,自然也通知了他這位總城防大人.

並且虎將軍現在能有這樣的官職,也少不了張封的推薦.

那麼當他得知少將軍回來,這不管是為情,還是為恩,為禮,都應該這麼大的陣仗相迎.

但總歸說到底,是虎將軍自己的本領夠,有那份功績在大齊百姓眼中看著,那麼升職也是早晚的問題.

同樣,張封一邊隨著虎將軍等將士進城,一邊望著四周剩余值守的兵士,也發現虎將軍做事很有條理.

除了多余的巡防將士在護送自己等人以外,其余的將士還是被他安排的各司其職,沒有一點越矩.

可要是那種一心為官,一心巴結的某位大人.

估計就要喊著'一切以王爺為主’的口號,之後的護送也是聲勢浩大.

這雖然是長足了自己的面子,可是總歸有那麼一點不對勁,張揚的太浮誇了.

同時也在張封思索的時候.

孫公公上前一步,向著虎將軍點了點頭以後,向著張封恭敬的抱拳問道:"王爺,咱們是回府?還是?"

"孫公公先回宮吧."張封心思瞬間轉過,沒有一點思考問題的出神,就像是剛才一直在聽孫公公的請示,

"孫公公離開宮內也有兩月的時間.如今宮內說不定有許多事情仰仗孫公公處理."

"王爺又笑話老奴了.."孫公公蒼老的臉上浮現笑容,"老奴離開,還有何道長等諸位道友老幫襯陛下.

且大內統領的實力如皓月當空,震懾邪魔十方宵小,護宮內百年完全,老奴十分敬佩.

老奴何德何能,經得王爺如此誇贊.."

"孫公公是妄自菲薄."張封回笑著擺了擺手,讓孫公公這根老油條該干什麼,干什麼去吧.

依照孫公公的性格,怕是怎麼說他,他都會這般自謙,把功勞推到別人的身上.

因為三個大內統領綁到一塊,都不是孫公公的對手.

孫公公說大內統領不遜色于他,甚至是敬佩,這可是實打實的笑話.

也不看出,孫公公一直都是一位從不居功的老好人性格,大重臣秉性,所以才會受到自己師兄的重用,也受到了全朝百官的敬重.

大齊皇帝都換了兩屆,孫公公依舊是大內總管,掌握宮內大大小小的事務.

同時也隨著孫公公帶人離開.

這時一直在後方跟著的清哥等人才敢上前.

張封見到他們,又看了看後方跟著的錢城主,向著清哥等人吩咐道:"你等先行去往刑部,整理一下肖城主的案子."

刑部,在帝都中心的西邊.


張封也是想著先找刑部的人,讓他們籌備一番,作為陪審,參加之後的審訊,顯示'王爺公正’.

然後一同去宮內的大理寺,開始審理錢城主與他兄長,肖城主的案子.

事情越早解決越好,這沒什麼好耽擱的.

說實在點,錢城主出了不少力,不能過河拆橋.

也在張封吩咐下去,

清哥等人眼看著回到帝都,回到王爺的地盤,這也沒有二話,就去做了.

張封則是帶著錢城主回府,安頓一下他.

隨著時間過去.

清哥等人做事周到,事情也很順利.

刑部當天下午就派人去往大理寺,開始整理案卷.

大理寺卿得到消息,也命人出帝都,邀請當事人的掌門前來.

這邀請,需要時間.

所以張封才先安排了一下錢城主,預示這事自己管了,讓他不要著急.

也在第二天清晨.

早朝落下,張封在刑部尚書與兩位侍郎的陪同中,也帶著錢城主去往了大理寺.

等來到大理寺,大理寺卿相迎,又一同來到三層,寬闊的審訊室內.

張封看到刑具全部被撤掉,如今只有一張桌案擺在正首位置,肖城主的案宗在上面.

包括被關押的肖城主,也第一次出了牢房,正在審訊室內站著.

張封帶人走進,擺手讓再次見面的兄弟二人團聚.

錢城主一時也紅了眼睛,跑到肖城主旁邊,訴說著對不住兄長的話語.

張封沒有多心去聽,而是望向旁邊的大理寺卿,詢問道:"昨日刑部的人,是否已經和伺大人說過,本王要再審此案?"

"說過..但.."大理寺卿疑惑道:"王爺..此案的證據確鑿..怎麼會是冤案?"

