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征青州



旌旗飄飄,鼓聲陣陣,校場上雄獅列陣,殺氣騰騰,聲勢震天。

“大王有旨,楊帆海年少有為,國之棟梁,特封為征遠將軍,官秩四品,三天後登壇拜將,領軍二十萬出征青州。節制于二王子公孫軒轅,大事稟奏,小事自行做主。欽此!”

拜將台上,傳旨大臣再次宣讀了聖旨,所有戰士皆是發出一陣陣低沉的吼聲。

在校場一側,楊帆海身穿一身銀甲,起身,正要上台。

“楊將軍,等等!”

一旁的璟露公主喊住了他,伸手為其將身上稍微整理了一下後,再輕聲說道:“戰火無情,一路小心。”

楊帆海點了點頭:“公主放心,我自會小心的。你們在鄭城也是,若有事可與張騅和薛城桐商議,我擔心大王子那邊不會善罷甘休的。”

本來此番出征,十二個人都是要跟隨出戰的。只是楊帆海擔心公孫蔚青是故意讓自己出戰後,薊國公府空虛,以便于其報複,所以只是帶了昔日定城之時的幾個屬下,其他人皆是留了下來,以防不備。

擔心並非沒有道理,出門之際,馮武陽居然早早的就帶了人在外邊等候,說是尊大王子令,除了出征的將士,薊國公府的其他人暫時不得隨意出入。

雖然並沒有什麼太多的動作,但擺明了就是不想讓璟露公主出去送行。一番爭吵,最後還是公孫軒轅派來了人才終于結束。

正如那一日馮武陽所說,以他的能力,還不到楊帆海如何,但他的任務就是來惡心薊國公府的人,讓里面的人覺得難受就是成功,而這正是公孫蔚青需要的。

聽的楊帆海叮囑,璟露公主點了點頭:“我知道的,放心。你先去吧,不要讓二王子殿下等久了。”

楊帆海走入校場,在無數戰士的矚目下,一步步朝拜將台走去。看著那看起來並不是何等強壯的身影,一個個士兵眼中都滿是羨慕。

雖然不是所有人都認識楊帆海,但關于他的事情已經是聽說了很多。尚不及二十歲,就已經在薊國立下赫赫戰功,如今更是被封做征遠將軍。

莫說一個降將了,哪怕是大王的嫡系人馬也不見有過這般殊榮的。不同于政客的花花腸子,在這些士兵看來,這個叫楊帆海的降將未來前途真是不可限量。

一步步走上拜將台,公孫軒轅已經在上邊等待。

出征大事,大王本該親自到場為將士送行,但不知道是什麼緣故,公孫少典並沒有出現,這拜將之事自然是交由公孫軒轅代勞了。

從一旁的侍從手中接過一個銀色頭盔為楊帆海帶上,公孫軒轅說道:“這明光鎧本是只有二品大將方能穿戴的鎧甲,今日情況不同,父王賜予你,倒也合理。既然穿上了這身鎧甲,戰場就盡力作戰便可。”

“末將定然赴湯蹈火,在所不惜!”楊帆海大聲說道。

公孫軒轅拍了拍他的肩膀,輕聲說道:“這征遠將軍若是他人來做,我心中著實不舒服,不過既然是你,倒也無所謂了,好好干!”


楊帆海點頭:“末將知道,不會辜負二王子厚望。”

公孫軒轅笑了笑,再看向校場大軍,一手抽出腰間寶劍,朝天空一指,大聲喊道:“出征!”

“戰,戰,戰!”所有士兵齊聲大喊,戰意沖天。

楊帆海拜謝後,再一步步走下拜將台,早有士兵牽馬在下邊等待。翻身上馬,與公孫軒轅行過一禮,再對著校場邊緣的璟露公主做了個安心的動作,便策馬出發。

出了城門,領著二十萬大軍,一路朝東北而去。

看著一條大路直接通到天的盡頭,再消失在地平線中,楊帆海猛然間感觸莫名。人生之事,猶如這大路一般,看似前方很遠,但翻過一個山頭,或者地平線盡頭之後又是什麼,根本無從得知。

正如自己一般,前些時間,還在為了薊國與有熊國殊死奮戰,如今尚不到半年時間,自己身份一變,居然又成了有熊國將軍,還帶著二十萬人為有熊國而戰。

仔細想來,只覺得荒謬,但事實就是如此。

“楊帆海,你真准備這麼干?不太好吧?”策馬走在後邊的許帆輕聲說道。

楊帆海笑笑:“沒有什麼不好的,若論沖鋒陷陣,我不差任何人,但論排兵布陣,張騅、薛城桐都比我強,便是吳燼應該也要勝過我一些。現在的我其實不適合領兵,但已經來了,就得面對,這排兵布陣,調度之事就交給你了。”