他說著,本來還想再說些什麼,但當看到王爺望著他,一時間心里一震,嚇得不敢說話了.

"人什麼時候帶來."張封見到他不多言,才坐到了桌案前,拿起了肖城主的卷宗.

並且事實上,張封也知道他很為難.

要知道這些在野人士,如什麼掌門,什麼豪紳,只要膽子大一點,不怕死一點,就可以隨意栽贓嫁禍,甚至是不考慮任何後果.

可他們這些朝廷人員,卻要奉公守法,一切都講究一個證據.

當時的證據,就是肖城主私自傳告錢城主,說刑部要緝拿他.

這事情一下子性質變了,官員犯法,就是大理寺管.

案宗上清清楚楚.

張封想到這里,又瞧了瞧前方拘謹說話的肖城主二人,要是自己沒猜錯,就是肖城主怕連累錢城主,才這麼認罪的,也沒有喊冤.

看來,這事要審.

就等大理寺卿把人帶來.

"下官已經派人去捉拿木掌門.."大理寺卿聽到王爺問話,謹慎回答,"應該夜晚之前,就能把人帶到."

"嗯."張封點頭,又讓官吏拿出兩把椅子,讓惶恐的錢城主和肖城主坐.

前來陪審的刑部尚書與兩位侍郎,也有凳子休息.

既然等,那就好好等.

⑧вОOК。Com


至于大理寺卿等官吏,拿完椅子就站著吧.

辦了如此百年的冤案,不辦他們就行了,這還好意思坐?

而在等待的時候.

張封念著無事,也回想著一路上的修煉融合,如今的先天雷屬性體質.

總的來說,借助此次融合,除了天賦與底蘊提高以外,自己境界又上升了一個小台階,達到了洞虛大成!

可要是按照原先的修煉進度,離洞虛大成還有兩個月的時間修煉.

這趟出行,收獲匪淺.

除外.

魔王死亡的消息,依照孫公公的建議,是能隱瞞兩天,算是兩天,只要安安穩穩的修煉,一切對于大齊來說就是大勢已定.

但對于張封來說,拖不拖都一樣.

反正現在已經做到了事件四,等事件全部做完,與自己有關的人,有關的大齊,就會受到規則的庇護.

屆時就算是自己離開,大齊統一天下也是早晚的問題.

或者說,有規則加持,大齊統一的速度,會更比自己踏入仙人境快一些.

可要是真在這待著,拖著任務不做,等待踏入仙人境.

這不僅是拖延自己的時間,沒個十年八年,進不了.

也相對的放緩了大齊的進度.

張封有自知之明,知道個人的因素對比規則的庇護來說,還是太小.

並且自己在這個世界內的修煉進度,也已經達到了頂尖,所以才要十年八年,比不上規則庇護.

畢竟這個世界內該拿的東西都基本拿了,該有的加持也都加了,再沒有更高級別的物品下,修煉速度已經定型.

但要是去往更高的世界,獲得更高的寶物,這上升的空間還會有許多.

且也在張封思索的時候.

大約四個時辰過去,時至下午四點.

在大理寺卿著急卻又保持笑容的等待中,外出的辦案人員,終于把那位掌門給押過來了.

同時,那位進入大理寺內的木掌門,本來還在疑惑朝廷為何傳喚自己,說著填寫宗門信息.

但等如今,他見到記憶中的錢族長,被自己陷害的肖城主,這段塵封百年的記憶,又一次喚醒.

他一下子明白了,這是舊案重提,而不是什麼來帝都填寫宗門信息.

一時間,他心里緊張了,可是面相上還是一副疑惑的模樣.

不過等他稍微扭頭,見到旁邊站著大理寺卿,與身穿王袍,坐著的王爺,還有刑部尚書等朝廷大員.

這心神又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里,疑惑的神色變為了恐懼.

"小人見過王爺!"

掌門納頭便拜,心里還在組織著語言,感覺此行定然不是什麼好事.

稍微言語出錯,怕是就要人頭落地.

張封見到人來了,又見到錢城主露出憤恨的模樣,知道這人就是當事人,于是也不二話,直接詢問道:"百年前肖城主冤案一事,你可有什麼話要說?"

張封言道此處,目光平靜的望向木掌門.

"這..冤..冤案,我..小人.."掌門面對王爺的審訊,尤其還見到王爺明顯是一副,'你必須認罪,不認罪,案子也是這樣定,你必定會死.可要是認罪,你尚有活路’的樣子.

掌門看到王爺這個'以公謀私’的殺人架勢,知道再次編造謊話,百分百會死以後,心里盤算了瞬息,就一股腦的把事情全部說了,


"王爺..小人也是一時糊塗啊..

是因為百年前,肖城主奉朝廷令,要劃分香火土地..

我等得知這個事情,知道本該是我等私自貪有的溪山村香火,要被劃分出去..

所以..小人才一時糊塗..以錢族長為引子,借機算計了城主..想把城主調離本城,這樣就會拖延劃分的時間,讓小人有一些運作的機會.."

"原來如此."張封聽到這個事,就把目光望向了旁邊的大理寺卿,"這就是你們大理寺辦的案?

一審就能出結果的事情,反而把我朝忠心耿耿與重情重義的城主關進了大獄,放走了這些陰謀詭計的小人?"

"王爺息怒.."大理寺卿看到王爺質問,怕王爺真的動怒,于是根本不敢做解答,只剩跪拜請罪.

怪就怪,當時正值土地分化,事情太多,此案他大意了.

肖城主也是個直性子,怕牽連結拜兄弟,就一人扛著認罪.

從頭到尾沒人喊冤,案子就這麼定了.

要不是張封前段時間,感覺肖城主一身正氣,不像是有罪之人,前來詢問,還真的冤死了肖城主,這位重情重義的忠臣.

"王爺.."掌門見到大理寺卿這麼大的官,都好似自身難保以後,更是眼皮子直跳,覺得自己好像是說錯了.

還不如抗拒從嚴,一句話咬到死,就說沒有嫁禍,說不定事情還有回家的機會.

張封是沒管他想那麼多,反而是望向旁邊一臉激動不已,沉冤昭雪的城主問道,

"這百年時間過去,肖城主若是忠大齊的心依舊,還願為天下百姓操勞,為朝廷效力,本王可以向太子言告一聲,讓他舉薦你為吏部侍郎一職,監管大齊上下官員,以免再發生此事."

張封說著,是自身代表朝廷,向著忠心的肖城主表達了歉意.

畢竟這關百年,的確是太讓人灰心.

再多的熱血忠膽,說不定也能被時間磨卻.

所以,有過當然就有賞.

為表達對于肖城主的重情重義.

張封這次想利用自己的權利,破格讓之前'中心權利’邊緣外的肖城主,進帝都六部為官,且掛侍郎官階,官職三品以上,就相當于靠近了大齊的核心.

這要是讓沒有家族底子,沒有任何關系,屬于白丁的肖城主慢慢來,估計百年時間過去,最多就是換成了更大城池的城主,不可能調動到帝都內,在進入六部.

因為六部內,任何侍郎以上的高位,都是給的內部人,有傳承,或者有家族底子的人.

說到底,六部侍郎的權限太大,已經可以在一城內立香火傳承,開始創建家族.

這關于一個家族的興衰,開端,甚至將來以後,他們的後人還會入職朝廷,沿襲職位.

朝廷對此肯定慎重.

百官也會對這利益上的事情操心,想知道往後的盟友,或政敵是什麼品性.

但現在有王爺一言落下,再加上肖城主的確是蒙冤百年.

這事情要是上報過去,為肖城主謀個香火傳承,基本沒人不同意.

同樣的,肖城主聽到王爺不僅為他洗刷冤屈,又為他安排出路,頓時感激涕零,實在是無法用言語表達感激.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刑部尚書見到,也把一切記錄在案,等末了,寫到木掌門的事情,才向著王爺問道:"王爺,木掌門誣陷朝廷命官,此罪理應當斬,不知何時執行?"

"肖城主的百年牢獄之災,怎能是簡簡單單的處斬,就能圓上去?"

張封反問一句,又提筆書寫,順手拿起大理寺卿的官印,蓋上,"先把此人關至幽牢,封閉六識.

等百年之後,若人未死,再行問斬."

張封說到這里,掃了一眼癱倒的掌門,才望向前方跪著不敢言語的大理寺卿等官吏,"你等,也要引以為戒."



⑻BOΟК.cΟ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