8ВOOК。CΟm

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好,既然已經領兵出征,那就應該打的漂亮一些。

楊帆海已經想清楚,自己勇武不弱人後,在軍略之事實在不太懂。領著兩萬大軍鏖戰,純粹就只有兩個方式,要麼沖鋒,要麼撤退,就不曾分兵布陣過。

統管全局非自己所長,而許帆昔日就曾展現過他的軍事才華,既如此,不如讓他來幫自己指揮,而自己就只要沖鋒陷陣就行了。

不過如此一來,等于是許帆成了主帥,他只是個傀儡,讓許帆總感覺有些不好,在後邊又是輕聲念叨:“若他們不聽指揮怎麼辦?”

“軍法處置,該殺的殺,該罰的罰!”

一眾降將,除了楊帆海待遇不同,其他人並沒有多少區別。就算是吳燼、鄧元武幾個身手不差,但在有熊國的軍隊之中只能算是一般。

而且沒有戰功也沒有影響力的他們,根本不可能得到高官厚祿。如今雖然是跟著楊帆海出征,但也只是以親衛的身份而已。

“若出了問題咋辦?”許帆又問。

“出了問題我負責!”楊帆海毫不猶豫的應下。

肩上擔子越重,越是讓他感覺到殺伐果斷的重要性。有的時候不一定是對的,但絕不能讓人對領軍者不信任,不然等待的將是一場災難。就好像那一日山谷之戰一般,不過十面埋伏尚未進攻,就讓自己的三千人馬如落葉一般吹散。


同樣的事情不可以再出現,自己必須用勝利來讓這些士兵對自己無條件的信任。

大軍出征,往東北而行,不過兩月時間,已經到了有熊國國境邊緣。

有熊國興起豫州,擴張疆土的第一方向選擇了往東,如今青州和徐州已經有近半落在了手中。以前尚且是等待合適的機會才動手,如今朱國一統雍州和冀州,公孫少典感覺壓力太大,已經不管那麼多,開始了直接侵略。

正如公孫軒轅所說,在公孫少典眼中,朱國乃是他最大的敵人之一。

國境前沿,自然是本該有主持這一帶防務的將軍。楊帆海到來後,也不管對方服氣不服氣,直接接管了青州一帶的最高指揮權,再讓許帆盡情發揮。

在前線主城聊城補給休整一番,再研究了此地戰局之後,兩人開始商量對策。

“青州本有三個國家:商國、魯國和齊國。商國國君暴虐,使得民不聊生,餓殍千里。十年前被二王子殿下領軍剿滅,成了有熊國的一部分……”

許帆指著地圖慢慢講解,這些天下來,他已經將整個青州的大致情況了然于胸。

“魯國和齊國雖然不小,實力也要勝過昌國和薊國不少,但在我看來也沒有想象中那麼難打。”

“昔日商國之戰時,兩國都想渾水摸魚,趁亂開疆擴土。各自派了精銳大軍進入商國境內,意圖在有熊國下分分上一瓢羹。”

“但公孫軒轅並不是那麼好欺負的人,攻占商國國都之後,就揮軍殺向東方,直接將兩國聯軍殺的七零八落,損失慘重。根據情報來看,逃回去的人馬不足兩成。”

“若非公孫蔚青暗中作梗,公孫軒轅恐怕已經一鼓作氣將兩個國家直接攻下了。”

“十年時間,雖然足夠再訓練出一支強兵來,但這兩個國家這些年一直防備有熊國,不曾開戰,而有熊國也一直沒有動手。沒有了戰爭的洗禮,兩國的兵馬都堪稱是半個新軍。”

“而且領兵的都是十年前逃回去的那些將領,十年前的陰影不可能就此消失,他們對于有熊國應該是害怕的。一旦與我們正面沖擊,如此將領領導的兵馬能否發揮出一半戰力都有待考究。”

“那你覺得該怎麼辦?”楊帆海問道,他對分析不是很有興趣,重要的該如何做。

許帆又指著地圖畫了一條線說道:“我軍出征的消息早已被對方知曉,根據探子回報,齊國已經派出大軍進入魯國,准備共同抵擋我軍進攻,在這一帶已經布防,隨時准備迎戰。”

楊帆海看了地圖片刻,指著上邊一個較大的紅點城市說道:“魯國國都並不是特別遠,我們分出一般人馬策應,抵擋其他方向兵馬,再沿著這個方向強攻,直接攻克魯國國都,你覺得如何?”

許帆笑笑:“這的確是一個辦法,不過不是最好的辦法。”

“我已經想了兩個戰術來攻克青州,一為正攻,一為奇襲,就看你如何選擇了。”



⑻вOΟК.com